羅會
摘 要: 小學生好動,喜歡閱讀,喜歡新穎的東西,要引導他們在課堂上學習是容易的,可要他們一如既往地學習,就要小學語文課堂有良好的氛圍支撐。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就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文章從教師生動的語言、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等方面著手。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氛圍 營造方法
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互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優(yōu)化效果。而影響課堂氣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關鍵的還是教師,只有通過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才有可能實現良好的課堂氣氛,發(fā)揮其應有功能。教師在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課堂氣氛不適宜,則會呈現消極、沉悶的局面,學生的思維感到壓抑,窒息智慧火花,沒有學習熱情。反之,學生學習情緒高漲,智力活動才會呈現最佳狀態(tài),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一、教師應努力打造自己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
語言是我們表情達意的載體,在基礎教育第一線的語文老師要承擔起這一重任。一名好的語文教師,要自然地將課文里秀麗的文筆、曲折的故事、雋永的哲理完美地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用語言藝術魅力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令學生佩服。我們要用最具體和最明了的語言給學生講解課文,用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方法教學生學習,這就要求老師的教學語言形象化。這一點非常重要,語文老師的教學語言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語言是教師課堂教學的直接載體,可分為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無論是組織講解、引導、點撥或評價,教師都要依靠教學語言表情達意,方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語文教學要能吸引學生,使他們愉快、動情、著迷,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形象化,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學生不僅能專心地聽,而且能引發(fā)強烈的情感共鳴。教師的語文感悟深刻,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就像豐富的礦場中閃爍的顆顆耀眼珍珠,光彩奪目,讓人喜愛。教學中講故事、說典故、談軼事、讀美文,縱橫幾萬里,上下幾千年,用豐富的新穎的內容吸引學生,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打動學生,把學生引入廣闊的語文天地。如果每一堂課都精心設計,詞句華美,色彩斑斕,妙語如珠,情真意切,就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以豐富的想象激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生像還未被開發(fā)的璞玉,要想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本身要有足夠超前的意識。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每個孩子都有其不同個性,這就要求老師在語文課堂上既能從大的方面引導每個學生,又能因材施教地、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個性。小學生的心理大都非常脆弱,面對挫折很容易退縮,受到表揚則很容易增強自信心,所以老師一定要有耐心。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往往會使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很新穎,有時也會充滿錯誤,這個時候老師要學會賞識學生的這種想象力和好奇心,鼓勵他們積極思考。教《荷花》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全文優(yōu)美的基調,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薄鼈兌际窃鯓拥淖藙荩俊拔液鋈挥X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薄鲆换睾苫ㄏ勺?,告訴大家你身邊都發(fā)生了哪些故事?學生有的說:我聽到岸上有人說話的聲音,他們說:“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讓大家欣賞的!而且它以后還可以結成蓮子!”有的說:我聽到風姑娘說:“哇!多么美麗的荷花呀!讓我再讓她們跳上一支歡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著風姑娘一起翩翩起舞。還有的說:我聽到池中水的說話聲:“看!長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麗呀!”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令人驚嘆不已。
三、充分發(fā)揮現代多媒體的優(yōu)勢營造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必將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的辦法并不僅限于用多媒體,還有許多成功方法。多媒體教學的動態(tài)畫面、逼真的聲響效果、豐富的色彩對學生的不同感官產生有效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強化學習動機。如《草船借箭》是一篇歷史人物傳記,主要寫了諸葛亮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向曹操巧借十萬支箭的故事。如果教師僅利用幻燈或掛圖描述讓學生體會當時借箭的場面,理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就有一些難度,并且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必然會下降。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CAI課件,集圖、文、聲于一體,此時,學生很快進入學習情景,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理解,從視覺與聽覺上突破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的難點。當然,必須明確,運用多媒體手段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易于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講趣味務必注意好“度”,不然會因教學手段的演示過程喧賓奪主地替代了對教學內容的分析講解,學生注意力分散,興趣由教學內容轉向教學手段。這樣的課,只是讓學生感到新鮮,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是有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時始料未及的。
四、努力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營造課堂氛圍
不同的知識應該通過不同途徑開展教學,教學活動是影響學生課堂學習心理的重要因素。要從根本上優(yōu)化課堂心理氛圍,必須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不再是教師在講臺一味講授,而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在活動中感知與體驗。因為需要,學生才會在課堂上真正釋放其學習需求,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可以采取討論、朗誦、演講、辯論,答記者問、課本劇等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根據學生特點,采用新穎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由他們的身上流過,每逢這個源泉開放的時候,他們便當把他們的注意當作一個水槽一樣,放在它的下面,一點不要讓流出的東西跑掉了”。因此,教師要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濃厚興趣,調動積極性,讓學生心無旁騖地投入學習。對此,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就如《孟子·盡心上》說的:“君子引而不發(fā),躍如也。”在具體實施中,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心理特征對學習形式特別是課堂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差異化設計。
參考文獻:
[1]劉春花,李娟.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J].課程教育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