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王樹楠的《學記》注釋成就

2016-03-16 10:56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15期
關鍵詞:學記禮記教者

陶 生 魁

(渭南師范學院 人文學院, 陜西 渭南714099)

?

【語言文化與文學研究】

王樹楠的《學記》注釋成就

陶 生 魁

(渭南師范學院 人文學院, 陜西 渭南714099)

王樹楠的《學記箋證》逐字逐句對《學記》進行了解釋,在眾多的《學記》注本中,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從內容上看,《箋證》涉及了解釋詞義、分析句讀、說明修辭、分析篇章等方面的內容?!豆{證》或是正前人,或創(chuàng)發(fā)新說,對于今天理解《學記》原旨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王樹楠; 《學記箋證》;注釋

《學記》是我國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體系的論述教育的經典著作。它原是《禮記》49篇中的一篇,因此,以往對《學記》的探討一直是附屬于《禮記》研究的。晚清以來,一些有志之士深感國勢不振,認為強國必須強學,且以此為己任,或開辦學校,或著書立說,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學記》的著述。王樹楠是晚清學問大家,他的《學記箋證》即是此間《學記》研究的一部力作。

王樹楠(1851—1936),字晉卿,晚號陶廬老人,河北新城縣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官至新疆布政使。王氏博通經史,著述頗豐,凡經學、小學、史學、文學無所不備,國學大師錢基博稱其“于義理、考據、詞章三者皆有深得”[1]132,張舜徽先生則說:“樹楠早歲讀書,仍沿乾嘉諸儒蹊徑,而嘗肆心力治樸學。故于文字、訓詁,亦復研繹甚精?!盵2]265《學記箋證》(1914年刊,見《陶廬叢刻》,以下稱《箋證》)系王氏晚年著作,凡四卷,分“箋”“證”兩端,“箋”為注釋,“證”為考證??甲C部分主要探求古代文獻所載的“先王教民之大略”,并與當時各國學校的“教育之法”相證。由于作者精于文字訓詁之學,因而能在訓釋方面多有新見。鑒于此,本文試圖就此一端做一些探討,以見其《學記》研究的成就。

《學記》雖只有1200多字,但求得達詁卻并非易事,歷代注本也多有歧義和抵牾。王氏《箋證》在繼承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或承襲,或折中,或糾謬,或發(fā)明,為正確理解《學記》做出了不遺余力的努力。為了揭示《箋證》的注釋成就,以下從注釋內容和注釋特點兩端來說明。

一、注釋內容

從注釋內容上看,《箋證》涉及了解釋詞義、分析句讀、說明修辭、分析篇章、闡發(fā)義理等方面的內容。

(一)解釋詞義

解釋詞義是注釋工作的重中之重,破假借、辨形體是《箋證》解釋詞義的兩個主要方面。

1. 破假借

古書多假借,尤其在先秦兩漢典籍中,文字假借的現(xiàn)象很常見,這是造成古書難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訓釋古書,破假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箋證》揭示的文字假借雖大多是沿襲前人的,但也表現(xiàn)出作者訓釋的自覺。下面以例示之。

(1)《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箋曰:佛,讀為拂,戾也。

此例用了術語“讀為”,指明通假關系,“拂”為本字,“佛”為借字。今按,“佛”與“拂”并為從“弗”得聲的形聲字,可以通假。《集韻·勿韻》:“佛,戾也?;蜃鞣鳌!标懙旅鳌督浀溽屛摹芬袅x此句云:“佛,本有作拂?!笨追f達疏云:“佛者,佛戾也?!庇纱丝梢?,《箋證》所言通假是可信的。

(2)《學記》:術有序。

箋曰:術、遂同聲字。左氏僖三十三年《傳》“西乞術”,《公羊傳》作“西乞遂”,《禮·月令》“審端經術”,《周禮》作“遂”。故鄭注云“術當為遂,聲之誤也”。

此例指出“術”與“遂”音同,說明它們是同音通假?!靶g”字古音屬物部定紐,“遂”字古音屬物部邪紐,二字物部雙聲,可以通假。《箋證》又以《左傳》與《公羊傳》、《禮記》與《周禮》異文進一步佐證。今按,《集韻·至韻》:“術,六鄉(xiāng)之外地。通作‘遂’。”孔穎達疏云:“術有序者,術,遂也。”

(3)《學記》:相說以解。

箋曰:“說”,讀如“脫”,謂“節(jié)目”隨理而脫也。

此例認為“脫”為“說”之本字,古文獻有其用例?!兑捉洝っ伞贰袄眯倘?,用說桎梏”,孔穎達《正義》曰:“利用刑戮于人,又利用說去罪人桎梏?!庇秩?,《詩經·衛(wèi)風·氓》:“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笨追f達《正義》曰:“士之耽兮,尚可解脫;女之耽兮,則不可解脫也?!?/p>

(4)《學記》:《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箋曰:今偽《尚書》作“斅學半”,《說文》云:“斅,覺悟也。學,篆文斅省?!睌录唇讨枳?。師弟講學,交相益也,故曰“學學半”。

此例明確指出“斅”為借字,“教”為本字,這就為文獻閱讀掃清了障礙。需要說明的是,假借雖為古書中常見的用字現(xiàn)象,破假借是解決古書閱讀障礙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文獻用字情況的復雜性,破假借是需要慎重的?!豆{證》用破假借的辦法解讀《學記》,確有一些靠不住。比如:

《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

《箋證》:依讀為愛。《詩·載芟》“有依其士”,鄭箋云:“依之言愛也。”《老子》“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釋文》云:“河上本依作愛。”

此例以“愛”為本字,“依”為借字,從語音上看“愛”屬影母物部,“依”屬影母微部,二字影母雙聲,物微對轉,語音相近;鄭玄箋語“依之言愛也”也是“以音通義”,又有《經典釋文》異文相證,似乎無懈可擊??墒且浴皭邸睘楸咀郑诺轿木渲惺请y以講通的。

另外,一般而言“讀為”是指用本字解釋借字,但由于《箋證》的作者把通假字和古今字視而為一,所以在使用“讀為”這個術語時表示的又不盡是通假關系。如在“燕譬廢其學”一句下作者箋曰:“譬,讀為辟?!缎聲纷鳌啾購U其學’,是也。”這里的“讀為”實際上表示“古今字”?!捌弊质菑摹氨佟钡寐暤男温曌?,“譬”字是從“辟”字孳乳分化出來的,在時間上有先有后?!豆{證》在解釋“罕譬而喻”一句時有云:“《說文》:‘譬,諭也?!赌印ば∪∑罚骸僖舱?,舉物而以明之也?!贝颂幩捌薄氨佟倍植煌凇豆{證》雙行小注里王樹楠也解釋說“辟與譬同”,這正說明二字不是通假關系。

2. 辨形體

漢字自殷商以來字形變化很大,給古文獻作注釋,需要理清字際關系?!豆{證》梳理的字際關系有兩例:

(1)《學記》:微而臧。

箋曰:微,少也。臧,古文藏。《廣雅》云:“藏,深也?!苯陶呶⒀灾鴮W者能深究之,所謂藏也。子夏云“富哉言乎”是也。

(2)《學記》:《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箋曰:“兌”為“說”之古文?!抖Y·文王世子》亦引此文。

例(1)指出“臧”為“藏”字古文,例(2)指出“兌”為“說”字古文,是指示讀者以“今字”去讀,可以文從字順。

(二)分析句讀

不知句讀無法讀古書,注釋古書,分析句讀也是重要的工作。《箋證》分析句讀或發(fā)明新說,或糾正前人,皆有理可據。比如:

(1)《學記》:故君子之教喻也。

箋曰:喻,曉也,明也?!肮示又獭苯^句,“喻也”絕句。言君子之教,所以使人喻之也。

此句舊注將“教”“喻”視為同義詞,如衛(wèi)湜《禮記集說》之《學記集說》引北宋方愨《禮記解》云:“教無非喻也,喻無非教也?!崩斫鉃橥x詞,則“故君子之教喻也”七字中間不用施加標點。《箋證》強調“喻”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故將七字斷為兩句而成為判斷句式,這樣句讀當是符合《學記》原意的。

(2)《學記》:退息必有居學。

箋曰:“退息”謂退出教室休息之時,“居學”猶今之自修室也??住妒琛氛`從鄭注以“居”字住句,以“學”字屬下讀,非也。

此句鄭玄注以“居”字住句,“學”字屬下讀,影響很大,但這個斷句是有問題的。衛(wèi)湜《禮記集說》引陸佃《禮記解》云:“居學,言退息之所學也?!?是陸佃以“居學”連讀。其實從修辭角度看“退息必有居學”與上句“時教必有正業(yè)”是相對成文,《箋證》的斷句當是正確的。

(3)《學記》: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

箋曰:鄭注讀“進而不顧其安”為句,非也?!抖Y記纂言》以“及于數進”斷句,謂學者未可以進而又進之也。王引之云:“隱公元年《公羊傳》曰:‘及,猶汲汲也?!稜栄拧吩唬骸當担惨??!嵶ⅰ对訂枴吩弧當担x為速’,‘及于數進’謂汲汲于求速進也?!?/p>

此例認為鄭玄的斷句有誤,而《禮記纂言》斷句是正確的,并援引王引之《經義述聞》作訓釋。按,《經義述聞》認為吳澄《禮記纂言》斷句是正確的,當為王樹楠所本。

(三)說明修辭

傳統(tǒng)訓詁學一直把說明修辭手段作為自己的重要內容。不明古書中的修辭,理解將難以深入,有時甚至會造成誤解,產生歧義。王樹楠為《學記》作箋,是很注意揭示修辭手段的。比如:

(1)《學記》: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箋曰:蛾子以喻民,民之微末猶蛾子也。蛾子時術之功卒以成大垤,人民力學之功卒以成強國。東西各邦所為汲汲以教育為先務也??鬃釉唬骸叭幺於M,吾與之?!?《荀子·宥坐篇》)

孔穎達《正義》云:“蛾子小蟲,蚍蜉之子,時時術學銜土之事,而成大垤,猶如學者時時學問,而成大道矣。”《正義》的解釋隱含著對修辭手段的說明,《箋證》則明確揭示“蛾子時術之”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段,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原文。

(2)《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

箋曰:鐘以喻教者,撞鐘以喻學者。鐘待撞而鳴,師待問而答,隨叩隨應,各如小大之分。

此例《學記》原文把教者的釋疑答問形象地比喻為“撞鐘”,經《箋證》作者進一步闡發(fā),其中的寓意就更加明確、深入了。焦循《禮記補疏》云:“凡撞鐘,其聲悠長不即盡。今待問者小叩小鳴,大叩大鳴,亦不即盡說之,待其意有所進而復問,乃以前未盡之說,極說以盡之。如始撞鐘一聲悠長,未遽盡,待重撞一聲,此聲合前未盡之聲,極成其盛而后盡之?!苯寡苏f又可作《箋證》注腳。

(3)《學記》:善歌者使人繼其聲。

箋曰:此以“善歌”喻“善教”也?!墩撜Z》曰“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即“繼其聲”也。

此例《箋證》揭示了《學記》是用“善歌”來比喻“善教”的?!秾W記》“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孔穎達《正義》曰:“言學者繼師之志,記者以善歌而比喻之。”較之《正義》,《箋證》的解釋更為明確。

(四)分析篇章

篇章結構是文章的組織形式,反映了文章的思想脈絡?!秾W記》為《禮記》中的一篇,可分出若干章節(jié),《箋證》在釋詞解句的過程中往往對篇章的內容主旨作出說明,有利于把握《學記》文脈,更好地理解內容。比如在解釋了“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句中的詞義后,《箋證》云:“上言人之宜學,此言學之宜教,以下皆反復申明教育之法?!庇秩纾凇熬蛹戎讨膳d,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一句下,《箋證》云:“以下皆言為師之道,就其得失而反復明之?!边@樣的分析在《箋證》中還有不少,由此讀者就可以明了此章與上下章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內容。

(五)闡發(fā)義理

所謂義理就是文章中蘊含的意義和道理,闡發(fā)義理也是訓詁學的重要內容,即從字詞句的意義入手探求文句、篇章的意義與道理。對于《學記》的文句,王樹楠有時直接闡發(fā)自己的見解,有時則聯(lián)系現(xiàn)實,賦予《學記》新的時代意義。比如:

(1)《學記》:其必由學乎。

箋曰:學校者人才之原母,人才者憲政之預備科也。學校盛則人才多,人才多則憲政舉。學校不立而遽言立憲,雖有一二賢人哲士,亦不能獨任天下之重以成公治之規(guī)。就賢體遠,孟子所謂“一薛居州”也。

此例王氏闡發(fā)了學校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人才對于國家“憲政”的重要性。

(2)《學記》:教然后知困。

箋曰:教者,以其所知教其所不知,以其所能教其所不能者也。然學無窮而知能有限,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則困矣?!抖Y·曾子立事篇》云:“說而不能,窮也?!薄案F”,即困也。

此例直接解釋了“教然后知困”蘊含的道理。

(3)《學記》:教人不盡其材。

箋曰:材,才也。人之質性,各有所近,故教育之法,因材而篤?!稌吩弧俺翝搫偪耍呙魅峥恕?,孔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即“盡其材”之義也。一校之中,分科而教,而一科之學,教各不同。蓋性質有高下,造詣有淺深,若執(zhí)一己之成心,施一般之方法,未有能盡其材者,故曰“教亦多術”。

此例,王樹楠闡發(fā)了自己對“教人不盡其材”的理解,提出教育之法要“因材而篤”,并結合當時實際,指出教育方法應該具有多樣性,這是很有眼光的。

二、注釋特點

劉咸炘《推十書》批評《箋證》:“訓詁多改易古說……多專輒穿鑿,致失本旨?!盵3]106此說雖有一定依據,但并未公允。《箋證》的注釋大抵可以概括為如下三種情形:

(一)創(chuàng)發(fā)新說

從東漢以來注釋和評說《學記》的不下一百家,《箋證》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依據舊注古訓,發(fā)明新說。比如:

(1)《學記》:發(fā)慮憲。

箋曰:慮亦憲也?!吨芏Y·朝士》注云:“故書慮為憲?!薄逗鬂h書·鄧禹傳》:“李文、李春、程慮為祭酒?!弊⒃疲骸皯]字或為憲字?!薄洞蟠饔洝に拇吩啤靶坛鰬],慮者節(jié)”,慮亦憲也。

此例中“慮憲”二字舊注多分開解釋,如元代吳澄《禮記纂言》云:“慮,謂心所計劃;憲,法也?!鼻逋醴蛑抖Y記章句》云:“慮,度也;憲,法也。”《箋證》據古訓將“慮憲”二字合為一義,與下文“善良”成對文,義相類,當是。

(2)《學記》:中年考校。

箋曰:中之言滿也。《史記·外戚世家》索隱、《漢書·匈奴傳》集注俱云“中猶滿也”,“中年”為學滿之年。下文滿一年、滿三年由塾師考校,滿五年由庠師考校,滿七年由序師考校,滿九年由國學考校。至升之“司馬論辨官材”,則學成,入仕之年在三十有室后矣。統(tǒng)計六歲入學,至三十,凡二十五年,正合下文之數。

“中年”通常解釋為“間年”,就是隔一年。如鄭玄《學記》注云“中,猶間也”,進一步解釋“中年考?!痹啤班l(xiāng)遂大夫間歲則考學者之德行道藝”?!栋卓琢贰爸心昕夹!睏l注云:“中年,間年也?!蓖醴蛑抖Y記章句·學記》:“中年,間一歲也?!薄豆{證》根據古訓將“中”解釋為“滿”,認為“中年”為學滿之年,這個解釋雖未必就是正確的,但也提供了一個看待問題的新視角。

(3)《學記》:燕譬廢其學。

箋曰:譬讀為辟?!缎聲纷鳌把啾購U其學”,是也。左氏哀七年《傳》:“辟君之執(zhí)事?!倍抛⒃疲骸氨伲??!薄把嗯蟆敝^群居,“燕辟”謂獨處。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曾子曰:“嗜酤酒,好謳歌巷游而鄉(xiāng)居者乎?吾無望焉?!?《曾子立事篇》)皆所謂“燕辟廢其學”也。鄭注謂“褻師之喻”,非是。

鄭玄將“燕辟廢其學”解釋為“褻師之譬喻”,這個注釋廣為后世注家接受?!豆{證》根據《左傳》杜預注認為此處“燕辟”指獨處,上句“燕朋”指群居,這是富有新意的,可備一說。

(4)《學記》:收其威也。

箋曰:鄭注“收,謂收斂整齊之。威,威儀也”,非是。按:收,藏也。藏其威以示人以不可輕犯之義,所以警也。

“收其威也”的上句為“夏楚二物”,鄭玄云:“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撲撻犯禮者。”孔穎達《正義》云:“學者不勤其業(yè),師則以夏、楚二物以笞撻之。所以然者,欲令學者畏之,收斂其威儀也?!编嵶ⅰ⒖资璧慕忉屖且恢碌?,即要對“犯禮”“不勤其業(yè)”的學生給予“笞撻”的懲罰。然歷代學者對此多持異見,北宋程頤、程顥《二程集·遺書》卷上有云:“如有不率教之人,卻須置其槚楚,別以道格其心,則不須槚楚將自化矣。”王夫之《禮記章句·學記》云:“入學則使人執(zhí)撲杖巡警以約束學者之威儀?!痹凇渡袝x·舜典二》中船山先生有更明確的解釋,他說:“是故夏楚之收,以施于弦歌之不率,而司徒之教,未聞?chuàng)樽右允剐?、撲弟以使順也?!币源丝梢姡跋某倍锏淖饔迷谟诰緦W生?!豆{證》訓“收”為“藏”,認為“收其威”即“藏其威以示人以不可輕犯之義,所以警也”。此處的“威”當指“夏楚二物”,與鄭玄、王船山訓釋不同。《箋證》曰:“近世泰西各國學校皆有體罰,體罰用皮鞭,長短大小皆有定制,藏之隱處,不使學生常見,致生畏懼之心?!笨梢?,王樹楠所謂“收其威”指把體罰之具隱藏起來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此說與前人不同,亦可備一說。從語法而言,《箋證》是把“收”字理解為一般動詞,鄭玄等是把“收”字理解為“使動”,這是他們分歧的原因。

(二)是正前說

前文說過,歷代《學記》注釋多存歧說,甚至抵牾,《箋證》在訓釋過程中對前賢謬誤多有是正。

(1)《學記》:大學始教。

箋曰:始教者,謂始入學者教之以大學之道也。熊氏以鄭注“祭菜,禮先圣人先師”解經“始教謂始立學”。據《文王世子》《周禮·大胥》以始入學者“唯祭先師”“不祭先圣”,遂定此為始立學之義,然此記明言“始教”,且下文言“入學”“視學”,則此非始立學明矣。熊說非也。鄭注及先圣者,按《文王世子》:“天子視學,祭先師先圣焉。”據此則“始教”為天子視學觀禮之時,非始立學也。

此例糾正了熊氏(即北周熊安生,著有《禮記熊氏義疏》,見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的“始教”之說,認為“始教”是“始入學”,而不是“始立學”,這是合乎上下文意的。

(2)《學記》:善問者。

箋曰:善問者指“師之問弟子”而言??住妒琛分^“弟子問師”,非。

《箋證》認為“善問者”是教者問學者,即老師提問學生,這是符合人情事理的。這一句的全文作“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是說老師提問學生時由易到難,循循善誘,節(jié)節(jié)深入。王夫之《禮記章句·學記》解釋說:“喻善問者因言以知意,即顯以查微,漸漬之久,而大疑自決,若擇隱奧者以為詰難之端,而輕其淺易者為不足問,是不誠于求知,而躐等以矜善問,終于迷而已?!崩蠋熡梢椎诫y提問學生,可以了解學生,啟發(fā)學生。若如孔《疏》那就是“弟子問師”由易到難,到“相說以解”為止,試問學生哪有從易到難問老師問題的?可見,孔《疏》是有違常理的,《箋證》的解釋當與《學記》原旨相合。當然,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也并不排斥學者向教者發(fā)問,但這里是針對教者而論的。

(三)引文為箋

劉咸炘曾指出《箋證》“訓詁多改易古說”,“多專輒穿鑿,致失本旨”??陀^講,《箋證》改易古說的情況是有的,但不占多數;而且改易之處大都是有文獻依據的。在《箋證》中王樹楠充分吸收了鄭玄、孔穎達、王念孫父子的注釋成果,從而使箋證有源可考,有理可依。

(1)《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

箋曰:鄭注云:“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于閭里,朝夕坐于門,門側之堂謂之塾。”《周禮》:“百里之內,二十五家為閭,同共一巷,巷首有門,門邊有塾,謂民在家之時,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薄栋谆⑼ā吩疲骸肮胖堂裾呃锝杂袔?,里中之老有道德者,為里右?guī)?,其次為左師,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藝、孝悌、仁義也。”

此例《箋證》完全是引用了鄭玄的注和孔穎達所作的疏。

(2)《學記》: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

箋曰:捍格,拒也。《史記·李斯列傳》:“而嚴家無格虜者。”《索隱》云:“格,強捍也。”《荀子·議兵篇》:“格者不舍?!睏顐娮⒃疲骸案裰^相拒捍者?!?捍與捍同,未捍拒不相讓也。故曰“不勝”。鄭注云:“教不能勝其情欲?!笔且?。曾子曰:“懼之而不恐,說之二不聽,雖有圣人,亦無若何矣?!?/p>

《箋證》援引了古注和古文獻,這種情況在整個著作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3)《學記》:不學雜服,不能安體。

箋曰:《爾雅》:“服,事也。”《禮》經所載,倫常、日用、飲食、衣服、應對、進退諸事皆雜服也。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學禮自學雜服始,由外以及內,由淺以及深,由小以及大,習之既慣,歸于自然。故《荀子》云:“凡禮始乎稅,成乎文,終乎悅。”

《箋證》援引《爾雅》,解釋與鄭注、孔疏不同,能自圓其說,可備參考。

(4)《學記》:就賢體遠。

箋曰:遠,謂疏逖之人。左氏定元年《傳》“好用遠人”,杜注云:“遠人,異族也。”春秋之世,貴族掌國權,賢才困于階級。故孔子譏尹氏,墨子明尚賢?!洞蟠鞫Y·千乘篇》云“事爵不世,能官不愆”,即此意也。

此例用杜預注訓釋“遠”字,進而用《大戴禮記·千乘篇》之文求證事實。

(5)《學記》:夫然后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引。

箋曰:王念孫云:隱,病也。隱其學,病其學也。師益我者也,施之悖,求之佛,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故弟子皆病其學之難,疾其師而不知益也??鬃釉唬骸氨迵渲硬粡母钢?,刑戮之民不從君之政。”(《說苑·雜言篇》)

此例作者參考了《經義述聞》“孔子曰”之前內容即本于“家大人曰”,《箋證》不是徑錄,文字略有不同。

以上我們略述了《箋證》的注釋內容和特點,《箋證》取得的成績也可見一斑。當然《箋證》也非完璧,其中也不免穿鑿附會。如:

《學記》: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

箋曰:學之得其法則易,不得其法則難。易則成才多,故美;難則成才少,故惡。教者不可不知也。

《箋證》的解釋沒有落到字詞文句實處,屬臆說。首先,《學記》此章是針對“君子(老師)”的身份、地位和修養(yǎng)而言的,“難易”并不指學習得法與否。孫希旦《禮記集解》云:“至學之難易,謂學者入道之深淺次第?!倍艑W通《學記考釋》云:“學有深淺,故至學有難易,須先知之,其施教乃可以進退自然也?!逼浯?,“美惡”在此處可以指教學方法的優(yōu)劣,也可以指學生資質的好壞,與成才多少沒有直接關系。

綜上,王樹楠的《箋證》對《學記》做了逐字逐句的注釋,作者是正前人,發(fā)明新說,這對于今天理解《學記》原旨是很有幫助的。雖然《箋證》為了與當日“東西各國教育之法”相證,也難免穿鑿附會,有失《學記》原旨,但終是瑕不掩瑜。

[1] 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 劉咸炘.推十書(丁輯)[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馬俊】

On Wang shu-nan’s Annotation Achievement on Xue Ji

TAO Sheng-kui

(School of Humanitie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Wang shu-nan’s Xue Ji Jian Zhen which is as one of annotations on Xue Ji is a great characteristic work to annotate word for word and sentence by sentence. Its content includes defining words, analysis of punctuation, explanation of rhetoric and analysis of sections and chapters. Moreover, the author corrected predecessors’ wrong and carried his new opinions out. Hence it will give a great help to understand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text today.

Wang shu-nan;Xue Ji Jian Zheng; annotation

I206

A

1009-5128(2016)15-0054-06

2016-03-10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說文解字》校訂(2015M570043)

陶生魁(1974—),男,甘肅白銀人,渭南師范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訓詁學研究。

猜你喜歡
學記禮記教者
SOUNDS OF THE VILLAGE
《禮記·祭統(tǒng)》孝道觀的神圣意蘊
半途而廢
游園學記——北京君誼中學國際部
文明
淺議《學記》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新課程背景下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氣氛的基本策略
音樂表演技能培養(yǎng)之我見
讀懂《學記》,讀通自己
某生課寢
兴业县| 长治市| 夹江县| 鞍山市| 大兴区| 定兴县| 炉霍县| 云安县| 南通市| 兰州市| 金山区| 汶川县| 中西区| 怀化市| 延庆县| 竹北市| 鄂伦春自治旗| 常德市| 洞口县| 福鼎市| 呼伦贝尔市| 凌云县| 西昌市| 云霄县| 克什克腾旗| 新竹市| 安国市| 新余市| 资中县| 黄浦区| 郯城县| 丽江市| 图木舒克市| 大悟县| 揭东县| 隆化县| 镇江市| 武宁县| 昌图县| 平罗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