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莎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湘潭 411105)
被保險人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事先放棄之探討*
周 莎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湘潭 411105)
在我國《保險法》第61條規(guī)定中,被保險人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時間限制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存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前”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情形?!氨kU事故發(fā)生前”可分為訂立保險合同前與訂立保險合同后兩個時間段。筆者首先從事先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情形著手,考慮損害賠償請求權與代位求償權的關系,結合債權轉讓原理,分析被保險人事先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對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影響。然后明確訂立保險合同前與訂立保險合同后,被保險人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導致的保險人的權利義務不同。最后提出完善我國《保險法》第61條的具體意見。
《保險法》第61條;事先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代位求償權
我國《保險法》第61條第1款規(guī)定:“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的請求賠償?shù)臋嗬?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1](P239)由此可知,保險人因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權,而免除賠償保險金責任的條件是“放棄”行為發(fā)生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然而在實際經(jīng)濟活動往來中,被保險人有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前(下文簡稱“事先”)即放棄自己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此時是否對保險人的賠償責任產(chǎn)生影響值得進行思考。
被保險人事先放棄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
其一,損害賠償義務人與被保險人事先約定減少對價。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可知,在倉儲、承攬和貨運合同中,保管人、承攬人、承運人都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成為損害賠償義務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合同雙方一般都會考慮各自利益,上述可能成為損害賠償義務人的一方會考慮如何降低損害賠償責任,而合同的另一方會考慮如何降低自己費用成本,在雙方考慮各自利益后會達成一種雙方都滿意的約定。具體而言,約定減少費用的同時降低賠償責任,致使上述可能成為損害賠償義務人的一方降低了可能需要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而合同另一方也節(jié)約了費用成本。例如,在貨運合同中,承運人考慮自己可能成為賠償義務人,且托運人考慮如何降低運輸費用成本,于是雙方達成合意在合同中約定降低貨物運輸費用的同時,相應地減輕承運人將來可能要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2]
其二,損害賠償義務人為投保人。在實務中,投保人可能是保險事故中的第三人,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也可能會約定放棄部分損害賠償。在此情形中,被保險人考慮到損害賠償義務人也就是投保人的賠償能力不足且保險事故也不一定發(fā)生,為了降低追償剩下?lián)p失的風險,所以愿意由損害賠償義務人出錢投保,并約定放棄部分損害賠償。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可以向損害賠償義務人或者保險公司主張賠償損失,如果損害賠償義務人賠償能力不足,被保險人可以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相應地保險金,從而致使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這種情形與第一種情形主要區(qū)別在于:第一種情形中被保險人之所以與損害賠償義務人約定減少對價,其目的是為了節(jié)約成本,而在第二種情形中被保險人不存在這種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而是為了保險事故發(fā)生后降低追償損失的風險。
在實際生活中,損害賠償義務人為投保人的情形是存在的。例如日本的一個案例:“貨運公司Y與A公司締結貨運契約,接受A的委托為其運送研磨機,并在取得A同意下,與B保險公司締結了以A為被保險人、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為400萬元的貨運保險。貨運契約規(guī)定,對于由運輸過程中的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僅以B支付的保險金為限作為補償。除此之外,A還與X保險公司締結了以A公司為被保險人、保險金額為100萬元的貨運保險契約。在研磨機的運輸途中,由于Y貨運公司駕駛員駕駛不慎,使得卡車沖入道路附近一個凹地里,研磨機嚴重受損,其價值由500萬日元跌為8萬3500日元,A為此蒙受491萬6500日元的損失,并就該損失取得對Y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事故發(fā)生后,X保險公司基于上述保險契約, 向A支付了保險金83萬3000日元,按照保險代位的規(guī)定,以所支付的保險金為限代位取得A對Y的上述損害賠償請求權為由,請求Y支付83萬3000日元及相應的遲延損失金?!盵2]案例中,貨運公司Y既是賠償義務人,又是投保人。根據(jù)貨運公司Y與A公司在事故發(fā)生前做出的具體約定,可知A公司事先放棄了屬于自己的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即91萬6500日元。
(一)損害賠償請求權與代位求償權的關系
《保險法》規(guī)定,被保險人對于同一損害金額要么只向賠償義務人請求賠償,要么只向保險人請求支付保險金?;诒苊獗槐kU人獲得雙重賠償?shù)脑瓌t,對于同一損害賠償,被保險人不可同時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和請求支付保險金的權利。保險人給付被保險人保險金后,被保險人擁有的保險金相應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將不存在,而保險人此時獲得保險金相應的代位求償權。因此,被保險人只能向損害賠償義務人主張自己剩余的損害賠償請求權,而不是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所擁有的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
在被保險人主張的剩余損害賠償請求權與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并存的情形下,被保險人與保險人同時向損害賠償義務人主張權利的時候,兩種權利發(fā)生競合。雖然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理論上可以分為四種賠償方法。第一種,當事人協(xié)議優(yōu)先法,根據(jù)《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guī)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之間根據(jù)雙方意思自治而達成的協(xié)議,在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依法成立。因此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被保險人與保險人關于權利競合而約定的協(xié)議合法有效,并且是最優(yōu)先的方法。第二種,被保險人絕對性優(yōu)先受償法,這種賠償方法首先保障的是被保險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第三種,保險人絕對性優(yōu)先受償法,這種賠償方法首先保障的是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第四種,被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比例受償法,這種方法跟上述方法出發(fā)點不一樣,是一種比較折中的賠償方法,被保險人主張的剩余損害賠償請求權與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按比例分配得以行使。筆者認為存在當事人協(xié)議必須當事人協(xié)議優(yōu)先:如果不存在當事人協(xié)議,上述后三種賠償方法中,第一種被保險人絕對性優(yōu)先受償法最為合理。因為保險事故發(fā)生后受到損失的是被保險人,保險人收了保費后才成立保險關系。保險事故發(fā)生后,因為保險人收了相應的保費,所以由此產(chǎn)生的風險應該由保險人承擔。被保險人絕對性優(yōu)先受償法在歐洲也有所體現(xiàn),例如《歐洲保險合同法基本原則(簡稱PEICL)》第10:101條第(4)款規(guī)定,“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時不得損害被保險人的利益”。[3]
(二)被保險人的事先放棄對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影響
按照我國《保險法》第61條規(guī)定,如果損害賠償請求權由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前這段時間里放棄,則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當然也就不享有代位求償權。但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前甚至訂立保險合同前放棄了損害賠償請求權,則發(fā)生保險事故后,根據(jù)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因支付保險金而享有的代位求償權。保險人享有的代位求償權會由于被保險人的事先放棄行為而受到影響。
以上述日本案例為例,X保險公司基于保險契約,向A支付了保險金83萬3000日元后,是否能向保險事故第三人Y公司行使代位求償權,目前學界是有爭議的。一種觀點認為X保險公司不能向保險事故第三人Y公司行使代位求償權,理由是:本案件中,貨運公司Y與A公司之間的貨運合同存在雙方的約定,根據(jù)貨運公司Y與A公司的約定,貨運公司Y只需要承擔應由B保險公司賠償?shù)慕痤~。另一種觀點認為X保險公司能向保險事故第三人Y公司行使代位求償權,理由是:因為X保險公司在支付保險金的同時直接獲得了對第三人的代位求償權,所以貨運公司Y不能以與A公司之間的特約對抗X保險公司。
筆者認為,民法基本原則中的自愿原則,明確了民事主體在不違背法律的情況下,可以自由地基于自己的意志進行民事活動。在上述案例中,由于被保險人A公司與保險事故第三人Y貨運公司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前,基于雙發(fā)自愿約定降低成本的同時放棄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所以根據(jù)民法中自愿原則,被保險人A公司與保險事故第三人Y貨運公司之間存在放棄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約定有效。因為代位求償權以損害賠償請求權為基礎,因此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存在,代位求償權也不應該存在。
另外根據(jù)債權轉移的規(guī)定,債權的轉移可以是部分也可以是全部。在上述案例中被保險人A公司與貨運Y公司的貨運合同中約定賠償以保險B公司的保險金為限,說明被保險人A公司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前放棄了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剩余的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實質上屬于債權,在B保險公司賠償A公司保險金后A公司原來剩余的債權即全部轉移給了B保險公司。根據(jù)《合同法》與《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債權轉讓必須讓與人與受讓人對于債權轉讓的意思表達一致,債權轉讓必須在不損害債務人現(xiàn)存利益的前提下進行,債務人不應該因為債權的轉讓而使得自己的債務增加或者喪失該有的權利。[4](P724)由此可知,上述案例中債權轉讓人是被保險人A公司,債權受讓人是保險B公司,債務人是損害賠償義務人Y公司,被保險人A公司與保險B公司之間轉讓債權不能增加債務人貨運Y公司的債務。所以,貨運Y公司承擔B公司賠償?shù)膫鶆蘸蟛恍枰俪袚鶻保險公司的債務。再根據(jù)《合同法》第82條的規(guī)定可知,債務人在知道債權轉讓后,債務人原來對原債務人的抗辯,可以向新債務人進行主張。這也是債務人不應該因為債權的轉讓而使得自己的債務增加或者喪失該有的權利的體現(xiàn)。適用債權轉讓原理,上述案例中A公司與貨運Y公司約定放棄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A公司向貨運Y公司主張全部債權,貨運Y公司可以對A公司進行抗辯。因為債務人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后相應的代位求償權也會不存在,再結合上述中債權的轉讓可知,B保險公司取得債權后向貨運Y公司主張不能超過原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債務,否則債務人貨運Y公司可以援用對原債權人A公司的抗辯權。所以本案中X保險公司在向A公司支付保險金后,基于貨運公司Y與A公司的特別約定可以向被保險人A公司要求返還相應的不當?shù)美?/p>
綜上所述,被保險人事先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直接影響到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行使??紤]事先放棄對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影響對保險人不公平,筆者認為保險公司可以在接受投保時規(guī)定免責條款,即約定被保險人有保全義務,若以放棄或不作為等方式導致沒有保全損害賠償請求權,保險公司的保險金支付責任相應減免。
依照新《保險法》第61條規(guī)定,根本無法完全解決實務中存在的問題。上述保險人保護自己權益的方法只是權宜之計,我國法律規(guī)定存在的問題應當加以解決。
(一)《保險法》第61條需要討論的問題
討論修改我國《保險法》第61條,需要先考慮以下兩個問題:如果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為什么還要投保?如果保險人明知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否還會同意被保險人投保?因為無論是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而不再考慮投保,還是保險人明知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而不同意投保,都會使下文論述的《保險法》第61條修改變得毫無意義。
對于“如果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為什么還要投保”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后依然有可能投保。如果被保險人放棄了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那么被保險人還存還部分損害賠償請求權??紤]損害賠償義務人有可能無賠償經(jīng)濟能力,被保險人會選擇投保。當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索賠再由保險公司向賠償義務人進行追償,因此被保險人就不需要考慮賠償義務人的賠償經(jīng)濟能力。如果被保險人放棄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按照上述理論,保險人代位求償權以被保險人損害賠償請求權為基礎,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存在,相應的代位求償權便不存在。被保險人放棄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直接影響保險人代位求償權,但在現(xiàn)實經(jīng)濟生活中,被保險人放棄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后,可能存在僥幸心理故意不告知保險人進行投保。
對于“如果保險人明知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否還會同意被保險人投?!边@個問題,筆者認為保險人明知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依然會同意被保險人投保。雖然保險公司明知道被保險人放棄了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會影響到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但是保險事故并非一定會發(fā)生,而保險公司的運行機制是投保人共同交納保險費組成保險基金,然后當某一個被保險人遭受損失時可以從保險基金中得到補償。保險公司主營風險,實質上保險公司就是吸收社會上保險金然后支付給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人,將個別風險轉移為集體承擔從而分散風險。因此,保險人即使明知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也可能接受投保。
明確我國《保險法》第61條修改有意義后,然后將具體論述我國《保險法》第61條存在的問題。關于前文所述“損害賠償義務人與被保險人事先約定減少對價”和“損害賠償義務人為投保人”兩種事先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情形,目前我國《保險法》第61條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對于被保險人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時間條件,我國《保險法》第61條僅僅限制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沒有明確的法條規(guī)定“保險事故發(fā)生前”被保險人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這種情形;其次,對于被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前與訂立保險合同后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兩種情形,我國《保險法》第61條沒有區(qū)分這兩種不同情形下保險人權利義務有什么不同。
(二)完善《保險法》第61條的建議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修改《保險法》第61條。
首先,我國《保險法》規(guī)定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人對于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有如實告知的義務,但是并沒有詳細規(guī)定被保險人需要告知保險人放棄部分或全部損害賠償權的情況。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保險人沒有仔細詢問被保險人是否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投保人是不會主動告知,并且沒有告知義務。因此,我國《保險法》第61條需要明確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在簽訂保險合同時保險人有被告知的權利。針對訂立保險合同前,被保險人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規(guī)定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人有對此事項有被告知的權利。
如果被告知的情況下,保險人仍選擇訂立合同的,自負其責;如果在保險合同訂立前,保險人沒有被告知被保險人放棄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請求權,那么由于被保險人的放棄行為導致保險人喪相應的失代位求償權,保險人不需要支付相應的保險賠償金。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保險人由于不知情賠償被保險人保險賠償金,這保險金是否屬于不當?shù)美?筆者認為根據(jù)《合同法》中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的分類,保險合同屬于雙務合同。在雙務合同中,當一方履行義務,而另外一方履行不能時,可能發(fā)生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也可能會發(fā)生違約損害賠償請求權。當然,如果一方并未向對方履行義務,就不存在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5](P571)雖然根據(jù)合同的相對性而言,保險合同雙方是投保人與保險人,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保險人不知情將保險金支付給被保險人。不屬于上述一方履行義務,另一方履行不能。因為合同中受損方是保險人,根據(jù)合同相對性那么受益方應該是投保人,但是在被保險人事前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而保險人未被告知的情況下,保險人賠償被保險人保險金后,明顯受益人不是投保人而是被保險人。因此不能向投保人主張違約損害賠償或者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但是換一個角度考慮,根據(jù)《民法通則》不當?shù)美母拍羁芍?不當?shù)美侵笡]有合法根據(jù)而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利益受損的事實。當不當?shù)美l(fā)生時,受損人有要求受益人返還不當?shù)美臋嗬?。在被保險人事前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而保險人未被告知的情況下,保險人賠償被保險人保險金后,被保險沒有合法根據(jù)而取得保險金屬于不當?shù)美R虼嗽诒槐kU人事先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而保險人未告知的情況下,保險人基于不知情而支付給被保險人保險賠償金的,可以根據(jù)不當?shù)美母拍?要求被保險人返還相應的保險賠償金。簡而言之,如果沒被告知,保險人可以拒絕支付保險金,或在支付后要求被保險人還不當?shù)美?/p>
其次,我國《保險法》第61條將時間條件限制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但是如上文所述在實際生活中,保險事故發(fā)生前也存在被保險人放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情形。然而“保險事故發(fā)生前”的時間條件也可以劃分更細從而詳細規(guī)定權利義務。“保險事故發(fā)生前”可劃分為保險合同簽訂前與保險合同簽訂后,進行詳細規(guī)定。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保險法》第61條第一款內容應該修改為:訂立保險合同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該告知保險人,如果被告知的情況下,保險人仍選擇訂立合同的,保險人承擔后果;如果沒被告知,保險人可以拒絕支付相應的保險金,或在支付后要求被保險人返還相應的不當?shù)美S喠⒈kU合同后,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的請求賠償?shù)臋嗬?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
[1]黃再再.案說新保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岳衛(wèi).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放棄與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以日本法的判例的分析為中心[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9(秋季卷):279.
[3]葉名怡,韓永強.保險人代位求償權與被保險人求償權競合時的處理規(guī)則[J].現(xiàn)代法學,2009(6):96.
[4]史尚寬.債法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5]魏振瀛.民法(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A Study of the Insured’s Prior Abandonment of Damage Claim Rights
ZHOU Sha
(Law School,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China)
The sixty-one article of Insurance Law in China stipulates that the limited Time for the Insured to claim a damage is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an insurance accident.But in real life,there always exists a situation where Insured abandons his claiming right in advance before an accident happens.Prior to the occurrence of an insurance accident,there are two time periods:after a insurance contract conclusion and before an insurance contract conclusion.This thesis,firstly works on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prior abandonment of the Insured’s damage claim rights with the transfer of creditor's rights principles and then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caused by the Insured’s prior abandonment of his damage claim rights on the Insurer’s subrogation rights,which fully combines relations of the two rights.Accordingly,it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after a insurance contract conclusion or before a insurance contract conclusion)of the Insured to give up his damage claim rights will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Insurer’s rights.Finally,this paper aim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ixtyone article of Insurance Law in China on its own basis.
The sixty-one article of Insurance Law;giving up in advance;claim right;subordination right
D912.28
A
1009-1734(2016)09-0106-05
[責任編輯 鐵曉娜]
2016-06-25
周莎,在讀碩士,從事民商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