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隱喻產(chǎn)生和理解的機制*

2016-03-15 11:39王曉萍
廣東社會科學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推理圖式隱喻

王曉萍

?

隱喻產(chǎn)生和理解的機制*

王曉萍

[提 要]隱喻是特殊的認知和表達方式,隱喻提示受語義、語用和認知因素多重制約。成功隱喻交流是聽說雙方共同完成的合作行為。說話者在合理選擇隱喻方式基礎上,根據(jù)交流雙方實際共享或假定共享的資源和自己已有的隱喻圖式進行推理,最終產(chǎn)生聽者可理解的隱喻表達;聽者在正確辨認隱喻表達后,根據(jù)交流雙方實際共享或假定共享的資源和自己已有的隱喻圖式以及說話者提供的隱喻提示推出隱喻義,從而完成準確理解的任務。

[關(guān)鍵詞]隱喻 交流 推理 圖式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基于說話者意圖的言語行為擴展研究”(項目號11YJC720042)、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課題(項目號11Y78)的階段性成果。

隱喻廣泛存在于我們的語言、思想和行動中①,它是哲學、修辭學、語用學和認知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一個熱點。隱喻是人們認知世界的重要方式,“隱喻的本質(zhì)是通過另一個事物來理解和體驗某一個事物?!雹谒屓藗兘柚煜さ摹⒕唧w可感的事物來認識陌生的、抽象的事物。隱喻認知方式也使它成為表達認識的重要而獨特的方式。隱喻是非字面表達的特殊形式,在非字面表達中,說話者通過句子所意圖傳達的話語意義以不同方式背離句子根據(jù)語義規(guī)則和語法結(jié)構(gòu)而具有的句子意義。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和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是分析非字面表達現(xiàn)象的兩大經(jīng)典理論。他們都把聽者的理解過程分析為聽者依據(jù)一定的原理或策略逐步推出說話者意義的推理過程。他們的研究構(gòu)成非字面表達研究的重要基礎,但也留下不少疑問和爭議,核心問題是句子意義與話語意義間聯(lián)系的機制。隱喻中說話者意圖產(chǎn)生的話語意義,我們稱為隱喻義。隱喻研究的主要任務就是揭示隱喻義如何與句子意義聯(lián)系起來以及聯(lián)系的獨特性,并以此說明隱喻產(chǎn)生和理解的推理機制。當代隱喻研究主要集中于對聽者理解的策略和過程的推理分析,忽略對說話者產(chǎn)生隱喻的推理機制的研究。另外,有關(guān)隱喻提示的現(xiàn)有研究局限于語義分析,缺少對語用和認知因素作用的關(guān)注。本文主要從這兩方面展開研究,推進隱喻交流推理機制的研究。

一、隱喻類型及其釋義

言語行為可以從不同層面來分析,奧斯汀把言語行為分為三個層面:語謂行為、語旨行為和語效行為;塞爾在此基礎上修改為四個層面:說話行為、命題行為、語旨行為和語效行為。塞爾認為這四個層面的行為彼此區(qū)別又密切相關(guān),如同一命題行為“塞姆經(jīng)常抽煙”可通過斷定、提問、命令或表達愿望等不同語旨行為來施行。③當然,言語行為的分析層面不限于此,塞爾在20世紀70年代關(guān)于間接言語行為和隱喻的深入研究實際上還觸及到一個新的層面:言語行為的表達方式。表達方式是言語行為現(xiàn)實存在形式,同一語旨行為可通過不同表達方式來施行,如,同一請求行為可通過字面表達方式直接施行,也可通過間接言語行為或隱喻等其它非字面表達方式來施行。

一般認為,隱喻是一種普遍使用而又獨特的非字面表達方式。普遍使用已是事實,但問題是,隱喻表達是否必要。該問題又分兩個層面,一是,作為一種表達方式的隱喻是否必要。隱喻思維和認知活動是獨特而不可替代的,反映這種思維和認知活動結(jié)果的隱喻表達方式也是必要的。二是,實際使用的具體隱喻是否必要。該問題可轉(zhuǎn)化為我們能否用其它表達方式替代隱喻而不損害實際表達效果。由于實際效果的評價涉及多方面,該問題可最簡化為:隱喻表達能否改述或釋義(paraphrasable),即隱喻義能否通過另一個句子按字面意義直接表達出來。戴維森④持否定態(tài)度,“我贊同這樣一種說法,即無法對隱喻做出釋義?!薄捌髨D對隱喻內(nèi)容給予照字面解釋的表述,這乃是完全誤入歧途。”戴維森由否定存在隱喻義進而否定隱喻可釋義。但隱喻表達顯然有不同于句子意義的內(nèi)容,為了適應這一事實,戴維森承認“當然,這并不是要否認隱喻具有寓意,也不是要否認能夠通過進一步使用其他語詞把這種寓意顯示出來”。隨著語用研究的發(fā)展,意義已不局限于語義層面,還包括語用層面。目前,學界已普遍接受實際使用的表達式既有語義層面的句子意義,又有語用層面的話語意義或說話者意義。戴維森關(guān)于隱喻不可釋義的分析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萊肯贊許戴維森注意到文學隱喻中意義的豐富性和不確定性。⑤

對于隱喻是否可釋義,塞爾沒有一概而論。⑥他實際上把隱喻分為三類情況來分別說明釋義的不同情形,有一定合理性。第一類隱喻,釋義表達隱喻義的大部分,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滿足感”和“不適當感”,盡管如此,塞爾認為這類隱喻和它的釋義有相同的真值條件。第二類隱喻,隱喻義是明確的,但不能釋義。這類隱喻的存在表明隱喻不可取代的表達作用。第三類隱喻,隱喻義是開放的,“釋義范圍也許是無限的。”這類隱喻類似于戴維森談到的文學隱喻。說話者意謂豐富,釋義也沒有明確的范圍。例如,

(1)人生是場馬拉松。

(2)語言是存在之家。

(3)No man is island.

當(1)用來寬慰遭遇挫折的人時,通??山忉尀椤安灰诤跻粫r的得失,努力堅持下去還有成功的機會”。海德格爾用(2)表達他的存在主義語言觀,但他的這一觀點很難釋義,也引發(fā)不同解釋。英國詩人約翰·多恩在詩中用(3)構(gòu)造了大海中一座孤島的意象,詩人的意謂沒有限定的范圍,(3)的釋義也就是無限的,每個讀者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體會給出自己的理解。

隱喻存在不可釋義的情況,這與隱喻不僅是表達方式還是獨特的認知世界的方式有關(guān)。當人們不能直接認識某一事物而只能通過另一個事物來認識它時,這是通過建立相似性來獲得對該事物的新認識,對該認識成果的表達就只能是隱喻方式,并且該隱喻不能釋義,不能轉(zhuǎn)化為相應的字面表達。字面表達的前提是人們能夠直接認識事物的相關(guān)性質(zhì)。只要隱喻認知方式不可替代,相應的隱喻表達就不可釋義。

“隱喻不僅在文學中,而且在科學、哲學以及法學中都是一種合法的表達手段;它在褒貶中,在祈禱和推銷中,在描述和法規(guī)中都在有效地發(fā)揮作用?!雹咦鳛橐环N表達方式,隱喻可用于不同場合,帶有不同目的,因而有不同類型?!半[喻是否可釋義”的問題因而不能簡單回答,而要具體分析。

隱喻多樣使用情況表明,從信息傳達量的角度看,隱喻表達在某些情況下比直接言說更全面表達說話者的意謂。一般而言,隱喻和相應的字面表達相比,句子雖簡短,但能引發(fā)聽者豐富的聯(lián)想,進而使聽者產(chǎn)生新的感觸、體會、發(fā)現(xiàn)和認識,有時甚至超出說話者所意謂的范圍。因此,隱喻被大量用于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中,作者通過隱喻的方式傳達更豐富的意蘊,并希望讀者展開想象,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從而使作品意義更豐富。這類隱喻表達中,隱喻義的內(nèi)容開放,可以由讀者不斷生成新的內(nèi)容。接受美學的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可說明此類隱喻的特征。但在哲學、科學和日常的大多數(shù)表達和交流行為中,說話者借助言語表達來傳達其意圖以實現(xiàn)其意圖。大多數(shù)情況下說話者有明確的目標意圖,傳達任務和內(nèi)容也具體明確。因此,說話者的言語表達不僅要正確而且要恰當傳達說話者的目標意圖?;谡f話者是理性傳達者的假定,如果說話者采用隱喻表達方式,那么說話者的隱喻義內(nèi)容應具體明確,并且說話者也應認為他的隱喻表達本身是正確而恰當?shù)?,即認為聽者能夠正確并以恰當?shù)姆绞嚼斫馑庵^的內(nèi)容。本文主要研究說話者用于交流的意謂明確的隱喻。

二、隱喻提示的原理

隱喻區(qū)別于其它非字面表達之處在于隱喻提示的獨特性。自亞里士多德以來,眾多學者公認隱喻有提示相似性特點,使用諸如“領悟”“喚起”“引導”等詞來表示隱喻提示特征。但這些表達含混不具體,“句子究竟如何提示隱喻義”一直都是研究難題。戴維森認為隱喻是通過對語詞和語句的富于想象力的運用而造就出的東西,結(jié)果是出乎預料的或微妙的相似之處或類似之處。⑧但他也沒有揭示隱喻中想象力的具體運用。他認為想象的東西沒有什么限制,這和他認為隱喻不可釋義觀點一致,這一看法不能一般成立,不符合多數(shù)交流中說話者意謂內(nèi)容確定的事實。

塞爾隱喻研究的重要貢獻就是具體分析句子意義和隱喻義的特殊聯(lián)系。他列出八條原理說明句子提示相似性的不同情況,⑨第八條是有關(guān)轉(zhuǎn)喻和提喻的原理,所以關(guān)于隱喻的原理有七條。前六條原理主要適用于最簡單的主謂句隱喻,句子形式為“S是P”,隱喻義是“S是R”。塞爾認為依據(jù)P的顯著的定義特征、顯著或眾所周知的性質(zhì)、常被說成或相信具有的性質(zhì)、文化或自然因素決定的性質(zhì)、所處的狀態(tài)、使用范圍限制等六方面線索中的某個或某些可得出R的值。如(4),人們根據(jù)金錢的顯著特征來理解時間,該句話可用于隱喻表達時間作為一種財富的寶貴、可計量和可支配等特征。

(4)時間就是金錢。

第七條原理是把前六條運用于主謂句隱喻外的其它句法形式的隱喻,包括關(guān)系隱喻和涉及動詞和謂詞形容詞等的隱喻。這些句子形式為“SP -關(guān)系S?”,隱喻義是“SR -關(guān)系S?”。例如,“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隱喻表達關(guān)于婚姻與愛情關(guān)系一種消極看法。

塞爾所列出的提示原理能夠?qū)芏嚯[喻做出比較滿意的解釋,但這是否窮盡隱喻提示的所有原理,塞爾自己也承認他不知道全部有關(guān)的原理,他的研究只是一個開端。他的七條原理主要討論了名詞性的隱喻和謂語性的隱喻,前者的句子形式為“S是P”,“P”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能名詞化的詞,如(1)(3)(4);后者的句子形式為“SP -關(guān)系S?”,“P”可以是表示兩個事物關(guān)系的詞或及物動詞,如(2)。

在這兩類隱喻中,喻體分別由名詞性的或謂詞性的詞(詞組)構(gòu)成,喻體是隱喻句的一部分。除了這兩類隱喻外,還有一類隱喻,整個句子充當喻體。如,

(5)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

(6)A:What kind of mood did you find the boss in?

B:The lion roared.⑩

鄧小平用(5)這句話隱喻表達:計劃經(jīng)濟和市場經(jīng)濟都只是一種資源配置手段,只要能夠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都可以在實踐中使用。(6)中B的話是個隱喻。但該隱喻出現(xiàn)在對話場景中,它是對A的問句的回答,該句子可以改述為:老板在獅吼。這就轉(zhuǎn)化為謂詞性的隱喻。句子隱喻都可轉(zhuǎn)化為謂詞性隱喻,謂詞性隱喻的提示原理可推廣用于分析這類句子隱喻。

隱喻是言語交流行為,隱喻表達的判斷和隱喻提示不僅受句子語義因素的制約,還與言語交流的主體以及具體語境相關(guān)。同一句子出現(xiàn)在不同語境中可能使用不同表達方式。例如(5)用來談論貓本身時就是字面表達。又如,“老張臉黑了”在某一語境中隱喻表達“老張心情沮喪”,在另一語境中為字面意義表達,還可能在其它適當?shù)恼Z境中是雙關(guān)或反語表達等。

此外,隱喻提示有不確定性,同一句子在不同使用中還可能與不同隱喻義相聯(lián)系。塞爾的七條原理表明關(guān)于同一個語詞提示的性質(zhì)有多種可能,或者是定義特征,或者眾所周知特征,或者被相信具有的特征,等等。另外,句子提示的性質(zhì)可能是事物的客觀屬性,例如雪白和炭黑等;也可能是說話者對事物的主觀評價性認識,說話者立場、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評價。例如,聰明和狡猾可能是對同一客觀屬性的不同評價,穩(wěn)重和呆板、不安分和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等等也是如此。因此,句子提示的多種可能性中哪些與隱喻義相聯(lián)系,僅僅對“P”和“S”進行語義分析還不夠,還要看交流語境因素和主體。人經(jīng)常被隱喻成動物,例如豬,豬有很多自然的或長期以來被賦予的特征,有些特征招人喜歡,也有些令人厭惡,用豬的哪些特征來說明人不是由“豬”這個詞的義項決定的,而要由會話語境和使用者來定。萊肯有個例子“You pig!”也說明這一點。?又如,“這男孩是只小猴子”被隱喻使用,由于“小猴子”一詞提示的可能性質(zhì)太豐富,隱喻義可能是:這個男孩聰明、活潑,或者,這個男孩淘氣、頑劣,或者,這個男孩長得尖嘴猴腮的,或者,這個男孩有運動天賦:擅長奔跑、跳躍。如此等等。如果脫離語境和使用者,我們很難確定它的隱喻義。

隱喻表達中,句子提示的類似性質(zhì)經(jīng)過特定語用和主體認知因素的限制才能和隱喻義相聯(lián)系,但這些因素具體如何限制句子提示還有不甚清楚之處。一種可能是,先由句子提示出所有相似性質(zhì)再經(jīng)過語用和認知因素的篩選,留下適合的性質(zhì)。但這也有疑點:第一步工作量巨大,一個對象的性質(zhì)、狀態(tài)和與它物的關(guān)系多種多樣,不加限制的話,完全列出幾乎不可能,即便加上典型性限制,也要耗費很多精力,但它也有較為周密嚴謹?shù)暮锰?。這種計算方式比較適合重要交流場合。另一種可能是,句子提示和語用與認知因素限制同時進行,一旦得到符合限制的相似性質(zhì),尋求相似性工作就可結(jié)束。這種做法相對省力,符合思維經(jīng)濟的一般法則,更符合日常隱喻交流的實際需要,但它也可能出現(xiàn)尋求的相似性質(zhì)不完全或遺漏更相關(guān)的性質(zhì)。這個問題對于新奇的隱喻或者高智商語言角力中的隱喻尤為明顯。

三、隱喻的產(chǎn)生

成功言語行為是正確并恰當傳達話語意義的行為。要成功進行隱喻交流,說話者和聽者就要把握隱喻提示的特殊性,并運用于隱喻義的傳達和理解中。說話者在隱喻中的特殊任務是,他如何合理地由意圖傳達的內(nèi)容推出并生成具體的隱喻表達句子。

當說話者確立自己意圖傳達的內(nèi)容,打算以隱喻方式而不是其它方式表達出來時,說話者應該有一定的理由。作為隱喻表達的理由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是準確表達的需要。有些情況下,我們只能通過隱喻思維和認知方式來把握認識對象,由此也只能使用隱喻表達方式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謂。例如,科學家用“黑洞”隱喻表達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種特別致密的暗天體。

二是增強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多數(shù)隱喻表達中本體和喻體分屬不同類型的事物,把它們放在一起能夠激發(fā)人們思考的興趣,并且用于表現(xiàn)本體的喻體往往具有一些鮮明的形象和性質(zhì)為人們所熟知。在說話者不直接言明的情況下,隱喻方式的恰當使用能夠讓聽者迅速形成說話者所打算傳達的關(guān)于本體的鮮明而深刻的認識。如,甲被問及生活近況,甲說是一團亂麻。有一定生活經(jīng)驗的人對一團亂麻有鮮明的印象,這個隱喻生動表達出甲要處理很多復雜事情卻無有效辦法的無序生活狀態(tài)和煩亂心情。

三是更有利于實現(xiàn)說話者的目標意圖。隱喻中,聽者的智力因素更多地參與到理解中,聽者對本體的認識是自己推算出來的,聽者會感到更多的樂趣,也就更容易接受說話者意圖傳達的觀點,從而更有利于實現(xiàn)說話者的目標意圖。如,媽媽對孩子說“你是媽媽的小天使”和“你是聽話的孩子”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天使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漂亮、聰明、可愛的,第一句話更能讓孩子相信自己可愛、聽話,因而就會表現(xiàn)得更乖、更聽媽媽的話,這些正是媽媽想要的結(jié)果。

四是委婉表達的需要。有些情況下,基于文化、社會心理及社會交往規(guī)則,說話者不愿直接說出他的意思,而是通過隱喻委婉地表達出來。例如,人們對痛苦的事往往采取逃避或淡化的方式,死亡令人悲傷卻又無法逃避,于是產(chǎn)生很多關(guān)于死亡的隱喻表達,如,丟了、走了、睡了等,這些隱喻淡化死亡帶來的悲傷和沉重。

隱喻是語言使用現(xiàn)象,判斷隱喻表達是否合理必須考慮語境因素,使用者尤其要考慮言語交際的場合、氛圍等因素。有些語境要求說話者按字面意謂他的話語,直接傳達他所意圖的內(nèi)容。此時,如果說話者選擇隱喻表達,就是不恰當?shù)摹@?,在單位民主生活會上,同事之間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發(fā)言者應該坦誠地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對同事有意見也不宜用諸如“某某是老狐貍”等隱喻表達。

說話者合理地確定隱喻表達方式后,還要確定具體的隱喻表達句子。選擇適當句子的一個必要條件是:說話者有較充分的理由相信聽者能夠由該句的字面意義比較容易地想到隱喻義。說話者信任的根據(jù)包括:聽說雙方共享關(guān)于隱喻表達的知識以及所選擇的句子中有關(guān)本體和喻體的具體知識。該理由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前者是使用隱喻表達方式的條件,后者是構(gòu)造適當隱喻的條件,它們是說話者成功隱喻的必要條件。前者造成的錯誤稱之為誤用隱喻,后者造成的錯誤是無效隱喻。現(xiàn)實隱喻交流中,如果說話者認為聽者不具有相應的隱喻知識,他就不會使用隱喻方式。對于正在咿呀學語的兒童,成人一般不會使用隱喻,以防孩子當真??缥幕涣髦校绻麑涣鲗ο笕鄙倭私?,一般也不會使用隱喻。即便說話者知道對方有足夠的隱喻知識,但若認為對方并不認為自己有足夠的隱喻知識,為避免對方產(chǎn)生錯誤理解,出于謹慎也不使用隱喻?,F(xiàn)實中也存在很多無效隱喻,有些因為說話者使用的具體隱喻超出聽者的知識范圍,聽者無法從句子提示中得到相關(guān)性質(zhì);還有些是因為說話者和聽者對喻體認識缺乏共享、認識有差異造成的。

說話者做出隱喻表達是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在日常交流中,說話者在很多情況下稍加思考就做出一個隱喻,還有一些人似乎不假思索就說出隱喻,隱喻表達似乎已成為人們熟練掌握的技能,但這一現(xiàn)象并不能否認隱喻表達的創(chuàng)造性。根據(jù)皮亞杰關(guān)于兒童認識基本格局(圖式)形成的分析?,我們認為,人們在長期語言實踐中,經(jīng)過不斷模仿、學習、訓練和使用,隱喻表達活動會內(nèi)化形成隱喻圖式,并通過不斷建構(gòu)豐富和發(fā)展已有圖式,使人們的隱喻表達和理解能力不斷增強。這能從兩個可觀察到的事實得到印證:一是兒童使用隱喻情況變化趨勢:使用的隱喻數(shù)量由無到有,由少到多;使用的隱喻結(jié)構(gòu)由簡單到復雜;使用隱喻的熟練程度不斷增強、錯誤不斷減少等等。二是大量活的隱喻最終變成死的隱喻。同類隱喻使用次數(shù)越多,使用者對隱喻的新奇度就越低,產(chǎn)生和理解隱喻的難度就越低,使用就越熟練。一個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隱喻若長期而頻繁使用最后就會成為死的隱喻,我們語言中充斥大量死的隱喻,如,河口、山腰、發(fā)火等。

說話者具有隱喻圖式情況不同,說話者做出不同新奇度的隱喻的情況也就有所不同:

第一類,重復使用的同一隱喻,這些隱喻新奇度最低。它們被說話者在同一隱喻義上多次重復使用于同一對象,它們產(chǎn)生情況最簡單。說話者運用已有隱喻圖式進行再生性同化,即再生同一隱喻。如,當說到教師職業(yè)重要性時,人們經(jīng)常脫口而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此類隱喻的每一次重復使用都使得說話者的該隱喻圖式得到強化。

第二類,關(guān)于某對象第一次使用的隱喻,但該隱喻曾用于此對象所屬的類事物、同類的其它個體或它的子類事物,此類隱喻新奇度較之于第一類要高。如,“公務員職業(yè)也是圍城”這個隱喻的創(chuàng)造與人們熟知的“圍城”隱喻密切相關(guān)。它是說話者通過辨認、歸類事物的屬種關(guān)系,用已有隱喻圖式同化新對象,從屬延伸到種,或者反過來,或者從種延伸到同類的其它種。該類隱喻的產(chǎn)生使原有的隱喻圖式更豐富。

第三類,關(guān)于某對象第一次使用的隱喻,但不同于第第二類,此類隱喻新奇度相對最高。例如,中國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商業(yè)思維滲透到校園,第一個把自己的導師稱為老板的研究生就創(chuàng)造了新的隱喻。該隱喻的產(chǎn)生有賴于該學生通過商業(yè)關(guān)系和新型師生關(guān)系的類比在自己已有的隱喻思維圖式中衍生新的部分,使得原有圖式結(jié)構(gòu)更復雜。這種隱喻不僅反映師生關(guān)系中的商業(yè)元素,而且它產(chǎn)生后反過來參與改變現(xiàn)實師生關(guān)系。隱喻不僅表達思想和現(xiàn)實,還在改變思想和現(xiàn)實。

從說話者做出隱喻表達的過程看,邏輯上,說話者從自己意圖表達的性質(zhì)或關(guān)系出發(fā),尋找具有相似性質(zhì)或關(guān)系的又為人們所熟悉的事物,然后根據(jù)聽者和語境情況,在這些事物中確定喻體,最后把本體和喻體聯(lián)結(jié)生成一個隱喻表達。當然,日常交流中,由于隱喻圖式的作用,說話者的這一思維過程常常被不同程度的壓縮,以至于說話者往往未能明確意識到各個推理步驟。如,老張在單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我們要隱喻表達老張的工作態(tài)度和精神,就會想到那些也具有類似于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態(tài)度的其他對象。如,老黃牛、小蜜蜂、焦裕祿等物和人。由于老張是單位普通職工,并且人到中年。因此,在具有類似性質(zhì)的對象中,我們排除了焦裕祿和小蜜蜂,選擇老黃牛作為喻體,這樣隱喻表達式“老張是我們單位的老黃?!本蜕闪恕?/p>

四、隱喻的理解

言語行為的成功傳達在于成功理解,隱喻交流的成功進行依賴于說話者和聽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從說話者一方看,他是言語行為的發(fā)動者,他必定要擔負更多責任,他要在自己和聽者實際共享或假定共享的相關(guān)信息框架下做出隱喻表達,作為表達依據(jù)的任何信息失誤都可能造成交流失敗,責任就要由他承擔。說話者做出一個隱喻,既表達了自己意圖意謂的東西,又反映了對聽者如何實現(xiàn)理解的預想和準備。從聽者一方看,他承擔準確理解的責任,為此,他也要在自己和說話者實際共享或假定共享的相關(guān)信息框架下對隱喻句子的提示進行解讀,努力做出符合說話者原意的理解。如果有意忽略或曲解說話者或語境的提示而做出錯誤理解,聽者也要承擔責任。聽者理解一個隱喻,既是自己推理活動的結(jié)果,也包含對說話者如何做出隱喻的推想和重構(gòu)。戴維森認為理解一個隱喻也是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產(chǎn)物。?

關(guān)于隱喻理解的推理過程,普遍認為聽者首先要能推斷出話語是隱喻表達,然后確定具體的隱喻內(nèi)容。塞爾隱喻理論最突出的貢獻就是分析第二步,他把第二步又分為兩個步驟,一是根據(jù)句子意義和隱喻義聯(lián)系的八條原理尋求隱喻的各種可能解釋,二是根據(jù)本體限制各種可能解釋最終確定隱喻的實際解釋。?塞爾的分析使得隱喻理解過程更清晰和有條理。但正如塞爾在間接言語行為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塞爾過于強調(diào)句子意義和隱喻義間語義上的系統(tǒng)聯(lián)系在理解推理中的作用,忽略語用因素的重要作用,并且分析過于概括,未能具體揭示隱喻理解模式的多樣性。

準確判斷話語是隱喻表達是聽者正確理解隱喻的基礎。交流中,聽者首先面對的是具體語句。隱喻表達的句子意義往往是有缺陷的,塞爾認為缺陷“也許是明顯的虛假、語義上的無意義、違背言語行為規(guī)則或違背交際的談話原理。”?我們認為,嚴格來說,句子有缺陷不是隱喻表達的充分條件,有缺陷的句子也可能使用了其它表達方式,如假句子可能被用作反語。因此,當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表述按字面理解有缺陷時,只能得出該表述另有意謂,卻不能由此斷定它是隱喻表達。塞爾關(guān)于理解過程第一步的分析存在含混之處,未能明確區(qū)分有缺陷的句子和用于隱喻的句子。在句子有缺陷基礎上,還要根據(jù)隱喻表達的類比特征和相關(guān)語用因素才能確認為隱喻表達。句子缺陷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第一,句子因范疇使用錯誤而產(chǎn)生荒謬性,如,(1)(2)(3)(4)。格賴斯主要討論這類隱喻,認為這是通過嘲弄會話準則中的質(zhì)的準則產(chǎn)生的。?字面意義的荒謬是常見的隱喻表達類型,這也是最容易識別的隱喻表達類型。第二,句子意義可以為真,但違反會話準則中的質(zhì)的準則、量的準則、關(guān)系準則或方式準則。例(6)中,B的回答字面上與問句無關(guān),故意違反關(guān)系準則而產(chǎn)生隱喻。又如,

(7)婚姻不是投資做生意。

這句話是句大白話,沒有增加任何信息,說話者故意違反量的準則而產(chǎn)生隱喻。聽者要正確判斷話語是隱喻表達,就要掌握相關(guān)的語言知識、會話合作原則和準則、言語情境事實和隱喻表達知識。

聽者判斷出話語是隱喻表達后,還需運用相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來推出說話者意謂的具體內(nèi)容。這一步相當于塞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合并。之所以把它們合并為一步,因為,聽者在塞爾的第二步中主要任務是尋找P事物顯著的、眾所周知的、特別的特征作為R的可能值。聽者在塞爾的第三步中主要任務是根據(jù)S來限制R的取值范圍。第二步與P有關(guān),第三步與S有關(guān),似乎聽者在理解過程中先后進行這兩方面的考慮。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聽者不會先只考慮喻體P的性質(zhì),列出所有可能的值,然后再回到本體上,一一刪除不合理的候選者。這樣無疑浪費聽者的精力和時間。聽者往往會在計算R的可能值時,把S和P作為兩個參數(shù)同時進行考慮。

日常交流中,如同說話者常能夠熟練進行隱喻表達一樣,聽者表現(xiàn)也比較輕松,常能即刻做出正確的理解,這也是因為聽者根據(jù)已有的隱喻圖式來理解隱喻句子。當然,對于不同新奇度的隱喻,聽者理解模式也有不同:第一類,多次聽過的或自己用過的同一隱喻,聽者理解最不易出錯,也最省力,聽者通過辨認將隱喻句子納入到已有隱喻圖式進行理解。聽者的理解也使原有的隱喻圖式得到強化。第二類,第一次聽到關(guān)于某對象的隱喻,但聽者知道該隱喻曾用于此對象所屬的類事物、同類的其它個體或它的子類事物,此類隱喻新奇度較之于第一類要高。如,當某人第一次聽說“愛是旅行”這個隱喻,他會感到新奇。如果他有一定的情感體驗和旅行經(jīng)驗,并且對有關(guān)旅行的隱喻如“人生是場旅行”等有所了解的話,他就不會產(chǎn)生理解困難,他能通過屬種間的延伸運用已有類似隱喻圖式同化新語句獲得理解。該類隱喻的理解也使聽者原有的隱喻圖式更豐富。第三類,第一次聽到關(guān)于某對象的隱喻,但不同于第二類,此類隱喻新奇度相對最高。當某個學生第一次讀到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洞穴隱喻,他可能要花較長時間思考其意謂。只有當他能夠調(diào)用足夠相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通過類比在自己已有的隱喻思維圖式中建構(gòu)新的部分,才能理解該隱喻關(guān)于人的處境和人的認識的形象描述。該理解活動也使讀者原有圖式結(jié)構(gòu)更復雜。

結(jié)語

隱喻交流的成功進行表現(xiàn)為說話者成功意謂和聽者成功理解,而說話者的成功意謂和聽者的成功理解是一體兩面的事情。成功隱喻交流是聽說雙方共同完成的合作行為,說話者和聽者為實現(xiàn)共同的交流目標,基于他們實際共享或假定共享的知識、經(jīng)驗、能力等條件來構(gòu)造和理解隱喻性表達,說話者利用語形、語義、語用和認知的各種可資使用的對聽者又是可獲得的手段進行推理并生成隱喻話語,向聽者提示他的意謂;聽者根據(jù)這些語形、語義、語用和認知標記進行推理,還原說話者的意謂,雙方思維過程互逆又相互包含,說話者隱喻意謂的推理過程包含對聽者可理解的預想和準備,聽者理解隱喻的推理過程中也包含對說話者意謂過程的重構(gòu)。

①②Lakoff,G. & 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pp. 3 -6.

③J. R. Searle,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pp. 22 -23.

⑩S. C. Levinson,Pragmatics.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p. 153.

[責任編輯 劉慧玲]

[中圖分類號]B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 -114X(2016)03 -0060 -08

作者簡介:王曉萍,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廣州 510006

猜你喜歡
推理圖式隱喻
山東漢畫像石鋪首銜環(huán)魚組合圖式研究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圖式思維在現(xiàn)代室內(nèi)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也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技巧
提高農(nóng)村學生學習幾何的能力探索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辨能力發(fā)展的實證研究
《唐人街探案》:異域奇觀下的喜劇推理實驗
從驅(qū)動-路徑圖式看“V+上/下”的對稱與不對稱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