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文 吳倫寬(貴州省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貴州貴陽550001)
?
炎癥反應與房顫的相關性及治療探討
王學文吳倫寬
(貴州省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貴州貴陽550001)
【摘要】心房顫動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且可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房顫的發(fā)生機制是目前醫(yī)學研究的熱點,但其相關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晰。醫(yī)學研究表明諸多炎癥因子與心房顫動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探討心房顫動與炎癥反應的關系研究及治療研究對心房顫動的綜合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炎癥反應;房顫;治療
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指規(guī)則有序的心房電活動喪失,代之以快速的心房顫動波,以心房不協(xié)調(diào)活動、心房機械功能惡化為特征的快速心律失常[1-2]。心房顫動的危害性極大,常導致患者發(fā)生心室節(jié)律紊亂、心功能不全和心房內(nèi)附壁血栓形成,從而導致患者發(fā)生心力衰竭、腦卒中的風險大大增加,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關于心房顫動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有諸多研究表明,白細胞介素(IL)、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多種炎癥因子與房顫的形成及進展密切相關。探討炎癥反應與房顫的發(fā)生機制對該病的綜合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1.1腫瘤壞死因子-α
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主要是由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合成的大小為185個氨基酸的糖肽,是一種多效性的促炎因子,大量產(chǎn)生的TNF-α能促進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及進展。有研究顯示,腫瘤壞死因子-α參與了房顫的發(fā)病。如:Qu YC等[3]研究表明,心臟瓣膜病伴有房顫患者體內(nèi)的TNF-α水平較單純心臟瓣膜病患者的TNF-α水平顯著升高;Deng H[4]等研究表明,在風濕性心臟病伴房顫患者中,血漿及左房組織中TNF-α水平升高,患者的左房直徑也升高。
1.2白細胞介素-6
白細胞介素-6(IL-6)主要是由T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產(chǎn)生,能對多種細胞的生長及分化起調(diào)節(jié)作用。白細胞介素-6對急性反應期蛋白的合成起著重要的誘導作用,如誘導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快速合成。Marcus GM等[5]研究結(jié)果顯示,患者血清中的白細胞介素-6水平與患上房顫疾病的風險性顯著相關,細胞介素-6水平升高的患者,其房顫的發(fā)病風險大大增加。
1.3白細胞介素-8
白細胞介素-8(IL-8)是由單核細胞、巨噬細胞、血管內(nèi)皮細胞等合成的具有抗感染及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的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8是嗜中性粒細胞的趨化和激活因子,能促進中性粒細胞介導的器官損傷。在一些感染性疾病中,白細胞介素-8在炎癥區(qū)域及患者血清中的水平顯著升高。Liuba I[6]報道持續(xù)時間很久的房顫患者血清中的白細胞介素-8水平較短暫性房顫患者明顯降低。然而,De Gennaro L[7]等研究結(jié)果與此相反,其結(jié)果顯示病程少于6個月的房顫患者的血清白細胞介素-8水平較病程超過6個月的患者。
1.4 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CRP)是由肝臟合成的炎癥反應的標志物,可在炎癥急性期大幅升高。目前研究表明,C-反應蛋白與心血管疾病、哮喘、細菌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密切相關。目前對于C-反應蛋白與房顫的發(fā)病關系仍有爭議。Chung等報道永久性房顫患者體內(nèi)的C-反應蛋白水平較陣發(fā)性房顫患者顯著升高。然而,Pellegrino等[8]研究恰恰相反,結(jié)果為陣發(fā)性房顫患者的C-反應蛋白水平較永久性房顫患者高。
1.5血管緊張素II
血管緊張素II(AngII)存在于多種局部組織中,可促進IL-6、IL-8、TNF-α等多種炎癥因子的釋放,引起淋巴細胞趨化、粘附,與炎癥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血管緊張素II可對炎癥起促進作用,而炎癥也可促進血管緊張素II的生成及釋放。
臨床上,他汀類藥物是治療房顫的常用藥物之一,鄭平等[9]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對陣發(fā)性心房顫動具有良好治療效果,其機制可能為他汀類藥物具有抑制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抗炎抗氧化的作用。但是藥物治療的弊端在于難于或不能恢復患者的心臟正常節(jié)律。手術治療以射頻消融術治療為主,通過心腔內(nèi)電生理檢查,明確房顫發(fā)作電生理與解剖基礎,予以射頻消融,可有效消除房顫的發(fā)作,具有較好效果。
上述炎癥因子與房顫的發(fā)病機制分析表明,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血管緊張素II與房顫患者的發(fā)病密切相關,然而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8與房顫的發(fā)病關系尚有爭議。若將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作為房顫綜合防治的靶標,可降低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細胞介素-6的相應藥物,從炎癥角度達到房顫的防治效果。血管緊張素II是RAAS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RAAS系統(tǒng)在炎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若果能抑制RAAS系統(tǒng),則能夠使巨噬細胞及T淋巴細胞減少,使得腫瘤壞死因子-α、C-反應蛋白水平降低,能減輕炎癥反應,從而達到對房顫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對炎癥反應與房顫的發(fā)生機制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顯示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血管緊張素II與房顫患者的發(fā)病密切相關,然而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8與房顫的發(fā)病關系尚有爭議。所以,還需要大量的炎癥與房顫發(fā)病關系的研究,以明確房顫與炎癥相關的發(fā)病機制。本研究還從炎癥因子層面提出了房顫的防治方法,為房顫通過抗炎治療提供了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杰,杜萬紅.心房顫動的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09,11(2):165- 167.
[2]鄧貴智,胡建新.心房顫動的機制及預防[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 (7):54- 56.
[3]Qu YC, Du YM, Wu SL, et al. Activated nuclear factor- kappaB and increas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atrial tissue of atrial fibrillation[J].Scand Cardiovasc J,2009,43(5): 292- 297.
[4]Deng H, Xue YM, Zhan XZ, et al. Rol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 the pathogenesis ofatrial fibrillation [J].Chin Med J (Engl),2011,124(13):1976- 1982.
[5]Marcus GM, Smith LM, Ordovas K, et al. Intracardiac and extracardiac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 [J]. Heart Rhythm,2010,7(2):149- 154.
[6]Liuba I, Ahlmroth H, Jonasson L, et al. Source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J].Europace,2008,10(7): 848- 853.
[7]De Gennaro L, Brunetti ND, Montrone D, et al. Inflammatory activation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levels in subjects withatrial fibrillation[J].Eur J Clin Invest,2012,42(4):371- 375.
[8]Pellegrino PL, Brunetti ND, De Gennaro L, et al. Inflammatory activation in an unselected population of subjects with atrialfibrillation: links with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atrial remodeling and recentonset [J].Intern Emerg Med,2013,8 (2): 123- 128.
[9]鄭平,孔祥啟,粟連輝.等.他汀類藥物治療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的預后及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0):63- 65.
■綜述及其他■
作者簡介:王學文,1989年生,男,湖北宜昌人,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