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超
(青海民族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西寧 810007)
?
從格式塔心理學透視唐山皮影藝術的審美體驗
李艷超
(青海民族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西寧 810007)
摘要:從格式塔心理學美學基本原理的視角對唐山皮影藝術進行賞析,探討觀賞者在藝術接受過程中的感知心理和審美體驗,解讀觀賞者藝術接受的審美心理。
關鍵詞:唐山皮影;格式塔心理學;審美體驗
唐山皮影藝術,一種將中國傳統(tǒng)戲曲、音樂、美術、雕塑及文學等藝術形式巧妙地結合而形成的獨特的影戲劇種,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民間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是,在傳媒方式多元化的現(xiàn)代社會,皮影藝術的接受人群卻越來越小,正逐漸地被人們淡忘。對此,筆者從心理學美學的觀點出發(fā),主要運用格式塔心理學美學的基本原理,對唐山皮影藝術的藝術接受過程進行審美探析,對皮影觀賞者的感知心理和審美體驗進行解讀,以期對唐山皮影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一、格式塔心理學的基本觀點
格式塔心理學誕生于20世紀初。格式塔是指組織結構或整體。格式塔心理學又稱完形心理學,完形意指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對外界信息進行捕捉、把握從而獲得“整體”信息。格式塔心理學派認為,任何客觀事物都是“經(jīng)由知覺活動組織成的經(jīng)驗中的整體”。換句話說,“任何一個形,都是一個格式塔,是一個具有高度組織水平的知覺整體”[1]。
格式塔心理學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整體性”,反對元素分析論,強調“部分相加不等于全體”,認為“整體”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事物的性質是由“整體”決定的。第二個重要特征是“完型趨向原則”。“完型趨向原則”是由格式塔心理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維特默提出來的。維特默研究得出人的感覺器官受到刺激作用而被組織成一定的單元或形狀,從中總結出一個基本規(guī)律,他稱其為“完型趨向原則”。第三個重要特征就是“異質同構理論”。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的生理、心理過程與外在世界的物理過程在結構形式上是相同的。
二、格式塔心理學“整體性”理論在唐山皮影藝術中的適用性
格式塔心理學派認為,知覺“整體”大于所感知的“部分”之和。在人類的視覺感知中,一般來說,知覺對象是由許多“部分”構成的,雖然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點,但人們并不把知覺對象看成許多孤立“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呈現(xiàn)為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格式塔心理學關于“整體”和“部分”的原理,同樣適用于唐山皮影的藝術接受過程。按照格式塔心理學派的觀點,一次唐山皮影的藝術接受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格式塔”,其藝術欣賞過程,實際上就是通過影窗上呈現(xiàn)的圖景及演唱藝人的聲樂說唱等視覺聽覺信息呈現(xiàn)皮影“格式塔”的過程。
三、格式塔心理學美學視角下唐山皮影觀賞者審美體驗的生成
(一)視聽元素感知適用“完型趨向原則”
“完型趨向原則”認為,人們總是將視覺對象組織成為接近整齊對稱,趨于完善的圖形。在唐山皮影藝術中,“影人”一般為五分側面或七分側面,缺乏表情變化,整體上削弱了皮影畫面的生動性和逼真效果。但是,人的視覺感知功能卻能夠將它們感知成為完整的立體結構。這就是“完型趨向原則”的體現(xiàn)。
(二)藝術欣賞中樂聲與畫面和諧共生
格式塔“完型趨向原則”在唐山皮影藝術欣賞中廣泛適用。欣賞者在審美體驗中無意識地運用了“完型趨向原則”。“完型趨向原則”認為,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補償心理,傾向于把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圖形盡可能在心理上使之趨于完善。正如考夫卡所說:“只要條件允許的話,心理的組織作用總是力趨于完善?!盵2]在皮影欣賞過程中,欣賞者在“聽”的同時也在“看”,且主動地而非被動地將眼前之景與耳邊之聲加之于自己先前的經(jīng)驗,而使眼前的影戲以最佳的方式呈現(xiàn)在自己的感知范圍內,通過組織使之達到趨于完善的效果。
(三)異質同構的美學傳達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當人的精神世界中“力”的樣式與外在物理世界中“力”的樣式在結構上相對應時,即具有同樣的“格式塔”性質?!皻庵畡游铮镏腥恕?,特定的物理現(xiàn)象會引起特定的心理反應。欣賞者在審美體驗中,正是物理的“力”與精神的“力”達到了完美的“感應契合”。
這種異質同構的物態(tài)化過程是外在的物理結構轉化為內在的知覺結構的過程。正是異質同構的作用,觀賞者才會從影戲中直接感受到“影人”的形象生動,進而與內心深處的情感、想象或聯(lián)想有機關聯(lián),達到主客同構。審美體驗活動不是機械、被動地對審美對象進行欣賞的過程,而是“心-物”場互動的結果。
異質同構在藝術接受過程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黑格爾曾提到:“在藝術欣賞中,群眾有權利要求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思想在藝術作品中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而且能夠和表現(xiàn)對象發(fā)生共鳴?!逼び把莩且粋€獨立的物理場,欣賞過程則是觀賞者心理場對皮影演唱物理場的知覺過程。
參考文獻:
[1]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99.
[2]楊清.現(xiàn)代西方心理學主要派別[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0:290.
(責任編校:白麗娟)
中圖分類號:G127;J8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49X(2016)04-0028-02
DOI:10.16160/j.cnki.tsxyxb.2016.04.005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angshan Shadow Sho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stalt Psychology
LI Yan-chao
(School of Literatur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Qinghai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Xining 810007,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studies Tangshan shadow play, and explores the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audiences in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appreciation.
Key Words:Tangshan shadow puppet; Gestalt psychology; aesthetic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