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力
?
【教育發(fā)展研究】
“中國特色”外國教育史研究芻議
王彥力
[摘要]教育史學科作為教育學和歷史學的交叉學科,屬于一門名副其實的“人文學科”,應該是與人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研究過去的教育、總結知識經(jīng)驗并不是教育史研究的專利,簡單描述他國過去的教育事實,不去嘗試針對當前中國教育實踐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及外國教育發(fā)展中的現(xiàn)象進行深入分析,缺乏智慧的運用和創(chuàng)新,導致外國教育史研究出現(xiàn)了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教育脫節(jié)、尊奉照搬西方教育,難以構建出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疇和思考方法,甚至提不出自己的問題的“失語”現(xiàn)象。外國教育史學科回歸現(xiàn)實教育生活,密切與現(xiàn)實中小學基礎教育實踐的聯(lián)系,關注真正現(xiàn)實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現(xiàn)實教育中存在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研究,不論是對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教育,還是對柏拉圖、杜威、裴斯泰洛齊、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進行的研究都必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這也是外國教育史研究走出困境,并在世界教育史研究領域發(fā)出自己聲音的可行途徑。
[關鍵詞]中國特色;外國教育史;回歸;教育生活
“中國特色”是近幾十年來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社會全面進入改革開放階段,教育領域也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解放思想,開展學術討論,打開門窗,流通空氣,吸取古今中外的學術營養(yǎng)”。[1]中國教育界繼“五四”運動后開始了“第二次西學東漸”——又一次大規(guī)模地介紹西方教育,翻譯西方教育經(jīng)典名著,掀起了學習西方的熱潮。然而,與“五四”時期的“以西方為師”不同,幾經(jīng)歷史的沉浮與積淀,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在這次“西學東漸”之始便多了更加理性的思考,幾乎是在大規(guī)模引入西方思想的同時,便針對究竟應在哪些地方、何種程度上借鑒吸取西方影響的問題上,明確提出我們的學術研究要保持應有的“中國特色”。相應地在教育領域面對“尊奉西方話語”現(xiàn)象也明確提出教育研究“本土化”,引起了眾多教育研究者的廣泛共鳴。然而,在外國教育史這個本身就是以解釋、分析、探討外國教育現(xiàn)象和經(jīng)驗的“涉外”研究學科,如何才能針對外國教育進行研究探索的同時又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研究?這個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教育科研領域中充滿“悖論”的難題,對此進行研究探索對于我們所倡導的“本土化”中國教育研究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教育史學科作為教育學和歷史學的交叉學科,暫不論它作為教育學的分支科學,其研究的重心應為“教育”還是“歷史”的問題,可以肯定的是它屬于一門名副其實的“人文學科”,與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研究人不同,通常情況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把人當作一種既成的事實性存在即當作一種“物”來研究,以期發(fā)現(xiàn)支配人這種事實性存在的種種規(guī)律,對人的研究與對別的存在物的研究并沒有本質的不同。而人文學科不是把人當成一種既成的事實性存在而是把人當作人即當作一種始終未完成的存在物來研究,要探尋人的生存意義和人的價值。教育史研究是從歷史縱向深入的視角,通過研究教育現(xiàn)象來闡釋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的,它追根溯源,面向未來,眼光長遠,不僅對于深入認識當前我們的教育及其未來發(fā)展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認識人類教育歷史本身也是它的一種自在的目的。
教育史研究作為“以人類教育理論與實踐發(fā)展的歷史為研究對象”的一門人文學科,“其任務是分析、研究各個時期人類教育理論與實踐發(fā)展的實際狀況和發(fā)展進程,總結教育發(fā)展的歷史經(jīng)驗,探討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為解決當代教育問題提供啟示與借鑒,并預示教育發(fā)展的方向”,教育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也不僅僅止于“反映人類認識的客觀事物與現(xiàn)象的一般規(guī)律”,[2]除了總是要進一步追問種種教育現(xiàn)象的歷史緣由和未來趨勢,作為探討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的學科,教育史研究還應該是與人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
教育史研究是如何與人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的呢?“歷史是曾經(jīng)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是未來的歷史,研究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研究現(xiàn)實”。[3]學史使人明智,教育史是一門“智慧的學科”,“教育學史研究不僅有利于智力的發(fā)展,而且還可以帶來道德和心靈的激勵”。[4][26]對于學習教育史的人來說它絕不僅僅只是教科書知識,更是現(xiàn)實教育、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智慧與修養(yǎng)”,中國教育史研究通過對我們當前教育現(xiàn)象來龍去脈的追溯,可以讓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教育學人撥開迷霧認識到教育的“真面目”,更好地“認識自我”,我們自身所受的教育,我們對他人實施的教育以及我們當前教育中各種問題產(chǎn)生的歷史淵源;而外國教育史研究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與我們共存于世的“他者”,這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教育,以及他國教育的發(fā)展脈絡和未來發(fā)展趨勢,教育史學習研究中這種“自知”與“知人”能力的提升直接影響一個國家、地區(qū)甚至學校的教育發(fā)展;長期從事教育史學習與研究,將這種“自知”與“知人”的思維方式滲透到研究者和學習者的日常生活中,無疑會提升他們個人精神修養(yǎng),提升與他人交往的情商水平?!白鳛槿宋膶W科的重要內容,教育史學科的功能還在于它的陶冶作用”,[5]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當我們不再簡單地對某些教育現(xiàn)象進行對錯評判,而聯(lián)系它所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深入分析時,我們才會真正理解涉身這一教育現(xiàn)象發(fā)展歷程中某些杰出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艱難歷程,他們所形成教育思想與創(chuàng)建教育機制的歷史貢獻,而不是站在當前理論研究的層面一味地指責批判;因為愛過所以寬容,當一名教師不再單純通過學生當前的表現(xiàn)輕易地將其劃歸為“問題學生”,而愿意通過深入了解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有針對性地對其施教,愿意寬容地對待個別學生不盡如人意的表現(xiàn)時,師愛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才有可能不是“作秀”??梢娊逃芳仁墙逃l(fā)展中的智慧學科,也是教育生活中的智慧學科。
既然外國教育史研究與中國教育史研究同屬于教育與生活中的“智慧學科”,為我們帶來在了解當今世界各種教育現(xiàn)象和看待現(xiàn)實中教育問題時必要的歷史感和多方借鑒,其研究必定應該是立足于當前我們教育實踐,切中當前我們教育中“真問題”的研究。那么它又是如何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教育脫離,在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被外國教育牽著鼻子走,生搬硬套,失去了我們自己的話語,難以建立起屬于我們自己的表達、溝通(交流)和解讀外國教育現(xiàn)象的一套理論和方法?這不能不說與外國教育史的研究對象與性質有一定的關系。
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是出于與他人更好地和諧相處還是向他人學習、借鑒他人經(jīng)驗的目的,我們都只有在盡可能全面客觀地了解他人的基礎上,對他人進行客觀正確理解,才有可能達到上述目的。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時刻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的,想要比較深入地了解他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們需要多關注他,了解他的各種過往經(jīng)歷,還要盡量站在他的角度想問題,理解他對于各種事情的獨特感受……不抱有成見是深入了解他人的必要前提,外國教育史研究作為研究教育中“他者”的一門學科也是如此,“言必稱外國”實為外國教育史的研究對象與性質所決定。況且,想要深入徹底地了解“他國”教育并非易事,甚至關注本身也要先跨越語言不同的障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通過翻譯相當數(shù)量的外國教育資料作為基礎,我們就根本無法認識了解他國的教育,無從解釋說明教育現(xiàn)象本身,更談不上追尋它的歷史發(fā)展軌跡,搞清來龍去脈,做真正意義上的“研究”。翻譯外國教育資料的首要原則就是要“忠實于原作”,在忠實原作的基礎上盡量通順。這就要求外國教育史學習研究者在翻譯外國教育資料時首先保證要準確而又完整地把原文的思想及內容表達出來,不可擅自增刪或變意,不僅要保持原作的風格和文體,還要絕對尊重作者在敘述和說明過程中所持的思想、觀點、立場,甚至是原著者個人情感的好惡,不能憑研究者的意愿擅加改變?!耙嗖揭嘹叀薄胞W鵡學舌”實為外國教育史學習研究在外國教育資料翻譯階段不可避免,甚至是刻意而為的“失語”。
此外,外國教育史無論是在歐美、日本還是其他一些國家長期以來均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門教育教學科目,而我國的外國教育史研究更是“在其早期階段就打上了師范類教材的印記”。[6]在編寫教科書的過程中過度追求建立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往往更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更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另一方面,由于教科書特有的功能,因而,它更為重視知識的廣度而不是深度。由于這些原因,在教科書編寫中,教學的考慮必然重于研究的需要,繼承必然大于創(chuàng)新。如果把教科書的編寫等同于研究,就必然削弱學科的學術性,從而影響學科的長遠發(fā)展”,[7]這不僅是我國外國教育史陷入全面危機的一個根源,同時也是我們外國教育史研究出現(xiàn)“失語”現(xiàn)象的一個根本原因。因為誰都知道,知識不等于智慧,當把外國教育史研究這樣一門生活中的“智慧學科”蛻化為一門僅僅是高校中“知識傳遞”的學科時,在自身缺乏自覺歷史方法論意識的情況下,我們憑什么才能擺脫其“研究或者成為用抽象的概念剪裁史實,或者成為對宏觀歷史觀念的注解,或者成為史料的堆砌羅列和史實的陳述。其結果是諸多論著‘千人一面、了無新意’”的局面。[8]又憑什么使得相關專業(yè)的學生不只是為了考試成績而能夠通過外國教育史的學習為他們“提供基本的歷史意識和人文素養(yǎng)的陶冶”,促進他們深入思考,使知識進一步轉化為歷史視野、全球眼光,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自己參與的生活活動……自己動腦筋,應時變通,有所創(chuàng)造”?[9]轉化為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智慧”?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使得作為“智慧學科”的外國教育史成為了外國教育知識積累和傳遞的學科。
事實上,研究過去的教育現(xiàn)象、總結知識經(jīng)驗并不是教育史研究的專利,簡單描述他國過去的教育事實,不去嘗試根據(jù)中國教育實踐中產(chǎn)生的各種問題,對外國教育現(xiàn)象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分析,就不可能產(chǎn)生新的研究,缺乏智慧的運用和創(chuàng)新,外國教育史研究就出現(xiàn)了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教育脫節(jié)、對于西方教育尊奉照搬,難以構建出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疇和思考方法,甚至提不出自己的問題的“失語”現(xiàn)象,“固守傳統(tǒng)的模式和方法,只有個別學者吸收了部分成果。沒有新資料,沒有新方法,固步自封,數(shù)十年甚至百年不變,外國教育史學科不陷入危機才怪呢”?。?0][26]
鑒于上述外國教育史研究中由于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所導致的“失語”危機,是否就決定了我們的研究只能停留在照搬國外研究,固守外國的研究模式和體系,數(shù)十年甚至百年不變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直至今日很多研究者對于外國教育史研究的“中國化”進行了艱辛的探索,不懈的努力。
面對外國教育史研究的“失語”所導致的重重危機,很多研究者以開闊的視野和胸懷,前瞻性地指出外國教育史研究需要“創(chuàng)新”,同樣“創(chuàng)新”也是徹底改變研究中“失語”現(xiàn)象的一條可行路徑。如何創(chuàng)新呢?60年代,我國學者試圖擺脫50年代以來只“譯”不“著”的“失語”局面,開始著手編寫自己的外國教育史著作。[11]自編的教材畢竟經(jīng)過了我國學者自己的理解和消化吸收,標志著我國外國教育史嘗試“創(chuàng)新”的開端。此后到了20世紀80年代,很多學者更明確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外國教育史學科體系,一批試圖在內容和體例上有所突破的外國教育史教材紛紛問世。[10][24]
在外國教育史研究中由于受到翻譯外國教育資料的局限是否就難以“創(chuàng)新”了呢?有學者對此提出“當資料是一個定量的情況下,研究時采用什么樣的視角、方法或者觀念可能更重要”,[11]然而,突破以往傳統(tǒng)的“研究主體和學科界限吸取新的方法來應用于教育史研究”,[12]在觀念、方法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并不意味著對傳統(tǒng)研究的否定。比如,打破傳統(tǒng)教育史學家主要以時間順序編排教育史資料,“不以時間的順序和先后來編排,而以當代的教育問題或教育方面為線索”的教育問題史研究的美國代表人物布魯巴克認為,“教育問題史這種‘新的研究方法’并不否定傳統(tǒng)教育史研究方法的依年代時間的資料編排方法,因此,教育問題史研究方法和傳統(tǒng)教育史研究方法兩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應該是相互補充的”。[4][29]
與以外國教育為研究對象,以分析外國教育文獻資料為主要研究方法的比較教育研究相比,外國教育史研究的主要特點就在于:它首先是具有社會文化意義的,“教育史作為已發(fā)生的社會活動與文化現(xiàn)象,決定了人們對其意義的闡釋永無止境”;[13]文化的廣博性也決定了從不同視角闡釋外國教育問題的多元性,多元的解釋不僅使我們更好地全面深入地了解他國教育,也為我們解決現(xiàn)實中的各種教育問題提供方方面面的借鑒與啟示。同時也使得外國教育史學科作為人文學科的根本特質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加“關注和呈現(xiàn)歷史活動主體的生存狀態(tài)和發(fā)展命運。也就是說,它要關注和呈現(xiàn)處于特定歷史場景中的人們,面對自身發(fā)展過程中的困惑、困難和困境時,所擁有的情感體驗、信念追求,所進行的掙扎、拼搏和奮斗。為此,它要求研究者本著尊重、同情、體貼、理解之心,切入歷史活動者的生存境遇之中(簡言之曰‘入境’),并依之重構歷史情境(簡言之曰‘構境’)”,[14]而這些顯然是與研究者的真切體會和自覺實踐密切相關的。此后更有研究者明確提出,“任何教育歷史,如果缺乏人的參與活動,都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歷史……教育史學學科應根據(jù)時代、社會和學術發(fā)展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德、智、學、能兼?zhèn)?,歷史感、現(xiàn)實感、未來感交融,知行合一,視野開闊,思維敏銳,學術功底扎實,有相當文化底蘊,善于表達,富有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高級專業(yè)人才。具體來說,應培養(yǎng)具有‘思想力、研究力、生活力、行動力’的高素質的學生”。[3]至此,外國教育史研究作為教育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中“智慧學科”的本來面目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重視和深入探討。
作為教育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智慧學科”,外國教育史學科無論是作為一門高校的教學科目,還是作為一門教育學、歷史學分支的學術性學科,都是與教者和學者與從事研究者的從教、學習、研究實踐和他們的現(xiàn)實教育生活密切相關的。他們各自的生活經(jīng)歷、受教育過程、專業(yè)研究背景和研究領域及他們的研究興趣對他們所選擇研究的外國教育史問題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即使是作為高校的教學科目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也需要將他們所學到的外國教育史的各種“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智慧”,運用到他們未來各自所從事的教學實踐和實際的研究工作中去。他們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受教過程、專業(yè)研究背景等必定是“中國化”的,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外國教育史研究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標準的“中國特色”,也不可能有某一個所公認的“中國特色”的固定模式,作為一個個有著不同經(jīng)歷和個性的研究者也不可能共同推舉一種教育思想或主張作為具有“中國特色”外國教育史研究的“代表”。作為外國教育史研究者,無論他是高校教授這一科目的教師,還是通過學習將到中小學從事基礎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是立足于現(xiàn)實教育生活中,密切與中小學基礎教育的聯(lián)系,關注自身所感受到的現(xiàn)實中國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現(xiàn)實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針對性的研究,他在選擇、解釋、分析、研究外國教育資料時的出發(fā)點和目的,必定是針對中國現(xiàn)實教育的,因而對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教育所進行的研究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同時也必定是有鮮明個性特色的“創(chuàng)新”研究,根本不需要專門去刻意追求什么中國特色的“本土化”研究。
外國教育史學科與現(xiàn)實教育生活密切聯(lián)系所培養(yǎng)的學生將他們所學運用到所從事的教學實踐中,意味著外國教育史學術研究與中小學基礎教育實踐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無疑會為外國教育史研究提供源頭活水,成為促進研究不斷深入的持久動力,能夠更好地避免世界教育研究領域中教育研究普遍陷入的“閉門造車”困境。“大學教育學院為了追求學術地位,許多教育學院越來越多地切斷了與初等學校的聯(lián)系”,不止是哥倫比亞教育學院等美國大學教育學院面臨困境、陷入危機的主要原因,[15]同時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學院所共同要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新制度經(jīng)濟學開創(chuàng)者、英國經(jīng)濟學家羅納德·哈里·科斯呼吁中國經(jīng)濟學者要從黑板經(jīng)濟學回到真實世界,“中國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經(jīng)濟學者,哪怕只有一少部分人去關心真實世界,就一定會改變經(jīng)濟學,我始終對中國寄予厚望”(《科斯對中國的十大忠告》)。我們外國教育史的研究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外國教育史研究者,即使只有一部分研究者能夠真正將外國教育史研究回歸到我們的現(xiàn)實教育生活中,密切與現(xiàn)實中小學基礎教育實踐的聯(lián)系,真正關注現(xiàn)實教育中各種問題進行的研究,必然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新研究,這也同樣是外國教育史研究走出困境,并在世界教育史研究領域發(fā)出自己聲音的可行途徑。
參考文獻:
[1]編者的話[J].教育研究,1979(1).
[2]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
[3]周洪宇.重論教育史學的學科體系[J].中國教育科學,2013(2).
[4]單中惠.教育史是什么?——西方教育史學家觀點述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3).
[5]張斌賢.教育史學科的雙重起源與外國教育史課程教材建設的“新思維”[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1):15.
[6]洪明.外國教育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反思——基于外國教育史學科著作類出版物的分析[J].大學教育科學,2005(2):63.
[7]張斌賢.全面危機中的外國教育史學科研究[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7(4):44.
[8]張斌賢,王晨.教育史研究:“學科危機”抑或“學術危機”[J].教育研究,2012(12):14.
[9]孫培青.感悟教育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3(2):72. [10]賀國慶.外國教育史學科發(fā)展的世紀回顧與斷想[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3).
[11]郭法奇.論外國教育史研究的創(chuàng)新問題[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56.
[12]楊漢麟,李賢智.新史學視野下教育史研究的轉向——基于國際教育史常設會議的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3):36.
[13]張亞群.教育史研究的文化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15.
[14]婁岙菲,包丹丹,于述勝.近年來中國教育史研究學術進展評述[J].教育研究,2015(9):125.
[15]張濟洲,蘇春景.美國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大學化實踐困境及改革[J].教育學報,2012(6):112.
責任編輯:劉升芳
[作者簡介]王彥力,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教育史研究(天津300191)。
[中圖分類號]G5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277-(2016)01-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