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偉
【摘要】主動性學習是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征,特別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離不開學生主體意識積極發(fā)揮。
【關鍵詞】合作 交流 探究 教學課堂 學案 導學 主體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93-01
“把課堂還給學生,就像把土地還給農民!”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們都在嘗試合作探究的課堂,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但是實際操作時,效果并不理想,教師們都在隔門遙望,嘗試研究,企盼有一天能推開合作探究的大門,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孩子們自主學習,快樂學習,享受成功的快感。下面就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自主探索——個人自學
主動性學習是現(xiàn)代學習方式中最重要的特征,特別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學活動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教師要從恰當的方法和途徑中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高斯的故事“1+2+3+……+100”的傳統(tǒng)教學“先教后學”,在后續(xù)的練習中“1+2+3+……+99”,學生都采用固定的模式化來學習,運用“1+99=100,再數有多少個100”的方法來計算,大多數孩子在計算時出現(xiàn)錯誤,沒有人想到用“5050-100”的方法,頭腦變得機械化,如果“先學后教”,學生的方法就會精彩紛呈,遇到事情不是求助,機械套用公式,而是經歷答案得出的過程。因此,我們廣大教師一般在學習前都有個預習、熱身的過程,學生先行自學,這無疑已經證明教師已經在嘗試著還給孩子課堂,孩子通過自學,確實獲得了很多知識,但是缺少的是思考,我也要求過孩子把不懂的地方加上,以便第二天更好地學習,但是結果說明,寥寥無幾,甚至零出現(xiàn),孩子沒有思考點,質疑能力還較差。因此,課前設置“自學探究導學案”就是一個較好的解決辦法。
1.導學案宜精不宜多。
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是有一定限制的,導學案的設計要直入教學重點,展現(xiàn)清晰的學習思路,一學即會,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收益。
2.導學案宜思不宜抄
新課的學習往往更多的是知識的積累,很多教師喜歡進行模式化的總結,局限了孩子的思維,現(xiàn)成的知識網絡不必要照搬照抄,而更多的是呈現(xiàn)問題的思考,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通過一兩個問題突破教學難點,學習時一定會帶著這樣的問題來討論、交流、展示與提高。
3.導學案宜課內不宜課外
導學雖然是孩子自學的過程,但是由于孩子貪玩的天性,再加上自學的難度,會造成孩子不完成作業(yè),久而久之,導學案擱置一邊,成了孩子不良習慣的開始,起到了學習的負效果。即使孩子能夠認真完成,但得不到教師的及時批改,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也不能發(fā)揮導學案的作用。
二、合作交流——同伴互學
小組合作學習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自主探究學習中,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然后在小組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去尋求不同的解題方案,從大家的意見中解決思維的盲區(qū),從而完善自己的思考。
1.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教師在組建學習小組時,應在仔細研究所學內容、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提出一個科學靈活的分組方案,以保證各小組開展公平競爭。小組的規(guī)模不易過大,一般為2—6人為宜,小組成員既要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又要定期進行流動重組。
2.靈活掌握合作學習時間
合作學習的時間,應根據問題的難易和價值確定,但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的隨意性很大,往往是水過地皮濕,意思意思而已,所以多數情況下,討論時間不夠,使合作學習顯得匆忙、凌亂,往往不能形成較完整的答案和認識。
3.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最大問題是學生都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樣合作。尤其低年級學生,更缺乏從事合作學習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學生合作的技能不是與生俱來的,自然發(fā)生地,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地加以培養(yǎng)。當學生認識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后,他們還需要對合作技能及其具體要求有進一步的認識。
4.有效指導學生的合作學習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到及時巡視,關注每組學生的動態(tài)。(1)對不清楚任務及操作程序的小組進行指導。(2)對有困難的小組要及時給予幫助。(3)對氣氛活潑的小組給予獎勵。(4)對小組落實自身職責情況進行監(jiān)督。(5)對組內不協(xié)調的小組進行調控。
參考文獻:
[1]教師的工作方式與技能p85-88《新課程與教師角色轉變》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年5月.
[2]潘景峰.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思維方式p45-58《課程改革新視野》長春出版社2014年4月.
[3]賴志奎.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體系認知 p205-207《現(xiàn)代教學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
[4]郭根福.對新課程教學目標的分析p26-28《新課程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