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
摘要: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普遍存在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熱情不高及語言實訓效果不理想等問題,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從二語習得無助的視角出發(fā),總結學生學習的現狀,分析其成因,同時提出應對策略,為高職英語師生提供一些可參考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學生;英語;習得無助;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9-0201-02
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功底不強,學習能力較同齡本科院校學生有著先天的不足,這些因素導致他們在心理方面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習得無助感。而且這種習得無助的心理狀態(tài)會反作用于學生的行為,如反應性降低行為、屏蔽否定信息行為等。如果了解這些心理狀態(tài)產生的真正原因,就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重新找到學習動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
一、習得無助感概念的提出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提出:連續(xù)的失敗會產生習得性無助心理,習得性無助心理會導致實驗對象沒有信心解決所面臨的困境。如果給實驗對象提供有效的規(guī)避失敗的方法和途徑,那么實驗對象的習得性無助心理會大大減輕。如果實驗對象在沒有遭受連續(xù)失敗的前提下,掌握解決困境的方法,會對所面臨的學習表現出成就感和積極心理特征?,F實生活中,通過觀察發(fā)現,如果個體總是在一項工作或學習上失敗,他會表現出放棄努力,更有甚者會懷疑自身能力。這即習得性無助心理,它會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的不可改變的因素,從而放棄繼續(xù)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二、高職學生英語學習中習得無助感的表現形式
1.未形成積極的心理準備,英語學習缺乏信心和主動性。高職院校學生大多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長期能得到低分的狀態(tài)導致他們對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有所質疑,有所顧慮。再加上,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表現出信心缺乏的情況,使得他們對英語學習在外在方面表現為不積極主動學習,在課堂中被動懶散。高職院校中,英語課堂中大約僅有■的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而課后主動呈遞作業(yè)的僅占一半左右。
2.未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英語學習缺乏規(guī)劃和持續(xù)性。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無計劃,課堂效率低下,并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時間管理觀念和方法。在外語學習方面更是如此,在英語語言環(huán)境極度匱乏的情況下,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得更為被動,不會主動地創(chuàng)設語言學習環(huán)境,如閱讀英語讀物,定期觀看英文影視作品,參加校園開展的英語角、英語沙龍等活動。
3.未找到有效的學習途徑,英語學習缺乏多元策略。在長期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時,高職學生普遍表現為沒有尋求其他方法的意愿,或者感知自己學習所面臨的困境卻苦于沒有其他的有效途徑來解決眼前的難題,對教師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和策略表現出反應速度慢、選擇適用行動消極的態(tài)度。在高職院校,一個有30人的班級中,能對教師和學校提供的學習資源或學習策略做出快速積極應用并達到預期學習效果的學生,大約只占班級人數的■。
三、高職學生英語學習中習得無助感的歸因分析
1.消極歸因。高職學生對中學和大學的學習特點認識不夠充分,無法適應大學英語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和以自學為主的學習形式,在沒有教師隨時監(jiān)管的學習中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同時,語法學習和題海戰(zhàn)術不再是大學階段英語學習的主要方向,其更強調聽說和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這是學生不可預期和應對不暇的變數。有的學生會把學習效果不理想歸因為不可控因素,導致學習動機下降,消極被動,喪失信心,產生習得無助感。
2.自控力低下,方法不適當。心理學家認為,自控力是在沒有任何外界的監(jiān)督下,調整自己行為,抵制沖動和誘惑,保證個人目標實現的優(yōu)秀品質,是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任何一門語言,包括英語,其學習過程就是對學生意志和毅力的考驗過程。
3.學習英語不占年齡優(yōu)勢。由于高職學生是20歲左右的成年人,因此在英語語言學習方面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在語音習得方面,主要因為在學習另一種語言之前,他們已經掌握母語,自然而然會受到母語發(fā)音習慣的影響,這屬于第一語言干擾的負面作用。在語法習得方面,通過母語知識學習的思維能力接觸和學習第二語言,難免會受到母語及已獲得的知識結構的影響,如因句法結構不同造成句法錯誤等。
四、高職學生英語學習中習得無助感的應對策略
1.培養(yǎng)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而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也就是說,如果人們能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會導致特定結果,這一行為就可能會被激活、被選擇。例如,某學生認為或相信每周堅持模仿英文電影,那么他的口語和聽說能力會有所提高,他也會持之以恒地去做這件事情。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生對學習活動的選擇。如果學生對英語語言學習擁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對學習就會充滿高度的自信,易于選擇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堅持不懈地為自己的選擇付出時間和努力。當遇到阻礙和困難時,他們也能以意志力迎難而上,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過程及其成就感的實現上。
2.培養(yǎng)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穩(wěn)定性。高職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目標是掌握實用性較強的詞匯、句型,培養(yǎng)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這一層次的英語語言學習和訓練需要記憶詞匯、句型,理解語法規(guī)則,因此其學習內容大多是事實性內容。教師應幫助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長期和長效的努力和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想法設法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語環(huán)境,讓他們在不斷的交際實踐中模仿操作,從而獲得進步和成功。只有讓學生在情感上體驗并正視困難,克服挫折和戰(zhàn)勝自我?guī)淼挠鋹偢泻统删透?,才會使積極情感體驗表現為吃苦耐勞、堅持不懈,成為培養(yǎng)學生堅持長效學習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