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向萍
摘 ? ?要: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教師將學生帶入到自己創(chuàng)設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形象具體的場景中,給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并能夠讓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是現(xiàn)代初中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情境教學法 ? ?初中語文教學 ? ?教學應用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在新的教學改革下,情境教學的教學手段也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很容易使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枯燥無聊。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在學習理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是符合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
一、情境教學的內(nèi)功能和特點
情境教學的功能主要包括:陶冶功能和暗示功能。所謂陶冶功能就是通過情境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感,凈化學生的心靈。暗示功能就是情境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情境教學的特點主要是情境真實、感情滲透、與教學相關。情境真實主要是強化學生對教材的親切性,通過暗示的手段再現(xiàn)課文情境,讓學生感覺情境真實。情感滲透,就是通過情境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場景,影響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促使學生主動進入到語文學習中。當然情境教學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與教學目標相關聯(lián),脫離教學目標的情境不是教學目的,通過情境能夠給學生一個直觀印象,激發(fā)學生情感,并為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將學生帶入教學內(nèi)容的情境中。
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將學生引入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調(diào)動學生大腦的綜合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文章意境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通過巧妙的語言引導創(chuàng)設情境。
初中生年紀不大,學習集中力不足,易被外物吸引,要想使學生盡快進入教學中需要教師的語言引導,教師通過精心的引導語能快速將學生帶入課本教學中,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同時巧妙的問句設置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木蘭詩》時,在開始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有沒有同學看過花木蘭這部美國拍攝的動漫電影,知道花木蘭從軍的前后由來么?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下這首關于木蘭從軍的前后故事吧?!庇捎诔踔猩鷮﹄娪氨容^感興趣,教師就可以通過這樣巧妙的語言設計將學生引到課文的學習中。
(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信息技術是現(xiàn)在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計算機的應用能夠很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初中語文課本較小學課本要顯得更深刻,一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文章想要表達情感,離學生較遠,同時含義比較隱晦,這就使初中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語言的情境創(chuàng)設顯得較為淺顯,不能帶學生到課文的情境中,這時,多媒體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合的情境。如在學習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水調(diào)歌頭》,將學生引入到這首詞的意境中,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詩文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可以用圖片、影像的手段烘托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通過觀看影視作品,了解相關背景,深化情境。
現(xiàn)在有很多文學作品都進行了影視改編,通過這些電影的播放能夠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深入了解文章內(nèi)容打下基礎。如初中課文中的《背影》一文,雖然學生都預習過文章,也知道文章想要表達怎樣的情感,但是始終不能抓住文章精髓,不了解當時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通過影視作品的觀看,能夠對一些文字不能表述出的情境進行加工,從而更直觀地表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同時影視作品對背影的故事背景有了相關介紹,《背影》一文通過四次背影的描述,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悲傷,將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學生在觀看了解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四)通過表演形式,換位思考,感知情境。
進行課文表演的形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體會作者或內(nèi)容的情感。讓學生通過排練情景劇的形式進行課文內(nèi)容再現(xiàn),這對文言文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文言文與現(xiàn)代白話文不一樣,語言生澀,這就使學生在理解個閱讀上有很大障礙,這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文言文往往比較短,很難進行情景劇的編排,這就需要學生針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拓展,從而達到情境再現(xiàn)的目的。如在教學《桃花源記》時學生要由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小組進行編排,演出一幕誤入世外桃源的故事,讓學生換位思考體驗文章的內(nèi)容,同時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優(yōu)秀的教學手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不但能夠豐富課堂內(nèi)容,而且能夠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同時對于那些較難理解的文章,通過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作者想要表達的具體情感,把學生帶入相應的情境中不但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符合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目標,實現(xiàn)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梓銀.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理性運用[J].文學教育·中文教育,2014(04).
[2]張新龍.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課程探索,2014(03).
[3]朱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1:(29).
[4]韓善臣.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課程探索,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