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文?王夢林
【摘 要】絞胎陶瓷器是唐代陶瓷業(yè)中的一種新興的工藝,其紋飾極具裝飾特色,本文從設計美學的角度來探討它,以此希望絞胎陶瓷器紋飾作為寶貴的藝術遺產(chǎn)能不斷影響和激勵著藝術設計師們。
【關鍵詞】絞胎 絞胎紋飾 設計美學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陶瓷發(fā)展史中,盛世繁榮的唐代,制瓷的工藝和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全國各地窯口百花齊放,創(chuàng)燒了不少品種新穎的陶瓷器。而在短時間內(nèi)興旺發(fā)展起來的絞胎器則是唐三彩系列獨創(chuàng)的新品,一經(jīng)出世便成為中國古陶瓷史上的藝術瑰寶。
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絞胎陶瓷器創(chuàng)燒于唐,而后盛于宋,衰于金元,生產(chǎn)窯口主要分布在河南、陜西、山東等地。普通陶瓷器的燒造順序一般為坯胎成型后,再對其表面經(jīng)行裝飾。采用釉面、繪制圖案、浮雕以及粘合等方式,達到藝術品的裝飾目的。而絞胎器則完全不用,陶瓷器在胚胎成型前與混合了各種色彩的陶泥、瓷泥一同絞揉創(chuàng)作,再在成型過程中使其花紋圖案充分展開,從而達到器物裝飾美化的目的。這種靠胎泥本身變化來進行裝飾的效果極具藝術美感,引人入勝,為貴族所鐘愛。這種裝飾技法在世界陶瓷發(fā)展史上獨樹一幟,具有五彩滲化,晶瑩悅目的裝飾效果。
1 獨特紋飾的由來
在研究絞胎陶瓷器紋飾的過程中,其紋飾獨特性的由來一直是學術界專家們研論的聚集點。根據(jù)相關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聞,在唐代人們對自然木紋較崇尚和喜愛,其中癭木紋的肌理盤旋糾纏十分獨特,引得當時不少文人雅士以癭木器作為禮品相送,時至今日依然有不少流傳下來的“癭樽、癭枕、癭床”等?!恫┪镏尽分刑岬剑骸吧骄佣喟`。飲水之不流者也。凡楠樹樹根贅肬甚大。析之。中有山川花木之文?!碧迫宋×税`木中“重山疊嶂、連波迭浪、奔電忽云”的特點,與以往三彩陶瓷器裝飾方法大為不同,使唐代絞胎器具備優(yōu)美渾厚的器型的同時還展現(xiàn)出“若蒲陶之蔓延,如兔絲之煩榮,向嘉禾之垂穎,似靈芝之吐實”的紋飾圖案,可謂美不勝收。
而另一種說法認為三國時期的犀皮漆器在唐朝更為流行,不同顏色的花紋于犀皮的漆層構成會形成各種大小不規(guī)則的斑塊,但是對比“片云、圓花、松鱗”這些犀皮漆器常見的紋理圖案來看,似乎與絞胎陶瓷器豐富多變的紋理特征有些不太相符,由此引得人們更多的思考。
然而還有部分學者研究認為,唐代工匠藝人們在制陶收工時,無意之中將各種制陶時所用的胎、釉的邊角剩料攪拌在一起時,發(fā)現(xiàn)行云流水的瓷泥紋理,酷像大理石紋和癭木紋,將其制作成不同形狀的瓷坯體,對比十分強烈。也有可能與當時制陶工匠人口的流動,以及工匠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這些因素促進和帶動了瓷土原料的流通,給工匠師傅們提供了更豐富的聯(lián)想。歷來我國勤勞的先人們愛好將生活環(huán)境中的所見所聞提煉出來,作為新的裝飾元素,由此更迭替換著不同的裝飾美。
經(jīng)過對以上專家學者觀點的描述,關于我國古代絞胎工藝的產(chǎn)生原因,專家學者一直意見相持,部分學者稱其借鑒西方的玻璃制作工藝或古代漆器制作中的“犀毗”裝飾工藝;還有部分認為,其工藝來源于北方蘆葦席編織手法、揉面手法,或自然環(huán)境中的水渦紋、石頭紋、花紋、木紋,甚至太極圖形等等??傊@種獨特紋飾的構思設想,是源于何因何由,還等待著學者們繼續(xù)研究發(fā)現(xiàn)。
2 絞胎陶瓷器紋飾特征
絞胎陶瓷器的紋飾隨意蟠屈而不拘常法,仔細分析觀察,將會發(fā)現(xiàn)不同品類絞胎器紋飾的格調(diào)和形式大體相近,有著一定的構圖規(guī)則,在歷朝歷代的發(fā)展軌跡上遵循著一定的規(guī)律。
唐代絞胎器的紋飾,大部分以不規(guī)則漫長線條的抽象寫意紋為主,器物整體散發(fā)著無拘無束的飄逸灑脫之感。其紋飾主要有石理紋、流云紋、木理紋等。枕為絞胎器中數(shù)量最多,制作最精美的一類器型,枕面的紋飾常采用蓮花紋、牡丹紋、菊花等、團花紋等,四壁則飾以虎斑紋,木理紋等,寄托了民間百姓的祥瑞信仰,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宋代絞胎器紋飾則多以小巧精美的密集與發(fā)散型紋飾為主,注重器物的內(nèi)在美。到宋金時期,則以貼面絞胎圖案裝飾為主,紋樣變化更加豐富。宋代的絞胎器工藝以焦作當陽峪窯為代表,其紋飾變化多樣。如仿生類的羽毛紋、席編紋、麥穗紋等,還有模仿流云的抽象紋飾。并按一定的構成方式進行有序組合,使其形成如孔雀開屏、牡丹綻放、水波蕩漾、織綿等圖案形象,其紋飾和胎體相生相,在韻律感的帶動之下五彩斑斕。
遼金時期絞胎器紋飾較為呆板與零碎,缺少整體氣勢和韻味。元代的絞胎紋理由面向線演變,明代開始由整體絞胎裝飾發(fā)展為局部鑲嵌裝飾為主。總體來看,絞胎裝飾經(jīng)歷了由整體到局部,由大塊面到小塊面,由多到少的演變過程。
絞胎由于采取的絞揉和拼接方式不同,而變化多樣,以致絕無紋樣完全相同的紋飾?,F(xiàn)將絞胎紋樣歸納如下幾大類。
肌理模仿類,指對物體表面的組織紋理結構,即各種縱橫交錯、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紋理變化的模仿。木理紋:在絞胎器重最常見的紋飾,較多用來裝飾枕壁及碗、盤、杯等器物的腹壁,其紋理變化多樣,邊緣通常參差不齊,效果如流云狀絢麗,看似隨意,卻亂中有序。琥珀紋:多裝飾于枕面,其特點為條帶狀的圖案,其絞胎圖案制作相對簡單?;呒y:與木紋一樣飾于枕壁,為條帶形彎曲狀,可能與虎枕裝飾上得到啟發(fā)有關,紋樣對比強烈,極具裝飾效果。席編紋:為縱橫交錯兩頭粗中間細的編制紋理式樣,按席編工藝進行組合而成,在宋代當陽峪窯中有生產(chǎn)。
自然形態(tài)類,指借用大自然山川河流、花草飛鳥等形態(tài),作為紋飾創(chuàng)作元素,進行模畫?;ǘ浼y:五瓣花朵紋樣最為多見,花朵中間用點狀花蕊,周邊飾以多圈環(huán)形花瓣,常用于裝飾枕面?;ǘ鋱D案的紋飾也引申出了好幾種變化,如五瓣圓形花朵、紋三瓣三角形團花紋等,形成多組團花紋樣,整體構圖飽滿裝飾性強。麥穗紋:紋樣為小麥穗狀,由下向上漸變延伸,用于裝飾于碗類器物主體部位,其絞胎器通常為全絞胎型。羽毛紋:該紋樣的特點是通過一定的構成形式,將某一個單位元素進行漸變或發(fā)射式排列,使之形成如鷓鴣斑羽毛紋,多采用全絞胎成型工藝,由外旋轉(zhuǎn)如飛雨四射,群星綻放,使器物極具動感,多用于碗類絞胎器物使用。流云紋:其紋飾變化自然,多采用絞胎后拉坯或盤筑成型,絞胎紋飾因形而變化,如行云流水,極為流暢簡潔,富于韻律。
幾何形類,指由簡單的幾何圖形為裝飾元素,常結合多種紋樣的紋飾類型。菱形紋:采用菱形為紋樣基底,由兩個或四個小的菱形,連接成一個大的菱形紋圖案,菱形中間飾以團花紋,據(jù)出土文物來看目前僅見于枕面裝飾?;匦螏Ъy:該圖案使用較少,紋飾變化遷回曲折,僅見于箱形枕面上,貼片壓印而成,然后施黃色或綠色透明釉。
總之,從絞胎器上變幻萬千的裝飾圖案來看,一方面體現(xiàn)了陶工們極具表現(xiàn)力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崇尚自然與含蓄之美,追求質(zhì)樸與雅韻的意境;另一方面,工藝上追求渾然天成,圖案上自由奔放。其裝飾風格具有濃郁的民俗美學、宗教美學、書畫藝術的美學,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古人極具個性的審美思想。
3 絞胎陶瓷器紋飾設計美學
古人在進行絞胎陶瓷器紋飾設計時,并不僅僅局限于對原有材料與工藝技法的照搬,而是在生產(chǎn)中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致力于自我突破,追求人與物、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諸如絞胎枕上,造物工匠利用兩色胎土為裝飾設計元素,隨之借取自然萬物的身形肌理,糅合出的不規(guī)則形云紋、羽毛紋、團花紋、木理紋等,有著人與自然渾然一體之感。如此設計美學思想的實現(xiàn),不但需要工匠具有高超的手工技藝,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審美素養(yǎng),才能夠做到隨心所欲,從而使器物在功能、造型、材料、技術與實用等五方面達到統(tǒng)一,實現(xiàn)對美的真實追求。雖然古代先民們還沒有總結出系統(tǒng)科學的設計理論,但他們已經(jīng)用這種樸素的口傳心授的思想來指導設計了。
中華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與這種先民們樸素的造物理論和經(jīng)驗不謀而合,即“天人合一”,此哲學思想由莊子最先提出,后被漢代思想家董仲舒衍生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哲學思想體系,并由此構建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又如《老子》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念。所謂“法”就是“效仿、學習”之意?!皫煼ㄗ匀弧蓖嘎冻隽斯湃讼蜃匀唤梃b和學習的思想。從《老子》中可以看出,人類效仿的源泉是自然萬物,其皆可成為人類模仿學習的對象,從中得到有益于自身發(fā)展的部分。模仿是人類向自然界學習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從自然萬物中汲取設計靈感,即用手和心去感受自然界萬物的生命規(guī)律,這不僅是絞胎器紋飾的設計觀,同時也是各門類工匠的共同造物觀?!暗婪ㄗ匀弧碧N含著中國古代獨有的藝術觀和審美取向,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學意義,并對后人的美學思想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古代工匠在絞胎器的裝飾過程中,向自然尋求藝術靈感,納入其精氣神。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飛鳥走獸等,都是匠人們造物構思中的神來之筆。如羽紋、席編紋、菱形紋、三角紋、連珠紋、麥穗紋裝飾所表現(xiàn)的節(jié)奏美;不規(guī)則紋、云紋、大理石紋等表現(xiàn)的意境美。一方面在技藝上改變了以往陶瓷器紋飾的裝飾手法,另一方面,在精神上賦予了其特別的藝術表現(xiàn)力,紋飾圖案動靜結合,給人一種絢麗兼具沉穩(wěn)之感,成為絞胎器紋飾的一大裝飾特點。絞胎陶瓷器以其獨特的工藝技法,將不同色泥相互絞揉后自然融匯于一體,巧奪天工,不留人為痕跡,為其設計美學理念的完美體現(xiàn)。人與這天地之間銜接著一座隱形的橋梁,將自然萬物與人相通相連,自人踏上這一探索道路,我們看見了橋?qū)γ娴娘L光美景,而此時人們也被這景納入其中,得道于天,成法而然。
結語
絞胎器作為我國古代精湛制瓷工藝,蘊含著豐富的人文風情和藝術價值,是可觸摸的歷史。本文通過對絞胎陶瓷器紋飾的分析,發(fā)掘其豐富的藝術寶藏,以期望學習先人設計美學理念,對古代遺留下的器物所蘊含的設計思想做出全面的解讀和研究,提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融合當今世界卓越的設計理念,使華夏文明璀璨的藝術成果成為強勁的新生力,注入當代設計作品之中。
參考文獻
[1]楊靜榮.《談陶瓷裝飾工藝-絞胎》[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6(4).
[2]馮先銘.《中國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王維忠.《中國歷代陶瓷造型紋飾圖鑒》[M].遼寧美術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