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如何選擇兒童喜歡的鋼琴教學曲目,提高他們的學琴積極性,本文從了解兒童生理、心理特點;選擇那些節(jié)奏鮮明,音樂形象鮮活、生動的作品;選擇那些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作品;選擇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經(jīng)典作品;將孩子們熟悉的兒歌融入到鋼琴教學中,五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鋼琴教學曲目;選擇;把握原則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一、二歲,二、三歲,只要見過鋼琴就會被鋼琴美妙的聲音吸引,到了三、四歲或者四、五歲就會吵吵著讓家長給他買鋼琴。家長通過一段時間的咨詢、考察、給孩子定目標等一系列活動后就會滿足孩子學琴的愿望,這就是現(xiàn)在社會上為什么有一大批從五、六歲就開始學彈琴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學彈琴的小琴童。但是隨著時間的發(fā)展,一、二年或者二、三年,家長會發(fā)現(xiàn)當初哭著、鬧著、下定決心、定下保證的孩子慢慢的不愿意彈琴了,彈琴甚至變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對許多家庭來講,買家鋼琴的錢并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為什么孩子們學著學著就學不下去了呢?基本功訓練枯燥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覺得是教師因該反思的事情,那就是教師對兒童鋼琴教學進行曲目的選擇上出現(xiàn)了問題,沒有抓住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一味的為了提高技術水平選擇的曲目過于單調(diào)、乏味,不能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不能有效調(diào)動兒童學習鋼琴的積極性,自然孩子覺得學習鋼琴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對學琴便沒有興趣了,不愿意去做了,不愿意去學了,自然就學不下去了。因此,作為教師,如何選擇兒童喜歡的鋼琴教學曲目,提高他們的學琴積極性,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了解兒童生理、心理特點
受個人智力水平、個性、興趣等影響,兒童的注意力是不穩(wěn)定、不持久的,且注意力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情況下,3~4歲的兒童注意力可連續(xù)集中3~5分鐘,4~5歲的兒童注意力可連續(xù)集中10分鐘左右,5~6歲的兒童注意力可連續(xù)集中15分鐘左右,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兒童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會逐漸曾多。很多教師為了強化孩子的基本功訓練,往往布置比較多的手指練習、音階練習、練習曲,甚至復調(diào)作品,而真正能夠調(diào)動兒童學習積極性的、趣味性強的小樂曲布置的不多,即便是布置了,也會疏于精心選擇,因為許多優(yōu)秀的鋼琴作品并不是專門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為了形成一定的音樂對比,往往篇幅較長、結構復雜,這不符合兒童學習音樂的特點。他們的有效學習時間就那么十幾、二十分鐘、長一點半小時左右,你搞那么多東西它根本不能有效完成。這就要求教師要對一些作品進行一定的截選、改編,在截選、改編的過程中應符合兒童學習所要求的主題突出、篇幅短小、結構工整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容易被他們所接受。另外,在基礎練習的時候,也可以將所訓練的內(nèi)容進行截選,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練習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們才會覺得有興趣,才會有積極性。
二、選擇那些節(jié)奏鮮明,音樂形象鮮活、生動的作品
兒童最大特點是模仿力強、理解力差,因此在選擇作品的時候要形象、生動,貼近兒童生活,讓他們?nèi)缏勂渎?、如見其形,便于幼兒理解、記憶?/p>
鋼琴小曲《快樂的女戰(zhàn)士》由鋼琴教育家周廣仁將吳祖強、杜鳴心等作曲的六場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第四場中的一段群舞音樂改編而成,表達了紅軍女戰(zhàn)士熱愛生活、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作品曲調(diào)有海南島黎族音樂的特點,篇幅短小、結構工整、輕快、活潑;充分運用了鋼琴跳音、連音、裝飾音等不同演奏方法,伴奏部分八分音符構成的分解和弦跳奏等特點,惟妙惟肖地刻畫了女戰(zhàn)士們邁著輕盈的步伐,在海邊嬉戲的的場景。這些形象都是孩子們能夠感受得到的,而且能夠合著音樂翩翩起舞的,因此節(jié)奏鮮明,旋律形象、生動的作品都非常適合兒童在學習的時候彈奏。
三、選擇那些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作品
兒童沒有高深的審美理論,但對于美的意境,孩子們也有相當?shù)母惺芰桶l(fā)言權,為兒童選擇那些意境優(yōu)美的作品也應該屬于吸引兒童學習音樂的一個重要方面。
德國作曲家奧斯汀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洋娃娃的夢》用三個片段《搖籃曲》《洋娃娃之夢》《洋娃娃的舞蹈》,形象地描繪了洋娃娃富于童趣和幻想色彩的生活。三個片段在不同的節(jié)拍、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區(qū)、音型等方面形成對比。第一部分《搖籃曲》,行板、3/4,鋼琴在輕柔圓潤的中音區(qū)奏出安靜甜美的旋律,與左手平緩而略帶動感的三拍子分解和弦的伴奏,共同營造出睡意朦朧的夜晚情景。好似夜深人靜,洋娃娃在媽媽輕聲哼唱的搖籃曲聲中漸漸入睡。第二部分《洋娃娃的夢》,中速、4/4,這段音樂與第一部分的音樂在節(jié)拍、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形成對比,顯得輕快、活潑,好似洋娃娃漸漸進入夢境,輕輕上揚的旋律走向增添了音樂的情趣,勾畫出充滿詩情畫意并富于幻想的主人翁形象。在這一段的結束處突然出現(xiàn)了四組富有戲劇性的和弦強音,似乎表示洋娃娃醒了。第三部分《洋娃娃的舞蹈》,小快板、2/4,這段音樂與前面兩段在節(jié)拍、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區(qū)、音型等方面形成對比,音樂輕盈、歡快、活潑,富于跳躍感,好似洋娃娃在愉快的舞蹈場面。
再比如《綠袖子》《瑤族長鼓舞》《四小天鵝舞曲》《快樂的農(nóng)夫》《風笛舞曲》《布谷鳥》《香檳》《幽默曲》、《士兵進行曲》等等這些節(jié)奏鮮明,旋律形象、生動的作品,都有著優(yōu)美的意境,在兒童學習鋼琴的時候加入這些篇幅不長、結構短小、描述性強、意境優(yōu)美的經(jīng)典作品,能夠有效的提高兒童的學琴興趣。因為這些曲子都是著名音樂家的傳世佳作,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熟悉西方音樂的基本手法,了解鋼琴曲的更多知識,產(chǎn)生心理上的共鳴。在孩子的接受力、感受力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逐步的、有層次的把一些著名音樂家的音樂作品介紹給孩子。一個循序漸進、有條不紊的學習過程對孩子一生的音樂學習都是有好處的。
四、選擇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經(jīng)典作品
民族文化作為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引起各國教育領域的高度重視,尋求本國文化資源成為各國家、各民族謀求生存、促進發(fā)展的基本國策,重視本民族經(jīng)典傳統(tǒng)音樂文化傳承已成為國際音樂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因此在作品的選擇上應充分挖掘民族傳統(tǒng)經(jīng)典音樂的潛在因素,遵循把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經(jīng)典作品做為兒童鋼琴教學音樂的重要資源,引入到教學活動中的原則,如:藏族民歌改編的鋼琴曲《弦子舞》、黎英海根據(jù)云南民歌改編的鋼琴曲《花燈》、 湖南民歌改編的鋼琴曲《瀏陽河》、苗族民歌改編的鋼琴曲《太陽出來》、維吾爾族民歌改編的鋼琴曲《娃哈哈》、根據(jù)舞劇《白毛女》中的音樂改編的鋼琴曲《扎紅頭繩》、黎族民歌改編的鋼琴曲《快樂的女戰(zhàn)士》、陜北民歌改編的鋼琴曲《繡金匾》、章明瑤族音樂改編的鋼琴曲《瑤族長鼓舞》、王震亞根據(jù)山東民歌改編的鋼琴曲《沂蒙山小調(diào)》、徐斐改編的鋼琴曲《保衛(wèi)黃河》、根據(jù)舞劇《白毛女》中的音樂改編的鋼琴曲《窗花舞》等。
這些作品篇幅短小、結構簡單,民族氣息濃郁,旋律流暢,非常適合兒童學習彈奏,能培養(yǎng)兒童對民族傳統(tǒng)經(jīng)典音樂的興趣和愛好起到很好的作用。不僅可以加強對兒童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使他們真正成為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素質(zhì)的一代新人,而且有助于推動經(jīng)典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發(fā)展。
五、將孩子們熟悉的兒歌融入到鋼琴教學中
兒歌是音樂與文學結合的產(chǎn)物,有歌詞、有旋律,歌詞和兒童的生活息息相關,所描繪的事物具體、形象、生動,主題單一,能夠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讓孩子們?nèi)缏勂渎暋⑷缫娖湫?,便于幼兒理解、記憶,更容易引起兒童興趣,為兒童所接受,也是兒童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和愿望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
如果將孩子們熟悉的兒歌配上伴奏融入到鋼琴教學中,孩子們一邊彈著琴、一邊唱著自己熟悉的兒歌,那豈不是不亦樂乎。如《過新年》,這首歌每到過年的時候無論是商場還是大街小巷滿耳皆是,孩子們極為熟悉,歌曲充滿了童趣:“過新年呀咚咚咚咚嗆,喜羊羊呀咚咚咚咚嗆,鞭炮聲聲鑼鼓響,咚嗆咚咚嗆,唱歌跳舞多歡暢,咚嗆咚咚嗆,幸福的生活甜呀甜又香,咚嗆咚嗆,咚咚嗆!”旋律又極有過年氣氛,如果教師將其配上伴奏讓孩子在過年的時候給家人展示一下,豈不是件極其美妙的事,孩子既有學習的興趣,又能得到極好的展示、鍛煉,親朋好友還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唱歌烘托過年的氣氛。
兒童邊彈邊唱兒歌不僅能使他們情感表達的需要得到滿足,而且能讓他們享受到身心的愉悅,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啟迪了心智,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人格,鋼琴教學的意義真正得以實現(xiàn),那因為“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任何一門功課、技能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新樂.兒歌彈唱教程[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第一版).
[2]宋申.中外名曲欣賞指南[M].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87(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