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探討文學功能上語用學理論的實用性極強,筆者將以中國現(xiàn)代知名作家錢鐘書的《圍城》為例,運用語用學方法剖析小說中人物對話的豐富內涵和文學功能。小說中關鍵人物的言語均具有深層次的意義,而語用學則可以對這些言外之意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詮釋,并深挖其文學功能。筆者做此項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把握小說人物對話中的潛在臺詞,分析其在表達上展現(xiàn)出來的功效,從而更透徹地理解《圍城》這部作品。從語用學角度鑒賞《圍城》的文學功能,的確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不同之處。
關鍵詞:語用學 角度 《圍城》 錢鐘書 文學功能
一
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語用學主要是以研究語言意義為主線探討如何使用和理解語言,這是一門新崛起的學科領域。怎樣利用語境和語言理解特定環(huán)境中特殊話語的意義即是語用學研究中的核心目標。與傳統(tǒng)的語法研究相比,語用學更加注重語言自身的使用價值與目的性,所以可以將其定位于基于人類語言本身的一項基礎研究。另外,從研究的意義上分析,語用學同語義學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前者在表達語言成分與符號單位的各種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了更深層次的含義。人在用語言表達的時候都會帶有既定的意圖,這也是說話人的真實目的。所以,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如果表達者僅僅懂得怎樣利用語法、發(fā)音以及詞匯去組成自己的語言,那么就會令聽話者對所接收到的語言含義產生誤解,無法真正體會語言本質的語用意義。由此得出,語用學概念的核心就是“意義”二字。按照時間與歷史的推斷,語義經過不斷的延伸與發(fā)展最后誕生了語用學,所以這門學科所針對的就是語言意義的研究。而在使用語境時會出現(xiàn)一種具體的意義,這與語用研究中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其對語用的研究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錢鐘書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文學家,其于1947年正式發(fā)表了長篇小說《圍城》,這是他嘔心瀝血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這部小說諷刺韻味十足,所以堪稱“新儒林外史”。自發(fā)表至今,這部小說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而不同的讀者對其內涵的闡述又大不相同。
《圍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大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為自己建造的困境。欲求而不可得的困苦與煩惱,兩者間的不斷轉換,無法逃脫的尖銳矛盾,希望和失望的糾纏,痛苦和歡樂交織,堅持與放棄的糾結等,這一切都源自于人類的生活。作者恰是通過對以上種種的深刻領悟而創(chuàng)造出了這樣一本《圍城》,小說主人公對人生的苦苦追求其實都是虛妄的,所以得到了悲涼的結局,但是在骨子里卻還是不放棄追求的初衷。通過小說人物語言的表達可以將錢鐘書勇于追求并且充滿希望的精神狀態(tài)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也是《圍城》這部作品文學功能的重要作用。
不同的批語家對這部小說的評價也大不相同。首先,一些西方學者認為,在《圍城》這部長篇小說中充斥著十足的精神危機感,這是由于西方開放的現(xiàn)代文明對中國知識分子產生的巨大影響和沖擊;而中國文學家們則堅定地認為西方文化不僅先進而且具有時代感,但這并不適合中國文學發(fā)展的現(xiàn)狀。以上種種充分驗證了,在中國是無法走資本主義道路的。至于錢鐘書,其自身的觀點與上述兩點毫無關系,他的立場不需要任何一方面的支持。正是這樣的態(tài)度給后來的學者們帶來了很大的啟示。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必須從民族的高度去理解《圍城》,其實就是想要打造一個困城之境。在這部書中,錢鐘書所要傳達的藝術思想是具有民族和歷史高度的,是讀者想象之外的。所以,必須跳出時代與民族的限制,要從人類的劣根性去研究錢鐘書的本意。一本傳世之作的誕生離不開精湛的文筆與千變萬化的故事情節(jié),《圍城》在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錢鐘書的文學造詣已經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整部小說可謂是妙語連珠。
二
縱觀整部小說,其應用了很多語言方面的策略,其中面子策略就是最為明顯的一處。各式各樣的人組成了社會,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是社會的一個體現(xiàn),倫理和道德是對人行為的約束,因此“禮貌”便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它可以幫助人與人之間維持一種良好、和諧的關系,可以保證社會活動的正常運轉。所以,毫不夸張的說,人類文明的標致就是“禮貌”,這是一條歷史發(fā)展的準繩,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息息相關。那么,就衍生出了一種禮貌現(xiàn)象,即面子,其與言語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一點在小說《圍城》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例如,第一章中的部分對話。
對話一:鮑小姐說,今天蘇小姐不會來了!
對話二:他同倉的安南人也上岸了,聽說那個人的鋪位油賣給了一個來自于西貢去往香港的中國商人。
對話三:鮑小姐似乎漫不經心的說,她們倆今天都是一個人睡的。此時,仿佛有一道電光從方鴻漸的心中閃過,但光太強令其無法直視,可全身的血卻早已沸騰起來。
上面3段對話的根本意思都在闡述并且強調,在這個晚上,這兩個人都是一個人睡的。表面上只是在說明一個事實,那么為什鮑小姐要反復3次的進行強調呢,這些看似無聊的話其實是在給方鴻漸的暗示,也給他留下了足夠寬廣的瞎想空間。就像是機器運轉的按鈕,語言啟動了暗示功能,而這種弦外之音卻令聽者通過思想上的分析搜索到自己想要的意義。那么,方鴻漸后來的一系列心里活動就不難解釋了,這也正是鮑小姐想要達到的效果。該情節(jié)恰如其分地發(fā)揮了語言的作用,錢鐘書對這方面的處理可謂是爐火純青了。
在接下來的章節(jié)中,方鴻漸又有這樣一段對話:“唐小姐,今天你可不僅是賞了面子,更是救我于水火啊。作為這里的主人我深表感激,以后必然要多多邀請你才好。如果請客沒有一個人來,那跟在社交生活上被判死刑又有什么區(qū)別呢?!?/p>
看到上述的語言,可以體會出方鴻漸的言辭充滿夸張和開玩笑的韻味,但更深層次的意義是他對唐小姐有了男女之間的感情,他在向自己心儀的對象示好。但這僅僅是他第二次見到唐小姐,那么對于一個女人而言,見過兩次面的男人對自己說如此曖昧的話的確非常有面子。如此,便迎合了面子策略的核心思想。
后續(xù)情節(jié)中,當方鴻漸正準備回答時,旁邊的趙辛楣言道:“哎,老方,讓我道歉沒問題,但你不能借假生氣逃跑啊!說好今天你當主人,不結賬就溜,我們當客人的身上可沒有錢,被留在咖啡館等你解救呢,趕緊來吧!晚上水酒一杯謝罪。”方漸鴻不禁一笑:“我馬上過去!”
在小說的情節(jié)中,出現(xiàn)了很多情況,趙辛楣當眾嘲笑方鴻漸,因為他僅僅是沒有得到唐小姐的青睞就變得魂不守舍甚至憤世嫉俗,這樣太沒有骨氣了。而方鴻漸聽到這樣的話自然非常生氣,因為令他很沒有面子,所以憤憤地離開了咖啡廳。這就是為什么趙辛楣在打電話的時候刻意用到了“救命”的詞,是為了維護方鴻漸的自尊心,并且保住了他的面子,所以只有把自己的處境說得非常不堪,才能給方鴻漸表現(xiàn)的機會。而如此風趣并且處處禮讓的電話怎能令方鴻漸不高興,所以他不禁笑了,之前的誤會自然煙消云散。
三
小說《圍城》意在打造一個困城之境,而小說中的主人公們就在這座自己打造的城中苦苦掙扎,相互折磨。例如,文中第八章,孫柔嘉與方鴻漸新婚初始然后相約去探望趙辛楣的老母親,卻陰差陽錯的碰到了也同樣趕往趙家的蘇文紈。蘇文紈看到方鴻漸以后自然是一痛奚落和諷刺,這些也都被孫柔嘉看到眼中。回來后,孫柔嘉嘲笑道:“我算是看清了,全是吹牛,全—是—吹—牛。”如此的話語刺激到了方鴻漸的神經,所以他問道:“誰吹牛?”
“當然是你啊,從前,你總是說人家有多愛你,還非要嫁給你??墒聦嵤撬裉煲呀浐挖w辛楣好上了,人家壓根都不愿意多看你一眼,你是追求她沒追到吧!男人就愛吹牛!”
對于孫柔嘉提出的這種“古史辯”方鴻漸根本就提不出任何反駁的證據,所以無奈之余反復的自嘲著:“就當我吹牛,被你看穿了,就當我吹牛好了?!?/p>
而孫柔嘉并不肯就此罷手,反而追問道:“人家多好啊,不但生的漂亮,而且父親又有錢,還是個女留學生,如果我是你,她要是看不上我,我就得跪地上求她跟我好,更何況她居然垂青——”
因為觸及到了男人的尊嚴和面子,方鴻漸不在那么淡定了,他眼圈一紅粗暴的說道:“是,是,她就是把我甩了。但是,不還有你這樣的女人千方百計非要往我身上撲,非要嫁給我!”這幾段是新婚燕爾的小兩口的對白,由于受到蘇文紈的諷刺和奚落,孫柔嘉自然面子上過不去同時她也在妒忌蘇,所以滿肚子的氣無處發(fā),那么方鴻漸就成了唯一的目標。兩個人的對話都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說的,明顯就是對對方故意的嘲諷,這便是從語用學角度剖析出的對話的意義。
在小說中的第九章還有這樣一節(jié)對話,二奶奶來了與正在洗臉的三奶奶進行交談:“這件事不太對勁兒啊。從香港到上海也就3、4天的時間,這都等不了了?”三奶奶自然也不甘示弱,緊跟道:“他們在內地訂婚就非常的突然,那時候我就覺得不太正常,看來這事兒早就有毛病。”二奶奶道:“是?。∥耶敃r也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是幾月定的婚?”這兩人曲指算了算,不禁相視而笑。鳳儀為人老實,所以被驚得目瞪口呆,而二奶奶則說道:“三叔,咱們的這位嫂子,恐怕是家里媳婦中第一個破紀錄的人?!?/p>
上述對話的前提是,遠在香港的方鴻漸寫信跟父母說,自己要與孫柔嘉在香港舉行完婚禮后再回家,所以二奶奶與三奶奶才開始展開毫無邊際的推論:兩個人之所以將結婚的日期提前是因為孫柔嘉懷孕了。而這正好也給他們留下了茶余飯后的笑柄。但畢竟是兩個人憑空的猜測,沒有直接的證據也不代表事實,所以在陳述的時候不能說的太直白,以含糊的詞語表達,語言越是不完整就越能給彼此留下瞎想的空間和杜撰的機會。尤其是二人的對話中提到“第一個破紀錄的人”,那么是破了什么紀錄呢?很多讀者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烧f話的人其實是有意不說明白的,所以這與上文提到的對話中的言外之意是非常吻合的。
四
場景、地點、時間、空間、聽話人和說話人等都屬于語境環(huán)境的因素,它是研究語用學的必要條件,因為語用學主要針對的就是話語的生成和理解。有句俗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睋Q言之,根據交際對象和交際目的的差異,采用不同形式的語言和組成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一種頗為典型的語用思想,它可以完整地表現(xiàn)出人類交際能力的強弱。錢鐘書嘔心瀝血的《圍城》可謂是一個時代的結晶,雖然整個故事情節(jié)沒有設定唯一的線索,但這也恰巧是這部作品的經典之處。從語用學角度分析《圍城》,錢鐘書是非常偉大的,他可以創(chuàng)作出如此優(yōu)秀并且意義深刻的作品。通過語用角度分析《圍城》中的情節(jié)語言,更能體會出其中的魅力所在,這種研究方法可以讓文學功能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富平:《運用語用學理論解讀〈圍城〉文本的言外之意》,《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2] 高航:《禮貌現(xiàn)象研究評介》,《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
[3] 張明亮:《你看一盤散沙,我看一船珍珠——論〈圍城〉的結構》,《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4] 張敏杰:《〈圍城〉的語言藝術》,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5] 白曉燕:《〈圍城〉及其英譯本中隱喻的模因論研究》,內蒙古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斌,鄭州旅游職業(yè)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