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苗苗
【摘要】本論文試圖從模糊語言學的角度對《警察與贊美詩》的語言進行分析,主要對模糊限制語進行概括分類再探討模糊限制語在該短篇小說中的應用及其作用。
【關鍵詞】模糊語言 模糊限制語 《警察與贊美詩》
一、引言
《警察與贊美詩》是美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之父歐·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幽默風趣、辛辣諷刺是這篇小說的藝術特色,而語言是這一切的基礎。本文以語言的模糊性為視角,對該小說的語言進行了分析。模糊性是自然語言的固有屬性,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常常借助模糊語言,即使是《警察與贊美詩》這樣短篇的小說也是如此。模糊限制語作為模糊語言家族的一員,更是在小說中發(fā)揮重要功能。
二、模糊限制語簡介及其概述
最早對模糊限制語定義的是George Lakoff(1972)。他稱其為“將事物弄的模糊不清的詞語”。對于它的分類,迄今引用最廣的是E.F.Prince (1982)的分類。徐海洋(2008)在前人研究基礎上,豐富了Prince的分類,提出了新型模糊限制語——缺失型模糊限制語。但學術界最常引用的還是Prince的分類法。
1.E.F.Prince對于模糊限制語的分類。模糊限制語可分為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和緩和型模糊限制語。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分為程度變動語和范圍變動語。前者揭示語義上有程度差別,如:a little,more or less.后者給話題限定某種范圍。如:about,over。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分為直接緩和語和間接緩和語。前者表現(xiàn)說話者對話題的直接猜測和猶疑。如:I think,probably。后者引用第三者的看法,間接表達說話人對某事的態(tài)度。如:it was said that……
2.模糊語言和情態(tài)的重疊。韓禮德將情態(tài)描述為“正負兩極之間的中間級別”(Halliday,1994)。Fowler(1979: 168)認為,表達情態(tài)的語言手段有情態(tài)助動詞、情態(tài)副詞和評價性形容詞及副詞,還有表達了解、預知和評價的動詞,如: seem,guess.上述詞語都是模糊語言,大部分是模糊限制語。
3.模糊限制語還有“否定詞+程度副詞+形容詞”的形式,如not too big.
三、模糊限制語在《警察與贊美詩》中的應用及其功能
1.變動型模糊限制語。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一種模糊語,在《警察與贊美詩》中也多有涉及。例:
The young woman moved away a few steps.
年輕女人移開了幾步。
本句用了程度變動語“a few”,說明年輕女人只移開了一小段距離,在蘇比把小流氓所干的卑鄙無恥的勾當表演得惟妙惟肖之后,這個女人并不拒蘇比于千里之外,這為下文中她的真正品性的顯露作了鋪墊。
2.表達情態(tài)的語言手段作為模糊限制語。
(1)情態(tài)動詞。例如:Don't you figure out that I might have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it?
你不以為這事可能與我有關嗎?
砸碎窗玻璃后,蘇比等著警察去抓他。但警察竟問他肇事者去哪里了,完全不懷疑他,這讓蘇比哭笑不得。該句中使用了“might”表達了蘇比對警察思維邏輯的不理解,不能相信。
(2)另一種表達情態(tài)的語言手段,即表達了解 、預知和評價的動詞,如: seem,guess。例如:
Three months of assured board and bed…… seemed to Soapy the essence of things desirable.
整整三個月,有飯吃,有床睡……對蘇比而言,這似乎就是日思夜想的最大愿望。
“有飯吃,有床睡”是一個人對生活非常低的需求,但對蘇比而言,卻似乎是最大愿望。作者將“seem”這一模糊限制語用于旁白敘述中,傳達了對蘇比愿望所持的遲疑或保留態(tài)度,表達了對蘇比這樣的窮人最大愿望是簡單卻又難以實現(xiàn),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窮人的悲慘境遇。
3.“否定詞+程度副詞+形容詞”的形式
例:The hibernatorial ambitions of Soapy were not of the highest.蘇比越冬的抱負并不算最高。
在該句中,作者使用了“not of the highest”這樣的模糊語言,而沒有用直接“the lowest”,一方面在表達上更加委婉含蓄,另一方面則暗示了社會中還有比蘇比的境遇更加悲慘的人。
四、結語
本文從模糊語言學的角度對《警察與贊美詩》中的語言進行分析,主要探討模糊限制語在該短篇小說中的應用。分析表明,無論是變動型模糊限制語,表示情態(tài)的模糊限制語還是特定形式如“否定詞+程度副詞+形容詞”的模糊限制語,在《警察與贊美詩》中都有很好的應用并對小說內容的充實及上下文銜接起到了直接或間接的作用。
參考文獻:
[1]Fowler, Roger.Literature as Social Discourse[M].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 Ltd: London,1979.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M].London: Edward Arnold,1994.
[3]Lakoff G.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1972(02):458-508.
[4]Prince, E.F., Frader, J.and Bosk, C.On Hedging in Physician-Physician Discourse[M].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2:83-97.
[5]徐海洋.模糊限制語分類新探[J].考試周刊,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