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惠
【摘 要】閱讀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功,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前提條件,新課程改革特別重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開展對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這對于改善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8-0115-01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先解決學生主動閱讀的原動力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課內(nèi)、課外的大量閱讀之中。長期以來小學生處于“被閱讀”的境地,閱讀興趣不高,這導致了語文閱讀教學高耗低效。殊不知小學生的學習往往是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的,如果體會不到學習的興趣,就不會在意自己學習成績的好壞,不會用心自己的學習行為。合理的課堂教學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在良好的情境帶動下得以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一上課就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學習的“樂之者”。例如我在教學《頤和園》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頤和園的視頻,并介紹說:北京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不僅僅因為它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還因為它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優(yōu)美的風景。頤和園就是其中的一處著名的景點。它有哪些美麗的景點呢?讓我們隨著多媒體瀏覽一下,一起感受它的美麗。當學生看完多媒體的圖片,便迫不及待地投入閱讀課文了,為接下來的教學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氣氛,使他們處于急于求證的心境中,從而引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 結合閱讀,教學生學會提問
古人云:“學則須疑,疑則有問?!币蓡柺前l(fā)現(xiàn)之母。在閱讀教學中,要教學生學會提問,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會提問,關鍵在于優(yōu)化教學策略。何處尋疑?怎樣質(zhì)疑?學生有的不知所措,有的包羅萬象,有的要兜個大圈,很難一下點到“要穴”。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主動引導的作用,適時點撥誘導,教給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提出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教學方法的問題,也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是質(zhì)量觀、學生觀的反映。傳統(tǒng)教育的學生觀認為學生聽話,不亂說不亂動就是好學生?,F(xiàn)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敢想敢干,勇于創(chuàng)新。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和諧、互相尊重、知性相融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提供敢問的學習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能問的學習機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如教學《可貴的沉默》時,可提出:(1)“沉默”指的是什么?誰在沉默?為什么沉默?(2)“可貴”的意思是什么?(3)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又如《圓明園的毀滅》,可提出這些問題:(1)為什么說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是當時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2)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說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3)“凡是能拿走的統(tǒng)統(tǒng)掠走”說明什么?這樣的模式,簡單容易掌握,學生也樂于嘗試。
三 設計游戲,玩中求知
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以自己的學習興趣來轉移,有了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我要學”的愿望和需求,就能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把握學生的童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寓學于樂,有利于培養(yǎng)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因此,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好奇心,使其進入閱讀的最佳狀態(tài)。在新課程改革中,要少給學生一些枯燥,多一些情趣,用興趣打開學生心扉,激發(fā)學生靈感。
四 延伸閱讀,開拓思維
延伸閱讀有助于彌補教材針對性及目的性不強的問題,訓練學生的分析、判斷、綜合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通過延伸閱讀,學生能鞏固在課內(nèi)學到的閱讀方法。延伸閱讀以教材為中心,向課外輻射,學習與本文相關的課外知識,舉一反三,以點帶面,開拓學生的思維,并在不斷的閱讀積累中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為寫作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少年閏土》的閱讀教學后,我問學生“你們愿意當少年閏土還是少年魯迅?”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有的說:“選擇當閏土,寧愿去捕鳥、守瓜田,因為現(xiàn)實中他們只能天天學習,沒有童年的快樂?!庇械恼f:“既不愿當閏土也不愿當魯迅,我想當我自己,因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還有的說:“我真想當一回自己,但是每天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的……”于是,我讓學生以閏土為文章的主角,改寫故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延伸閱讀訓練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積累了一定的技巧和素材。只有進行與教材相關的專題閱讀和探究,才能逐漸從原本認識的表象提升到事物的內(nèi)部本質(zhì),有助于提高閱讀的效率,這也是延伸閱讀的最終目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是學習、吸收知識必須具備的不可缺少的能力,是小學生豐富生活經(jīng)驗、積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途徑。只要我們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牢記語文課標的閱讀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做到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兼顧,多讀書,讀好書,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相信閱讀之花會越開越美麗。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