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生物教學;合作學習;分組;開展;目標;任務;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6—0082—01
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習方式之一。生物新課程中,有很多內容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下面,筆者就初中生物教學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體會。
一、合理進行分組
合作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合作學習小組,因此,合理分組是有效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
1.合理安排小組人數(shù)。 合作小組一般4-6人為最佳。當然,有時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讓同桌2人為一組或者前后鄰桌4人為一組。
2.精心搭配小組成員。合作小組的人員搭配一定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yōu)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
二、有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1.制訂活動規(guī)則。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合作學習也是如此。因此,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制訂科學合理的活動規(guī)則。筆者和所帶班的學生一起制訂了如下規(guī)則: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記下來。之后由小組長安排,各個成員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所有組員都發(fā)表完自己的意見之后,組員之間積極討論。最后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后,由記錄員將其整理出來。
2.組內成員分工合理明確。有效合作離不開合理分工,合理分工是為了有效合作。筆者是這樣分工的:每個小組設有一名小組長、一名紀律員、一名操作員、一名記錄員、一名匯報員,各成員的職責不同,各自行使好自己的職責,讓探究活動順利進行。各小組成員的分工不是穩(wěn)定不變的,在一定周期后,小組長會調換他們的任務。比如,紀律員下個月要去擔任匯報員,這個月?lián)尾僮鲉T的下個月去搞記錄,讓每個學生對小組中的五個角色所承擔的工作都了解,都會做,并明白這五項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3.活動記錄進小組檔案袋。設計記錄表,記錄每次討論的過程、結果,以及每個組員承擔的角色,方便及時查閱,同時也能對學生合作學習行為起到督促的作用。
三、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和任務
合作學習目標應包括兩類,即專業(yè)目標和合作技能目標。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十分重視專業(yè)知識目標,往往忽視學生交往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其實,在合作學習教學中,對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合作學習中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傾聽、質疑、堅持自我、互相幫助、加強整體意識、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等。
例如,“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所安排的第一個探究實驗, 為了避免學生盲目地、無序地進行,筆者讓學生分小組有序觀察,并要求認真觀察,如實記錄。等每個小組觀察完畢以后,分小組交流、形成共識,選取一人代表小組發(fā)言,描述觀察過程,驗證假設,得出結論。教師和全班學生一起,根據(jù)各組表現(xiàn),評出三個優(yōu)秀小組。
四、合理建立評價體系
評價小組活動是對小組成員所付出行動的一種肯定和鼓勵,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獲取進一步的發(fā)展。因此,評價必須全面、合理、科學,并滲透探究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1.注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參與評價。經(jīng)常性提出下列三個問題:①你會用哪一個詞描述小組今天的情況如何?②你能用一個詞描述你心目中學習小組的樣子嗎?③每個人都在參與嗎?根據(jù)學生參與程度和合作學習的內容,每月評出最佳合作小組。
2.檔案袋評價。檔案袋的項目包括書面作品的樣本,標準化的記錄表,小組報告,測試和小測驗,調查結果,其他同學的意見,學生活動的錄像帶,獲得的獎勵,自我評估等。
3.現(xiàn)場評價。每學年定期舉行一次小組匯報課,各小組自主選擇一個探究課題或是調查報告,可以做成幻燈片、展示板,以演講等形式,向全班學生呈現(xiàn)小組的成果,由全班學生一起給出評價,也可以請別的教師來當評委,并給予點評。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