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茜
英語預制語塊成效性之多視域理論研究
□李 茜
英語預制語塊研究在最近二十年間漸入蓬勃發(fā)展期。但是,當前學界主要的語言學流派對英語預制語塊在語言習得中成效性的認識仍存在明顯分歧,其中包括基于語言先天論的生成語法理論、基于認知法的語言涌現(xiàn)論以及基于語料庫或心理語言分析的語言雙系統(tǒng)加工理論。本文對這些主要理論流派有關語塊成效性的觀點進行對比分析,梳理各理論框架的優(yōu)劣,并指出造成語塊成效性認識分歧的五個層面的原因以及對我國語塊研究發(fā)展的啟示。
語塊 語言習得 理論研究
英語預制語塊作為一種普遍而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滿足了人類以有限的語言資源應對紛繁復雜世界的需要。早在19世紀中葉這一語言現(xiàn)象就受到關注。John.H.Jackson(Wray,2002)發(fā)現(xiàn),盡管句法失語癥患者無法組建新的句子,但仍能夠流利說出日常問候、祈禱等固定的語塊。故而語塊在語言使用中發(fā)揮了一些句法無法實現(xiàn)的功能。
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前,語塊在語言學界并未受到重視。原因在于,當時占主流地位的生成語言學理論強調通過句法實現(xiàn)語言創(chuàng)新能力。生成理論創(chuàng)始人喬姆斯基(1965:6)指出:“語言最基礎而重要的屬性在于創(chuàng)造性,它提供了表達無限思想的手段,并且能夠應對無數新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弊源?,有關語言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長期居于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的中心。
最近二三十年間,隨著語料庫語言學、心理語言學和認知學的發(fā)展,學者們發(fā)現(xiàn)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被過分夸大,本族語者并非隨時發(fā)揮其句法規(guī)則的創(chuàng)造力,相反,他們大量地重復使用固定語塊(Pawley & Syder,1983)。語塊重新獲得學界關注,且在近十余年間漸入研究發(fā)展期。學界開始探索語塊的語言習得成效性及其認知習得模式等深層面問題,但不同語言學流派對語塊成效性的認識存在分歧。這些學派主要包括語言先天論的生成語法理論、基于認知法的語言涌現(xiàn)論以及基于語料庫或心理語言分析的語言雙系統(tǒng)加工理論等。本文擬對上述理論框架中語塊成效性研究進行對比分析,辯證挖掘各理論優(yōu)劣,同時結合我國語塊研究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二語學習環(huán)境的語塊研究發(fā)展方向。
(一)邊緣說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喬姆斯基提出生成語法理論,重視語言能力研究,將句法和詞匯視為兩個涇渭分明的獨立體。這其中,句法被置于首要地位。喬氏強調語言能力的根本在于創(chuàng)造性和生成性,而創(chuàng)造性是通過對句法規(guī)則的習得而實現(xiàn)的,語言結構建立在抽象通用的句法規(guī)則和一些局域性規(guī)則上。因此,語言是一個基于句法規(guī)則而進行的自上而下的加工系統(tǒng)。
同時,生成語法理論強調語言系統(tǒng)的最簡化及心理語言存貯、加工的精簡原則,其語言描述直接指向遵循通用原則和特定參數限制的最簡單位自由組合的潛勢。就詞匯層面而言,生成理論流派主張“核心詞匯論”(Marslen-Wilson,Tyler,Waksler & Older,1994)。在心理詞庫中,只存儲核心不可分的詞匯單位或最小語義單位,通常不包含多詞詞串或語塊。語塊被分割后的組成部分(并非其整體)存貯在詞庫中。當然,只有那些違背語義規(guī)則而構成的,且應用并不廣泛的語塊(如by and large,to boot等)才存貯在詞庫中;而那些在語言交流中被廣泛運用且重復出現(xiàn)的程式語塊則被剔除在心理詞庫之外。生成流派認為這些語塊的意義可以由其構成成分的其他意義推導出來,或運用語用映射為該詞賦予一個整體意義。也就是說,這些語塊的意義是由具體規(guī)則衍生出來的,無需整體貯存在心理詞庫中。
簡言之,生成語法理論視語言習得的中心任務為對句法規(guī)則的習得,心理詞庫中貯存的是一系列不可再分的獨立核心詞,用來輔佐語法。而語塊作為一種可由句法或語用規(guī)則推導出來的詞的組合產物則處于邊緣地位,只是起到建立和維系詞與詞之間關系的作用。
(二)對語塊邊緣說的思考
在生成語法理論框架下,言語交際需實時運用句法規(guī)則構建言語。那么,在言語交際中,說話者所面臨的句法運算則可能成為意義交流的障礙,因此,句法運算過程所需的注意力不能多且須過程迅速。對此,Tannen(1989)指出,人類實時語言加工的速度并不如理想狀態(tài)那么快,其加工能力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限制:1.短期記憶容量有限;2.言語交際過程中存在爭奪有限注意力的競爭(如不同意義之間、意義與形式之間等)。因此,在日常交流中,實時運用句法規(guī)則的行為并不常見。語言使用者大多利用已經成型的語言框架表達意義,以此降低語句內部的編碼工作量,節(jié)省注意力,實現(xiàn)意義交流的目的(Pawley & Syder,1983)。對二語習得而言,語言學習者較本族語者面臨的在線交際壓力和爭奪注意力焦點的競爭更為激烈,而運用句法規(guī)則構建語言占用了大部分注意力資源,很難在交際過程中注意到其他任務,從而導致交際欠缺流利和復雜度。
再來看由生成語法理論衍生出來的“核心詞匯論”。該理論所隱含的前提是人類記憶系統(tǒng)縝密、組織結構緊湊。對此,Bolinger(1975)指出,長期記憶系統(tǒng)容量巨大,且包括冗余信息。一個詞項的多重表征可以在記憶中分別保存,其中的基礎單詞用于生成語句,而該單詞的其他表征可與其他詞組合,以預制語塊的形式被整體貯存、提取。因此,記憶的組織結構并非簡單追求緊湊原則,而是為了使用便捷而構建。聯(lián)結主義的倡導者亦認同固定詞組及多詞素單位以整體形式存貯于詞庫中。Lamb(1998)認為,生成語言學家關于核心詞匯論(即減少論)的觀點源自其將語言視作一個獨立的實體而非使用中的系統(tǒng)。他指出,這些語言學家反對核心詞庫的單詞重復也就是反對認知現(xiàn)實,多詞素單位或語塊在詞庫中的形成,是其組成成分在語言使用中反復激活的結果。
總之,生成語法理論的強大在于它避開了會話者在真實語境中的語言行為,或避談哪些語法結構比另一些更難處理。但喬氏理論大多基于少量語言示例或語言本能,從而遺漏了語言使用這一重要維度。相應地,也就忽視了語言行為中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預制語塊的普遍使用及其對語言習得的成效性。因此,喬氏理論在最近二三十年期間受到質疑和挑戰(zhàn)。
(一)塊范例說
最近二三十年期間,語言使用引起學界廣泛關注,這其中尤以涌現(xiàn)論最為突出。以語言行為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涌現(xiàn)論繼承了皮亞杰的認知發(fā)生論觀點,認為人的認知能力發(fā)展是經驗和普遍認知機制互動的結果。與生成流派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涌現(xiàn)論者認為不存在專門的語言習得機制,學習者運用一般的學習機制來分析語言輸入頻率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礎上歸納語言規(guī)則。(N.Ellis,2003)
研究者(N.Ellis,2002;Tomasello,2003)從兒童習得母語的語料中發(fā)現(xiàn),兒童以程式語(即語塊)為起始來習得母語,他們在日常言語交際中所接觸的詞組及語塊是其語言發(fā)展的模版和范例。兒童在掌握了豐富的語塊和搭配后,對各個層面(從字母、語音、詞素到小句、語言片段)的語言成分進行語塊化處理。(N.Ellis,2003;任慶梅,2007)。當兒童反復遇到類似語塊時,這些語塊作為整體單位得以凸顯,而與其相鄰的語料則被切分。他們從此依靠的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基于語塊的低語域填充模式。這期間,兒童雖然借助此填充模式輸出語句,但并非依靠抽象的語法規(guī)則,而是依靠對語言輸入中句型信息的模仿和歸納(任慶梅,2007)。在模仿和歸納過程中,語言中規(guī)律性的內容(即句法規(guī)則)作為范例的中心趨勢涌現(xiàn)出來。因此,母語習得通常是按照“程式語(語塊)——低語域填充模式——創(chuàng)造性構式”這一自下而上的順序發(fā)展的,而其中的句法習得就是通過積累大量范例,以頻率為基礎,經過長時間對輸入語言特征的分析而抽象出句法規(guī)則的過程。那些表面看上去流利且符合句法規(guī)則的語言行為實際上來源于說話者以往的言語經歷。(N.Ellis & Larsen Freeman,2006)
涌現(xiàn)論認為,語言習得借助于共現(xiàn)語言成分之間聯(lián)系的逐漸加強而得以發(fā)展。在兒童接觸的語言輸入中,出現(xiàn)及共現(xiàn)頻率高的語塊更容易受到注意、理解、學習、記憶,并作為范例而得以運用。
總的說來,承襲了認知法的語言涌現(xiàn)論完全顛覆了生成理論有關內置語言習得機制的提法,以及自上而下以句法規(guī)則為主導的語言習得過程,轉而主張以語料為驅動、以語塊為基礎、以語法系統(tǒng)性為特點的涌現(xiàn)觀。在涌現(xiàn)論的理論框架中,語塊并非處于語言習得的邊緣,相反,它在語言習得中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范例”作用,是語言習得和發(fā)展的基礎。
(二)對語塊范例說的思考
在N.Ellis等提出的語言涌現(xiàn)論框架下,語言習得的過程,總的說來,就是對語塊范例進行模仿,以及對所遇見的語言材料進行泛化、分析、抽象、歸納的過程。而句法規(guī)則和語言模式則是在此過程中作為中心趨勢涌現(xiàn)出來的。
但是,在母語習得的過程中,兒童是否會對接觸到的全部語塊進行分析、類比和泛化,以實現(xiàn)句法規(guī)則的涌現(xiàn)呢?Wray(2002)的研究表明,兒童接觸的語言材料大致包括以下四類:偶爾接觸的新構式、某說話者個體偏好的語塊、社會通用的習語和成語及在形式上經常固定的“規(guī)約化”語塊。就前兩類語塊而言,由于其出現(xiàn)頻率小且欠缺群體性,因此,很難由此實現(xiàn)句法規(guī)則的涌現(xiàn)和泛化;而第三類語塊即習語,由于通常不符合語義或句法規(guī)則,兒童無法對其進行常規(guī)分析,只能將其整體貯存于心理詞庫中。第四種是除成語外的常用語塊,這類語塊在語言輸入中所占比例較大。Wray(2002)指出,由于這類語塊形式固定,且具有約定俗成的語義和語用規(guī)則,即使是符合句法規(guī)則,兒童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對其進行分析或切分。只有當聽說者感到有需要進行分析時,才會對這些語塊展開分析加工。這就是Wray(2002)提出的“純需求分析模式”。這樣看來,真正用于分析加工以歸納句法規(guī)則的語言行為并不如涌現(xiàn)論者所說的那么多。語塊能否作為語言習得的范例來促進句法規(guī)則的涌現(xiàn)其實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另外,到目前為止,涌現(xiàn)論雖然已經廣泛應用于語言學與二語習得研究,但對于一些生成語法理論所關注的高度抽象復雜的句法規(guī)則,它尚未提出讓人信服的解釋方案(賈光茂,2011)。因此,基于語塊范例,對語言輸入進行分析,并以此歸納句法規(guī)則的涌現(xiàn)論本身仍存在一定的瑕疵。
研究發(fā)現(xiàn),生成理論的語塊邊緣說和涌現(xiàn)論的語塊范例說處于語塊成效性之爭的兩端,呈水火不容之勢。除此之外,有學者指出句法與詞匯語塊處于雙系統(tǒng)并存地位,并分別從語料庫語言學、語言使用、語言習得的角度提出了“雙系統(tǒng)加工”理論,即運用不同的語言機制處理不同的語言內容。
(一)雙系統(tǒng)(句法+詞匯語塊)并存論
語料庫語言學研究發(fā)現(xiàn),語言使用者在運用大量的半成品詞組。雖然這些詞組在句法層面上可再分解,但仍作為預制語塊整體使用(Biber,1988;Carter & McCarthy,1995)。語料庫語言學學者Sinclair(1991)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語篇意義時,人們通常使用兩種不同的語言加工原則:一是“開放式選擇原則”(又名空缺填充模式),即在語言使用中遵循句法規(guī)則,選擇單個的詞匯填充語篇空缺以構建語言;二是“習語原則”,即語言使用者擁有一些預制的半固定詞組和語塊。在語言行為中,使用經常共現(xiàn)的詞組(或語塊),亦反映了人類的認知經濟原則。其實,“開放式選擇原則”和“習語原則”兩者本身并無優(yōu)劣之分,語言使用者可以在兩者之間自由轉換。但是,在日常語言運用中,說話者往往首選習語原則。該原則適用于大多數文本和語境。當說話者臨時接觸到需要創(chuàng)新的詞匯語境時,會轉而使用開放式選擇原則,然后立刻轉回習語原則。(Sinclair,1991:114)
Wray(2002)從語言使用者需求分析的角度提出了語言處理的雙系統(tǒng)機制:分析加工和整體加工機制。分析加工機制負責對新的語言材料進行解碼,其中涉及單詞、詞素與語法規(guī)則的交互作用;整體加工機制則依賴存貯于記憶中的預制語塊產出語言。Wray(2002)提出的“純需求分析模式”指出,語言使用者依據語言材料及交際情景的需求來決定使用哪種處理機制。具體說來,分析加工機制主要用于表達或理解新的語言形式,而整體加工機制則用于日常交流,以減少實時加工壓力。大多數說話者更偏好使用整體加工機制,原因在于,在交流中,語用恰當的整體表達比單純的句法組合更為地道,而且聽說者不需要對語塊的內在結構進行處理,從而保證了語言的流利度(Pawley & Syder,1983)。Wray在分析雙系統(tǒng)機制時強調,整體加工機制并不限于處理那些無法通過句法規(guī)則進行創(chuàng)造、理解的語塊,也可用于處理那些通過語法加工可獲得相同結果的語言材料。正如Bolinger(1975:29)指出:“我們具備分析能力并不意味著我們需要這么做?!?/p>
總之,Sinclair和Wray一致贊同在語言習得和使用中,“句法+詞匯語塊”雙系統(tǒng)并存,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對等。與生成理論觀點相對的是,Sinclair和Wray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涉及語塊的“習語原則”或“整體加工機制”發(fā)揮主要作用,而涉及句法的“開放式選擇原則”或“分析加工機制”雖然存在,但屬于聽說者偶爾或間接選擇的機制。因此,雖然句法和詞匯語塊雙系統(tǒng)并存,但語塊整體加工原則是語言習得的主要機制,是促進語言(包括母語和“二語”)發(fā)展的關鍵因素。(Wray,2002)
(二)雙系統(tǒng)動態(tài)發(fā)展論
Skehan(1998)借助神經語言學家Van Lancker(1987)的研究成果,佐證了語言處理的“雙系統(tǒng)說”。Van Lancker(1987)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左腦負責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命題式語言加工;而右腦則負責整體的非命題式語言加工?;诖?,Skehan(1998)提出,在語言處理中存在雙系統(tǒng)運行:規(guī)則系統(tǒng)和范例系統(tǒng)。
具體說來,規(guī)則系統(tǒng)分類有序,結構緊湊,具備生成性。運用規(guī)則可以生成新句子,也可以運用新規(guī)則替換舊規(guī)則從而重構語言。規(guī)則系統(tǒng)強調語言的可分析性和生成性,但其最大的代價就是沉重的在線語言加工負擔。再者,規(guī)則并非生而知之,需要經歷復雜的建構過程。這其中涉及的可分析單位細小繁瑣,要求聽說者在語言理解和產出的過程中重點關注語言形式的細節(jié),這需要耗費大量的注意力。(VanPatten,1994)
而范例系統(tǒng)正好與之相反,它依靠龐大的長期記憶系統(tǒng)進行運作。記憶系統(tǒng)中貯存了同一單詞的多種表征形式,以此組合不同的語塊。因此,范例系統(tǒng)缺少分類,其生成能力無法比肩規(guī)則系統(tǒng)。而且,由于該系統(tǒng)涉及相對固定的語塊,所以用范例系統(tǒng)表達新事物的能力有限。范例系統(tǒng)的主要優(yōu)勢是,在線語言加工的壓力減少,以及語言交流的速度提高。該系統(tǒng)涉及的語塊作為一個整體來發(fā)揮作用,從而不需要復雜的句法運算。對二語學習者而言,他們可以把更多的資源用于意義層面,如信息和概念的組織。Skehan(1998)同時也指出,范例系統(tǒng)的另一缺陷在于,它由累積的語塊構成,可能造成語塊對語境的過度粘附。因此,范例系統(tǒng)很難用于復雜的信息表達。
總而言之,規(guī)則系統(tǒng)和范例系統(tǒng)各有優(yōu)劣。前者強調語言表征,會逐漸發(fā)展為一個開放的、以形式為主導的語言系統(tǒng),卻以沉重的在線語言加工負擔為代價;而后者則強調語言意義,實現(xiàn)了流利快速的在線交流,但不一定能夠實現(xiàn)語言內在系統(tǒng)的變化。(Skehan,1998:89)
與Sinclair和Wray強調“整體加工機制”的雙系統(tǒng)不同,Skehan提出了雙系統(tǒng)動態(tài)發(fā)展觀:即在語言發(fā)展的過程中,詞匯(語塊)和句法在不同的階段發(fā)揮作用。在語言(尤其是母語)發(fā)展初期,詞匯范例系統(tǒng)發(fā)揮主要作用;基于語境的詞匯及語塊可以在語言交際中直接使用。之后,句法規(guī)則系統(tǒng)在詞匯范例的基礎上得以逐步形成。其結果是:在詞匯和語塊基礎上起步的語言循著句法規(guī)則繼續(xù)發(fā)展,而其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的是規(guī)則系統(tǒng)。但是,句法化過程并不是在線語言加工的基礎。在隨后的語言發(fā)展中,句法化的語言重新被語塊化和詞匯化,可按句法規(guī)則分析的語言單位被整合成詞匯語塊得以運用,以此減輕在線加工負擔。
Skehan提出的是“詞匯化/語塊化—句法化—重新語塊化”三階段的語言動態(tài)發(fā)展觀。但是,此三階段并非遵循純線性發(fā)展順序。在同一時間內,語言系統(tǒng)的各個層面可能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在具體語言行為中,語言使用者交替運用“規(guī)則系統(tǒng)”和“范例系統(tǒng)”進行語言加工。當時間緊迫且具強烈具語境支持時,以范例系統(tǒng)為主的交流更為合適;而當時間充裕且要求意義精準時,規(guī)則系統(tǒng)則更為可取。同時,Skehan(1998)強調指出,語言雙系統(tǒng)動態(tài)發(fā)展的前提是語言使用者未錯過語言習得關鍵期,他們能夠在范例的基礎上利用內在語言習得機制(即普遍語法)構建句法規(guī)則。對正常母語習得者而言,認知成熟伴隨而來的便是句法化過程的建構(Pinker,1994)。因此,本族語者能夠在范例和規(guī)則系統(tǒng)中根據交際情景輕松轉換。
但是,若錯過了語言習得的關鍵期,自動利用普遍語法構建句法的途徑將被關閉。這時,語言使用者則主要依賴記憶中的范例系統(tǒng)進行交流。對二語學習者而言,如果錯過了語言習得的關鍵期,他們將面臨的困境是:很難自動達到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中的句法化構建階段(Skehan,1998)。而這正是二語教學的切入點,即如何幫助二語學習者實現(xiàn)從初始詞匯語塊階段到句法化,再到重新語塊化的發(fā)展。
(三)對雙系統(tǒng)理論的思考
Sinclair和Wray所提出的雙系統(tǒng)并存理論的基礎是,日常語言行為中有大量被重復使用的語塊。因此,與語塊緊密相關的“習語原則”和“整體加工機制”被一些學者視作促進語言發(fā)展的關鍵原則。需要明確區(qū)分的是,語言行為并不等同于語言發(fā)展。尤其是對二語習得研究而言,第二語言使用本身無法促進二語習得和發(fā)展(Widdowson,1989),促進語言發(fā)展仍需考慮包括句法規(guī)則構建在內的諸多因素。這可能就是雙系統(tǒng)并存理論尚未被廣為接受的原因之一。而雙系統(tǒng)動態(tài)發(fā)展論并非基于非語言行為,而是基于心理語言學和信息處理理論對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分析。令人遺憾的是,從理論上看來較為全面的雙系統(tǒng)動態(tài)發(fā)展論缺乏充分的實驗數據支持(Ellis,2008),而且學界對二語學習是否同母語習得一樣是從詞匯范例開始,還是差異性地表現(xiàn)為自句法構建開始尚未達成一致看法,該理論仍有待進一步商榷。
本文討論了當前學界主要理論框架下針對語塊成效性的爭議??傮w來看,其分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5個方面:1.語言習得的順序;2.語塊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3.心理詞庫的內容;4.分析和整合能力對語言習得的作用;5.創(chuàng)造性和程式性對語言習得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語塊對語言習得成效性之爭至今仍未有定論。從上圖看出,其分歧來自語言習得的各層面因素,且各理論在擁有一定優(yōu)勢的同時又存在一些局限性,難分孰優(yōu)孰劣,而這正是語塊研究的魅力所在。
語塊研究得以蓬勃發(fā)展的原因之一并不在于它獲得了學界一致的認同和定位,而在于來自不同理論流派的多視域關注和探索。我國學者在近十幾年間對語塊研究也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國內核心期刊發(fā)表的相關論文達百余篇。從現(xiàn)有文獻看,對語塊在二語學習中作用的研究占大多數,且研究結果基本趨同:即語塊在二語學習的教學、口語、寫作、翻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大多數研究方法單一、設計尚不夠嚴謹,且對語言發(fā)展和語言使用無明確區(qū)分,因此,對語塊成效性一邊倒的肯定也就值得商榷。而基于理論角度對語塊成效性進行的辯證思考則更是鳳毛麟角(董麗云,2010)。
在未來的語塊研究中,學者不妨考慮本文所列的五個分歧層面,以它們?yōu)檠芯壳腥朦c,從理論和實證的角度著手,探索在中國二語學習環(huán)境下語塊對語言習得的成效性,及如何實現(xiàn)中國二語學習者語塊能力與句法能力的平衡發(fā)展。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英語預制語塊心理理據研究及其認知習得模型構建[項目號:12YJC74004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1]Biber,D.Variation across Speech and Writing[M].Cambridge:CUP,1988.
[2]Bolinger,D.Meaning and memory[J].Forum Linguisticum,1975,(2):4.
[3]Carter,R.& McCarthy,M.Language as Discourse: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95.
[4]Chomsky,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Cambridge,MA:MIT Press,1965.
[5]Ellis,N.& Larsen-Freeman,D.Language emergence:Implication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558-589.
[6]Ellis,N.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143-188.
[7]Ellis,N.Constructions,chunking,and connectionism:The emergence of second language structure[A].In C.J.Doughty and M.H.Long(eds),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Malden,MA:Blackwell,2003.
[8]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nd ed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9]Lamb,S.M.Pathways of the Brai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8.
[10]Marslen-Wilson,W.D.,Tyler,L.K.,Waksler,R.& Older,L.Morphology and meaning in the English mental lexic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94,(1):3-33.
[11]Pawley,A.& Syder,F(xiàn).H.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A].In J.C.Richards & R.W.Schmidt(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New York:Longman,1983.
[12]Pinker,S.The Language Instinct[M].The Penguin Press,1994.
[13]Sinclair,J.McH.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 Oxford:OUP,1991.
[14]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UP,1998.
[15]Tannen,D.Talking Voices:Repetition,Dialogue and Imagery in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M].Cambridge:CUP,1989.
[16]Tomasello,M.Constructing a Language:A Usage-bas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7]Van Lancker[D].Non-propositional speech:neurolinguistic studies[A].in Ellis A.(ed.)Progress in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Vol 3,Lawrence Erlbaum,1987.
[18]VanPatten,B.Evaluating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LA:terms,linguistic features,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J].AILA Review,1994,(11):27-36.
[19]Widdowson,H.G.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for use[J].Applied Linguistics,1989,(10):128-37.
[20]Wray,[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1]董麗云.語言哲學視域下語塊對二語學習的成效性反思[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4):17-22.
[21]賈光茂.語言知識有多少是先天的?——二語習得涌現(xiàn)論與先天論之辯述評[J].當代語言學,2011,(4):361-368.
[22]任慶梅.構式習得認知心理機制詮釋研究綜述[J].外國語,2007,(6):39-43.
(李茜 廣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詞典學研究中心 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