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睿
(東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沈陽 110819)
“語塊”最早來源于心理學的“組塊”概念,指語言中的那些固定和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板塊結構。語料庫語言學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語言具有雙重屬性——分析性(analyticity)和程式性(formulaicity)[1]。分析性解釋語言中受規(guī)則制約的部分,程式性為大量語塊的存在提供了理據(jù)。語料庫語言學家Sinclair提出了語言加工過程要遵循的兩個原則:開放選擇原則(open-choice principle)和習語原則(idiom principle)[2]。前者強調(diào)利用語法規(guī)則來組建語句,后者重視存儲在大腦中的大量的半預制短語。
根據(jù)Wray的定義:語塊是“由連續(xù)或不連續(xù)的詞語或其他意義單位預制的,作為整體存儲在記憶中,使用時直接提取、無須語法生成和分析的一組序列”[3]。這一定義凸顯出語塊的兩個基本屬性——“預制性”和“整存整取性”。語塊不是通過語法規(guī)則臨時生成的,而是預先存在于大腦中的。在語言交際中,語塊是一個整體存儲和提取的信息加工單位。心理詞庫中存儲的語塊越多,組塊能力越強,大腦編碼和解碼的速度就越快。因此,以語塊為語言習得的基本單位,能減輕語言學習者理解記憶的負擔,提高語言記憶和產(chǎn)出的速度、準確性和流暢性[4]。
從文獻研究來看,對語塊的研究以口語語塊居多,對漢語書面語語塊的研究相對較少,對某一語體語塊的專門研究則相當缺乏。我們以科技漢語語塊為例,對漢語科技語體中的語塊進行分類和特征分析,以期研究結果對漢語教學特別是專業(yè)漢語和學術漢語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Nattinger & DeCarrico將語塊分為聚合詞、習慣表達、限制型短語和句子構造型短語[5]。Lewis將語塊分為詞和短語、高頻搭配組合、慣用話語、句子框架和引語[6]。二者都看到語塊的類于詞的屬性,都看到一些慣用的、固定的短語和句子型語塊,都看到語塊作為篇章組織的手段和句子構成框架的作用。此外,Lewis也注意到了高頻的詞語組合搭配語塊。以上分類方式對漢語不能完全適用,但是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
國內(nèi)學界對漢語語塊的分類存在分類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有根據(jù)語塊所屬的語法單位層次劃分的,如分為詞級語塊、句級語塊、語篇語塊[7];有根據(jù)語塊的形式劃分的,如劉運同將語塊分為固定的詞匯串和框架兩大類[8];李慧將語塊分為短語、固定語句、框架[9]。有根據(jù)語塊內(nèi)部結構是否可變劃分的,如將漢語語塊分為凝固結構和半凝固結構[9];也有分為內(nèi)部成分不變的組合、不變成分加可變成分的組合、框式組合的[10];有結合語法功能和結構形式劃分的,分為固定搭配、詞語構造成分和句子構造成分[11]。有從教學角度出發(fā)劃分語塊的,如李曉琪劃分了由虛詞構成的語言板塊、固定短語、常用實詞的固定搭配[12];周健結合漢語教學實際,把語塊分為詞語組合搭配語塊,習用短語、句子中連接成分等類固定結構[13]。吳勇毅等根據(jù)漢語的特點,將語塊分為5+1類:固定短語語塊、框架語塊、離合語塊、動補語塊、習語塊、即時語塊[14]。隨著研究的發(fā)展,學者們嘗試從多種角度對語塊進行劃分,如薛曉芳、施春宏將語塊看作是原型范疇,根據(jù)語塊的功能、形式、內(nèi)部緊密度等多方面因素,架構了漢語語塊的層級系統(tǒng)[15];王鳳蘭等基于語料庫分別從語義標準、語法標準、語用標準角度對語塊進行劃分[16]。
語塊是一種異質(zhì)的語言現(xiàn)象,是形式、意義、功能的結合體。它作為一種多詞組合,既可以對應詞、短語、句子,也可以對應短語構造單位或句子構造單位。所以,對語塊的分類并不能依據(jù)單一標準,而應從意義、形式、功能等多角度考察。
科技漢語首先屬于書面語,科技漢語中的語塊具有書面語塊的特征。此外,科技漢語也有區(qū)別于通用漢語的自身特點。我們分別從意義、形式、作為形式意義的結合體、功能四個維度考察科技漢語中語塊的類型。
僅根據(jù)語塊所表達的意義的不同,我們將科技漢語中的語塊分為專業(yè)性語塊和通用性語塊兩大類??萍嘉捏w中有專用于某一或某些學科領域的專業(yè)性語塊,也有通用于所有科技語篇的通用性語塊。專業(yè)性語塊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詞和語素)組合而成的專業(yè)術語,作為一種多詞單位,在此被認定為語塊,稱為術語語塊。另一類是含有專業(yè)術語以及其它專業(yè)詞語的搭配性語塊,稱為含專業(yè)詞搭配語塊。語塊意義類型分類舉例如表1所示。
表1 語塊意義類型分類舉例
在科技漢語的教學中,專業(yè)性語塊和通用性語塊的教學策略和方式應有所區(qū)別。應把通用性語塊作為教學和操練的重點,專業(yè)性語塊應注重起構成特點和構成規(guī)律的教學,引導學生在掌握規(guī)律的基礎上記憶。
僅從形式來看,語塊可以分為連續(xù)型語塊和非連續(xù)型語塊。連續(xù)型語塊的詞和詞之間連續(xù)不間斷,又有帶空的和不帶空的兩種。不帶空的連續(xù)型語塊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義;帶空的連續(xù)型語塊意義相對不完整,必須添加需要補足的成分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義,常見于主謂結構語塊(“本文提出……”“本文聚焦于……”)、述補式語塊(“集中在……”“應用于……”)、量詞結構語塊(“該類……”“另一個……”)、帶連詞語塊(“……及其……”“從而驗證了……”)等。非連續(xù)型語塊在詞和詞之間帶空,必須添加需要補足的成分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義,一般見于介詞框架語塊(“在……情況下”“以……為……”)、關聯(lián)詞語塊(“若……則……”)、賓語必須帶定語的動賓搭配語塊(“采用……模式”“呈……趨勢”)、句子架構語塊(“……是……的主要原因”“設……為……”)等。非連續(xù)型語塊和帶空的連續(xù)型語塊都可以稱為框架型語塊。語塊形式分類舉例如表2所示。
表2 語塊形式類型分類舉例
語塊是形式、意義、功能的結合體[17]。Lewis將語塊分為詞和短語、高頻搭配組合、慣用話語、句子框架和引語[6]。參照Lewis的分類,我們將科技漢語中的語塊分為術語語塊、固定短語語塊、高頻搭配語塊、句子架構語塊。分類舉例如表3所示。
表3 語塊作為形義結合體分類舉例
術語語塊相當于一個多詞詞,詞和詞之間結合得很緊密,它們在使用的過程中逐漸詞匯化,具有詞的屬性,專業(yè)人員在讀取和使用時會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概念來看待。
固定短語語塊的形式和意義都比較固定,詞和詞結合得非常緊密,有凝固型和半凝固型之分。凝固型內(nèi)部成員無法被替換,如“近年來”“當且僅當”“綜上”等。半凝固型帶有可變項,如“如……所示”,可以是“如圖所示”“如表所示”“如式所示”,但所能填充的詞語非常有限。
高頻搭配語塊中的詞語經(jīng)常地或固定地出現(xiàn)在一起。搭配的詞語可以是兩個或多個,可以相鄰也可以不相鄰,不僅涉及實詞,也涉及虛詞,構成搭配的詞語間有句法或語義關系。高頻搭配語塊可細分為意義性搭配語塊、語法性搭配語塊和多重搭配語塊。
意義性搭配指具有實際意義的實詞和實詞間的搭配,根據(jù)內(nèi)部結構,可分為動賓式、定中式、狀中式、主謂式、并列式等。其中定中式最多,并列式鮮見。
定中式:依賴關系、重要意義、一段時間、提出的方法
狀中式:充分利用、綜合考慮、基本一致、極大地提高
動賓式:參見文獻、發(fā)生變化、進行研究、產(chǎn)生影響
主謂式:文獻提出、結果表明、差異較大、影響較小
并列式:統(tǒng)計分析、時間和空間
意義性搭配以兩個實詞的組合居多,也有三個或三個以上詞語的多層搭配。常見的有動賓式中包含定中式,如“引起廣泛關注”“受到劇烈沖擊”“導致嚴重后果”“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主謂式中包含定中式,如“研究結果表明”;定中式包含多重定語,如“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的主要貢獻”等。
語法性搭配語塊可以是表示詞匯意義的詞和表示語法意義的詞的搭配,也可以是表示語法意義的詞之間的搭配。表示語法意義的詞主要是介詞、方位詞、連詞和部分意義虛化的副詞。主要形式有以下幾類:
名詞+方位詞:網(wǎng)絡中、一定范圍內(nèi)、代數(shù)閉域上
動詞+介詞:應用于、類似于、分布在
介詞+動詞:通過對比、通過分析、為了驗證
介詞+名詞:在一起、于#年#月、根據(jù)定理
副詞+動詞:僅為、均有、且滿足
多重搭配語塊是指由前兩種搭配性語塊再與其它詞或固定短語組合而成的語塊,如“廣泛應用于”即“廣泛”+“應用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即“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句子架構語塊主要是作為句子構成框架的語塊,可以是連續(xù)型的語塊,位于句子的前部、中部或后部,如“本文研究了……”“……可以分為……”“……將在后面討論”;也可以是非連續(xù)型的語塊,如“……是……的主要原因”“若……則……”等。關聯(lián)詞語塊都是非連續(xù)型的句子架構語塊。
語塊體現(xiàn)一定的語用功能。Biber et al.對學術英語詞束(lexical bundles)的功能分類提出三種主要功能:表達態(tài)度立場(stance expression),如“it is important to”;表明語篇結構(discourse organizers),如“on the other hand”;提供指示框架(referential expressions),如“is one of the”[18]。Hyland將學術語篇語塊分為三個功能類:研究導向語塊、文本導向語塊、參與者導向語塊[19]。研究導向語塊描述具體研究活動,如“the structure of the”;文本導向語塊用于語篇組織和邏輯連貫,如“as a result of”;參與者導向語塊用于建構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互動,如“it is possible that”。彭詠梅認為漢語學術文本中的詞束分為情態(tài)詞束、話語組織詞束、指示/稱詞束、多功能詞束[20]。
我們所考察的語塊所指的范圍比上述研究更廣泛,由此,基于以上分類理念,根據(jù)漢語語塊的特點,我們將語塊的語用功能分為如下三類:指稱語塊、說明語塊、篇章組織語塊,分類舉例見表4。
表4 語塊功能分類舉例
指稱語塊指示事物、概念或篇章本身,可以完整地指示事物,也可以作為指示框架,指明事物的屬性、特征等,“本文所提出的”“所有可能的”等即屬于指示框架。
說明語塊說明動作、做法、方法、情況、狀態(tài)、作者的態(tài)度和評價等??梢苑譃榭陀^說明語塊和主觀情態(tài)語塊。有的說明語塊兼具客觀說明和表示主觀情態(tài)的功能,如“影響較大”,可以是客觀的情況,也可能是作者主觀的判斷。
篇章組織語塊用于語篇組織和邏輯連貫。有的語塊在具有篇章組織功能的同時,也可以同時表示指稱或表示主觀情態(tài),如“在此基礎上”“以上所介紹的”同時表示指稱,“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說明的是”同時表示主觀情態(tài)。
根據(jù)對科技漢語中語塊的考察,我們總結出科技漢語語塊所具有的一般特征,而以下(二)-(五)為漢語語塊所具有的共通的特征。
在科技文本中,有的語塊專業(yè)化程度高,特別是術語語塊,有的術語僅用于某一學科說明某一概念。有的語塊通用性程度高,通用于所有學科領域。有的語塊介于這兩者之間,通用于某一些學科領域,這些學科領域的數(shù)量可多可少,它們中有術語語塊,也有專業(yè)詞語之間、專業(yè)詞語和普通詞語之間的高頻搭配語塊。由此,我們認為,科技漢語中的語塊是從專業(yè)到通用的一個連續(xù)統(tǒng),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專業(yè)化程度的語塊連續(xù)統(tǒng)示意圖
在科技漢語的基礎教學階段,應以具有語篇功能的和高頻的通用性語塊為主,輔以一些半專業(yè)性詞匯的搭配以及一些基礎科技術語的構成方式的教學。而對于專業(yè)性過強的語塊則應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領域選擇性地學習。
廣義地說,語塊是詞與詞(或語素)之間的組合搭配。語塊的搭配性表現(xiàn)在成員間是否經(jīng)常、習慣地共現(xiàn),成員間是否有一種相互期待和相互預測的關系。但在語塊教學時,我們應注意到,對一些語塊應注重其內(nèi)部成員間的組合搭配關系,如“呈……趨勢”“采用……方法”;而對另一些語塊應注重其作為一個整體而實現(xiàn)的外部功能,如“這主要是因為”“可以分為”;還有一些語塊,應同時注重內(nèi)部搭配關系和外部功能,如“結果表明”“本文提出”等。語塊內(nèi)部成員間的搭配性有強弱之分:有一些內(nèi)部成員凝固為一個整體,不能隨意變化或增加成員,具有很高的凝固性,如術語語塊和固定短語語塊。
語塊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也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因此語塊具有動態(tài)性。語塊的動態(tài)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每個語言使用者都有一套獨立的語塊詞典。某一種語言的母語者和二語學習者,所存儲的語塊會有不同。搞某一個專業(yè)的人比不搞這個專業(yè)的人存儲了更多的專業(yè)相關語塊。第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所存儲的語塊會發(fā)生變化。隨著專業(yè)知識的增多和語言表達的豐富,語塊的數(shù)量會增多。但也會存在某些語塊長時間不使用導致遺忘的現(xiàn)象。
有一些語塊具有相同的結構框架,那么可以將其框架歸納為一個語塊,如“在一定程度上”“在很大程度上”“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得到“在……程度上”這個語塊。除了“在……程度上”,還有“在此基礎上”“在時間上”這樣的語塊,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總結歸納出“在……上”這個語塊。類似的還有“在……中”“在……內(nèi)”“在……下”等介詞框架語塊。
除了介詞框架語塊,還可歸納出一些實詞搭配框架,如“呈增加趨勢”“呈下降趨勢”歸納出“呈……趨勢”,“有較大影響”“有一定的影響”歸納出“有……影響”。類似的還有“具有……意義”“采用……方法”“具有……特點”等。這種動賓框架語塊在科技語篇中非常常見,賓語一般都有定語修飾,而且定語有時會很長,或者具有專業(yè)性,如:“采用橫向分析和縱向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入同步運行狀態(tài)”等。有的出現(xiàn)頻率高的可以連同定語成為語塊,如“具有重要意義”“有一定的影響”“有著廣泛的應用”等。
具有相同語義核心詞的術語也能體現(xiàn)出語塊的層級性,如:“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一般來講,術語中包含的限定成分越多,專業(yè)性越強。
綜上,簡單的語塊可以延展為較為復雜的語塊,較為復雜的語塊可以延展為更為復雜的語塊。再復雜的形式,只要滿足結構預制性和整體加工性,就可以成為語塊。這樣一層一層,體現(xiàn)出語塊的層級性,如圖2所示。
圖2 語塊的層級性示意圖
Wray、吳勇毅等都認為語塊是一個基于固化程度的連續(xù)統(tǒng)[3] [14]。在經(jīng)過研究分析后,筆者也同意此觀點。有的語塊形式和意義固定,凝固為一個整體。有的詞語間的組合搭配,由于慣常使用,也逐漸固化為語塊,但固化程度不一。有的語塊內(nèi)部成員可以變換,有的可以插入其它成分,但可變成分或可插入成分的范圍有大有小。語塊是一個基于固化程度的連續(xù)統(tǒng),如圖3所示。
圖3 基于固化程度的語塊連續(xù)統(tǒng)示意圖
本文對語塊的分類和特征分析是基于對科技漢語語料的考察得出的,此種分類方法以及所總結出的語塊的特征對各類專業(yè)漢語、專門用途漢語以至書面語語塊的認識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語塊類型和特征的分析對教學實踐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有助于漢語教師利用語塊教學提高漢語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