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城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北武漢 430062)
發(fā)生于光緒十七年(1891)的宜昌教案,牽涉法、英、美、意四國,燒毀教堂多間,一度引發(fā)“各國合謀與中國為難”①,是清末長江流域影響較大的典型教案。有關(guān)該案的記述,如《辭?!?、《中國歷史大辭典·清史(下)》、《湖北省志·大事記》、《宜昌市志》、《宜昌縣志》等均與史實存在較大出入,《晚清教案紀事》、《中國教案史》等雖然整體相對切實,但仍有不少細節(jié)可待商榷。無論是在微觀的史實考訂還是宏觀的史事詮釋方面都有繼續(xù)展開討論的空間和必要。
宜昌教案案情復雜,疑竇叢生,清政府迫于各種壓力迅速結(jié)案。該案成因于偶然突發(fā)還是會黨蓄意密謀爭議最大,涉事中外雙方莫衷一是,各執(zhí)己見,而窮究此問題又恰是深入解讀整個案情和窺視政府社會控制機制效能的不二法門。本文對宜昌教案的成因爬梳考訂,試圖厘清相關(guān)疑竇,盡量還原接近于真實的歷史場景,同時能夠從側(cè)面進一步管窺清末社會控制機制的效能及其對清王朝命運的影響。不當之處,敬祈方家斧正。
宜昌教案緣于偶然突發(fā)還是會黨蓄意密謀,中外雙方各執(zhí)一詞。張之洞雖然開始認為該案“恐系匪徒煽動”②,最終卻以偶然突發(fā)事變辦結(jié),而另一涉案方,則認定此案蓄意密謀。
光緒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宜昌地方官員急電兩湖總督張之洞:“宜昌今早因?qū)び缀?,圣母堂被焚?,F(xiàn)火未熄,洋人無恙。一切細情再稟。”③張之洞接電,當即復電飭問,“啟釁詳細情形究竟若何,有無外匪煽動,教堂共有幾間,何以該文武等無往撲救?”,并且要求“即電復,勿飾勿延?!雹?/p>
八月一日,宜昌地方官員向張之洞稟告案情始末:“釁由游姓失落小孩在圣母堂查出,不依。先經(jīng)卑府、縣會營親往押歸,尚有閑人聚觀,不料間壁圣公會蘇洋人屋內(nèi),遂行出彈傷人,至激公憤,聚眾滋鬧,略毀門窗等件。經(jīng)職鎮(zhèn)等亦復彈壓解散,詎該觀人又至圣母堂,搜出男女幼孩數(shù)十人,兩處之西人即自縱火,職鎮(zhèn)等即一面撲救,一面保護西人上船,孰意隔半里許之河街天主堂,門窗盡閉,外面并無一人,內(nèi)忽起火,另有西人住屋四所亦同時火起,并延燒民房多間,職鎮(zhèn)等分投撲滅。其火皆由內(nèi)起,眾目共睹,職鎮(zhèn)等均親見之,并非外人所放?,F(xiàn)小孩由卑府、縣等分別照顧,一面查拿滋事之人訊辦、并遵照亥刻續(xù)電辦理。”④同日,宜昌總兵羅縉紳又電,“教堂實系地方百姓尋覓幼孩啟釁,并無外來會匪。”⑤
面對宜昌方面的報告,長期縱橫宦海的張之洞敏銳地察覺其“各種情節(jié)殊多,支離難信”,一方面回電明確指出“前電倉促或查有未實,切須及早更正”,“若有不實,被洋人指出,以后諸事更棘手難辦?!雹蘖硪环矫?,委派荊宜施道方恭釗、后補知府裕庚前往宜昌協(xié)同調(diào)查。張之洞從開始便意識到,此次教案“恐系匪徒煽動”②,其后又多次飭令“密速拿造謠鼓煽聚眾毀堂縱火搶物首要各犯為要”⑦。
蹊蹺的是,十二月二十七日,張之洞在辦結(jié)宜昌教案的奏折中卻這樣奏陳,“此案實因法國圣母堂誤收民人游姓被拐游孩啟釁,懷疑蓄憤,烏合打鬧,失火延燒”,“并據(jù)各犯供,‘平素均不相識,實系一時烏合,各自打鬧,并無為首之人預謀糾約情事。教堂被焚實系打鬧失火延燒,并非有心放火’等供。反復研鞫,堅執(zhí)不移,案無遁飾,應(yīng)即擬結(jié)?!雹嗔攘葦?shù)語,張之洞奏折所奏案發(fā)緣由與過程同宜昌地方官員最初所發(fā)電文完全一致,“匪徒煽動”之事只字不提,顯然最終將七月二十九日發(fā)生在宜昌的教案定性為偶然突發(fā)性暴力事件。
涉案的另一方,自始至終都認定宜昌事件是一次有組織且計劃嚴密的排外陰謀。
八月四日,事件的親歷者,美國圣公會的英籍蘇姓教士在駛向漢口的“德興號”江輪上寫信給英國駐宜昌領(lǐng)事衛(wèi)察理指證“暴徒們事先早已計劃好他們要干的勾當,他們是有準備的、有組織的?!雹釋Υ耍l(wèi)察理也堅信不疑,甚至驚訝“如此嚴密不露,非同一般?!雹獍嗽掳巳?,《字林西報》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宜昌鬧事——一個遭難者目擊記》的文章,該文提到“計劃執(zhí)行得如此徹底而迅速,全然是沒有先例的。起先并無危險的跡象,直到發(fā)出攻擊的信號,而且不到二十分鐘就結(jié)束了。”同時認為“事情不是偶然發(fā)生的,一切都是仔細計劃好的;而且這場宜昌鬧事決不是由老百姓的群情憤激或哪一個歐洲人的魯莽行為而造成的?!?涉案的英、法、意、美四國也于八月五日聯(lián)合其他五國政府聯(lián)合簽署九國《備忘錄》,直接聲明宜昌教案“與其說是下層階級的一部分人對基督教和基督教徒懷有根深蒂固的仇恨造成,毋寧說是中國士紳中反洋人、反基督教分子煽動起來的一種有組織的仇外行動的結(jié)果?!倍腋訃乐氐氖?,“衙門裝著這樣相信,同時也希望各國代表同樣相信”?。
宜昌教案到底是偶然突發(fā)還是蓄意密謀?張之洞的態(tài)度為何截然有異?孰是孰非?其實,只要仔細耙梳一下中西雙方相關(guān)的史料,真實答案并非無解。
宜昌教案始于一起謠言:教堂被指參與“拐賣”游姓幼孩。這起謠言源自偶然巧合還是有人故意制造傳播對于考證案發(fā)成因十分關(guān)鍵。
宜昌教案釁由一名游姓失落小孩在圣母堂查出引起眾人聚觀,“游姓系開飯店,其孩失后,風聞在圣母堂,該母與姊龔游氏入堂,將攔阻之西婦三人推開,入房抱子出,游姓當場供明”?,教士被指參與“拐賣”游姓小孩,其過程蘊含種種巧合,預謀痕跡太過明顯。
首先,一個中國男子來到天主教堂的孤兒院,身邊帶著一個幼孩,可憐地向人們訴說“他的妻子快要死去”,“他家很窮,無力照料,還說小孩是女孩,懇求神父做做好事,將小孩留下來”。教士出于同情,不僅收留了小孩,還給予男子兩千文錢用于安葬其妻,并且辦理了正常的收養(yǎng)手續(xù)。但是,教士很快便出現(xiàn)了不祥的預感,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送過來的是一個男孩,不是如其所說的女孩。接著,第二天,另一個男人來孤兒院尋找孩子,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走遍全城,邊敲鑼邊哭喊他的兒子丟了。神父告訴了昨天圣母堂收留一個男性小孩的經(jīng)過,并將小孩指認給他,他立刻承認這正是他失蹤的兒子。事情沒有因此結(jié)束,只是開始,丟失孩子的男子“帶著這個孩子,繞到孤兒院門前,高聲吶喊,很快群眾聚攏起來。”?在這中間,外人漸多,口角爭吵,謠言沸揚,最終醞釀升級為焚火搶奪事件。
對于這位西方教士的供述,宜昌地方官并沒有否認。游姓小孩“系在門外被拐”,由一名男子送至教堂,留有生庚一張,載明“己丑冬月二十日辰時,王李氏今將自己小子送堂養(yǎng),并無異言?!焙髮憽皡怯忻魉蛠怼钡茸?。顯然,“吳有明”是“無有名”的諧音,并非真名。
拐賣游姓幼孩的嫌犯“吳有明”是一位關(guān)鍵人物,他的身份對于宜昌教案的成因起著決定作用。張之洞曾一再致電宜昌方面要求“吳有明速查拿獲”,并認為“此最要緊”。如果“吳有明”確系會黨成員,毋庸置疑,也毋須多言,宜昌教案即是一場由會黨煽動組織的排外暴動?!皡怯忻鳌弊靼钢笱杆龠h遁,而且始終沒有能夠捉拿歸案,其真實身份最終成為歷史之謎。但是,即使“吳有明”不能查明,我們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此人身系哥老會成員,但從中西方的檔案資料來看,特別是從尋找游姓小孩的整個過程觀察,引發(fā)教案的導火索環(huán)環(huán)相扣,恰如西方親歷者所言,并非普通和偶然,而是經(jīng)過一番精心策劃而成。
同樣巧合的的是,審視同一年哥老會在長江流域策劃的其他教案,背后幾乎都有一位來無影、去無蹤最終也不能查明的“吳有明”。光緒十七年,哥老會在長江流域策劃了多起連環(huán)教案,他們制定出“四步走”的鬧教方案:一是預備匿名揭貼,揭露傳教士“害死小孩,挖取眼睛”的罪行;二是“遍處張貼”,制造輿論和聲勢;三是“哄動眾人”,沖擊教堂;四是盡快脫身,逃離現(xiàn)場。散布謠言,其次制造一件不利的事實,然后嫁禍于教堂,這是鬧教的導火索和第一步。蕪湖教案的兩名幼孩被拐、丹陽教案移動幼孩尸體至教堂門前、武穴教案一人挑四名女孩送至教堂的方案同宜昌教案的導火索簡直如出一轍。
在宜昌教案中,西人多處房產(chǎn)遭遇火焚,并且延燒旁邊民房多間,造成極其惡劣影響。張之洞多次督促宜昌地方官務(wù)必緝拿縱火者,“此案必獲放火者,始可算獲首犯,方能奏結(jié)。”?誰是縱火者?這是判定宜昌教案偶然突發(fā)還是蓄意密謀的另一個關(guān)鍵問題。
八月一日,宜昌地方官首次匯報放火情形:圣母堂及圣公會兩處先由“西人即自縱火”,在保護西人上船路上,“孰意隔半里許之河街天主堂,門窗盡閉,外面并無一人,內(nèi)忽起火,另有西人住屋四所亦同時火起,并延燒民房多間”,并聲稱“其火皆由內(nèi)起,眾目共睹,職鎮(zhèn)等均親見之,并非外人所放?!雹軓堉串敿纯闯銎凭`,詰問“教堂即欲縱火滅跡,何至住屋四所同時自焚?!币蟆扒许毤霸绺?,“千萬不可飾詞委卸”⑥。八月十三日,張之洞特別委派的兩名督查官員來電稟告:“燒上面母堂、公會十一點,燒下面天主堂等處十二點。匪先進”德興“船主后園,下面火由此起,可見非自焚?!?
既然縱火者并非西人,那是何人所為?
張之洞曾指出,“此案似系兩種人湊合而成,一系本地愚民,一系外來游匪”,而外來游匪“大率馬頭挑夫、上下民船水手、流寓游勇”?之類。事件的親歷者,美國圣公會的英籍蘇姓教士給英國駐宜昌領(lǐng)事衛(wèi)察理所寫的信中提到,“鬧事的人是湖南的船夫和士兵、四川的船夫和市井上的流氓之徒,另外還有來自江西省和貴州省的。本城的市民,或南街的市民,作為一個階層,他們不能列在其中,因為起火之前,他們中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底細。”⑨
一位給外國船長做花匠的中國人在證詞中寫到,“打開后門的那家伙看來30 歲左右,帶有貴州口音。他們向我問話時,涼亭已經(jīng)被點火焚燒。我見他們其中一個從衣內(nèi)掏出洋火和蘸過油的紙片,然后點燃了我住的茅屋(貼近大門);我記得火焚我茅屋的家伙大約32 歲,皮膚黝黑,身高體壯,辮子盤在頭上,綁腿是藍色棉布的,我肯定那里面裹著匕首。他穿著草鞋、短褂和長褲,看起來是個船夫或打工的。”?這名花匠的證詞中還透露出這樣的重要信息:“當我的住房燒著了時,有三名小官和約百名士兵趕了來。其一為緝煙署的官員,另一名來自附近的兵營,第三個我不認識。士兵們圍著當官的,都站在后門外的墳地上,只是看著烈火熊熊燃燒。沒有逮捕任何暴徒,亦未設(shè)法制止鬧事;我住的茅屋被燒盡后,隔壁的羅馬天主教堂(神父駐地)也起火了。這時,幾個當官的帶著士兵就離開了。”?
兩份其他中國本地人的證詞同樣提到縱火者主要為外地人,而且四川人居多?!八麄兪掷锒寄弥瘔K,我還見到他們中有些人用白棉布裹著頭(這表明他們是四川人)”?;“當我與暴徒們交涉時,從口音上可以辨出他們中很多是四川人,還有些是宜昌人、黃陂縣和孝感縣人(在漢口地區(qū))?!?
可見,縱火者是外地人,而且多是一些流氓無賴、挑夫船民、私販鹽梟、散兵游勇之類,這類人員正是哥老會成員的重要組織力量。而哥老會會員中,散兵游勇大多久厲戎行,桀驁成性,富有江湖經(jīng)驗,充當組織中的大小頭目,并且與地方現(xiàn)役官兵藕斷絲連。
宜昌教案縱火事件計劃嚴密,分工明確,“暴徒們事先早已計劃好他們要干的勾當,他們是有準備的、有組織的。他們把藥、煤油、紙、火柴、武器等都交給領(lǐng)頭攻擊的人。雖然開始時暴徒為數(shù)不多,但當火焰上升時,人數(shù)就激增了?!雹釓恼麄€實施過程來看,必定有組織從背后蓄意密謀,并非偶然突發(fā)。
另外,宜昌教案洋房被焚燒之時,宜昌地方官兵對縱火事件的肇事者采取了默許縱容的態(tài)度,“士兵們圍著當官的,都站在后門外的墳地上,只是看著烈火熊熊燃燒。沒有逮捕任何暴徒,亦未設(shè)法制止鬧事”。張之洞也曾因此去電詰問宜昌方面:“白晝通衢縱火,各處焚搶,至三時之久,并非一處延燒,文武官兵布列滿街,毫無畏懼,若不誅數(shù)人,以后法紀盡廢,匪徒得意,頑民橫行,大亂將作,宜昌如何得安?湖北通省如何得安?”?
毋庸置疑,能夠做到“有準備的、有組織的”,并且“文武官兵布列滿街,毫無畏懼”,只有清末橫行肆虐于長江流域的秘密組織哥老會。
回頭來看,張之洞最初便意識到宜昌教案“恐系匪徒煽動”②,其后又多次飭令“密速拿造謠鼓煽聚眾毀堂縱火搶物首要各犯為要”⑦,而且辦案過程中應(yīng)對邏輯與方式始終如一,緣何結(jié)案時卻向朝廷奏陳宜昌教案純屬偶然突發(fā)?筆者認為,張之洞之所以前后迥異,掩蓋真相,原因有二。
其一,規(guī)避責任。鑒于長江上游出現(xiàn)會匪煽動鬧教,中央在案發(fā)之前曾多次下旨嚴令各省督撫密切監(jiān)視轄區(qū)狀況,宜昌教案恰好發(fā)生在風口浪尖之上。如果承認宜昌教案系會匪滋事,朝廷必然叱責其防范不力,有失職之嫌。若以宜昌民眾聽信謠言而致禍端,則屬民教糾紛,朝廷只能聽之任之,無可奈何。同時,若以會黨密謀煽動查處,則必須捉拿真兇,而哥老會成員富有江湖經(jīng)驗,來去自由,又經(jīng)專門精心計劃,早已逃之夭夭,逍遙法外。
其二,保護屬官。中央對會匪滋事格外恐懼與敏感,對此處罰十分嚴重。例如盡管武穴有兩名洋人死亡,可是沒有一名官員遭到革職;而蕪湖等案,雖無一名傳教士傷亡,朝廷卻令劉坤一速報應(yīng)參革職官名單,為此共有八名知縣革職。對于偶然突發(fā)性事變,處罰則相對寬松。
從表面上看,清政府可以迅速控制諸如宜昌教案之類的突發(fā)事變,社會控制效能看似卓有成效。其實未必盡然,仔細深思,控制的背后也顯露出更大的失控,社會危機亦愈加嚴重。
在應(yīng)對教案的過程中,中央、省府與宜昌三級政府呈現(xiàn)出明顯差異和微妙互動。宜昌地方官員在核心問題上屢次欺瞞,所稟電文“各種情節(jié)殊多,支離難信”,而且在謠言彌漫之時不是主動禁止澄清,反而有推波助瀾之嫌,張之洞即使從宜昌之外委派官員監(jiān)督調(diào)查,最后結(jié)果也只是一種欺上瞞下的權(quán)宜之計和無奈變通。緣于規(guī)避責任和保護屬地官員,張之洞雖然心知宜昌教案為長江流域哥老會所密謀煽動,但仍以偶然突發(fā)事件奏報辦結(jié)。對于中央政府,迫于西方的武力,以及恐懼教案演變?yōu)榇笠?guī)模民變的可能,只希望能夠早日結(jié)案,暫時緩和矛盾與控制局勢,無心也無力深究真實境況。
秘密結(jié)社充當教案主角并串聯(lián)組織是清末長江流域所發(fā)教案的主要特征。哥老會在長江流域挑起教案,不僅劫取大量不義之財,又致使朝廷為此付出巨額賠償,如宜昌教案賠款就折合庫平銀十六萬四千五百九十六兩三錢九分二厘⑧。哥老會成員多是由一些流氓無賴、挑夫船民、私販鹽梟、散兵游勇之類組成,富有江湖經(jīng)驗,來去自由,密謀煽動事變之后總能逃之夭夭,地方官員即使真想有所作為,也很難真正破案抓兇。再者,哥老會為了散布謠言,經(jīng)常需要制造一些不利于教堂的慘案悲劇,受傷之人則總是些底層民眾,官員的無能與不作為往往使得民眾與之愈加離心離德。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宜昌教案發(fā)生之后二十年,龐大的清王朝因武昌新軍一次規(guī)模有限的起義轟然坍塌,可謂淵源有自。
注釋:
① 《致宜昌羅鎮(zhèn)、方道、裕守、逢守、許令》光緒十七年八月十二日亥刻發(fā),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98 頁。
② 《致總署》光緒十七年八月初一日亥刻發(fā),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7 頁。
③ 《致羅鎮(zhèn)、逢守、許令來電》光緒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申刻發(fā),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3 頁。
④ 《羅鎮(zhèn)、逢守、許令來電》光緒十七年八月初一日寅刻到,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4 頁。
⑤ 《羅鎮(zhèn)來電》光緒十七年八月初一日戌刻到,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5 頁。
⑥ 《致宜昌逢守、許令來電》光緒十七年八月初一日辰刻發(fā),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5 頁。
⑦ 《致宜昌逢守、許令》光緒十七年八月初三日辰刻發(fā),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9 頁。
⑧ 《辦理宜昌教案折》光緒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張之洞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合編:《清末教案》第2 冊,第564 頁。
⑨ 《蘇先生致領(lǐng)事衛(wèi)察理文》1891年9月7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合編:《清末教案》第6 冊,第575、576 頁。
⑩ 《衛(wèi)察理領(lǐng)事致索爾茲伯理侯爵文》1891年9月4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合編:《清末教案》第6 冊,第569頁。
? 《宜昌鬧事——一個遭難者目擊記》,《字林西報》,1891年9月11日。
? 《備忘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合編:《清末教案》第5 冊,第334 頁。
? 《羅鎮(zhèn)、逢守、許令來電并稟撫臺》光緒十七年八月初二日寅刻到,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6 頁。
? 《安德魯斯致田貝函》1891年9月5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合編:《清末教案》第5 冊,第352 頁。
? 《逢守、許令來電》光緒十七年八月初二日申刻到,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7 頁。
? 《致宜昌鎮(zhèn)、道、委、府、縣》光緒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亥刻發(fā),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03 頁。
? 《方道、裕守來電》光緒十七年八月十三日未刻到,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98 頁。
? 《致宜昌方道、裕守、逢守、許令》光緒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申刻發(fā),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卷一百八十五,電牘十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01 頁。
? 《給凱恩船長當了四年花匠住在武昌府大冶縣的本地人的證詞》1891年9月8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合編:《清末教案》第6 冊,第576-577 頁。
? 《阿德治大夫的本地仆役三十二歲的漢口人的證詞》1891年9月8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合編:《清末教案》第6 冊,第578 頁。
? 《怡和洋行倉庫看守的證詞》1891年9月8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合編:《清末教案》第6 冊,第57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