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秀麗 溫愛連
(青島大學 思想政治教學部,山東 青島 266071)
周至元對黃宗昌《嶗山志》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苑秀麗溫愛連
(青島大學 思想政治教學部,山東 青島 266071)
周至元作為即墨黃氏之外甥,對其舅氏之祖黃宗昌極為崇拜。其《嶗山志》不僅具有繼承黃宗昌為嶗山立傳的自覺的寫作意圖,而且在寫作特點上也深受黃宗昌影響。但周至元嚴守山志傳統(tǒng)體例,與黃宗昌借山志以寄慨頗為不同。故兩部《嶗山志》,一平實客觀,一多抒己見;一重視歷史源流的梳理,一種偏好沿途環(huán)境的描寫??芍^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黃宗昌;周至元; 《嶗山志》;寫作特點;比較
黃宗昌借著述山志以發(fā)悲慨,周至元為導引游客而作山志,二人從不同的目的出發(fā),輯錄詩文,鉤沉經(jīng)籍,為嶗山勝境立傳。在寫作特點方面,周《志》在繼承黃《志》的同時,又有與黃《志》不同的特點。本文擬探討兩部《嶗山志》在寫作特點方面的異同。
同為嶗山立志,周至元在寫法上不能不受到黃宗昌的影響。就寫作特點而言,周《志》對黃《志》的承襲,最明顯地體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周《志》吸收了黃《志》卷首語的寫法。黃宗昌《嶗山志》在每卷的卷首都有一段對該卷內(nèi)容的總結概括。如在《名勝》卷首曰:
物之貴乎著者,為其得于天者,有以發(fā)其光,斯貴之。而大文不飾,大德不見,大玉必璞,又何以稱焉?光不在人,恥所以眩之者也。夫天地自有之良,豈以有所藉資為名稱哉?而或則以事不出于增加,名弗著也。夫名山大澤,豈其待人后興乎?嶗之盛也,高與為高,大與為大,樸與為樸,秀與為秀。幽倩夷險,入其中而靜觀,不妄具自有之色象。即一域而造物之蘊,足證俯仰。況山海所會,氣大而力舉,貞斯安焉,為難變哉![1](P25)
概括說明了嶗山得之于天的高、大、樸、秀之氣,是“天地自有之良”,要想人為地改變是很難的。
周《志》吸收了黃《志》卷首語的寫法,在每卷的卷首也有一段對本卷的總結概括語。如卷一《方輿志》曰:
山志,無所謂方輿。所為方輿,志山之所屬耳。若夫山川形勢之于天,疆域沿革變之在人。明其山脈,析其河流,而山之本末可以察;考其名稱,載其更易,而山之興廢足以識。他若港灣之出沒,島嶼之羅列,村市之散布,風俗之淳漓,在在皆與山事有關,特詳敘以備覽焉。[2](P1)
不僅記載了嶗山的位置、名稱、沿革,而且還記載了山脈、河流、港灣、島嶼、氣候、村市以及風俗歌謠。
第二、周《志》對黃《志》“山史氏曰”的寫法也有借鑒。黃宗昌自號“山史氏”,黃坦自號“秋水居士”。黃《志》中的“山史氏曰”出現(xiàn)過7次,“秋水居士曰”出現(xiàn)過2次,均為作者本人站出來直接發(fā)表議論。如:
山史氏曰:名實之際,人所易淆也。役末而忘本,徒浮慕焉,此人心之所以失,而因緣附會者之竊聲而至也。勞之名勝非襲取,蓋實有諸己者也。君子而切反身之思,觸類相感,即一時物理,亦皆有性情之助焉。況以嶗之大而造化之蘊體無不具乎?嗟乎!由今而觀,人倫之外無世道,出處之外無人倫。考槃寤歌,斯文在茲,君子之求自盡于二嶗間者,夫豈虛聲而已哉![1](P41)
秋水居士曰:造化之力,粹精於專一者也。夫惟專一,故五官之用靜而不紛,器虛而道生矣,故誠無不明者。慈霑,初一鄉(xiāng)人耳,無大智識,而竭一誠以相向,耳目心思皆效靈焉。固知氣之所至,形開神發(fā),天地萬物可呼吸通之耳。彼工于外者,志繁而神不守,于道何有哉?吾謂禪門,當以真誠為本。[1](P56-57)
這種寫法顯然來自于《史記》的“太史公曰”。對此,周至元也有借鑒。周《志》
有兩處使用了“山史氏曰”的形式發(fā)表議論。一見于《嶗山志·人物志》節(jié)義部分有:
山史氏曰:地靈人杰,豈虛語哉!而二嶗山海所萃,人性剛直,男女皆重名節(jié),視死如歸。此篇所在不過百之一二耳。然亦足礪末之頹風矣。[2](P172-2)
一見于在《嶗山志·懿行》部分有:
山史氏曰:嘗聞舅氏黃公黻亭曰烈節(jié)易,貞節(jié)難,貞節(jié)而出于貧家,則尤難。二嶗山瘠民貧,其茹苦守貞者,皆有過人之操,非素封之家有足資以恃者也。嗟乎!澗底瘦竹,霜后愈青。嶺上孤松,雪里倍綠。山之所成,類可知矣。[2](P172-4)
這兩處“山史氏曰”的形式,主要用來說明他將貞潔烈女收入《嶗山志》的原因。不僅其形式源自黃《志》,連“山史氏”這一自號,也從黃宗昌那里照搬而來。
黃宗昌作為一位失意的政治家,常常借山志而發(fā)抒滿腹牢騷;周至元雖然也是一位詩人,但是他在《嶗山志》的寫作中,卻首先是一位史家。因此,黃《志》親歷者的眼光、重描寫的游記筆法和隨意地穿插議論等特點,在他這里一變而為旁觀者的視角,更為客觀的史家筆法和重敘述而少描寫的寫法。這種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黃《志》文筆典雅樸實,時雜個人真知灼見;周《志》文筆平實,幾近純客觀的敘述。
黃《志》是一部憤世之作,處處充溢著黃宗昌對時事的貶褒評價、對自身遭遇的憤懣和不滿,以及對高潔之士的敬慕和稱贊。黃《志》《名勝》卷對凌煙崮作如下記載:
峭然壁立,徑偏側,攀援乃得渡,恐不及持則失足,游人憚之。上有石塔,下有洞,為元使臣劉志堅修道處,其遺蛻在焉。天啟辛酉,雨,大洞石崩。蛻見,膚發(fā)宛然無損,人相傳為道人死不朽,抑知人之所以不朽者,豈發(fā)膚也耶![1](P27)
周《志》《形勝志》對凌煙崮的記載:
在高架崮西。磊砢如堆阜,自峰陰援壁始得上,一不慎即墜深澗。顛平衍可列房宇。有丘,為老師傅墳。下即云巖子藏蛻處。[2](P37)
同為對凌煙崮的記載,黃《志》既有對凌煙崮周圍環(huán)境的描寫,還記載了劉志堅遺蛻之事,而且還對此事發(fā)出感慨“抑知人之所以不朽者,豈發(fā)膚也耶”。而周《志》作為近代人所著,遵循志書“述而不作”的傳統(tǒng)規(guī)范,僅作客觀的敘述。再如華陰山居,黃《志》的記載如下:
華陰山居,高文忠所潛伏,勁節(jié)于七疏削籍之后者也。雖授之自趙氏,而天產(chǎn)華陰,以待氣數(shù)之自合,則文忠持剛,大于兩間者,具有本末。山之光,千古如在矣。述其略,以識遭逢云。
高弘圖,號硁齋,膠西人,登萬歷庚戍進士。性沉毅,器宇宏闊,不以斤斤傷大體。寬于處君子,嚴以待小人。居朝端,其以去就死生之義,為必不可屈者也。嘗自矢曰:“有道無道,恃吾魄力耳!茍吾先無以自容,則負朝廷之甚,是不如深山老矣!”當魏寺煽亂時,公為侍御史。憚公,急欲得公,挾威福召公,公不顧,數(shù)為上指其奸。削公籍,公毅然去。烈皇帝知公,重公風節(jié),擢居高爵,乃不懲於閹人,仍使任,事公為少司空。宦官張彝憲者,授敕核部事,坐據(jù)尚書上。公至,則與川堂主賓見,彝憲請?zhí)蒙献?,公拂衣入小吏舍,探印篋署受事而退,退而拜疏曰:“部堂公座,尚書正面,侍郎居側。侍郎,侍尚書也。今益以內(nèi)臣彝憲且據(jù)尚書上,豈臣侍內(nèi)臣者耶?”奉旨撤彝憲席,而彝憲請別開府,則召公計事。公謝病,七疏乞休,乃再免冠去。此華陰所以得友君子而正山澤之氣也。未幾,而余亦罷斥。嘗奉教華陰,而得公之所以自立者,毅而果,雖小必力,況大乎?蓋取必于無愧無怍,而去就死生,其不足為公移其操者也。未幾,而公以全城,起補南少司馬。余亦在全城列,而無如忌之者尚秉鈞何?余送之,公曰:“君無憾也。朝廷重君子而不知小人之在側,則未見君子誰是也。朝廷既知我用我,而不使居左右,亦與不知君等耳。吾以朝廷固求知者,吾何敢辭?姑出而待其后乎?”未幾而天子死社稷,聞公留都定策,非其志,勉為相。未幾而聞公且罷相,未幾而聞公不食死。嗟乎!華陰其不朽矣!余獨何人,尚作深山老乎?[1](P67-68)
周《志》在一系列關于太古堂的詩歌之前,僅作了以下介紹:
在華陰村,為膠西高文忠公弘圖別墅。其先時,地乃趙隱君山林,曾筑有皆山堂、白雪軒,后以授文忠,是更顏曰太古堂。至弘圖南都盡節(jié),后轉歸膠西王大令錦,今聚族居者皆王室后裔。[2](P119)
兩相對照,則黃《志》重在為高弘圖立傳,并借此表達自我感慨,而周《志》則僅僅做了簡要的客觀性介紹。二者的繁簡與側重點是非常明顯的。又如黃《志》之《別墅》卷不僅介紹了別墅的位置、更易,而且更多的是對所居者個人生平的介紹,對其卓然自立高潔品質的敬慕。周志僅記其具體方位、所居何人以及更易狀況。
第二、黃《志》沿路而敘,文同游記,側重于環(huán)境的描寫;周《志》則按類分目,偏重具體的敘述和考證。
黃《志》之《名勝》卷對嶗山風景名勝的記載,以單獨列為一處的有69處,但該志采用沿路而敘的敘述方法,文同游記,其中所收嶗山風景名勝遠遠大于這個數(shù)字。如其中對“三標山”的記載如下:
其南峰壘石成洞,可容數(shù)百人?!浔甭从邪组赔郑謸?jù)高臺,面西澗所環(huán)也。臺下竹千竿,門左一老藤下垂,緣而入,茅屋軒然,無障塞自外來者。繞澗數(shù)折,從松彎覓徑,乃達庵前。三標之南為慧山、劈石口、錐兒崮、紗帽崮、筆架山;三標之北為峽口,又北為起仙臺;延北而東,其山水環(huán)抱,蒼然古柏下者,醒睡庵也。又東為豹山,其上嶙峋特出,較群峰獨尊。折而東而南為上莊,環(huán)翠而迎陽,有亭焉,有堂焉,逸而得安,其蘊欲出,吾家昱伯居之。峙其東者,鶴山也。[1](P36-37)
而周《志》之《形勝志》關于“三標山”只有如下一段記載:
高四百米,山顛有三峰矗立故名。其東下山勢陡峻,不可攀。陟游者,須由西南始得登。[2](P20)
黃《志》對山標山的記載中不僅描寫到山標山的地理環(huán)境,而且還寫到了慧山、劈石口、錐兒崮、紗帽崮、筆架山、峽口、仙臺、醒睡庵、豹山、上莊等等。而周《志》僅對山標山的高度、得名、山勢做了簡要說明。
周《志》之《建置志》將嶗山的道觀類分為宮、觀、庵、廟、殿及廢觀四十八座,釋剎類分寺、院、庵、廟、遺址、廢剎共十八座;對他們的地理位置、建筑時間、修建者以及部分廢觀、廢剎的廢置時間及原因都有記載。黃《志》卷三《名勝》將宮觀作為附錄輯錄。收錄上清宮等12座宮,華嚴庵等16座庵,明霞洞等3洞,大多兩三句話,或者只收錄一個名字,對這些宮觀的歷史談的也比較少。以上清宮為例,周著《嶗山志》在一系列關于上清宮的詩歌作品之前,有以下一段介紹:
又稱上宮,在明霞洞南下,距青山村約三里許,適當谷底。四周巒峰,……為棲真佳地。宮與太清,同為華蓋真人之別館,亦建于宋初。其后邱長春居此最久。入元后,半就傾圮。大德中隱真子李志明鳩工重新,……。至明隆慶間,孫真人紫陽成道于此。因踵事增修,后殿祀玉皇,前殿祀三清。今三清殿已廢,惟玉皇殿尚存。邱長春在此,留有不少石刻,……宮南有長春衣冠冢。繞宮之異卉古木最稱繁盛。門前之銀杏兩株,……洵為數(shù)千年物。而宮中之白牡丹,……相傳即《聊齋志異》所稱香玉者也。[2](P85-86)
同為介紹上清宮,黃《志》則作如下記載:
上清山峰峻極,群岫蜿蜒,完密而宏闊,藏聚不露,棲真者于此,得靜力焉。宮前兩銀杏樹,大可蔭數(shù)十人,深潛中物候,若自為有余者。宮旁有石洞,有朝真橋、迎仙橋。洞跨二橋上,息機之士,宜其入而不出也。[1](P39-40)
相比之下,周《志》對上清宮的位置、建置時間、歷代居住者、宮殿的建廢、周圍的文物古跡以及上清宮經(jīng)歷的變遷一一介紹,黃《志》則著力描寫上清宮的環(huán)境。二者差異是非常明顯的。
總之,生于末世,備受排擠的黃宗昌,更多的是借山志之“酒杯”,澆自家之“塊壘”,往往于人物、景點乃至周圍環(huán)境的介紹和描寫中,不自覺地引發(fā)出深沉的牢騷和感慨,從而在寫法上突破了山志固有的傳統(tǒng)。而周至元則是從對嶗山深切的熱愛出發(fā),繼承外家傳統(tǒng),為嶗山立志,故其《嶗山志》明顯表現(xiàn)出對山志傳統(tǒng)的回歸,其客觀平實、考鏡源流的筆法,與黃宗昌《嶗山志》實有不同。二書一為詩人之志,一為史家之志,各具風采,不可偏廢。
[1] 黃宗昌. 嶗山志[M].臺灣新北:文海出版社,1961.
[2] 周至元. 嶗山志[M]. 濟南:齊魯書社,1993.
責任編輯:潘文竹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uang Zongchang's and Zhou Zhiyuan's The Orography of the Laoshan Mountain Based on the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YUAN Xiu-li WEN Ai-lian
( Dep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Zhou Zhiyuan, whose mother came from the Huang family in Jimo, had a high respect for Huang Zongchang, an ancestor of the family. Therefore, he inherited the writing intention from Huang Zongchang to write an orography for the Laoshan Mountain. And his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Huang Zongchang's book. However, quite different from Huang, who would like to express his own feelings through the orography, Zhou followed strictly the traditional rules of writing an orography. Therefore, of the two books, one is natural, objective and focusing on the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 other tends to make subjective comments 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oth of them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and merits.
Huang Zongchang; Zhou Zhiyuan; The Orography of the Laoshan Mountain;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I207
A
1005-7110(2015)01-0079-04
2014-06-26
苑秀麗(1968-),女,山西臨汾人,青島大學思想政治教學部教授,主要研究倫理學和文化學;溫愛連(1975-)女,山西嵐縣人,太原理工大學現(xiàn)代科技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