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康”之語義與淵源考論

2015-03-29 05:33孫欣
東方論壇 2015年1期
關鍵詞:涵義教化小康

孫欣

(青島大學 學前教育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小康”之語義與淵源考論

孫欣

(青島大學 學前教育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小康”一詞自《詩經(jīng)》產(chǎn)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內(nèi)涵及外延不斷擴大,逐漸演變?yōu)榘ㄉ鐣捕?、?jīng)濟豐裕、教化風行三種主要涵義的綜合概念。其中,社會安定是前提,經(jīng)濟豐裕是基礎,教化風行、天下大治則是傳統(tǒng)小康社會追求的目標。每種涵義既交錯發(fā)展、相互影響,又保持了自己的生機與活力。

小康;教化;內(nèi)涵

《說文解字》曰:“小,物之微也。”“康,穅或省作?!薄胺^,榖之皮也。從禾米。庚聲。”又據(jù)許慎說法:“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雹僭S慎:《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小”見第48頁,“穅”“康”見第324頁,“庚”見第741頁。所以,“康”,亦得“庚”成實之義?!夺屆罚骸拔暹_曰‘康’??担?,昌盛也。車步倂列并用之,言充盛也。”[1](P72-73)《爾雅》釋“康”有多種意思:樂也;靜也;安也;苛也;五達也。②參見《爾雅譯注》,胡奇光,方環(huán)海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可見,“康”字最初與谷物有關,后引申有成實、美、大、盛、安、五達等多種意思?!靶】怠币辉~最早見于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此后,“小康”一詞在我國歷史文獻中多次出現(xiàn)。在《四庫全書》中,“小康”一詞共出現(xiàn)了1147次,分散在經(jīng)、史、子、集各部中。涵蓋了安、裕、教多方面內(nèi)容。

一、社會安定

社會安定是我國傳統(tǒng)價值取向之一,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含義。政權穩(wěn)定時,安定意味著與民休息,建立和諧的君民關系,求取國家的長治久安;政權更迭頻繁時,安定意指消弭內(nèi)亂,安國定社;多個政權并立時,安定則指向睦鄰友邦,內(nèi)外無事,達到天下太平。

(一)與民休息

“小康”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詩經(jīng)·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荽酥袊?,以綏四方?!盵2](P399-400)其中“小”是稍稍之意,而“康”是指安樂、休息、安寧。這里的“小康”與后面四節(jié)中的“小休”“小息”“小愒”“小安”同義,意為稍安。此句意為:人民已經(jīng)很勞苦了,要求稍微得安康。撫愛這些王畿的百姓,用來安定四方?!睹駝凇穫鳛檎倌鹿S諫厲王不理朝政之詩。此時,“小康”并未成為一個獨立的文化符號,而是召穆公提出的一項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措施。召穆公勸諫暴君周厲王只有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才能達到安撫百姓、安定四方的目的。要達到此目的,實現(xiàn)小康,就必須遠奸佞、謹小人,勿施行暴虐以勞民禍國??梢姡靶】怠币辉~在誕生之初,便被用以勸諫君王注重君民關系,即不要過分役使百姓,而要與民休息,方能安撫天下。

自《民勞》篇始,小康“稍安”之意被廣泛使用,常被引用于闡發(fā)君民關系。如孔子提倡為政需寬猛相濟,并認為《民勞》使用“小康”便是欲求施民以寬。又如,北魏穆亮在反對孝文帝拓跋宏徙居永樂宮時言:“若仍歲頻興,恐民力凋弊?!傅糜饽?,小康百姓?!盵3](P669)可見,穆亮將小康百姓定義為與民休息,反對連年過分役使民力,興建土木。后世還常常將能做到與民休息的統(tǒng)治時代,冠以“小康”的頭銜。如《御制樂善堂全集定本》記載“景帝遵父之政,與民休息,亦稱小康。”[4]

此外,“稍安”的涵義還被引申應用于爭權奪利之時。南朝時期,政權更迭頻繁?!蛾悤じ咦姹炯o下》為給陳朝開國皇帝陳霸代梁尋找說辭,寫其“大拯橫流,重舉義兵,實戡多難,廢王立帝,實有厥功,安國定社,用盡其力。是謂小康,方期大道?!盵5](P31)可見,政權更迭之時,人們又將“小康”詞義轉(zhuǎn)變?yōu)椤鞍矅ㄉ纭?。這里,同樣是在“小康”最初涵義,即“稍安”的基礎上加以延伸,突出小康“安”的內(nèi)涵。

(二)天下太平

在戰(zhàn)亂時期或天下初定之時,“小康”一詞的范圍由政權內(nèi)部君民關系,擴大到政權之間的軍事、外交關系,含義由“稍安”引申為“內(nèi)外無事,消弭戰(zhàn)爭”,即友邦停戰(zhàn),對內(nèi)養(yǎng)民?!度龂尽菚吩疲骸白灾性醽y,至于建安,數(shù)十年間,生民殆盡,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盵6](P1429)可見,在動亂頻仍的時代,人們往往把消弭戰(zhàn)爭看作小康的重要標志。

宋元時期,人們對“小康”一詞的關注視角,漸由政權內(nèi)部轉(zhuǎn)移到外部。宋哲宗時期,徐積曾云:“今天下無兵革之勞,無刑戮之暴,內(nèi)無強臣擅命,外無方鎮(zhèn)之患,……亦可謂之小康?!盵7]在其心目中,小康主要側重于政治、軍事意義,包括外無戰(zhàn)事,邊境安寧,內(nèi)無暴刑,亦無強臣奪權。宋朝趙鵬飛評價宋之盟、虢之會時,也明確地指出“內(nèi)外交好,兵戈不興,生民實小康?!盵8]在此,平息戰(zhàn)亂、使民休息是達到小康的前提條件。

與戰(zhàn)亂頻仍的情況不同,唐朝一統(tǒng)天下,結束戰(zhàn)亂后,人們普遍追求國家的長治久安,而非僅僅一時的權益制衡。宋朝王令評價唐初社會狀況時,便將小康“內(nèi)外無事”的涵義進一步擴大,增加了對國內(nèi)治安的要求。他評論道:“天下困苦,人人思休息。迨諸盜殱盡,四方無事,拋棄弓斧,歸復耒耜,民始有生心,時亦小康?!盵9]此時小康意為社會太平,外無戰(zhàn)事,內(nèi)無盜賊,百姓得以修養(yǎng)生息,恢復生產(chǎn)。清朝乾隆帝御制《古稀說》一文,將自己與漢武帝、梁武帝等六位年過古稀的皇帝相比,認為本朝“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雖非大當,可謂小康?!盵10]可見,乾隆所定義的小康社會包含范圍更為廣泛,包括政權合法,疆域廣闊,周邊屈服稱臣,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yè)等多方面內(nèi)涵。

由此可見,戰(zhàn)亂時期或天下初定之時,小康“內(nèi)外無事,消弭戰(zhàn)爭”的涵義與《詩經(jīng)》中“稍安”之意相比,雖然共同追求一種與民休息的社會安定狀態(tài),然而前者更強調(diào)國與國之間平息紛爭的先決條件,側重于攘內(nèi)必先安外,而后者則主要強調(diào)君主對待子民的寬容態(tài)度。

二、經(jīng)濟豐裕

隨著中國古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小康”一詞在社會安定的基礎上,逐漸指向更具現(xiàn)實性的生活,增加了經(jīng)濟豐裕的涵義。雖然小康之“稍安”的涵義也含有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的意思,但僅僅指向一種因修養(yǎng)生息而獲得的溫飽狀態(tài)。使用者更主要側重于使百姓安于生產(chǎn),以利于穩(wěn)固統(tǒng)治政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小康越來越指向一種超越溫飽,國庫豐盈、民有閑財?shù)臓顟B(tài)。

(一)五谷豐登

長期以來,農(nóng)耕作為最基本的經(jīng)濟形式,支撐著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chǎn)和社會生活。五谷豐登,代表著農(nóng)業(yè)的興旺。唐玄宗于開元十五年(727年),下《緩逋賦詔》曰:“河南河北諸州,去年緣遭水澇,雖頻加賑貸,而恐未小康”[11]。在此,小康主要側重于經(jīng)濟層面。此時,水澇致災,百姓窮苦,多方救濟,尚恐不足,因而是“未小康”的狀態(tài)。反之,只有風調(diào)雨順,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百姓生活安樂才是小康。

在歷史文獻中,亦有明確使用“豐”“熟”等經(jīng)濟類詞匯界定小康的情況。如《舊五代史·明宗紀》記載,后唐“天成、長興間,比歲豐登,中原無事,言于五代,粗為小康?!盵12](P609-611)在此,小康意為五谷豐登,安定無事,代表了后唐明宗時期經(jīng)濟繁榮、社會安定的局面。宋孝宗時期,南宋處于比較穩(wěn)定的發(fā)展時期。陳傅良謂:“邊鄙不聳,年榖屢豐……已謂小康”[13]。此時,除了邊境安定,賢才輔助,年榖屢豐乃是小康重要的內(nèi)容。明朝鄭岳《秋日偕社友遊溪聲閣》云:“農(nóng)家收稿秸,禾稼已登場,幸茲歲頗熟,閭閻得小康?!盵14]這里,同樣側重于從經(jīng)濟層面定義小康,描繪了農(nóng)事繁忙,農(nóng)物豐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欣欣向榮的景象。

五谷豐登既是“小康”一詞在經(jīng)濟上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又是國庫豐盈、民有閑財?shù)慕?jīng)濟基礎。只有在國家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繁榮的基礎上,國庫、民資才有充盈的可能與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二)國庫豐盈

國庫豐盈既是社會政治安定的保障,又是增強政權影響力與競爭力的需要。對國家而言,“小康”意味著墾田積谷、倉廩皆寔。

魏晉南北朝時政權更迭頻繁,戰(zhàn)爭連綿不斷。此時,“小康”的涵義,與兩漢時期相同,多傳承《民勞》篇中“稍安”之意,提倡與民休息,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但也開始有促進經(jīng)濟繁榮的意思。例如,東晉時期,孫綽為反對大司馬桓溫“移都洛陽”的提議,上疏建議通漕運,墾良田,廣積谷,方能達到“山陵既固,中夏小康。”[15](P1546)的效果。

隋唐以后,天下初定。經(jīng)幾代君王的努力,唐朝以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為代表,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唐代宗自我評價其統(tǒng)治時,便從經(jīng)濟上界定小康的內(nèi)涵,其曰:“關輔之內(nèi),農(nóng)祥薦臻,嘉榖豐衍,宿麥滋植,閭閻之間,倉廩皆寔,百貨低賤,寔曰小康?!盵16]在此,唐代宗描述了其統(tǒng)治下經(jīng)濟繁榮的景象,將小康界定為農(nóng)作物生長繁茂,百姓經(jīng)濟富裕,國家倉廩盈足,物價低廉。

(三)民有閑財

對百姓而言,小康則意味著個人、家庭不愁溫飽,經(jīng)濟較為寬裕的狀態(tài)。南宋孝宗時期,小康開始有小康之家的意思,即指家庭經(jīng)濟比較寬裕,不愁溫飽的狀態(tài)。如洪邁在《夷堅甲志·五郎君》中謂劉庠:“久困于窮,冀以小康?!盵17]這里描寫了劉庠對于脫離貧困,安然度日的渴望?!断檀九R安志》則記載了南宋孝宗淳熙初,居于臨安觀橋下的王良佐從負擔小販至開店設坊,發(fā)家致富的過程。其“家道小康”[18]便指家庭經(jīng)濟富裕。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小康”一詞被越來越多地用來指家庭經(jīng)濟狀況良好,清朝之后尤甚。如“錦芳時老病,家亦賣酒小康”[19](P13554),指潘錦芳家因為經(jīng)營酒,經(jīng)濟條件不錯。又據(jù)《清史稿·食貨志》記載,“四十一年,令葉爾羌成丁余回,特畀耕地編戶,……及地日廓而兵不贍,率遷甘肅貧民,不靳煩費,赤貧全給,小康半之,歲穰自愿挈家則不給?!盵19](P3510)這里,對小康之家的標準似乎更為明確。第一,將甘肅貧民的家庭條件作為衡量小康的指標。第二,將小康與赤貧相區(qū)別,明確指出給予兩者的費用不同,可見此時小康之家已經(jīng)有了具體的經(jīng)濟標準。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丁前溪》中謂安丘楊氏接受丁客贈送的足以堆積滿屋的“布帛菽粟”,“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舊業(yè)云?!盵20](P389)《儒林外史》 第十五回:“先生得這‘銀母’,家道自此也可小康了”[21](P102),即接受他人資財后,家庭經(jīng)濟狀況好轉(zhuǎn)。

上述材料使用“小康”這一詞語時,均與“貧窮”相對比,描述一個家庭或因更改職業(yè),依靠勤勞努力,由貧窮轉(zhuǎn)入富裕,或因接受救濟而擺脫貧困,稍有資財。

總體看來,在中國古代農(nóng)耕社會,五谷豐登是國庫充盈、民有閑財?shù)谋匾獥l件,國家經(jīng)濟實力的增強與百姓家庭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國家經(jīng)濟實力的增長依賴百姓的辛勤勞作,百姓的富庶則與社會經(jīng)濟的繁榮發(fā)展、國家減免賦稅的經(jīng)濟政策、社會分工的細化等因素息息相關。

三、禮教風行

禮教,即關于禮制的教化。教化主要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風化和教育感化,強調(diào)通過施政者本身的道德典范作用,教導百姓重視倫理、道德,遵守禮義規(guī)范,進而形成良好的民風民俗。禮教風行既是小康的重要內(nèi)涵,又是小康社會的目標。在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的基礎上,為政者致力于構建君有道、臣忠良、謹禮法、民安順的理想社會。

1.君有道。人們在定義小康之世時,往往傾向于把施政者修養(yǎng)和政績作為小康的重要衡量指標。如《舊五代史·明宗紀》記載:“及應運以君臨,能力行于王化,政皆中道,時亦小康”[12](P611)。這里指后唐明宗順應時勢,力行教化,奉行中正之道,方達小康。明朝孫承恩在《文簡集》 中評論唐宣宗“法無偏頗,志尚勤儉,惜賞慎官,好賢納諫,我思大中,亦汔小康”[22]??梢?,其所定義的小康包括君主勤儉、秉持公正、謹察吏績,尊賢納諫。雖然常常將貞觀之治、仁宗盛治等盛世冠以“小康之世”的頭銜,但是,個別亡國之君或亂世之主的治世時期也被給予“小康”的評價。例如,金朝末代皇帝哀宗完顏守緒便被稱頌為一位勤勉有為、勵精圖治的政治家。王鶚在《汝南遺事》中贊頌哀宗當政時“雖未治于太平,亦可謂小康小息者矣?!盵23]此處,以小康指代金朝末年因金哀宗的努力而達到的政治清明、遵行儒術、經(jīng)濟富余,家有積蓄的局面。

2.臣忠良。良臣方能與賢主同心同德,治國安邦。在朝、野無遺賢,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亦是傳統(tǒng)小康社會中教化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唐德宗便曾直言其依賴左右忠賢,才得以達小康之治。①參見《御定全唐詩》卷四,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并序,集部,總集類。《御制日知薈說》則高度評價張居正輔佐皇帝,致天下小康之功,認為其“外則總攬朝政,明智善斷,于時治,雖未純亦可謂之小康?!盵24]《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點評明朝馮從吾所撰《馮少墟集》時,則闡述了古之賢臣對小康之世的重要作用。其評價說:“維古極盛之治,有皋、夔、稷、契;亦越小康之世,有房、杜、王、魏、韓、范、富、歐陽,亦何嘗招百司執(zhí)事,環(huán)坐而談心性哉。”[25]在此,紀昀等認為極盛之治與小康之世的形成,與賢臣有莫大的關系。論小康之世,以貞觀之治、仁宗盛治為例,列舉唐太宗時房玄齡、杜如晦、王珪、魏徵等臣,宋仁宗時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臣。這些賢臣均身為表率,盡心輔佐君主,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由此可見,有賢臣輔助君主,以及良好的君臣關系是達到極盛之治和小康之世必備的條件。

3.謹禮法??鬃釉凇抖Y記·禮運》中將小康社會與大同世界相對比,系統(tǒng)闡釋了二者的涵義,在孔子眼中,“大同”乃是大道,是天下為公、路不拾遺、井然有序的理想社會,而“小康”僅次于“大同”,并以三代為代表,是天下為家、溫馨和睦、講究禮義的親情社會。小康社會主要蘊含這樣幾層意思:第一,改財產(chǎn)公有為私有,劃分田地和住宅。第二,改禪讓制為世襲制,并確立為禮制。第三,人有私心,功利為尚。當權者選拔有勇有智之才,為其建功立業(yè)。陰謀詭計和戰(zhàn)爭功伐由此興起。第四,人際關系上,從“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轉(zhuǎn)變?yōu)椤案饔H其親,各自其子”,即出現(xiàn)家族觀念和以家庭為單位的自我保障制度??鬃诱J為,大同世界以公有制和道德自覺為基礎,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社會,而小康社會是以私有制和利益分配為基礎,是切近可實現(xiàn)的理想社會,因而必須以禮義為綱紀,強制形成秩序社會。通過制定禮義規(guī)范,以確定君臣關系,使父子關系淳厚,使兄弟關系和睦,使夫妻關系和諧,使各種制度得以確立,并強調(diào)禮制具有約束君王、教化民眾的雙向作用。

由此可見,孔子所定義的小康已超越“稍安”這樣一個簡單的使民安的意義,涵蓋財產(chǎn)私有、世襲制、家庭倫理、禮義規(guī)范等多個方面。其中,孔子更強調(diào)精神內(nèi)涵,即主張以禮義約束君王,教化民眾,改變世道人心。

自此,孔子所述的小康社會,便成為其后2500多年儒家思想薪火相傳的治世理想。其禮義、教化的涵義一直被突出強調(diào)。宋神宗時期,理學家程顥用“道”解釋小康,曰:“后世能盡其道則大治,或用其偏則小康”[26],即將小康與大治相比較,認為現(xiàn)行社會秩序為天理所定,遵循它便合天理,可致大治,用其偏則致小康。因此程顥主張“存天理”,并極力宣揚倫理道德,提倡在家庭內(nèi)形成像君臣之間的關系。元朝時期,忽必烈重要謀士之一郝經(jīng),從儒家倫理道德觀念論政事,同樣強調(diào)小康禮義教化的內(nèi)涵。他在《立政議》中將小康與太平分別定義為對“天下”這一大器的小修完與大修完。①參見楊士奇: 《歷代名臣奏議》卷六十五,史部,詔令奏議類,奏議之屬。其中,要達到“小修完”,必須依靠紀綱禮義和文物典章,因而需要修弊立新,創(chuàng)法制、辨人材等??梢?,郝經(jīng)所定義的“小康”融合了與民休息,社會安定,遵循禮義綱紀、法令制度等內(nèi)容。到了近代,維新派康有為將進化論與《春秋公羊傳》“三世”說及《禮記·禮運》的“小康”“大同”觀相揉合,著《大同書》闡發(fā)其政治主張,表達了對小康的看法。他認為人類社會必然按照“亂世”“升平”“太平”三個不斷更新、發(fā)展的歷史階段順序進化。其中,小康即升平,為“漸有文教”,實行君主立憲制,是社會從多災多難的亂世發(fā)展到文教全備的大同世界的必經(jīng)階段。

隨著法的儒家化進程,統(tǒng)治者也越來越傾向于禮、法并用,定國安民。如唐玄宗曾下《南郊大赦文》曰:“幸以刑清俗阜,天成地平。萬方厎寧,群物咸遂,雖慚大化,且謂小康?!盵27]此時,小康除了包括民眾富庶,天下太平等含義,還包含刑罰公正清明的意思。宋太宗則曾言:“臣僚守法,兆民舒泰,雖未能還淳返樸,亦可謂之小康矣。”[28]可見,經(jīng)過幾次北伐攻遼受挫,在與遼對峙,贍養(yǎng)軍旅的情形下,宋太宗所定義的小康側重于加強對官員的考察與選拔,使臣僚守法,百姓舒暢安寧。金章宗在位時,“宇內(nèi)小康,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規(guī)?!盵29](P285)此時的“小康”涵蓋了禮樂刑法并重、典章文物完備之意。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九“人材”條中則明確指出法令與教化的關系,及對小康的影響。其曰:“法令繁而輔之以教化,故其治猶為小康?!雹谝婎櫻孜洌?《日知錄集釋》卷八“法制”,第489頁,卷九“人材”,第519頁。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梢姡櫻孜湔J為法令與教化不可偏廢,二者并用方是小康。

4.民安順。這是指在國家邊疆穩(wěn)固,消弭戰(zhàn)爭,經(jīng)濟繁榮,禮法健全的基礎上,百姓安居樂業(yè),社會治安良好,即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無聚眾斗毆、開坊賭博、居停盜賊之事;社會保障完善,即樂善好施,賑饑荒,恤鰥寡,濟孤獨,助死喪;社會風俗淳厚,即鄉(xiāng)黨鄰里相資、緩急相依、患難相救、疾病相扶,互助無爭;社會家庭倫理有序,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宗族相愛,孝行純至,友愛著聞。如唐文宗在《委監(jiān)察御史省視太廟郊社齋事詔》中道:“務三時以厚生,睦九族以修教。每厲薄德,汔茲小康”[30]??梢姡莆淖趯Α靶】怠钡亩x包括潔粢豐盛,人民富裕,家族和睦,修正教化等幾方面涵義。南宋陳淳則評價宋太宗“即位四年,外戶不閉,斗米三錢,方是小康”[31]??梢?,在陳淳心目中,夜不閉戶,社會治安良好,物價低廉,便是小康。

由此可見,《禮記》所闡述的小康社會實際上是孔孟儒家對春秋亂世進行改造的一種設想,即企圖通過恢復周禮,實現(xiàn)和諧、安定的社會生活。其強調(diào)以禮義道德為基礎,以加強道德倫理教育為手段,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規(guī)范家庭倫理秩序。發(fā)展至后世,小康一詞的涵義越來越多地包含倡導守禮尊法、重農(nóng)務桑、尊師重教之風氣,即形成人人循禮,家家畏法,田里無追呼之跡,公庭無鞭撲之聲,無訟無刑;務耕鋤,勤蠶織,無游惰,崇節(jié)儉;尊師、重教、好學之風氣。

從總體而言,幾千年來,“小康”一詞主要包括了社會安定、經(jīng)濟豐裕、教化風行三種主要內(nèi)涵,其內(nèi)涵及外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擴大,涵蓋邊疆穩(wěn)固、經(jīng)濟寬裕、圣君賢臣、政治清明、遵禮守法等多個方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小康內(nèi)涵的變遷是隨著朝代的更替而進行簡單的疊加,每一種涵義在彼此交錯發(fā)展、影響的過程中,均保持了自己生機與活力,在被不同時代應用的過程中加以延伸、發(fā)展。如小康最初所擁有的“稍安”之意,經(jīng)過時代的發(fā)展,引申為和諧的君民關系、邊疆穩(wěn)固、消弭戰(zhàn)爭等社會安定層面的意思,直至今天,仍是小康含義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小康其他涵義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經(jīng)濟富裕這一涵義自提出之后,便成為自古至今“小康”一詞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改革開放初期,針對當時中國貧困的現(xiàn)狀,鄧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這一概念時,明確指出其代表“小康之家”的涵義,后又擴展到小康社會,將其界定為“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這與中國傳統(tǒng)小康經(jīng)濟內(nèi)涵一脈相承,重點關注民生,追求富國強民。而《禮記》中所提倡的以禮為主要特征的小康社會,經(jīng)由時代的變遷,也被越來越多的帝王、臣民當成是代表某一階段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教化風行等方面結合的綜合體。

然而,不同時代對小康的內(nèi)涵進行了不同的選擇和解讀。小康內(nèi)涵的選擇乃與其背后深層次的時代歷史背景,使用者身份、目的等因素息息相關。從時間跨度而言,小康既可指戰(zhàn)亂年代,施政者勵精圖治而使所統(tǒng)治的地方達到安寧繁榮之況,也可指天下初定,百姓得以修養(yǎng)生息之情形,亦可指擁有圣君賢臣,經(jīng)濟極其繁榮的盛世之景象,更可指因末代皇帝一人之功導致的末世經(jīng)濟狀況良好的局面。從地域跨度而言,小康多指國家達到社會安定、經(jīng)濟富裕、教化風行的局面,也可指通過一方父母官的努力,而達到的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的局面。從使用者或涉及者的身份而言,談及某一國君治世時,一般將小康涵義擴大,涵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外交諸多方面,彰顯其治國之功。涉及普通臣民時,則多指百姓家庭經(jīng)濟狀況良好,略有資財。從小康內(nèi)涵的側重點而言,戰(zhàn)亂動蕩以及天下初定之時,側重小康之“安定”,倡導遠離戰(zhàn)火,內(nèi)外無爭,與民休息;禮崩樂壞之時,側重小康之“禮義教化”,規(guī)諫君王,教化民眾。天下安定之后,側重小康之“經(jīng)濟富?!?,提倡賢君良臣、禮法并用。

從整體而言,人們較多且越來越趨向于使用“小康”一詞指向一種擁有多種良好指標的治世局面。其中,社會安定是前提。和平安寧的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是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繁榮的先決條件。無論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農(nóng)耕社會,還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今天,沒有安定的生活生產(chǎn)環(huán)境,一切經(jīng)濟建設、禮義教化無從談起;經(jīng)濟豐裕是基礎。重農(nóng)實際上不僅是一個經(jīng)濟問題,對歷代統(tǒng)治者來說,更是一個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問題。此外,沒有經(jīng)濟的發(fā)展,禮義教化只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教化風行、天下大治則是傳統(tǒng)小康社會追求的目標。在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的基礎上,統(tǒng)治者越來越將遵法守禮、社會保障完備、民風淳厚等視為小康的涵義之一。

總之,“小康”一詞自《詩經(jīng)》產(chǎn)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演變?yōu)榘ㄉ鐣捕?、?jīng)濟豐裕、教化風行等多種涵義的綜合概念,成為后世孜孜以求的一種所謂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樂的理想社會,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被注入新鮮的血液,從而保持生機與活力而不斷發(fā)展延伸。

[1] 任繼昉纂.釋名匯校[M].濟南:齊魯書社,2006.

[2] 袁愈荌譯.唐莫堯注釋.詩經(jīng)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

[3] 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 御制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四[M].集部,別集類.

[5] 姚思廉.陳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6] 陳壽.三國志·吳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2.

[7] 徐積.節(jié)孝集:卷二十八[M].集部,別集類,北宋建隆至靖康.

[8] 趙鵬飛.春秋經(jīng)筌:卷十三[M].經(jīng)部,春秋類.

[9] 王令.廣陵集:卷二十一[M].集部,別集類,北宋建隆至靖康.

[10] 欽定皇朝通典:卷五十四[M].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

[11] 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卷一百四十七[M].子部,類書類.

[12] 薛居正.舊五代史·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6.

[13] 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卷四[M].史部,詔令奏議類,奏議之屬.

[14] 鄭岳.山齋文集:卷一[M].集部,別集類,明洪武至崇禎.

[15] 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6] 唐大詔令集:卷八十五[M].史部,詔令奏議類,詔令之屬.

[17] 洪邁.夷堅志:甲卷一[M].子部,小說家類,異聞之屬.

[18] 潛說友.咸淳臨安志:卷九十三[M].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

[19] 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20] 蒲松齡.聊齋志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21] 吳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2] 孫承恩.文簡集:卷四十一[M].集部,別集類,明洪武至崇禎.

[23] 王鶚.汝南遺事:卷四“總論”[M].史部,雜史類.

[24] 御制日知薈說:卷四[M].子部,儒家類.

[25]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七十二《馮少墟集》[M].四庫全書,總目.

[26] 宋名臣奏議:卷一百四十九[M].史部,詔令奏議類,奏議之屬.

[27] 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六十八[M].史部,詔令奏議類,詔令之屬.

[28]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十六[M].史部,編年類.

[29] 脫脫等.金史[M]. 北京:中華書局,1975.

[30] 唐大詔令集:卷七十四[M].史部,詔令奏議類,詔令之屬.

[31] 陳淳.北溪字義:卷下[M].子部,儒家類.

責任編輯:侯德彤

The Meaning and Origin of the Term "Xiao Kang"

SUN Xin
(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The term "xiao kang" (moderately prosperous) originated from The Book of Songs.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times, its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have been growing to include such meanings as social stablity, wealth and education. To be exact, social stability is the premise, wealth the basis, and civilization and order across the land the goal of a prosperous society. These different aspects interact and keep their own vigor and vitality.

xiao kang; education; intension

K031

A

1005-7110(2015)01-0017-06

2014-10-10

本文為青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青島市民間傳統(tǒng)文化教育實踐研究——以現(xiàn)代私塾為考察中心”(QDSKL140426) 階段性成果;青島大學科研專項經(jīng)費資助。

孫欣(1981-),女,山東青島人,青島大學學前教育學院講師,《山東高等教育》編輯部編輯。

猜你喜歡
涵義教化小康
我家的小康
儒家“禮樂教化”與新時代設計人才培養(yǎng)
我的仙人掌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探究《說文》省形的真實涵義
《孔雀東南飛》女德教化主題探析
我對國防教育的涵義的理解
財務失敗涵義、原因
乐亭县| 烟台市| 驻马店市| 长葛市| 介休市| 日照市| 申扎县| 鄂尔多斯市| 当雄县| 油尖旺区| 富顺县| 岳普湖县| 绥中县| 盘山县| 苍南县| 徐闻县| 桂平市| 凭祥市| 册亨县| 平邑县| 镇江市| 嘉义市| 靖安县| 涟水县| 莆田市| 深州市| 大英县| 历史| 宜阳县| 泽普县| 崇文区| 临邑县| 通海县| 湾仔区| 宣化县| 方正县| 日照市| 广丰县| 西乌珠穆沁旗| 石首市|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