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抑制率>50%為甲狀腺功能正常;抑制率<50%為甲狀腺功能亢進。
——摘自《護士繼續(xù)教育手冊》
答:其原因有7個。(1)呼吸道感染。(2)病人大量出汗、飲水少或氨茶堿的利尿作用而失水,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甚至形成痰栓阻塞小支氣管。(3)過敏原未消除。(4)嚴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與酸中毒。(5)并發(fā)肺不張或氣胸。(6)用藥不當。(7)精神和體力上的過度緊張、疲勞。
——摘自《護士繼續(xù)教育手冊》
答:護士有責任對病人的排便活動及糞便的性質(zhì)進行觀察,其內(nèi)容包括:(1)次數(shù):各人排便次數(shù)不盡相同,成人正常時每日1~3次,兒童每日3~5次,如1d多于3次或1周少于1次即為排便異常。(2)量:決定于攝人食物的種類及量和攝入液體的量及排便次數(shù),每日便量約150g。(3)顏色:正常糞便呈黃褐色;膽管阻塞時因糞便中無膽汁,故呈陶土色;食人大量蔬菜,可呈綠色;服用鐵劑或某些中藥時,糞便可呈黑色;上消化道出血,糞便呈暗紅或黑色(柏油樣便);痔瘡出血糞便表面呈鮮紅色。(4)硬度及形狀:直接反映了糞便的含水量,便秘時糞便干硬,腹瀉時可呈水樣。(5)氣味:腸道內(nèi)菌群的種類、攝入食物、藥物及病變??捎绊懠S便的氣味。消化不良者糞便酸臭味,柏油樣便呈腥臭味,腸癌病人糞便呈腐臭味。(6)膿和黏液:正常糞便含有少量黏液。腸炎病人黏液增多,膿血便常見于痢疾、肛門周圍膿腫及直腸癌病人。
——摘自《護士繼續(xù)教育手冊》
答:為了使病人保持正常的排便習慣,護士應(yīng)經(jīng)常向病人及家屬進行宣傳教育。建議病人采用多纖維膳食,增加麩、粗糧、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促進腸蠕動。保證病人攝入適當?shù)乃郑詽M足機體需要及保持軟便的性質(zhì)。同時指導(dǎo)病人每日進行活動改善肌張力。
當病人排便時,護士應(yīng)協(xié)助病人采取有利于排便的姿勢,如取坐位使足部平放地面,上身略向前屈,以增加腹外壓力促進排便。對于臥床病人,在協(xié)助放好便器后,將床頭和膝部墊高。注意遮擋病人,不應(yīng)干擾或催促病人,使病人精神放松以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