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薇 戴霞 李賽花 袁曉丹 韋春
(1.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西 南寧530021;2.廣西桂林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桂林541000;
3.江蘇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江蘇 南京210000)
2010 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到11.6%,60~69 歲人群的患病率為22.5%,≥70歲人群患病率為23.5%[1]。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療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能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體育鍛煉習慣[2]。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僅有25.8% 接受糖尿病治療,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又僅有39.7%能夠較好的控制血糖(糖化血紅蛋白<7%)[1]。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器官出現(xiàn)生理性衰退,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飲食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運用授權(quán)原理與多階段改變理論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行為進行干預(y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140 例,采用Excel軟件中的RAND 函數(shù)產(chǎn)生隨機數(shù)的方法將其分為兩組,隨機數(shù)<0.5入對照組,隨機數(shù)≥0.5入干預(yù)組。對照組55 例,干預(yù)組63 例,其中,男性51 例(43.2%),女性67例(56.8%);年齡76~60歲,平均(67.7±5.9)歲;病程0.1~32年,平均(10.3±6.7)年;接受糖尿病教育年限0.1~25年,平均(7.7±5.4)年;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中專為主,共88例(74.6%);100例患者(84.7%)有并發(fā)癥或合并癥。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接受教育年限、并發(fā)癥/合并癥、文化程度、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評估患者飲食行為,輔助使用宣傳畫冊、圖片、飲食模具等資料指導患者合理的飲食。
1.2.2 干預(yù)組 運用授權(quán)原理與多階段改變理論相結(jié)合的教育方法。多階段改變理論將行為依次分為:無意圖階段(PC)、有意圖階段(C)、準備階段(PR)、行動階段(A)、維持階段(M)[3],前3個階段患者未發(fā)生行為改變,兩者結(jié)合具體干預(yù)策略見表1。
表1 授權(quán)原理與多階段改變理論干預(yù)策略表
1.3 評價指標 (1)患者授權(quán)能力評價:采用中文版糖尿病授權(quán)簡化量表(C-DES-SF)。量表內(nèi)部一致性的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48,重測信度測得Pearson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817[4],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授權(quán)能力越高。(2)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價:采用中文版糖尿病自護行為量表(SDSCA)及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評價。SDSCA 量表各維度重測信度在0.763~1.000,內(nèi)部一致性較好,并具有良好的結(jié)構(gòu)效度[5],該量表有總體飲食與具體飲食維度,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越好;DSES量表結(jié)構(gòu)效度為KMO=0.82,表整體的Cronbach’sα為0.91[6],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ˉx±s)表示,重復測量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行為改變階段頻數(shù)的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行為改變階段頻數(shù)的比較 n(%)
2.2 兩組患者C-DES-SF、SDSCA、DSES 量表得 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C-DES-SF、SDSCA、DSES量表得分比較(ˉx±s) 分
3.1 促進患者改變不良飲食行為并提高授權(quán)能力
授權(quán)原理與多階段改變理論是行為改變理論中三個主要理論中的兩個,它們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對患者進行干預(yù),在糖尿病教育中均有顯著的應(yīng)用價值[7-9]。多階段改變理論主要用于整個教育流程與模式的控制,讓患者處于行為改變的最佳效能階段以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而授權(quán)原理側(cè)重于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教育方法的應(yīng)用,激發(fā)患者,使其自主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行為,幫助患者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培養(yǎng)內(nèi)在驅(qū)動力,與患者共同制訂符合個體的正確策略。本研究將兩種理論相結(jié)合,從不同的側(cè)面干預(yù)老年患者的飲食行為,讓90.5%的患者處于行動階段及行為維持階段。由授權(quán)得分也可以看出:干預(yù)后患者自我決策的能力明顯提高,患者與醫(yī)護人員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醫(yī)護人員是教育者及咨詢者,患者根據(jù)教育者提供的信息與知識決定如何健康飲食,且研究結(jié)果顯示:隨著干預(yù)時間的延長,患者的授權(quán)能力在逐漸提高。
3.2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95%以上的糖尿病日常護理需要患者自己管理并完成[10]。因此,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自我照顧能力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國際公認的SDSCA 量表能方便有效地評估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1],被認為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測量量表之一[12],DSES量表能有效反映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它是行為改變的強預(yù)測因子[13]。因此,本研究采用SDSCA 量表與SES 量表評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運用授權(quán)原理及多階段理論相結(jié)合的教育模式,針對患者所處的不同行為改變階段,采用不同的干預(yù)策略,能更有效地幫助老年患者提高飲食行為的自我管理,且隨著干預(yù)時間延長,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更明顯,但不同干預(yù)措施對DSES飲食維度影響不大(P=0.071),可能與本研究時間短有關(guān),建議醫(yī)務(wù)工作者盡可能延長患者的飲食干預(y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促進患者飲食健康。
綜上所述:從不同的側(cè)面對患者的飲食行為進行干預(yù),能促進患者飲食行為改變、決策并提高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有效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行為,對預(yù)防或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1] Xu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2] 王宏.重視糖尿病教育在治療中的作用[J].實用糖尿病雜志,2007,3(2):63.
[3] Prochaska JO,Diclwment CC,Norcross JJ.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J].AM Psycho,1992,47:1102-1104.
[4] 胡貝貝.糖尿病授權(quán)中文簡化量表的修訂及初步應(yīng)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0.
[5] Toobert DJ,Glasgow RE.Assessing diabetes self-management:the sunun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InHandbook of Psyehology and Diabetes[M].Switzerland:Harwood Academic,1994:351-375.
[6] 萬巧琴,尚少梅.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6):1589-1590.
[7] Abdoli S,Ashktorab,Thereh T,et al.Religion,faith and the empowerment process:Stories of iranian people with diabetes[J].Int J Nurs Pract,2011,17(3):289-298.
[8] Funnell M,Brown T,Childs B,et al.National standards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J].Diabetes Care,2007,30(6):1630-1637.
[9] Prochaska JO,Diclwment CC,Norcross JJ.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J].AM Psycho,1992,47:1102-1104.
[10] Anderson RM.Is the problem of compliance all in our heads?[J].Diabetes Educ,1985,11:31-34.
[11]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Research Group.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type 2diabetes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2,346(6):393-403.
[12] Toobert DJ,Hampson.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Results from 7studies and a revised scal[J].Diabetes Care,2000,23(7):943-950.
[13] Tracie CC,Scott L,Ahluwalial S.Self-efficacyis associated with walking ability in person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Vascular Medicine,2010,15(3):18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