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如文
在長期的英語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但收效卻令人擔憂。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品嘗到英語學習成功的快樂。因此,相當一部分學生甚至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改變這種費時低效的學習狀況,筆者試圖用英美名著簡易讀物進行輔助教學,效果非常不錯。本文將從理論基礎、簡易讀物的特點開始,探討簡易讀物對高中英語教學的作用及在高中階段如何實施簡易讀物的教學。
美國語言學家S.Krashen教授在前人和自己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語言輸入說”(InputHypothesis)。該理論強調(diào):輸入必須是可理解的;輸入必須是有趣的,密切相關(guān)的;輸入不是以語法為大綱的;輸入必須是大量的。學生在語言學習時進行大量的可理解的有趣的輸入,自然而然地就會形成較高的語言輸出能力(S.Krashen 1982)。同時他認為,輸入是語言學習的首要條件,在語言學習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語言學習者須根據(jù)自己的目前語言水平,選擇略高于自己水平的語言材料,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努力,這樣才能夠逐漸提高使用該語言的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凡是大量閱讀簡易讀物的學生,基礎都比較扎實,英語實踐能力也比較強。在教學實踐中,之所以強調(diào)必須閱讀大量的英美簡易讀物,是因為這些簡易讀物具有如下特點:
簡易讀物大都是英美文學名著經(jīng)由母語為英語的名家用最常用的3000左右詞匯改寫而成,盡管情節(jié)和人物都大為簡化,但語言的質(zhì)量是很高的,原文的風貌、精神和主要情節(jié)都保存下來,仍然不失為優(yōu)秀的讀物。這樣的讀物,讀起來花費時間不多,兩三天甚至一天就可以讀完一本。學生可以輕松地閱讀簡易讀物,從而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和興趣。如果是大篇幅的讀物,學生會望而生厭,往往是看到了后面忘記了前面,甚至半途而廢。
語言輸入理論告訴我們,語言材料的難度應該是稍高于學習者目前的語言水平,材料過難或水平偏低都不具有習得意義。簡易讀物的句子結(jié)構(gòu)一般較為簡單、生詞量較小,學生不必費很大精力去查詞典。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可集中在簡易讀物的內(nèi)容和文字的表達上。因此,學生可以讀得更快、更多,可以保證足夠的閱讀量。如果英美原著詞匯量大,閱讀起來就會困難重重。有些學生好高騖遠,一開始就想讀原著,認為讀原著能夠記住許多生單詞,會有成就感,但不久后就會因詞匯量太大、內(nèi)容艱深而興趣漸漸消退,學習效果甚微。
根據(jù)語言輸入理論,輸入應該是有趣的,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如果學生對言語輸入感興趣,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給調(diào)動起來,積極閱讀,認真思考,通過閱讀獲取必要的知識。各種簡易讀物都會根據(jù)語言的難易程度,劃分為不同等級,能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要求。這些簡易讀物內(nèi)容廣泛、故事性強,有人的吃、喝、拉、撒、睡;有人的七情六欲,;有人與人之間復雜的關(guān)系以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沖突和調(diào)和,學生走進一部部英文小說,在不知不覺中,輕松習得語言(王若平 2004)。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部分簡易讀物,主題鮮明、內(nèi)容生動有趣,而且使用的是常用詞匯、短語和語法結(jié)構(gòu),學生很快能被其中的情節(jié)所吸引,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學生不必擔心是否記住了新詞匯、新短語,這樣閱讀量大,速度適當,就會自然而然地記住一些詞匯、短語,這是自然吸收語言的過程??梢?,對于學生來說,包含適度生詞的簡易讀物,比起需要不停查詞典的艱難讀物,學生會學得更快更好。
現(xiàn)行高考考綱要求詞匯量為3500左右,另外,出于命題需要,增加了個別單詞,但大多數(shù)高中生較難達到這一要求?,F(xiàn)行教材的詞匯量在課本中的復現(xiàn)率低,學生不能長時間記住課本中的生詞,而大多數(shù)高中教師卻要求學生不停地、反復地、機械地記憶單詞,學生必然感到枯燥無味,教學效率低下。而簡易讀物中的詞匯難度不大,并且這些詞匯在閱讀過程中反復出現(xiàn),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去復習鞏固教材中已學詞匯和讀物中的少量生詞,從而加深對詞匯的理解。
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常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對考試中的一些客觀題做得比較理想,但對于聽力題、書面表達題卻顯得束手無策,更談不上在生活中進行口語交際。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學生閱讀量不夠,缺乏語感。英語是一門技能,理解了并不等于掌握了。學生在閱讀了大量簡易讀物之后,能夠從這些地道、優(yōu)美的表達中逐漸地獲得語感。語感形成了,聽力、口語和寫作等能力也會逐漸得到提高,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簡易讀物大都符合高中英語教學要求的詞匯量,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語言難度接近學生英語實際水平,完全可以做為目前流行的高中英語教材的補充和拓展延伸。根據(jù)筆者的教學實踐,建議使用以下幾套簡易讀物:
1.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書蟲·牛津英漢雙語讀物》
該套叢書目前出版了共7個級別102本,為學習者學習英語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材料。每本書都配有mp3,由國外專業(yè)播音員朗讀,能很好地提高學習者的英語聽力水平。按照詞匯量和語言難度進行科學分級,從入門級到第六級,分別適合不同層次、不同年級的學生。每本書后配有練習題,檢測學習者的閱讀效果。
2.航空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3000詞床頭燈英語學習讀本》
該套叢書適合層次較高的高中生。目前出版了英漢對照50本和純英文版50本兩種版本,以適合不同讀者的需求。該套叢書也配有高質(zhì)量的mp3。
既然簡易讀物對英語教學有很大的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充分利用簡易讀物,使其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下面就筆者自己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談談怎樣利用簡易讀物進行高中英語教學。
1.課上
在平時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每周閱讀一到兩本簡易讀物。周一布置閱讀書目,提出一些要求,周五的英語課上進行檢測。檢測的手段可以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有表情地朗讀某一片段;可以讓學生輪流講敘簡易讀物中的精彩故事;可以就讀物中的某個方面進行討論;可以讓學生回答讀物后面的問題等。
2.課后
由于課時有限,僅僅上課的時間遠遠不夠。因此,筆者還在課下花大量的時間檢驗簡易讀物的閱讀效果。有時筆者要求學生將故事改編成戲劇,在English Party上表演,有時帶領(lǐng)學生觀看學生閱讀過的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促進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1.帶著問題閱讀
一些簡易讀物的后面往往會附有一些有關(guān)讀物內(nèi)容理解方面的問題。教師要引用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讓學生學會從閱讀中尋找相關(guān)信息,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2.善于處理生詞
教會學生在碰上生詞是不要急著查詞典,而是學著根據(jù)上下文和構(gòu)詞法去猜測。如果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就會降低閱讀速度、妨礙閱讀理解;如果生詞不妨礙閱讀,就可以跳過;如果是反復出現(xiàn),則可以先標注出來,等看完一個章節(jié)或一本讀物后,再查查詞典。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猜詞能力和閱讀速度。
3.閱讀速度要快
學生要盡可能讀得快一些,不要一句一句地分析,更不要逐句翻譯。簡易讀物要多讀,并且應該將那些語言精美、故事入勝的讀物進行反復讀,直到許多內(nèi)容印在腦子里(胡文仲 2009)。
4.善于記筆記
學生在閱讀時可以做一些筆記,但不必太多,可以記錄所學單詞,也可以記錄優(yōu)美句子等。
閱讀簡易讀物,好處多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課本上學到的閱讀技巧和閱讀策略運用于簡易讀物的閱讀,將訓練閱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有機結(jié)合起來,一定會給英語教與學帶來驚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