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述春
2015年江西中考英語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共6大題,86小題,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今年在聽力、單項選擇題、完形填空B部分都稍作了改動。聽力A部分由原來的5個小題增加到6個小題;B部分由原來的4段對話及1段獨白改為5段對話或獨白;單項選擇題由原來的15個小題改為10個小題;完形填空B部分(選詞填空)改為10選10,并且詞匯至少有幾個要變形;另外,增加了第五大題補全對話,加強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試卷具體結構與分值構成如下(見表1):
表1 :試卷結構與分值構成
1.試卷內容豐富,具有人文性與時代性
閱讀材料題材廣泛、信息量大、可讀性強且貼近生活,內容包括飲食、動物、活動、勵志、森林火災、音樂說唱風格等內容。試卷充分考慮到九年級考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水平,選取生動有趣的內容并采用圖文并茂的版面設計,卷面活潑不呆板,減輕了學生答卷時的緊張情緒,體現了對考生的人文關懷。
2.試卷結構合理,試題科學嚴謹
試卷嚴格依據課程標準要求設計,立足基礎、強調應用、注重實際,從不同角度測量考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詞法、句法、閱讀、書寫等方面的水平。文章選材體裁多樣、題材豐富,體現英語作為語言學科的特點。試題題干情境化和生活化設計,在一定語情中考查學生英語基礎知識,避免出現為考試而設置的試題,避免單純考語法知識的現象。在充分考查初中階段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注重面向全體學生,考慮了不同層次考生的能力差異,試卷整體難度適中、起點適當、坡度適宜。
3.試卷主題積極向上,突出學科情感價值目標
各部分的選材都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積極正面的文化內涵,能引導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品味現實生活,了解社會背景,感悟文化熏陶,培養(yǎng)健康的價值觀。這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精神。
整份試卷所考查的內容以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為主,側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在特定的語境中進行交際的能力。語言知識與文化背景融合,語言材料真實地道,貼近學生生活,體現教育功能。
整份試卷命題思路清晰、安排合理、結構嚴謹,具有較高的測試功效。試題整體難易度符合教學現狀,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各題分布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梯度合理,引導學生輕松闖關,體驗成功,杜絕了偏題、怪題,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和教學實際,將考查內容自然融入生動的生活場景中,無陌生語境和干澀的說教。同時,也設及到為各類高級中學選拔合格人才的難題和較難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整份試卷布局規(guī)范合理、圖文并茂,看起來活潑、生動,在某種程度上既為學生的理解提供了情景,又降低了學生的應試壓力。
整份試卷既體現出語言的交際性、真實性、時代性,也體現了語言教學的實踐性、開放性和嚴謹性,還體現了“立足基礎、關注能力、強化語用”的思想。這不僅有利于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更有利于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健康發(fā)展。
1.聽力測試
該題要求考生在聽懂錄音內容的基礎上提取關鍵信息,選出正確答案。今年部分試題未按材料順序設題,而是顛倒設題,結果學生答題情況不好,如9和10小題、14和15小題、18~20小題、24和25小題等;還有聽力材料一句話設了2個小題,如11和12小題出自同一句話。
A部分分為6個簡短對話,相對比較簡單??疾閮热菀姳?:
表2 :A部分考題安排
A部分共6個小題,前5題能夠直接從說話者口中獲得答案或稍加計算即能獲取答案,第6題要適當理解并加以推斷。
B部分由4段長對話和一段獨白組成,考查內容見表3:
表3 :B部分考題安排
B部分有5段對話或獨白,所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度較高:比如天氣、物品選擇(購物)、看病、留言等。
C部分是關于工作經歷的一個獨白,考查形式為聽短文填寫單詞或短語。從試題設計角度來看,全部留空單詞考生可以直接從獨白中聽到原句。唯一有點難度的是24小題和25小題,因為在獨白內容中顛倒了次序。
常見錯誤有:
(1)單詞拼寫出現錯誤,如21小題聽到的單詞clothes寫成clothers或colthes。
(2)聽到的單詞沒有根據句子內容寫出正確的形式,如22小題“He works _______a week from 7:00pm until 10:00pm.”,正確的單詞形式應填 two nights,而很多考生寫成two night,沒用復數形式,或答成twice;23小題根據句子內容應填learned或learnt,而考生填成learn或是learns;24小題根據句子內容“He would like to buy______.”應填a bike或a bicycle,有些考生寫成了bike,少了不定冠詞a,還有不少考生寫成了a phone。
(3)最后一小題聽電話號碼有不少考生不能熟練地辨別,聽錯其中幾個數字或完全聽錯,將521-6937寫成521-6927等。
學生答題存在的問題:一是書寫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不清晰;二是拼寫錯誤較多;三是有的學生反應較慢,無法在相應的空格寫出正確的內容。
學生失分的原因:一是考生對聽力C部分的題型有畏難情緒,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還有沒掌握做題技巧,聽前沒有認真審題,并且沒有對句中所填內容進行預測;二是考生習慣捕捉零散的細節(jié),沒有通篇理解短文的意識,遇到較長或結構較復雜的句子往往無從下手而導致丟分;三是考生對常用詞、高頻詞的掌握較欠缺,基礎不牢,聽得懂卻寫不出單詞的現象很多,還出現單詞拼寫錯誤或單詞形式不正確的現象。
2.單項選擇
今年單項選擇題由原來的15個小題改為10個小題,考點分布均勻,重點突出,設題合理??疾辄c分布見表4:
表4 :單項選擇題考點分布
單項選擇題的主要特點是:突出動詞的考查,重視語境的設置,主要考查詞匯知識(26小題不定代詞、27小題連詞、28小題動詞、29小題名詞、31小題形容詞和形容詞的最高級、32小題情態(tài)動詞、33小題副詞)和基本語法知識(30小題have been to/have gone to的區(qū)別、34小題時態(tài)、35小題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結合考查)等。
3.完形填空
本題屬于考查學生語言知識和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試題,要求考生借助上下文乃至全文的語境啟示,運用邏輯推理和已有的英語基礎知識,包括對英語詞義的理解和運用以及詞組的搭配和習慣用法等,做出準確判斷,補全短文。
A部分是在一篇短文中留出15個空,選材是一篇關于食物短缺及解決方法的文章。文章難度適中,設空時重點考查考生在整體篇章理解基礎上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考查考生是否能從上下文中找出相關的隱藏信息來進行正確的選擇。比如36題,學生必須仔細分析“we take food for granted”,而 experts(專家)已在爭論食物危機正在來襲,從而確定應該用轉折連詞But。還有42和43題均與該段的最后一句“So,eating less meat will provide more land for farming,and it will save water.”相關。只有整體把握才能把每個設空填正確。同樣,第47題牽涉到指代,該設空實際上是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指代的是前面一句中的“sales of meat”,顯然,中心詞是 sales而非meat,因此,應該選填They,而命題人設置的干擾選項it,十分具有迷惑性。A部分設空詞類分布見表5:
表5 :A部分設空詞類分布
B部分是一篇介紹印度訓練動物用作勞動工具的文章。學生接觸過這種題材,在七年級下冊一篇閱讀中學過關于大象的文章(課程教材研究所2012)。整篇文章用詞簡單,也未見偏長、復雜句型,要求學生將所給出的10個詞填入,其中最后兩個詞用了其適當形式(to control、usually),考慮到學生對try to do sth短語比較熟悉,因此該題難度不大。該部分既考查考生的語篇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的詞匯運用能力以及對詞性的了解及用法。本部分在今年的中考中進行了改革,10選10沒有多余選項,不僅要求考生根據短文內容選出正確的詞,而且需要變換形式,對考生來說應該是加大了難度。B部分設空詞類分布見表6:
表6 :部分設空詞類分布
該題側重考查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本題整體答題情況不容樂觀,高分少,尤其是不少考生選對了詞卻用錯了形式。由此說明,考生雖語篇理解能力較好,但對詞性及詞形的掌握不夠。如52小題have未變成has,而53小題又將life錯改成lives,54題tree沒用復數,60小題沒有加ly形式,得分最低的是59小題(to control)和55小題(carry)。
學生答題存在的問題:一是形式填寫錯誤;二是單詞抄寫錯誤;三是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差,有的學生不能通過分析上下文、短文結構判斷需要填哪個詞或形式;四是考生未能正確變形,還有出現首字母沒大寫的情況。
做好完形填空試題的教學建議:
(1)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在訓練過程中綜合運用“瀏覽全文,了解主旨;上下聯系,前后貫通;依靠語法,形意結合”等解題思路。
(2)加強詞匯知識的學習,注意常用詞、詞組、習語和句型的積累;掌握一定量的同義詞、近義詞并能在不同語境中進行辨析。
(3)閱讀時要注意選材,精選練習,不斷總結;有計劃、有步驟,由簡到難、由長到短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項訓練。
4.閱讀理解
該部分也由A和B兩部分組成,其中A部分由A、B、C、D 4篇短文構成,B部分則是7選5完形填句題。
閱讀理解題是試卷中的高分值題,屬中檔偏難試題。閱讀理解題重速度、重語篇、重能力,體裁變化多樣,題材內容涉及海報、人與社會、科普教育、科學幻想等領域,內容具有較強的時代感??疾榈闹饕繕擞校簹w納概括、具體細節(jié)、詞語析義、推理判斷和綜合知識,像 61,62,63,64,65,68,69,72 小題就屬于細節(jié)理解題,而67,70,75小題則屬于歸納題,而71,74小題則要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推理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答案,66小題考指代,73小題則考查學生英英釋義的能力。閱讀理解A部分考查內容見表7:
表7 :閱讀理解A部分考查內容分布
做好閱讀理解試題的教學建議:
(1)加大英語閱讀量,注意精讀和泛讀相結合,分不同側重點訓練英語閱讀能力。例如,精讀時,可以訓練學生對文章結構、段落大意以及重點詞匯句意的理解,而泛讀用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的同時培養(yǎng)語感。
(2)分文體有目的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分層考查學生對語篇的理解。例如,學生對細節(jié)的把握,能否理解文章主旨,是否可以讀懂語句背后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常規(guī)訓練、專題訓練和限時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情景下的高效閱讀。
B部分(7選5)要求考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根據上下文語篇邏輯,對給出的信息進行匹配,通過對考生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等方面的綜合考查,著重檢測考生在限定時間內閱讀理解、推理判斷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該篇文章主要講了說唱音樂的由來以及其流行發(fā)展所形成的嘻哈文化,同時作者也講述了自己與hip-hop的遭遇以及感受。盡管作者并不喜歡這種東西,但卻絲毫不影響它在全世界的浸淫,以至于我們就生活在hip-hop planet。文章給出了標題,并且以標題結尾,首尾銜接。需要注意的是,正是這個標題才打破了通常這類題型不在開頭設空的習慣,仔細閱讀后不難找出76小題“You can find hip-hop everywhere you go.”這個句子作為全篇的開頭。隨后的77,78,79,80小題用排除法便能一一找出。
5.補全對話
補全對話題是今年新增題型,本題以對話形式設計,主要考查交際用語,針對同一個人的表達要求補充完整,對考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并強調在語境下完成句子。試題與考生的生活實際和經歷密切相關,充分體現考查交際能力這個導向。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沒有正確理解上下文,句子偏離對話內容;二是沒有看清答語,導致句型用錯,一般疑問句寫成特殊疑問句(81小題);三是單詞拼寫錯誤以及句子結構混亂或不完整,時態(tài)不對,甚至出現句子首字母不大寫等情況。
具體答題情況:81小題較簡單,但得分不理想,有些學生寫成“Oh,Hi,Darren!”,還有學生寫成“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顯然沒看清答句是現在進行時態(tài)。第82小題大部分考生能答對,第 83 小題不少考生寫成“Yes,I could.”,可能是對“could you please...?”句型的用法沒有掌握。關于第84小題,考生知道是問時間,但他們用錯了時態(tài),還有考生不會用簡短回答,非要寫出完整句子,結果出了不少錯誤。85小題填寫see you或I see的學生,可能是未讀懂對話。另外,所補充的句子有語法和單詞拼寫錯誤。
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部分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沒有過多的關注,口語訓練不到位,導致學生連一些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都不會。鑒于此,在平時訓練中教師應教會學生用英語在不同的場合下和出現不同的問題時學會與人交流,這也需要師生在教學中加強交際英語的訓練。
6.書面表達
今年中考英語書面表達題目是“East,West,home’s best”。要求考生根據所提供的思維導圖,介紹家的相關內容。該話題以第一人稱來寫,導圖提示用來規(guī)范考生寫作基本框架。通過對“居室、居住環(huán)境、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讓你的家更美好”這四個主題來考查考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屬于半控制性書面表達,并且“家”這個主題非常貼近現實生活,讓考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照顧到各層次的考生。
在改卷的過程中發(fā)現有一部分考生的語言綜合素質很強,他們的作文卷面整潔、條理清晰、邏輯性很強,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所學的一些句型、語言點、名人名言來組織文章,并做到流利地表達。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審題不仔細,內容殘缺;匆忙下筆,準備不足,想到哪寫到哪,隨心所欲,導致條理不清、雜亂無章。另外,相當一部分考生沒有審透題,不是大篇幅去寫自己的house擺布,或是自己房間的書桌、床、掛圖,就是對自己家庭成員關系濃墨重彩,沒能把握命題人的意圖。二是英語基礎薄弱,遣詞造句能力不強。首先是文章結構不嚴謹,沒有主次。其次是語言表述不規(guī)范,組句能力差,中文式英語和語法錯誤較多。語法錯誤包括單詞拼寫、時態(tài)、非謂語動詞、動詞搭配、主謂一致、介詞使用等錯誤,忽略諸如標點符號、大小寫、段落安排等。三是較少進行語言變換,平鋪直敘。雖然部分考生得分相對較高,但他們所寫的句子大都是簡單句,缺乏句式的變換。鑒于以上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或背誦一些富有句式變換的優(yōu)秀范文,提高組句能力和寫作水平。
出現以上情況的原因:一是學生對英語寫作有畏難情緒,再加上英語基礎差,掌握的詞匯量少,不知道如何去組織語言;二是教師對英語寫作課也不夠重視,缺乏行之有效的寫作訓練和寫作指導。
1.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沒有抓實
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自覺性,學法指導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不夠。學生在聽和讀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集中精力,附加動作太多,如聽前不看清題目、聽的過程中不知如何有效捕捉信息;閱讀變成默讀或低聲朗讀,影響閱讀速度和效果;書寫不規(guī)范,包括標點符號的使用和大小寫等。這些都與平時教學中沒有很好地關注學生學習習慣有較大的關系。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容忽視,這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更是學生終生發(fā)展,以及繼續(xù)學習所不可缺少的。
2.學生兩極分化嚴重
在教學中要重視扶優(yōu)培尖,但不能忽視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對學困生要多關心、多鼓勵,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科基礎薄弱,語言運用能力差
對學生基礎抓的不夠,詞匯、語法、單詞拼寫等項目訓練不到位,聽力、閱讀訓練強度不夠,沒有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不斷的語言運用中得到理解和內化,同時也忽視了對學生一些學習和解題策略的滲透。這種情況在聽力C節(jié)、完形B篇以及書面表達中體現尤為突出。如完形B對于不少學生來說,名詞單復數形式、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形容詞變副詞、詞性的掌握、詞的固定搭配始終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軟肋。學生缺乏對英美國家背景知識的了解,而且知識面狹窄,見聞不廣,以致帶來閱讀困難。同時,對文章的理解、綜合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
4.英語書面表達能力亟待提高
考生語言能力運用差,基礎詞匯和句型掌握不扎實。考生的書面表達答題中單詞的錯誤量大,結構混亂、中式英語、要點表達不全、結構不清晰、時態(tài)錯誤以及部分作文無段落的現象非常普遍。
課標是中考命題的依據。課標明確了對考生所學知識的要求,列出了語言運用能力中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微技能要求,對日常英語教學起著導向作用。命題是在整體上充分體現課標所確立的課程評價理念,全面落實課標準所規(guī)定的目標,既考查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考查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運用英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有利于引導和促進英語教學,有利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拓展英語學習渠道、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九年級由于教學內容多,而且又面臨升學的壓力,不少教師容易只注重對知識點的羅列而缺少對知識內化的過程,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教師要結合教材與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語言交流活動的情景。課堂上要組織和鼓勵學生參與分析、觀察、比較、討論和歸納總結,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保鮮劑、催化劑和興奮劑,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持續(xù)的興趣是減小差生面和消除兩極分化現象的關鍵所在。
要保持學生學習的持續(xù)興趣,首先要用新穎多變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進入課堂;其次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故事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或開展豐富的學生活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最后要分層教學、分層指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里體會成功、體驗快樂。
英語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情,采取切實有效的補差措施,實施分層教學,轉化“學困生”,確保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萬丈高樓平地起?!睕]有扎實的基礎,而去談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只能是“紙上談兵”。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強化語音、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教學。語音、語法、詞匯是語言的三個有機組成部分,在進行綜合教學,教學基礎知識的同時,要注意方法的引導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盡可能用英語教學,遇到學生聽不懂的,可以用他們明白的語言重復,或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要求學生用英語提問和回答問題(不會的由教師或同學提供幫助),這樣做會幫助學生達成一種認識:聽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聽力題,而是用語言去交際。
當然,必要的聽力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這過程中,滲透聽力技巧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應答聽力考題的能力。從教學聽力錄音帶入手,如所學的課本錄音帶、口語教材錄音帶,也可以選擇適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聽力材料,使自己多接觸錄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語發(fā)音。另外,以詞組、句子為單位,注重細節(jié)內容的理解,綜合性的聽以語篇為單位,注重整體內容的把握。在聽力教學中,要將兩者有機結合,并逐步引導學生將注意力從詞、詞組、句子的理解過渡到語篇的理解上來,培養(yǎng)學生在聽中記要點、聽后做歸納復述的能力,以此來解決學生聽力測試中對聽力內容整體把握的問題。建議各學校,特別是九年級,每周應安排至少兩次的統一聽力訓練。
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編寫有助于開展口語交流活動的材料,創(chuàng)設交流活動情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說,哪怕是一個詞,一個短語,一個殘缺不全的句子,然后,由同學或教師再來精細化組織??傊?,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學生敢說,不怕說錯。
閱讀理解屬于語言的領會運用能力,是擴展學生知識、活化知識結構的有效途徑。課標的五級目標中明確要求,九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教育部 2012)。但絕大多數學生的閱讀量與之相差甚遠,因此,教師應通過多種激勵方式促進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養(yǎng)成做簡單的讀書筆記,收集好詞、好句、好段的習慣。
課堂上的精讀,教師要教給學生獲取信息、推斷生詞、總結主旨大意的方法,以及如何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的方法。閱讀有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堅持每天給學生兩到三篇的泛讀材料,堅持閱讀訓練,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語感和語篇能力。
選材應注意以下四點:一要適合他們的水平,跳一跳能夠得到,不要太容易,也不要太難;二要選用那些語言地道的文章或故事,沒有科學性錯誤;三要注意語篇長度適中;四要選用不同體裁、題材的材料,讓學生廣泛地閱讀,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豐富背景知識。讀的東西多了,詞匯量就增大了,閱讀速度自然會提高,理解力也會增強。閱讀能力的提高自然有助于提高英語的整體運用水平。
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閱讀題的出題類型進行全面細致的總結,對每一種類型都找到好的答題方法,做到有針對性地指導。
答卷情況暴露出學生寫作能力的欠缺,尤其是兩極分化的現象尤為嚴重。“學困生”可能連一個完整的句子都寫不出來,而不少學生寫出的句子也是錯誤百出。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少教師遇到教材中的寫作訓練,不是“大膽”舍棄,就是讓學生背誦教師所寫的“范文”,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完全壓制。因此,教師要將寫作訓練融入日常教學中,循序漸進,并加強不同題材和體裁的寫作方法指導。
在寫作之前,教師應教會學生一些布局的技巧:如內容分幾塊,根據內容分段,詳略的處理,上下文的連接詞,行文的首尾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書寫規(guī)范等。寫作能力不僅僅是指寫一篇文章,還包括書寫工整、拼寫正確、語言通順、無語法錯誤、層次清楚、內容完整。教師在平時應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寫作材料指導學生開展復述和仿寫等訓練,按照“句—段—篇”的訓練程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分階段、有重點地訓練。
另外,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關聯詞,加強語言連貫性。第一,教師要教會學生劃分句子成分,讓學生熟悉并掌握常見復合句的結構,巧用過渡詞。過渡詞就是一個很好的“向導”,它能夠引導閱卷人的思路,讓其在短時間內對你的文章做出公允的評價。第二,列好提綱,準備下筆的時候,要有一個先后順序和邏輯結構,使自己的文章結構清晰、要點明確、中心突出、層次清晰,邏輯通暢。只有做到以上幾點,學生才可以寫出完美通順的好文章。
培養(yǎng)學生不僅要會學,還要會考,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有效引導學生針對各類題型歸納出科學、靈活的解題技巧,提高答題準確率。中考總復習要科學地進行篩選,尤其是在最后一輪的階段綜合模擬題,要做到不圖篇幅多,但求精良,要有代表性,重點進行實戰(zhàn)模擬訓練。教師在平時評閱試卷時應注重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尤其是開放題,不能過分依靠“參考答案”,應鼓勵學生合理化地創(chuàng)新與思考。
總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改革教法,采取有效辦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