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李維楨應用文的史傳觀與文體特征——論李維楨詩文集的史料價值(之一)

2015-01-31 11:43魯茜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文體特征應用文

李維楨應用文的史傳觀與文體特征——論李維楨詩文集的史料價值(之一)

魯 茜1,2

(1.湖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2.復旦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上海 200433)

摘要:李維楨是明代文學社交家的典型,《大泌山房集》《四游集》共詩6卷,文150卷,散文占絕對比重,多應他人請托作?!端膸焯嵋放湮穆室鈶?品格不高,實未考量應酬文之上以記事傳人備史料史資的創(chuàng)作本旨,為史學不為文學作。概括他的史傳觀,從傳記文、序草文、題記游記三類主要文體,詳析其應用文的三大特征,可見他對明末政治文學批評結集的史料價值與文學成就。

關鍵詞:李維楨;應用文;史傳觀;文體特征

李維楨作為明代文學社交家代表,散文占去他詩文集絕對比重,《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大泌山房集》:“是集詩六卷,雜文一百二十八卷;而一百二十八卷之中,世家、傳志、碑表、行狀、金石之文,獨居六十卷,記載之富,無逾于是”[1],指出其文:第一,人物傳記“記載之富,無逾于是”;第二,文章宏肆有才氣,碑版之文,照耀四裔;第三,海內請求者無虛日,能屈曲,以副所望,然文多率意應酬,品格不能高,是對其文的定評?!洞竺谏椒考酚行蛭?、傳記、墓碑狀祭、策論議說、箴銘贊頌、題跋、公移呈文7類,總計2591篇。第一大類為傳記文,涵墓碑表狀傳祭821篇、象贊125篇、壽贈考績等序447篇,共計1393篇,占54%;第二大類為集序題草,集序547篇,題草438篇,共985篇,占38%;第三大類為題記游記,共157篇,系游園林宅室與自然山水,占6%。此三大類占98%?!端挠渭肺?42篇,一依前集七類目,序文138篇、類題草性質的雜著小品11篇,共計149篇,占總數44%,上升為比重最大文體;墓碑表狀傳祭100篇、象贊2篇、壽贈考績等序8篇,共計110篇,占總數32%,下降為第二大類;儒學、祠堂、題名、守政、園室等記14篇,占4%,與前集基本相當;而原本數量不多,但文體分支卻細門類,僅“說”2篇,其他文體皆刪,選書信69篇,占20%,系增補《大泌山房集》文體之缺的編撰意識?!洞竺谏椒考穫饔浥c集序比重92%,降到《四游集》82%,系增補書信體,顯示從《大泌山房集》到《四游集》,李維楨編撰由史學性到文學性、私人性稍有側重區(qū)別,根源是《大泌山房集》詩文正集,《四游集》詩文選本與補遺性質,但追求傳記文與集序文中的史料史資價值仍是兩集編撰本旨。《四游集》書信有文獻價值,但每封事跡瑣細多件,需注釋知頭尾,文體特征為書信體;兩詩文集中,李維楨為自己與其家所撰之文,未重者《四游集》僅3篇,《大泌山房集》也僅數篇,比重小,見其文基本為請托作,具應酬交際性,是《四庫提要》詬病原因;而從文體性質言,則屬卷帙浩繁的應用文結集,研究其文當以傳記文、序草文、題記游記三類為主。

一、以記事備史料史資的史傳觀

李維楨學識宏瞻博通,史臣學術根柢,使史學思想對其文學影響甚深,成為決定他詩文創(chuàng)作目的與文體特征的重要原因。其史傳思想表現在:

(一)《詩》《騷》亦史

王仲淹曰:“仲尼述史者三焉,《書》《詩》《春秋》是也。”……學士大夫有史才者,或不得為史,而稍以其時事形于詩,則后人目之為詩史?!厄}》非屈氏之詩,而楚之史也。史必具三長,屈氏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可不謂有良史才哉?其職不為史,即為史,亦不能無掩于諱尊諱親之義,而獨發(fā)之于騷,創(chuàng)千古未有之調,以與三百篇提衡,此善用其長者也?!放c詩,同用而異情,史主直,詩主婉,直者易見,而婉者難工。……《詩》與《書》《春秋》為史一也……[2]

他認為《書》《詩》《春秋》皆孔子所述之史,是述史之三種不同方式。史與詩的關系:不得為史,稍以時事形于詩,為詩史;屈原有史才,其職不為史,即為史亦要為尊、君、親者諱,故創(chuàng)騷體與《詩經》并驅,是善用史之三才;史與詩同用而異情,史主直,詩主婉,直者易見,婉者難工。見其將文學獨立性弱化,認為皆可源于史的史學思想。

(二)《左傳》以史事傳《春秋》,最合孔子書《春秋》本意

他認為《春秋》是孔子目擊周王室漸衰,禮崩樂壞,借魯史寓褒貶是非,是春秋200余年國事大綱要領。以“意”注釋悖離孔子本旨,《左傳》以事解是宗經、以史事所傳的舊史。

春秋之事,當從史?!蹲笫稀?史也?!豆颉?、《谷梁》,皆意也。孔子作《春秋》,事亦略矣,非以為史也,有待乎史而后足也。以意傳《春秋》,而不信史,失孔子之意矣?!鬃訐f史,左氏亦據舊史,其解經者無幾,其凡例不盡經所書,間出已見,筆削褒刺,不必盡當于孔子,而事則與孔子所據史略同,奈何舍事而以意求之,意可穿鑿,事不可強造也[3]441。

左丘明之傳《春秋》也,詳于事,事或失誣,然而圣人之指無傷也。胡安國之傳《春秋》也,詳于理,理或失鑿,而學者執(zhí)以求之,畔圣人之指彌遠矣[4]。

他論《左傳》與《春秋》的綱目關系,把事于史之性質闡發(fā)得明,“詳于事”,可把難于直陳之“心憂且懼”時事,隱括成文,寓是非,書一朝或數朝大綱之要領,故“事或失誣”,然于借史針砭諷刺、以史為鑒無傷。故他贊揚蘇轍“以史事論《左氏》”為當,贊揚《紫陽語錄》“左氏史學,事詳而理差”等重以事傳史之宋儒,體現出李維楨的重要史學思想:以直書史事為本,重述事。這與他經世致用的思想分不開,主張修史觀史,來知圣意。至此,就不難理解,他作那么多記人的墓碑表狀傳祭、壽序贈序、考績、入覲、致政、膺薦序等,其內容多以敘事為主,重在平實記事以傳其人,在強調事核征信基礎上,哪怕被譏為“事實亦未可征信”(《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大泌山房集》),此亦非李維楨所最重視的落腳點。他修史是為如孔子著《春秋》《詩》《書》,匡正世道,挽救教化目的,對明后期嘉靖帝不尊儀制,萬歷帝不理朝政朝臣、搉礦采稅等橫政日出,世風狂禪激進、清議煩囂等史鑒亂相憂心,希望能從擅長史學、文學竭盡所能匡救。

(三)《左傳》體以一人一事始末為一篇,發(fā)君子議論為斷案,足備正史之史料史資

漢以來稱良史者,體有三,司馬子長《史記》、司馬君實《通鑒》、朱元晦《綱目》也,三家體皆出《左氏》?!蹲笫蟼鳌坊蛳冉浺允资?或后經以終義,發(fā)明孔子書法。若以《春秋》經為綱,而以其內、外傳為目,則朱子實仿之。然左氏本初不若是,經傳別行,后漢之末,始相附耳?!蹲笫蟼鳌?或以一人一事始末為一篇,或引君子語為斷案。則兩司馬實仿之。《史記》有《紀》《表》《書》《世家》《列傳》,自朝逮野,鉅細備載,《通鑒》義專資治理,《綱目》義專明正統(tǒng),示褒貶,故臣民行事尚未得半。繼子長者,班、范《兩漢書》,一代文獻燦然可征[5]464-465。

這是針對明朝無正史,實錄與史似是而非,非國家有大鼎革不得發(fā)視與多訛缺,僅記帝王,列傳事不詳載,筆或歪曲,造成大批臣民事跡未錄將佚、諸多野史粗俗戲誕,史學傳統(tǒng)與規(guī)范盡喪弊病而發(fā),有現實意義,史料史資是當時亟待補足的修史基礎。故他盛贊王世貞《皇明琬琰錄》“上自王侯將相,下逮四民、女婦、狀表、志傳、家乘、地志、叢談、雜記及實錄,所收巨細精粗,捃摭囊括,以備史氏之用?!溟g,發(fā)潛德之光,誅遺奸之隱,快公論明,國是固時有之,未可少也”[6],是足資史氏之用的史料。

他評到明代史學現象與他主張的去取標準:“今史或詳而書略,或史有而書無,或取舍相遠,或人物各見,作紀異事,理舛錯,若誤非誤,不可致辯。”[5]465“先生出入三朝,勤學好問,博古通今,所師友正人君子,故其甄別去取,若奇而正,若嚴而恕,若疏而覈,若樸而藻,可謂良史。”[7]即記錄擇取史料、史資時要重史之征實征信,避免舛錯誤亂,記錄史料與敘述文風要博綜雅醇、中和宗經。“董江都《春秋繁露》其七十七章……謂《春秋》為中和之理,可謂善言經者。中庸以喜怒哀樂未發(fā)為中,發(fā)而中節(jié)為和。夫以意觀《春秋》者之所親愛賤惡、畏敬哀、矜傲惰而僻焉,不中不和,而曾是可以明圣經乎?……余因以知國家文運大興,士大夫問學,博綜雅醇,非漢晉以下諸儒所及也。”[3]441-442這些都影響到他對史學文風與文學文風的評價:“近日修文之士,為莊屈十三,而好左馬十七,宗左者尤盛。”[8]“左丘明集典雅命辭,與經相發(fā)明者,為《春秋傳》,其高論善言,別為《國語》?!盵9]“著書立言,述舊易,作古難。《六藝》之后,惟左丘明《春秋傳》、莊生《南華》、屈大夫《離騷》、司馬子長《史記》,四人特創(chuàng)體裁,其書遂與圣經并重。千古文章家雖知巧輩出,卒莫踰其范圍?!盵10]當他有史才而不得為史官、吏事繁忙不得修史著述時,平時登門拜謁或郵路請托的墓碑表狀傳祭、壽序、贈序、考績、入覲、致政膺薦序,他是以敘事來傳人,以補臣民事跡未錄之史料史資不足;其記人,上自王侯將相,下逮四民、女婦、狀表、志傳、家乘、象贊所記巨細精粗,咸并囊括,以備史氏之用,以記事表潛德之光、誅遺奸之隱,快公論明,能“成教化、助人倫,功尚矣”[11]。艾南英評:“文腐則古之《客難》《解嘲》《賓戲》《七啟》《七發(fā)》之類,而今時尤眾。毎笑謂友人京山李本寧為人作詩序,輒就其人姓氏起首,使此公作我姓艾人詩序,必當筆窘矣,凡此真文腐也。”[12]從文學性言,李維楨文體有格式化、套數化不足,與他作文過多變化較難有關,也與他史傳思想有關,以補史料之資用,重宗經教化,他善抓傳主特點,盡了力所能及的變化,兩人側重點不同。

二、傳記、序草、題記游記的文體特征

為臣民作傳補史料史資,故思想內容有明確指向性,文體深受《左傳》影響。

(一)傳記文

傳記文記錄:明中后期公卿宗侯官員士紳事跡,評議朝政變遷,贊揚維護儒家正統(tǒng)秩序的美德懿行;延續(xù)儒家美德、教養(yǎng)子嗣的尊長、貞婦烈女;儒商義賈、孝子,昭顯匡救世風宗旨。以記本人與其家其親,立傳官宦達一千余位,可補正史之闕,具較高傳記與金石價值。其文體特征:

第一,為史傳性、為備史料之資作,不為文學性作。多篇敘姓氏籍里、仕第行實、尾(或首)敘與李維楨交游或淵源,文末有對其德行功業(yè)論贊,結構程式化。

第二,敘事求實征信,文風中和平實、博綜雅醇。他強調求實征信,如“余與共事,悉之其言,足征也”[13]、“乞余志,余以叔弟知其言不誣親也”[14],甚至向熟知情況的人核實,“叔弟于翁為從子婿,核其言非誣,采而志之,使后人傳耆舊者考鏡焉”[15]。因為“古之為碑銘者,李邕義取,韓愈諛墓,不免為杜甫、劉乂所諷刺”[16],他不愿背諛墓名,更要為臣立傳寫心,“二三君子不以穉登故,諛朽骨先人,庶無以穉登故,蒙疑后代,是在史氏”[17],強調事質而約,一舉筆而肖,能傳其神,達到“為先生銘甚具,不識其父,視其子,不識其人,視其友,文獻莫征于斯,敬采摭行事,而為之表”[18]實錄地步。

第三,在實而肖基礎上,常在首尾兩端,加入文學性情感性描述,達到深入所議所感的效果,甚至純用描繪性文字,如《汪士能壽敘》。

第四,祭文與象贊,具較高文學成就。祭文達264篇,多而好,情感力量充斥深摯,反復低回,凄愴悱惻,敘事、抒情、議論、寫景、排比、對比、反問、設問、細節(jié)描寫、對話,各種文學手法,無所不用其極,揮灑自如,人物性情事跡,栩栩如生,語言流暢優(yōu)美,堪當祭文寫作名家,代表他文的最高成就,為古代祭文創(chuàng)作做出貢獻。他論象贊體,指出《文選》文體錯誤,《文選》以為班固《漢書述》《二帝紀》《五臣傳》三贊為史述贊,實誤,《漢書》只有贊的文體,無史述贊文體。《漢書述》等并非為追述漢書事所作史述贊,僅是班固將《史記》云為某事作某本紀作某傳改言為述,是史學觀念與著述方法的補充評議,為贊語,是敘,《漢書》各贊語皆散文敘傳,贊不必韻語(《吳次魯象贊》)。他敘象主生平即多散體,象與贊則兼散入駢,以敘作象贊,“舉篇見字,傳神肖貌”,文風平實古樸,筆法不一,時見風韻飄逸,名篇佳作很多,如《吳明卿先生象贊》《汪文學象贊》《金仲子孫孺人象贊》等,《雪坡道人象贊》《陳廣文象贊》是構筑在對人世雪洞般透徹體味,人物神韻欲出,純用白描,思想深刻,藝術性強。

(二)集序題草

集序題草以詩文評、文人評為主,有較高文學批評價值,且與墓志多錄各家撰著題名、篇卷數、版本刊刻經過等,有目錄價值。其集序文體存差異,經、史、子類序多論學術內容,文風平實,敘述作者行實、出版經過,尤其由題入手,引經據典,突現撰著性質、特點、學術價值,評議貢獻,是基本寫法,如《玉壺冰序》等。集部類集序,為文苑立傳,行文揮灑自如,筆法開闊雄肆,皆為此作家個性、際遇、文學建樹、風格、成就、地位服務,力求飽滿鮮明,符合征信,在他為后七子派前輩立傳最明顯,如《弇州集序》等;喜用對舉法,類比、正比、反比皆用,在縱橫反復比較中,打開寫作時空內容,將集序作家性情、際遇、功業(yè)、風格等立體化,大大增加密度深度,是其文開闔渾厚的重要手法,如《邢子愿小集》《邢子愿全集》;喜用排比段落句式,層層進遞,步步推進,邏輯嚴密,使文章極具左傳縱橫捭闔,文氣長虹貫注,奔涌而來;他還精心謀篇布局,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寄寓深沉感慨。這些都是他集序文雄肆深沉的重要特征。李維楨云“公文生于情,余情生于文,卒之,文不逮情也”[19],他是情深之人,為朋友所作應用文,多含為國憂患對友憶念的山陽舊笛悲感,不當純作應酬文字觀。如《落花詩序》開篇用許多飄逸優(yōu)美落花典故,將全文營構在花瓣落絮紛飛的憂傷詩意中,再敘章嘉禎宦海沉浮、緣何以“落花”名集:“公在吏部,以推閣臣忤君相意,有詔詰責,又以諫臣論救削籍。閣臣白公非罪,甫從外謫,兩擬善地,不報,最后投荒得羅定寇穴官,守言責之。臣株連去位者接踵,省署一空,衣冠道盡。斯時也,若名花為牛羊所蹂踐,斧斤所戕賊,烈風淫雨所耗斁,使人喪氣失色。公賦落花,其稱名小,其取類大,此之謂乎?……不以新間舊,不以短擯長,不以禮虛拘,不以格偏重,特于落花三致意焉。彼品題草木,流連光景,句琢字劌,誇妍斗巧,若諸詩人所尚淺之乎?窺公矣。友人陳山甫曰:‘吾今乃知公之深于詩也。遠之事君,授之以政而達,蓋有自來。使君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請書以弁其端’”[20],即含對明末時局與士人出處的深沉悲傷,抒情寫意宛如起首落花繽紛詩境。

題草,是李維楨小品文篇目最多的文體,除陸云龍在《李本寧太史小品敘》(《皇明十六名家小品》第九家)所贊“博學善用”,還有精煉平實、內蘊興寄特征。他常開門見山,集中某一兩點,為其觀點、思緒、情感、史料某片斷或某點作側重性題辭或隨筆。他狀人題跋代表是《憨話題辭》??倝壕硎恰肚迕鲿婎}辭》,既體現了博引名物典章訓詁,亦體現了平實述事紀人辭達特點,而情、景、境清麗自然,自在流出,三者堪有梨花似雪之淡淡的凄美憂傷,正是他倡的情景事理較佳融合。

(三)題記游記

除《分守大梁道官署記》《先事齋記》《甫栢臺記》3篇外,他的題記俱為應請托作,系應酬褒諛文字,多是修繕儒學書院、建學倉義田、建橋筑堤、建祠勒碑等鄉(xiāng)邦大事記,贊揚退隱官員或鄉(xiāng)居士賈的儒德善行,寫作亦有程式。他“慨然而有感于古今治道汙隆之異也”[21],題記“于表忠魂,辨神號,明謚法,訂俗誤,各有當也,并書而考諸石”[22],“尤救時急務也”[23]。他將時風之變,集中肇始之源在學術弊壞,黜儒尊二氏,造成士風互標法門,夸名證圣,空疏空談,以此為文學,則黜經史傳注章句之大義本旨,博名嘩眾,以此為政事,則上下相蒙,區(qū)黨橫分,害政尤烈。但他批二氏,實不批道家,專指釋氏,批李贄、徐渭是破壞天下儒教之魁首。他反復比較儒釋二家,反對狂禪借釋氏對儒教的破壞,尤其心學末流極端空疏妄為縱欲等種種百弊無益的亂相流弊;明確提出以儒學為國家之正道根本,不輕視釋道,可為儒用。但令當時士大夫舍佛老亦非易事,故對士夫君子儒行善舉,在題記中大力“特推原其大致,以諗夫愿學孔子者”[24],在有所感受的改朝換代前夕,憂國憂君憂民之心可傷可憫,其文相較時代弄潮兒宛若隔世前代也勢在必然。

園林堂室記,系為退隱官宦或富賈士子請托作,有些他游歷過,有些按圖按述作,亦有程式,多簡敘宦仕政聲、治園室經過,詳敘園室布局與景色,再征圣語典實文學,將該園室之旨陳敘本末,微顯闡幽,彰顯主人心性氣貌,如《海內名山園記》《瀧門隱居記》等。他其實是要解答在明末時世釋道中士人進退行藏的問題:做進兼濟天下,退獨善其身真君子,非終南捷徑或倒行逆施假隱士,如《素園記》《冰玉山房記》等。故園室記文體特征:一是注重描寫隱逸園林,突顯主人氣質心性,禆倫常風教明顯,如詩意般愜意清雅的起居生活,將海陽商山吳素封家率治經術、美秀而文的卓犖不群盡數描繪出來,是為《雅園記》。二是按圖按述作園室記,也對其園布局景色、典故盡數詳述,類似實錄,暗含對園林主人憶念或人去園非的興寄悲感其中,如《奕園記》《古勝園記》等。李維楨是豁達的,亦是傷感的,在驅釋如狂時風下,如李維楨這樣處在文壇高處的后七子派首腦人物,竭力衛(wèi)道,艱難不易,亦寂寞孤獨,愛護者有之,批評者有之,是反對派攻擊靶子,而他政不在高位,文在高位,晚年流寓江南,高處不勝寒。他嘗言,“余則以漢高帝英主、荊公名臣,而君子有遺議焉。病在不達,惟達觀,而后知仲某名園之指。屬辭比事,非強造,非假借,非附贅也”[25],但友人君子音容笑貌,昔日軼事秉游,歷歷在目,園室記中似達似傷情懷,是可能的。他多記園載諸邑之名勝故實,與今之松石并傳,有為其人其園其地作傳深意,亦有似達實傷情愫其間。不了解此情感緣由,就無法了解他書院園室與寫景記游文的文體特征。

李維楨愛游歷,但讀他游記會有異樣感覺,且“憶游蹤已不盡記,因訊諸同行者,述其大概,藏之篋中”[26],是他貫穿始終的理念,文體特征煩瑣細密,平鋪直敘。他言得明白:“余惟金陵饒佳山水文物之盛,昉于六朝,東渡者為帝正統(tǒng),西來者為禪初祖,皆肇基此間。爾時巨麗之觀,瑰奇之跡,滅沒茀廢,徒寄虛名,大千世界,成住壞空,人王梵王將若之何?太史家世金陵,宅心域外,睹三寺興替數矣,里居十有四年,此籬落間物,尚不能日月至。吾輩寄耳目于人,取須臾之玩,討求往跡,如按圖索駿,又欲勒姓名,垂不朽,如杜武庫沉碑計,直是有情癡耳!”[27]他在為明末山川名物名勝作史傳文章,或更準確說是作史料史資文章,以文字作“按圖索駿”,“以口舌作山水觀”,征引故實,是為考證清楚名勝名物典故,將游記作成了實錄性質的情癡文章??傊?受《左傳》直書史事重敘事影響,在各類傳記文體中,以敘事顯人物功業(yè)性格形象;在集序題草中,或以較正規(guī)大文,或以筆法靈活小文,為文苑立傳;在儒學祠堂園室題名記與游記中,重敘事記游與考證山川人事名物文苑的來龍去脈;實都源于他作史料史資補正史缺、實錄不足的修史用途,故強調求實征信,避免舛錯誤亂,記錄史料與敘述文風博綜雅醇、中和宗經。這是李維楨應用文的第一個文體特征。

他又是情深之人,其文絕大多數為他人作,但僅因應酬來損毀李維楨,是不公平不客觀的,他有超出交際的一面。不同于他的詩,除了各類事跡人物記錄外,他在文里大量展現了明末社會多方面的真實情況,尤其是他本人對國事、時局、政治、吏治、學術、士風、世風的憂患批判,他將根源歸結于上是萬歷帝宮府隔絕與橫政暴出、四朝相權迭變,下是心學狂禪末流對儒教倫用綱常的破壞,在文里極強展現關心社會現實的衛(wèi)道純儒面目,借各種渠道為儒學正統(tǒng)搖旗吶喊,在多種文體中都展現出痛非昔今、山陽舊笛、將有楊墨無君無父之禍的深沉悲感,亦在多層面、多節(jié)點上展現他“情生于文”、“文不逮情”、情深情癡的性格特點,一如其詩展現的情懷深處。這是李維楨文的第二個文體特征,“情直質,意深長,事核具,文綢繆”[28]才是他文的根本特點。

參考文獻:

[1]大泌山房集[M]//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卷二百七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788.

[2]李維楨.據梧草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722.

[3]李維楨.春秋集解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

[4]李維楨.春秋四傳童習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444.

[5]李維楨.南北史小識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

[6]李維楨.皇明琬琰錄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468-469.

[7]李維楨.續(xù)藏書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468.

[8]李維楨.左芟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445.

[9]李維楨.左氏內外傳同異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447.

[10]李維楨.史抄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462.

[11]李維楨.帝鑒圖說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460.

[12]艾南英.再與周介生論文書·文章辨體匯選卷二百四十八[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1405:172.

[13]李維楨.太學程孟明墓志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2:548.

[14]李維楨.文學時仲公墓志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2:551.

[15]李維楨.鄉(xiāng)祭酒吳翁墓志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2:534.

[16]李維楨.程仲公墓志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2:555.

[17]李維楨.王處士墓碑·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3:285.

[18]李維楨.贈翰林檢討朱公墓表·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3:121.

[19]李維楨.封一品夫人少保張公元配曹氏神道碑·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3:240.

[20]李維楨.落花詩序·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0:732-733.

[21]李維楨.尹氏義倉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1:707.

[22]李維楨.山西按察司關侯祠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1:636.

[23]李維楨.蕭宗四義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1:706.

[24]李維楨.溫州府儒學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1:605.

[25]李維楨.仲園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1:744.

[26]李維楨.太湖兩洞庭游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2:17.

[27]李維楨.金陵城北三寺游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2:24.

[28]李維楨.圣祖靈跡記·大泌山房集[M].四庫存目叢書.集151:631.

DOI:10.13450/j.cnki.jzknu.2015.04.006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9476(2015)04-0022-05

作者簡介:魯茜(1976-),女,湖南株洲人,副教授,文學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明代詩文。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明代作家分省人物志”(13&ZD116)階段性成果;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李維楨與明后期詩歌流變”(13YBB214)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3-26;修回日期:2015-04-13

猜你喜歡
文體特征應用文
應用文寫作:語言簡練、得體、有效
關于應用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
職業(yè)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與對策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高中生·天天向上(2018年2期)2018-04-14
高校大學生應用文寫作現狀及應對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的應用
網游小說的文體特征分析
《世說新語》中兩晉士人的文學審美趣味
習作賞評課,“不教之教”的習作之旅
耒阳市| 禹城市| 岫岩| 乌兰浩特市| 河南省| 无锡市| 镶黄旗| 吉木萨尔县| 江山市| 平遥县| 会东县| 玉山县| 临漳县| 通化市| 岳西县| 衡东县| 通渭县| 凤山市| 靖州| 竹山县| 桓台县| 凌云县| 类乌齐县| 景泰县| 宁夏| 永济市| 江城| 德钦县| 新龙县| 沙洋县| 通化县| 石渠县| 龙井市| 和硕县| 蕲春县| 疏附县| 南陵县| 古丈县| 高唐县| 金溪县|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