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瓊
(周口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河南 周口466001)
作為唐宋派的主要代表作家,唐順之在《答茅鹿門知縣》中提出的“本色論”無疑是批評史上的一個重要觀念。然而,時至今日,對這一論點產(chǎn)生的時間、背景仍沒專文論及,甚且對其具體內(nèi)容的剖析、評判,也時有不盡如人意、不妥帖之處。今不避固吝,試考辨、剖析如下,以期能有所助益。
《答茅鹿門知縣》的撰寫時間,可從兩點考證:第一,書信稱茅坤為“知縣”。嘉靖十九年(1540)三月,授茅坤青陽令;六月,茅坤赴官,然只任65日便因父喪而“東歸”。這之前茅、唐二人并無交往、過從的記錄,因此唐稱茅“知縣”,當(dāng)是對其丹徒令一職的稱呼。唐順之長茅坤5歲,從嘉靖八年(1529)中會試、殿試后,就一直在京任職;而茅坤在嘉靖十七年參加會試前,一直在其家鄉(xiāng)歸安一帶活動,也基本上無法與遠在帝京(北京)的唐順之有過多的交往,答信中“時得一面晤”也直接表明了這一點。第二,文中“鹿門東歸后,正欲待(疑為‘持’字)使節(jié)西上”一語,也是判斷的關(guān)鍵。茅坤任青陽(今安徽省青陽)知縣,因歸老家(浙江歸安,今湖州)奔父母喪,正吻合唐順之所說的“東歸”;而服闕,選補丹徒縣令,在唐順之的極力勸說下赴任,也自稱得上是“使節(jié)西上”?!笆构?jié)”,是文雅的稱呼,指鎮(zhèn)守一方的長官所擁有的節(jié),即嘉靖二十三(1544)年二月茅坤赴任丹徒令。第二年冬十二月,茅坤即召為禮部儀制司主事;未幾,徙吏部稽勛司主事。因此,“正欲”二字,恰表明茅坤在唐順之的勸說下,正要動身。據(jù)此一點,則《答茅鹿門知縣》當(dāng)作于嘉靖二十三年二月就任前的一段時日,即舊歷二十二年年底,唐時年38歲。
又,據(jù)茅坤自己撰寫的《丹徒紀事》:“壬寅(嘉靖二十一年)服闕,癸卯(嘉靖二十二年)秋始及謁選補丹徒?!庇盅浴坝钑r以哭先人之喪過瘠,病怔忡,日怖死,業(yè)欲毀檄矣。友人唐司諫過予強之,且曰:‘君非死病也,君特耗心血而怖耳?!ね蕉嗝t(yī),君姑之官而醫(yī),醫(yī)不效,投牒自免未晚也?!枰悦髂甓轮佟?。就是說,二十二年秋始選補丹徒令,但不欲就,是在唐順之的極力勸說下始就任,“過予”一詞說明是唐順之親自從自己的家鄉(xiāng)武進趕到湖州去勸說的,而之前唐也要耳聞其事,這都勢必要滯后一段時日。
還能考知的是,另一表明“本色”論的書信《與洪方洲書》,其寫作時間略滯后于《答茅鹿門知縣》。這是因為《與洪方洲書》中提及的三點:一是,“向曾作一書與鹿門論‘文字工拙在心源’之說”,既然稱“向曾作”,時隔就不會較長;二是,“四十余年業(yè)障一時頓銷”,既然是“余”字,也不會多到哪去;三是,“又以病不能行慶吊、應(yīng)人事”,正應(yīng)唐順之中年以后體弱多病的記載。所以,正在這一時期,可用來一并討論其文學(xué)思想。
唐順之的文學(xué)思想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有過幾次遷躍。嘉靖十二年前,“素愛崆峒詩文,篇篇成誦,且一一仿效之,及遇王遵巖(王慎中),告以自有正法妙意,何必雄豪亢硬也。唐子已有將變之機,聞此如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矣。故癸巳(嘉靖十二年)后之作別是一機軸,有高出今人者,有可比古人者”[1]。唐順之時27歲,由主秦漢轉(zhuǎn)為宗唐宋。到40歲前后,又發(fā)生了一次大的轉(zhuǎn)變:
年近四十,疾疢憂患之余,乃始稍見古人學(xué)問宗旨只在性情上理會,而其要不過主靜之一言,又參之養(yǎng)生家言,所謂歸根復(fù)命云云者,亦止如此。是以數(shù)年來絕學(xué)捐書,息游嘿坐,精神稍覺有收拾處。然宅舍摧塌,修補為難,譬如敗家蕩子,早年縱浪于聲色狗馬,糜費百端,及至轉(zhuǎn)頭而囊篋枵然矣。(卷五《寄劉南坦書》)[2]
仆素迂愚人耳,然不敢不謂有志于學(xué)也。自年近四十,則心益苦。蓋嘗參之閉門靜坐之中,參之應(yīng)接紛擾之中,參來參去如是者且十年,而茫乎未之有得也。雖其茫乎未之有得,而隱約之間,若或有一罅之見焉,則亦不敢自昧也。(卷六《與聶雙江司馬書》)
年近四十,覺身心之鹵莽而精力之日短,則慨然自悔,捐書燒筆,于靜坐中求之,稍稍見古人涂轍可循處,庶幾補過桑榆,不盡枉過此生。(卷七《答蔡可泉書》)
這些書信,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年近40時的人生感慨和況味。概括而言,其轉(zhuǎn)變的直接誘因有二:第一,嘉靖十九年(1540)冬十二月(其時唐已34歲),因上疏來歲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華殿,受群臣朝賀而惹怒世宗,唐順之被奪職為民。不得已,出都家居,卜筑陽羨山中。此際唐順之的心情自然不能平靜。第二,疾病纏身。其《答茅鹿門知縣》即直稱自己為“槁形灰心”之人,說“欲待秋冬間病體稍蘇”,方才能有一些舉措,了卻三年來的“文字債”。為此,唐順之一方面“閉門靜坐”,靜養(yǎng)生息;一方面“參之養(yǎng)生家言”,傾向?qū)W道,《與洪芳洲書》就提到“承抄道書”,其所抄的道書,也即下文說的“《丘長春語錄》《馬丹陽語錄》”,唐順之甚至還特意囑托洪方洲留意“于藏經(jīng)中檢出”別的刻本。這種心境下參悟,“乃始稍見古人學(xué)問宗旨只在性情上理會”;于是,幡然醒悟,“慨然自悔,捐書燒筆,于靜坐中求之,稍稍見古人涂轍可循處”。對此,唐順之自謙為“一罅之見”。這種見解,實際上就是他在《答茅鹿門知縣》中直言的“本色論”。
嘉靖二十三年,唐順之居中調(diào)停茅坤與其頂頭上司鎮(zhèn)江知府林華(字廷彬,號巽峰)之間的矛盾,這也即唐鼎元《明唐荊川先生年譜》說的:“林與茅不相能而并善于公,公深疑于兩賢之不相厄,懇懇以下交之說勸之巽峰,而復(fù)以上交之說為鹿門告?!奔热荒芤运浇痪又姓{(diào)停,可見唐、茅二人的關(guān)系非同一般,自是比較親近。因此,在私密性的信件的商討中,自可吐露其真實的見解。另外,這一時期,唐罷官家居,茅居父母喪,都比較有閑暇時間來商討。
茅坤先有《復(fù)唐荊川司諫書》,提出“為文不必馬遷,不必韓愈,亦不必歐、曾,得其神理而隨吾所之,譬提兵以搗中原,惟在乎形聲相應(yīng),緩急相接,得古人操符致用之略耳。而至于伏險出奇,各自有用,何必其盡同哉!”[3]文章必稱道司馬遷、韓愈、歐陽修、曾鞏,即兩漢、唐宋,這實際上正是風(fēng)聲正盛的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的觀點,“弘、正之間,李東陽出入宋、元,朔流唐代,擅聲館閣。而李夢陽、何景明倡言復(fù)古,文自西京,詩自中唐而下,一切吐棄,操觚談藝之士翕然宗之。明之詩文,于斯一變”[4]。當(dāng)然,也是40歲以前的唐順之——“唐宋派”的主力所主張的觀點。對此,茅坤心有疑惑而書信質(zhì)疑。文章如何宗法,顯然是一個不能回避的關(guān)鍵問題。唐順之明顯意識到這一點。但此際的唐順之,經(jīng)歷過仕宦風(fēng)波和疾病纏身,也顯然不再是青年時的意氣風(fēng)發(fā)、昂揚奮進,而是歷練、沉靜多了。某種程度上,可說已放棄了宗唐宋的主張,轉(zhuǎn)而倡導(dǎo)“本色”了。這當(dāng)然是一個逐漸升華、深化的過程。第一封答信中,唐順之強調(diào)未可拘于一地一時之論,即秦中、劍閣、金陵、吳會的形勝各有所長,有“舉天下之形勝亦不能盡,而卒歸之于造化者有之矣”,因此,要“以精神相山川”,具“法眼、道眼”,切勿“以我吳人而吳語”,局限于地域的限制,甚或做井底之蛙。顯然,唐已著眼于整體,強調(diào)“精神”,不再孜孜于某一具體之地,即具體的作家、作品了。第二封信中,唐直接提出“本色”的觀點,為全面剖析,不妨多引幾句:
至如鹿門所疑于我本是欲工文字之人而不語人以求工文字者,此則有說?!洳徽Z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謂一切抺殺以文字,絕不足為也。蓋謂學(xué)者先務(wù)有源委本末之別耳。……只就文章家論之,雖其繩墨布置奇正轉(zhuǎn)折,自有專門師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脈骨髓,則非洗滌心源,獨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以與此。今有兩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謂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嘗操紙筆呻吟學(xué)為文章,但直據(jù)胸臆,信手寫出,如寫家書,雖或疎鹵,然絕無煙火酸餡習(xí)氣,便是宇宙間一樣絕好文字。其一人猶然塵中人也,雖其專專學(xué)為文章,其于所謂繩墨布置則盡是矣,然番來覆去不過是這幾句婆子舌頭語索,其所謂真精神與千古不可磨滅之見絕無有也,則文雖工而不免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即如以詩為諭,陶彭澤未嘗較聲律雕句文,但信手寫出,便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何則?其本色髙也。自有詩以來,其較聲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說最嚴者,無如沈約,苦卻一生精力,使人讀其詩,秖見其捆縛齷齪,滿卷累牘,竟不曾道出一兩句好話,何則?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況非其本色者哉!
在唐看來,此際所探究的,已非僅限于“求工文字”;就是說,已越過單純的尋求文字之工的階段,而意在探尋文章生色的本源,即需知“源委本末之別”。因為文章家所言的“繩墨布置,奇正轉(zhuǎn)折”,在唐看來雖“自有專門師法”,卻因缺乏“精神命脈骨髓”而流為下乘。下文中批評“較聲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說最嚴”的沈約“本色卑”也就是這個意思。
那么,文章生色的本源在于什么呢?即有“所謂真精神與千古不可磨滅之見”,“各自其本色而鳴之,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或者說源自“本色”。如能做到這一點,作者斷言,“直據(jù)胸臆信手寫出如寫家書,雖或疎鹵,然絕無煙火酸餡習(xí)氣,便是宇宙間一樣絕好文字”。否則,只能是“影響剿說”“蓋頭竊尾”而不達其旨,最終是作品的“湮廢”不彰。不過,本色中還有高、卑的問題,如果“真”,有“千古不可磨滅之見”,就是本色高,如陶淵明般高潔純真者,即便不苦心經(jīng)營技巧、章法,“未嘗較聲律、雕句文,但信手寫出”,亦能寫出一流的作品,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至若沈約,一味地刻意經(jīng)營,縱使“苦卻一生精力”,“較聲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說最嚴”,其詩仍不免“捆縛齷齪,滿卷累牘”,難以寫出傳誦千古的名句。此處的“真”有必要再補說一下。“真”與“偽”相對,也即卷五《寄黃士尚》中所言的“洗滌心源,從獨知處著工夫,待其久而有得”,達到“青天白日不欲不為之初心”。這種“初心”的觀念,實源自王陽明的心學(xué),其直接的影響則是與之交好的王畿,嘉靖十一年(1532),時在京任吏部稽勛、考功主事的唐順之晤見王畿,“部中首舉公(唐順之)為編修,校對累朝實錄?!瓡r則王龍溪以陽明先生高第寓京師,公一見之,盡叩陽明之說,始得圣賢中庸之道矣”[5]。又,黃宗羲《明儒學(xué)案》將其列入“南中王門學(xué)案”,謂“先生(唐順之)之學(xué),得之龍溪(王畿)者為多,故言于龍溪者只少一拜”[6]598,均可見唐順之浸淫王學(xué)之深。或者說,“本色”即作家真實的、本原的、天然的人格,是作家“自我”的真性情。所謂作家“本色”,表現(xiàn)為真知灼見、真情實感和真切意境。作家為文就應(yīng)直寫胸臆,意出于己,自然表露,不意矯飾。
那么,如何達到“本色”呢?在卷七《與洪芳洲書》中具體表明了他的觀點:
蓋文章稍不自胸中流出,雖若不用別人一字一句,只是別人字句,差處只是別人的差,是處只是別人的是也。若皆自胸中流出,則爐錘在我,金鐵盡镕,雖用他人字句,亦是自己字句,如《四書》中引書引詩之類是也。愿兄且將理要文字權(quán)且放下,以待完養(yǎng)神明,將向來聞見一切掃抺,胸中不留一字,以待自己真見露出,則橫說豎說更無依傍,亦更無走作也,何如何如?向曾作一書與鹿門論“文字工拙在心源”之說,兄曾見之否?
又,近來覺得詩文一事,只是直寫胸臆,如諺語所謂開口見喉嚨者,使后人讀之,如真見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謂本色,此為上乘文字。
首先,要“洗滌心源,獨立物表”,平心靜氣,拋卻雜念,特別是俗世孜孜以求的“較聲律、雕句文”,“操紙筆呻吟學(xué)為文章”,才可能進入一種靈明的境界。合而言之,即是“以天機為宗,以無欲為工夫”[6],要修養(yǎng)心性,具體的做法就是“且將理要文字權(quán)且放下”,“胸中不留一字,以待自己真見露出”,澄心靜慮,心境高曠。一句話,“文字工拙在心源”,歸結(jié)到“心”上。
其次,要“直寫胸臆”,“如真見其面目”,即便是用別人字句,也要“爐錘在我,金鐵盡镕”,“雖用他人字句,亦是自己字句”,達到“若皆自胸中流出”、自然的境地。這實際上牽涉到如何對待前代豐厚文學(xué)遺產(chǎn)的問題。唐順之27歲以后,由主秦漢轉(zhuǎn)為宗唐宋,但不管怎樣,還是肯定前代的文學(xué)作品。但此際,唐已是更多地強調(diào)法自然,強調(diào)自胸中自然流出。為此,唐在評洪方洲的文章時就說“讀兄所寄如《祭侯侍郞》等諸文及諸詩,皆雄深有力,勝于舊作足征多蓄之效。至《送鹿園》文字,雖傍理路,終似蹈襲,與自得處頗無交涉”,突出“多蓄之效”,能使文章“雄深有力”;而一旦依傍理路,就有蹈襲舊文的嫌疑,而與“自得”無涉,即文思不能自然流出,而終涉卑下。
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的文學(xué)復(fù)古運動興起于弘治、正德年間,據(jù)上引《明史·文苑傳序》,其推崇的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diào)“學(xué)不的古,苦心無益”,“文必有法式,然后中諧音度”(李夢陽《與周子書》)的辨別音聲、句法、體制的格調(diào)說;實際上,如果一味模擬,食古不化,必然會削弱文章真實性情的表達。在這個意義上,唐順之——這位一度是明代八股文的大家[7],拋卻八股所必需講求的音聲、法度,也拋棄時風(fēng)正盛的文學(xué)復(fù)古運動所標舉的模擬秦漢、盛唐詩文,拈出“本色”一詞,強調(diào)“真”,“直據(jù)胸臆,信手寫出”,要“具今古只眼”,有“千古不可磨滅之見”,無疑具有較大的矯正和積極意義。但是,其失也在于此,因為“直據(jù)胸臆,信手寫出”,完全忽略、離棄雕飾、匠心,只能是文學(xué)色彩和價值的喪失。其結(jié)果,可能就只是其所自言的“率鄙陋無一足觀”了,“其為詩也率意信口,不調(diào)不格,大率似以寒山、《擊壤》為宗,而欲摹效之而又不能摹效之然者”(卷六《答皇甫百泉郎中》),了不成語了。而且,唐順之走得更遠,甚至因此否定文學(xué)存在的價值,如唐順之《與洪方洲書》中言的“鄙人無意于文數(shù)年矣”;《復(fù)唐荊川司諫書二》也說“仆三年積下二十余篇文字債,許諾在前,不可負約。欲待秋冬間病體稍蘇,一切涂抹更不敢計較工拙,只是了債。此后便得燒卻毛颕,碎卻端溪,兀然作一不識字人矣”等,又不免顯得偏頗、激進了。
唐順之的“本色論”倡導(dǎo)“洗滌心源”,認為“文字工拙在心源”,注重作家主體精神的開掘,對徐渭“本色論”、李贄“童心說”,乃至公安派“性靈說”,都不無潛在的影響;晚明“公安派”文學(xué)創(chuàng)作追求性靈,主張文學(xué)創(chuàng)作應(yīng)表現(xiàn)作家的個性情趣和真情實感,在一定程度上正繼承了唐氏“本色論”的觀點。但是,由于濡染、浸潤了較多的王氏心學(xué)觀念,強調(diào)“無欲”的工夫,“使一些私見習(xí)氣不留下種子在心里”(卷六《與蔡白石郎中第二書》),其“本色”論由此涂抹上了一層極為濃重的心性主義,未免墮入了虛、空的境地。
[1]李開先.荊川唐都御史傳:李中麓閑居集卷十[M].明嘉靖至隆慶間刻本:161.
[2]唐順之.唐荊川文集:卷五寄劉南坦[M].明萬歷元年(1573)純白齋刻本.
[3]復(fù)唐荊川司諫書:茅坤白華樓藏稿卷一[M].明萬歷間遞刻本:289.
[4]明史:卷二八五文苑傳序[M].北京:中華書局,1974:7307.
[5]李贄.荊川唐公傳:續(xù)藏書卷二十二[M].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王若屏刻本.
[6]黃宗羲.明儒學(xué)案:卷二十六南中王門學(xué)案·襄文唐荊川先生順之[M].北京:中華書局,2008:598.
[7]明史:文苑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