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圣
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內二科,河南南陽 47301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常見類型,其發(fā)病急、病情重、致殘率及死亡率均較高。主要是由指冠狀動脈突然閉塞,導致患者心肌細胞發(fā)生缺血、缺氧和壞死而發(fā)病,臨床治療的原則是盡早開通已經閉塞的冠狀動脈,挽救頻臨死亡心肌細胞。靜脈溶栓治療是目前臨床應用廣泛救治STEMI 患者的措施,具有挽救心肌細胞,維持左室功能,提高生存率的作用[1]。瑞替普酶(r-PA)是第三代溶栓藥物,是安全、有效的溶栓藥物。該研究采用r-PA 對該院心血管內科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給予治療,療效良好,旨在探討瑞替普酶(r-PA)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組共收集86例經影像學及心肌酶譜等檢查斷符合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診斷為STEMI患者,將其按1∶1 比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3例,其中對照組男31例,女12例,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為(60.43±5.39)歲;梗死部位:前壁22例,下壁15例,其他6例。觀察組男32例,女11例,年齡38~77歲,平均年齡為(59.28±6.06)歲,梗死部位:前壁23例,下壁14例,其他6例。
兩組患者在溶栓治療前均給予嚼服阿司匹林首劑0.3 g,以后100 mg/d 口服;氯吡格雷首劑0.3 g,以后75 mg/d 口服。觀察組患者給予瑞替普酶18 mg(瑞通立,)溶于10 mL 生理鹽水中,2 min以上靜脈推注,30 min 后重復上述劑量1次;對照組給予尿激酶組用150 萬U 溶于100 mL 生理鹽水中,30 min 內靜脈滴完。溶栓后兩組患者均給予低分子肝素1 mL(5 000 IU)皮下注射,12 h/次,連續(xù)使用7 d。
溶栓再通指標[2]:溶栓后2 h 內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以上;峰值提前至發(fā)病12 h 內血清CK-MB 酶峰提前到14 h 內。2 h 內患者胸痛癥狀明顯緩解。治療后2 h 內出現(xiàn)再灌注心律失常。
采用SPSS16.0 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治療7 d 后,兩組患者溶栓后60、90、120 min 血管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溶栓治療后2 h 內血管再通率[n(%)]
治療后隨訪1個月,隨訪率為100%,對照組發(fā)生心力衰竭2例,嚴重心律失常4例,心源性休克1例,出血6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0.23%;觀察組發(fā)生心力衰竭1例,嚴重心律失常4例,心源性休克1例,出血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8.60%;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隨訪期間對照組死亡4例,死亡率為9.30%,觀察組死亡1例,死亡率為2.33%;觀察組死亡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溶栓治療后并發(fā)癥分析[n(%)]
STEMI 是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急癥之一,尤其是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及飲食結構的改變,STEMI 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已成為威脅老年人健康,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3-4]。靜脈溶拴治療是目前臨床較常用于治療STEMI患者的方法,其可以有效溶解新鮮血栓,開通閉塞血管,挽救患者瀕死心肌,縮小梗塞的面積,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梗塞再通率及生活質量[5]。文獻報道顯示[6],由于STEMI 發(fā)病急、病情重,因而,溶栓藥物應具備起效快、療效確切、纖維蛋白特異性、安全性高等特點。尿激酶為第一代溶栓藥物,不具有纖維蛋白選擇性,給藥后影響全身纖溶系統(tǒng),隨著藥物的更新?lián)Q代,尿激酶的溶栓成功率相對較低。瑞替普酶是t-PA 的缺失突變體,突變后,致使r-PA 的半衰期明顯延長,且對纖維蛋白具有顯著特異性,可選擇性激活血栓中與纖維蛋白結合的纖溶酶原,對全身性纖溶活性影響較小,血管再通率較高[7]。
該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溶栓后60、90、120 min 血管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隨訪1個月,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8.60%明顯低于對照組30.23%(P<0.05);同時,死亡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STEMI 患者,其操作簡單、起效迅速、安全性高,且溶栓再通率較尿激酶明顯升高,在STEMI治療中具有重要價值。
[1]郎九立,姜寶盛,李曉輝.瑞替普酶與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的作用比較[J].藥物與臨床,2011(18):43-44.
[2]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及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8):677.
[3]李茂查.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4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0,19(8):25.
[4]彭麗華.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7):55-56.
[5]平凌云.瑞替普酶與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的療效比較[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3):359-360.
[6]楊寧,任付先.重組組織性纖溶酶原激活劑與尿激酶靜脈內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10(6):28.
[7]Cannon CP.Thrombolysis medication errors:benefits of bolus thrombolytic agents[J].Am J Cardiol,2000,85(8A):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