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敏 高靜波 陳 剛
普洱市人民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云南普洱 665000
顱腦損傷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創(chuàng)傷,其急性期往往會引發(fā)一系列的心臟損害[1],為了探究顱腦損傷早期心肌酶、心電圖變化與預后的關系,該院展開了相關研究,分析2012年1—12月收治的78例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顯示顱腦損傷早期心肌酶與心電圖變化對預后有著重大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接待的78例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男54例,女24例;年齡9~60歲,平均為(40.2±3.5)歲;GCS3~8 分 組23例,GCS9~12 分組30例,GCS13~15 分組25例。選擇同期60例體檢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男患42例,女患18例;年齡10~62歲,平均為(41.3±2.8)歲。
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guī)床邊心電圖檢查,所用儀器為FX7000心電圖機,并且術后皆進行心電監(jiān)護,并給予常規(guī)床邊心電圖復查,同時對患者的心肌酶分別進行檢測與記錄。其中,心肌酶檢測[2]包括GOT(谷草轉氨酶)、LDH(乳酸脫氫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將心肌酶變化同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3]。
該次研究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 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78例患者經(jīng)心肌酶檢測后可知,心肌酶異?;颊哂?6例,其中心肌酶明顯升高組為GCS3~8 分組(存活與病死患者心肌酶對比,見表1。
表1 GCS3~8 分組23例患者存活與死亡患者心肌酶變化分析[U/L,(±s)]
表1 GCS3~8 分組23例患者存活與死亡患者心肌酶變化分析[U/L,(±s)]
注:與存活組相比,*P<0.05。
組別GOT LDH CK CK-MB存活組(n=16)病死組(n=7)t 51.50±12.16(80.01±14.29)*2.5 282.42±38.31(384.60±61.09)*2.6 509.22±156.73(712.43±62.19)*2.3 160.49±32.37(228.42±23.31)*2.7
78例患者心肌酶與對照組60例健康人的心肌酶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程度顱腦損傷同對照組之間心肌酶值的對比[U/L,(±s)]
表2 不同程度顱腦損傷同對照組之間心肌酶值的對比[U/L,(±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GOT LDH CK CK-MB對照組(n=60)GCS3~8 分組(n=23)GCS9~12 分組(n=30)GCS13~15 分組(n=25)29.57±4.37(66.52±29.01)*33.73±19.49 27.39±9.48 113.59±15.88(340.55±102.81)*220.46±50.63*119.93±18.56 102.79±36.49(550.79±220.38)*130.40±90.39 82.16±50.79 18.33±6.29(190.11±60.56)*69.23±19.03*22.76±4.53
通過心電圖檢查可知,術前心電圖異常率為89.74%(70/78),術后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異常率為78.18%(68/78),78例患者術后好轉59例,死亡19例,隨著病情的好轉在出院前有41例患者心電圖基本恢復正常,見表3。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顱腦損傷后心臟病變發(fā)生機制比較復雜[3],可能與如下一些因素有關:①中樞神經(jīng)對心臟活動的調節(jié)產(chǎn)生紊亂,因為顱腦損傷后可能繼發(fā)腦干、下丘腦及傳導途徑損傷,造成自主神經(jīng)與中樞神經(jīng)對心臟直接控制調節(jié)作用的紊亂[4-6];②神經(jīng)體液的調節(jié)發(fā)生紊亂,心臟產(chǎn)生損害;③顱腦損傷使得血管Ⅱ增多。
表3 顱腦損傷心電圖變化
此外,心電圖的改變很有可能是心肌復極受到了中樞神經(jīng)損害的影響[7],而該類損傷主要是通過體液機理與神經(jīng)反射來影響的[8-10]。該研究中,通過對78例顱腦損傷患者與60例健康體檢者進行對比,結果顯示78例患者中心肌酶異常56例(71.79%),其中GCS3~8 分組心肌酶明顯升高,且其存活組與病死組患者的心肌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曾宇鋒[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同時,不同程度顱腦損傷組與對照組患者心肌酶值對比差異顯著,其中GCS3~8 組差異最為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尤明麗等人[9]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顱腦損傷程度越嚴重,患者的心肌酶值變化越明顯。另外,該研究中78例患者中術后好轉59例(75.64%),死亡19例(24.36%),且于出院前41例患者心電圖基本恢復正常;與史征等人[10]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對于顱腦損傷患者而言,早期行心電圖檢查及心肌酶檢測,可以有效判定顱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從而為預后血液化學指標參考提供了依據(jù)。為了使得顱腦損傷患者的治療效果更佳,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顱內壓控制方式,同時保障呼吸道的通暢及水電解質與酸堿的平衡,并且要維持有效的循環(huán)血量及正常的動脈壓與灌注壓等,還應酌情采取心肌保護藥物治療,才能更好的促進顱腦損傷的康復。
[1]陳華文,祝偉,李樹生,等.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心肌損傷的臨床研究[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2,21(6):577-580.
[2]張利環(huán),杜鳳和.急性顱腦損傷患者心電圖QT 離散度特點與意義[J].山東醫(yī)藥,2009,49(21):8-9.
[3]Roach CJ,Russell CL,,et al.Appearance and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intracranial clips and coils on whole brain CT angiography and perfusion:[J].Eur J Radiol,2011,2(1):1-8.
[4]陳華文,張愛平,祝偉,等.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肌鈣蛋白和心電圖的變化及意義[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9,15(2):81-82.
[5]Kim Para H,Lwamoto M.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redictors based on angular accelerations during impacts[J].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 ring,2012,40(1):114-126.
[6]曾宇鋒.顱腦損傷程度及預后與心電圖變化的關系的臨床研究[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05,10(4):255-256.
[7]尤明麗,頡衛(wèi)東.重型顱腦損傷對心電圖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1):68-69.
[8]Viano DC,Hamberger A,Bolouri H,et al.Evaluation of three animal models for concussion and serious brain injury[J].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2,40(1):213-226.
[9]史征,鐘舒,李振華,等.急性腦損傷后心電圖相應改變的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1,1(18):91-92.
[10]弓向榮,張輝,化召輝,等.急性顱腦損傷導致心肌損害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14(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