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摘要:幼兒學前教育是一個人成長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又是極為重要的,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學前教育的音樂課堂雖然很豐富,但傳授孩子們的兒歌體裁卻很單一狹窄,更體現(xiàn)不出地域文化的特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要從娃娃抓起,文章就從壯語童謠的語言、壯語童謠的音樂特征、壯語童謠的內(nèi)容這幾個方面來談談壯語童謠的演唱特點,以便更好地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進而順利進入學前教育課堂。
關鍵詞:壯語童謠 演唱特點 作品創(chuàng)作
一、 右江河谷壯語童謠的語言特點
壯族,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遺產(chǎn)的民族,壯族人民是勤勞、淳樸、善良、好客、直爽的,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造就出了一種屬于壯族人民自己的語言,那就是壯語。而由于壯族人民居住的區(qū)域分散較廣,各個地方的環(huán)境、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地域和氣候的特點決定壯語又分為很多語支。右江河谷的壯語則具有以下特點。
(一)濁音居多,清音較少,開口音較少,閉口音居多
以下兩種語言聲母的對比:
言漢語拼音聲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壯語聲母——唇音 b [p] mb [ ] m [m] f [f] v [β] ;舌尖音 d [t] nd [ ] n [n] s [θ] l [l] ; 舌根音、喉音 g [k] gv [kw] ng [η] h [h] r [ ] ;舌面音、ngv、腭化音 c [ ] y [ j] ny [η] ngv [ηw] by [pj] gy [kj] my [mj] ,由以上的兩組語言的聲母不難看出,壯語的完全爆破音是沒有的,完全是唇音、唇前音和一些包在口腔里的腭化音、舌根音和喉音。比如,漢語的“花”念“瓦”、“眼睛”念“打”、“去”年“被”、“來”念“搗”等,由于壯語具有這么獨特的咬字特點,因此,在唱歌的時候聲音的發(fā)聲因為受限制與咬字,所以音量也隨之受限制,有一些熱愛歌唱的人們,由于不明白壯語的發(fā)聲特點,又急于將歌聲傳遞給他人,便使勁的使用聲帶的力量發(fā)聲,日積月累,聲帶就會受損,聲音隨之變沙啞,因此,想要研究壯族的語言文化,了解壯語的發(fā)聲特點是必備課程。
(二)聲調(diào)平穩(wěn),緩慢進行
受壯族語言發(fā)聲的限制,受自然保護聲帶的要求決定了壯語語言的聲調(diào)是平穩(wěn)進行,無大跳,多用漢語拼音4聲調(diào)的陽平、上聲居多,而且這兩個聲調(diào)的使用是連接使用較多。例如“不去”念“撓北”等。而陰平的用法多用于說話的第一個字,而且發(fā)聲的時間極為短促,例如:“假設”年“西得”等。
(三)具有豐富的襯詞和倒裝句
富有上口而又極具表達情趣的襯詞和倒裝句是壯語最鮮明的特點之一,例如襯詞,在漢語中“你回來了嗎”,在壯語中念“孟搗爛咧?”,“你還要這個東西嗎”在壯語中念“孟阿藕咪?”,“要等等他”在壯語中念“碟喋呢”等。襯詞多為一個字,而且多固定為“呢、咧、咪”這幾個詞。而倒裝句則是這樣的,例如,“小明的媽媽”,在壯語中常常這樣說“媽明”,“來來去去”在壯語中念“北北搗搗”,翻譯成漢語的正確語序就是“去去來來”等。正式因為壯語的倒裝特點,習慣于壯語語序的壯族人有些時候在接觸漢語時將習慣運用于寫作,這對于長期運用這樣語序的人們來說學習漢語文化是比較困難的。
我們前面已經(jīng)講過,壯族人民居住分散,因此由于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壯語也會分支,以上所談及的壯語發(fā)聲特點特指右江河谷地區(qū)。
二、 右江河谷壯語童謠的音樂特征
我們在分析某一類音樂的音樂特征時常常以例子來分析去說服別人,那么我們就一起再看看下面的例子,分析右江河谷壯語童謠的音樂特征。譜例如下:
不難看出,這是一首材料簡單,方整的八小節(jié)童謠,旋律的進行平穩(wěn),無大跳,只有三個小節(jié)的后半拍休止,調(diào)試簡單明了,音域窄,歌詞對稱上口,這類童謠簡單,一般多為老人吟唱,目的是哄睡趴在老人背上困倦的孩子。壯族童謠很大一部分屬于這種輕聲吟唱型,而且多采用一拍一字這樣的節(jié)奏方式去吟唱。
三、右江河谷壯語童謠的結構內(nèi)容
壯語童謠的內(nèi)容形式較為豐富,但旋律則是單一,他們在運用時往往是用聲音的強弱,力度的控制去調(diào)整吟唱的內(nèi)容,演唱的內(nèi)容有催眠曲、催飯曲(專門唱給不愛吃飯的孩子們)、教導曲、嘻嘻曲等。比如催眠曲:寶兒,寶兒,睡覺覺,山上蛐蛐不叫了;寶兒,寶兒,睡覺覺,媽媽抱睡香香。再如催飯歌:阿仔阿仔吃飯飯,不吃飯飯喂豬豬,豬豬胖來寶兒小,小小寶寶書不要。等等。大人們常常用這樣的方式敦促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時也頗為有效。
四、結語
壯族兒女是簡單的,這也源于養(yǎng)育自己的長輩用最原始最樸素的教育方式去觸動心靈的最深處,不管是民族文化最純粹的傳承還是本土文化最傳統(tǒng)、簡單、直接的教育,他都能沿襲至今。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3年度廣西高等學??茖W研究立項項目,項目編號:SK13LX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