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霞
摘 要: 在小學音樂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美感,有利于音樂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學生音樂興趣的形成,教師應該不斷探索音樂美感培養(yǎng)的新方法,使之成為提高音樂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 小學音樂教學 情感體驗 音樂素質(zhì)
所謂情感體驗,是指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欣賞作品或演唱作品時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應。學生的情感應隨著音樂的發(fā)展產(chǎn)生共鳴與起伏,并從中得到心理上的藝術滿足,從而真正凈化心靈。音樂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力、鑒賞力、分析力和審美能力,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它對學生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使他們的記憶、想象、思維、情感、意志、個性得到發(fā)展,并陶冶他們的性情,發(fā)展智力。所以,音樂教學要注意對學生音樂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一、細心傾聽辨別音樂的音色
音色,指音樂中聲音的音質(zhì),即不同人聲、不同樂器及入聲、樂器組成的音響上的特色。音色的變化與對比,可以豐富、加強音樂的表現(xiàn)力。一般來說,每個人都要熟悉各種樂器組合的音響的音色,就要多聽、多比較,因為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時運用什么聲部、樂器,運用怎樣的配器手法,就好似畫家在繪畫時用色彩一樣,都是為表達作品內(nèi)容服務的。如六年制小學音樂課本中的《龜兔賽跑》,是中國福利會上海兒童藝術院史真榮為兒童寫的一部童話故事音樂,作者根據(jù)童話《龜兔賽跑》的故事情節(jié),采用模擬和描述性的手法進行了音樂敘述,以管弦樂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現(xiàn)力塑造了小兔子和烏龜?shù)男蜗蠹八鼈兏髯缘膭討B(tài),樂曲發(fā)揮管弦樂隊豐富的表現(xiàn)力,生動描繪了大樹林清晨龜兔賽跑的熱鬧場面及大樹林中歡樂愉快的舞會情節(jié)。音樂通俗易懂,特別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小學生一邊聽故事一邊聽音樂,更能激起他們豐富的想象,從中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表現(xiàn)的不同音樂形象,理解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自覺培養(yǎng)音樂欣賞能力,經(jīng)常賞聽實際音樂的聲響,培養(yǎng)訓練感受音樂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
二、恰當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提倡教育以審美為核心。在音樂課程中,欣賞這一教學領域被視為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音樂欣賞課具有最直接、最具體的審美教育價值,但是當提到“音樂欣賞”時,大部分人不是自謙“缺乏細胞”,就是自諷“鴨子聽雷”。音樂教師經(jīng)常提出這樣的問題:“音樂欣賞怎么教?”“為什么學生總是在欣賞音樂時表現(xiàn)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經(jīng)心?”教學實踐證明,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不僅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且能擴展學生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如果巧妙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則會取得許多積極的效果,創(chuàng)造良好的藝術氛圍。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注重“聽”的藝術,激發(fā)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現(xiàn)代音樂家艾倫·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一書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敝挥胁粩鄡A聽,才會感知音樂、認識音樂、理解音樂,進而產(chǎn)生共鳴。學生的每一次聆聽都要帶著不同的問題,可以是辨別樂器,聽主題出現(xiàn)幾次,也可以感受樂曲的情緒,還可以“聽”為主線,結(jié)合其他輔助教學手段。
四、領會新課標的理念,轉(zhuǎn)變音樂教學觀
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教育行為,影響著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任何教育行為的實施,都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基礎上。人類需要音樂,人類生活離不開音樂。按理,大多數(shù)學生應該是喜愛音樂的,事實的確如此。然而,多年來音樂教育屢屢遭到學生的排斥,“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甚至到了讓學生覺得“音樂課的教室,簡直就是我的刑場”的地步。有學生這樣說:“一提到上音樂課,我就頭痛。因為一上音樂課,就有無數(shù)個我根本不認識的音符迎面撲來,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師竟然讓我全都記下來。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樂天才,這么多的‘哆來咪,看到都害怕,讓我背下來,簡直是謀殺……音樂課的教室,簡直就是我的刑場!”類似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們深思。的確,長期以來,音樂課內(nèi)容單一、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教法死板,與音樂藝術的本質(zhì)背道而馳。我們更多地注重音樂技能、技法的傳授與訓練而忽視音樂藝術的審美特性;更多地關注教師本人的情感體驗而忽略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音樂情感……某種意義上等于抹殺學生作為一個有相對獨立的、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及情感體驗、審美觀念的個體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欲望。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首先是一種基本素質(zhì)教育。通過教授音樂這門聽覺藝術,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及社會生活,使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愛好,具有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初步的鑒賞、創(chuàng)造能力,教會學生如何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義上創(chuàng)造生活,從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個性的發(fā)展,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五、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人人參與
人人參與才是成功,特別是吸引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表現(xiàn)的機會,以增強其自信心。他們成功的表現(xiàn)不僅可以改變他們所處的地位和在老師心目中的印象,還可以滿足他們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師應當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表現(xiàn)自己不斷成功的機會。例如,在課堂上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難度大的問題讓能力強的同學回答,難度較小的問題盡量讓能力較差的學生回答,每個回答正確的學生都有機會成為音樂課的班長,實行班委輪流制,盡量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用成功激勵和強化其學習動力,使教學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體驗音樂,還能讓學生更好地領悟音樂的真諦,獲得精神的愉悅。小學音樂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欣賞氛圍,讓學生充分融入這個體驗過程,感受音樂的情緒,發(fā)揮想象的空間,能說則說,能舞則舞,能奏則奏……使學生真正成為欣賞課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