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衛(wèi)東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不僅要教好書,而且要育好人,立足現(xiàn)實,著眼長遠,開拓進取,為培養(yǎng)實現(xiàn)中國夢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奮斗。本文作者從挖掘德育因素、鼓勵質疑創(chuàng)新、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以情感為主線等方面論述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德育;質疑;生活;情感;情操
國無德不強,業(yè)無德不旺,人無德不立,在億萬人民齊心協(xié)力實現(xiàn)中國夢的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越來越得到國人的重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每一個語文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理應積極引導學生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民族精神,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主動參與構建“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文化建設之中去。筆者堅持以“以生為本”和“因材施教”為教學導向,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滲透德育教育,教學效果顯著,現(xiàn)借此平臺暢談點滴體會,期盼同仁斧正。
一、挖掘德育因素,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
語文與思想品德學科雖然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但語文課堂教學也擔負著育人的功能,尤其是新教材精選的幾百篇古今中外名家名作都蘊含著濃郁的情感,不管是情景交融的詩歌,還是詩意盎然的散文,不管是引人入勝的小說,還是催人淚下的劇作,都適合滲透德育,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諸如朱自清的《背影》敘述了作者與父親之間催人淚下的父子深情的名篇,凸顯了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歌德的《最后一課》用濃墨渲染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對國家的淪陷,把自己的滿腔愛國熱情表現(xiàn)在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習上,有利于學生陶冶愛國情操;《中國石拱橋》介紹了中國石拱橋這一令人贊嘆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僅反映了我國飛躍發(fā)展的橋梁事業(yè),而且讓學生從古今、中外的對比中,認清我國在許多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并投入到發(fā)奮學習的行動上。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挖掘類似題材德育因素,努力探尋文本與德育相滲透的最佳結合點,使兩者融一體。
二、鼓勵質疑創(chuàng)新,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寓德于教”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其自我創(chuàng)新意識受到了扼制;新課程改革強調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大膽質疑。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只有營造質疑情境,才能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譬如:我在執(zhí)教《愚公移山》一課時,有一個男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愚公缺乏靈活機動,他帶領全家移山是愚蠢行為,為什么不走搬家的捷徑呢?”針對如此挑戰(zhàn)性的質疑,我就以此為契機,要求各學習小組圍繞“愚公移山還是搬家”這個問題進行廣泛的討論、總結,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識:①《愚公移山》的文體屬于寓言,作品體現(xiàn)了人類改造自然、戰(zhàn)勝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即使“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其精神是永恒的,值得我們發(fā)揚光大;②愚公假如采取搬家的策略,那雖然體現(xiàn)了靈活機動的觀點,但在實踐中也不一定可取的。這個教學案例告訴我們一個真諦:新課改形勢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只有與德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充分挖掘語言文字中豐富的思想內容,才能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新視野,才能實現(xiàn)“寓德于教”的目的。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現(xiàn)代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乃是至理名言,強調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學生法紀觀念淡薄,平時心浮氣躁,迷戀電子游戲,面對良莠不齊的文化難以辨別真?zhèn)?。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務必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譬如:我在引導學生鑒賞奧斯特洛夫斯基《生命的意義》一課時,先請學生說出自己的理想,大家爭先恐后的道出了各自的理想。其中,有一個學生說:“因為電子游戲太神奇了,所以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設計電子游戲軟件的工程師?!痹捯魟偮?,教室里爆發(fā)出了此起彼伏的譏笑聲。原來,這個學生學生平時特別喜歡玩電子游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此時,我立即阻止了其他學生的不禮貌行為,并語重心長的說:“制作電子游戲軟件的科技含量很高的,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輕松的設計出電子游戲軟件的,希望這位學生揚長避短,認真學習,將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苯又?,我簡要講述了《生命的意義》中的主人公保爾的故事,當講到他在身體高度殘疾、雙目失明的情況下,還能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寫作時,許多學生的眼睛濕潤了。此時,全體學生齊聲朗讀:“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呢?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你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也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恥;這樣,在你臨死的時候,你能夠說:我的全部生命和整個力量都已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半爭?!毕抡n鈴聲雖然響了,但許多學生還沉浸在激動的氛圍中,為實現(xiàn)人生理想更堅定了必勝信念,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質量,在于為人類多做貢獻。
四、以情感為主線,錘煉學生的道德情愫
目前使用的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是豐富多彩的情感樂園,教師只有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途徑,才能使學生深刻地感受文章蘊含的真、善、美,從而形成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中,應以情感為主線,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感,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愫。諸如:我在執(zhí)教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就在導入階段讓學生討論:怎樣看待父愛與母愛?許多學生在列舉了父愛與母愛的事例后發(fā)出感慨:誰言寸草心,難報三春暉。其中,有一位女生感慨的說:“世上最純潔、最偉大的是母愛,媽媽的寬容涵蓋了我們一切的幼稚和無知,假如學會關愛別人,那應該從熱愛自己的父母開始”。
育人是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育心就是育德,它是育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不僅要教好書,而且要育好人,立足現(xiàn)實,著眼長遠,開拓進取,為培養(yǎng)實現(xiàn)中國夢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奮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