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陽
(安徽師范大學 歷史與社會學院,安徽 蕪湖241000)
明清徽州地區(qū)素稱人文薈萃之地,而家譜則是徽州地區(qū)文化繁榮的見證,在明清時期的徽州地區(qū)占據了重要地位,現存館藏徽州家譜約有2000余種,絕大多數是明清民國時期所纂修。[1]在數量龐大的徽州家譜中,《館田李氏宗譜》(以下簡稱《宗譜》)以體例精詳、文辭雅馴、史料翔實為人所著稱,充分體現了徽州宗族社會“尊祖、敬宗、收族”的修譜思想,反映了明清時期徽州鄉(xiāng)村社會的原貌和變遷,為了便于學界更加了解該譜,本文擬就其內容、特征和價值做出如下探討,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據《宗譜》所載,館田李氏始祖千三公于南宋理宗淳年間因避戰(zhàn)亂始遷江南寧國府望仙館田溝村,為館田李氏始祖,自此后裔蕃衍,發(fā)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宗族。由于“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已是清初以來的修譜慣例。[2]同時李氏族人鑒于“承平以來,男谷女桑,生齒日重,世系尊卑有知者有之,所不能知者亦有之,非敬宗收族之意也?!盵3]因此幾代李氏族人開始了修輯宗譜的過程,從明朝嘉靖八年李逸軒創(chuàng)修,嘉靖十四年李原泉續(xù)修到清朝康熙四十五年李丹一再修,道光二十八年李香山增修到光緒三十三年李嘉賓、李釗最后一次續(xù)修,前后凡五修方才完成此譜,時間跨度長達數百年,充分體現了李氏族人對于該譜的重視,也因為這樣,該譜才保留了許多完整的材料和記載,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此譜倡修于光緒二十七年,由已經致仕回鄉(xiāng)的李嘉賓捐資倡修,李嘉賓字萃三,為館田李氏二十一世裔孫,由于舉辦團練鎮(zhèn)壓太平天國和捻軍有功,“自丙辰至辛酉六年,粵匪屢竄我邑……以辦團練出力蒙張筱浦督師奏?!阂灾h赴福建……戊辰至庚子三十三年屢蒙大吏賞識……迭蒙委署,回省后充志書局、保甲局、牙厘局委員,凡七次徙,未聞置諸閑散……”[3]歷任要職,八十五歲方才告老還鄉(xiāng),回鄉(xiāng)之后即倡議修譜,但是譜未修成即因病去世,由族人李釗接替,終于在光緒三十三年付梓,前后歷時六年方才告成。
《宗譜》內容十分全面,全譜共二十四卷,卷首載光緒三十三年山東昌邑知縣胡師孝和湖北候補知縣錢霏二人并書的序文1篇,李嘉賓序文1篇以及李釗序文1篇,此外還有歷代舊序5篇、跋1篇以及源流志1篇,其中明代序跋和源流志共2篇,清代序文5篇;凡例21條,丹一公修譜六則1篇;目錄1篇;續(xù)修宗譜名次1篇;陽基圖、陰基圖、祖像圖2幅;陽基志1篇;李氏源流1篇;卷一至卷二十載館田李氏世系與支派;卷二十一載誥封、三代紀、仕進、孝友、文苑、懿行、殉難、耆壽諸傳,其中誥封2篇,傳記共141篇;卷二十二為列女傳、家禮、家法、家約、家言以及社倉、義學、橋梁、壇廟和派字等,其中列女傳分為名媛、節(jié)烈、節(jié)孝、貞潔、待旌附錄五分傳;家禮分為冠、婚、喪、祭、元旦賀禮五部分,此外還附有家禮圖7幅,祭文7篇;家法16條;家約5篇;家言8條;卷二十三與卷二十四為藝文志、捐輸名次、領譜字號、跋,其中藝文志載有疏、引、書信、啟、碑記、田記、倉記、像贊、自序、壽文、祭文、家傳、詩等百余篇;此外有捐輸名次1篇;領譜字號1篇;跋1篇。全譜共二十四卷,分二十六冊,該譜的顯著特點是記載詳細、系統,保存了歷代所修族譜重要的相關資料,在同時期的徽州家譜中較突出。譜中保存了大量的珍貴史料,文獻資料體裁多樣,如歷代優(yōu)秀詩文、公文、宗族賢達事跡以及宗祠建設、宗族祭祀方面的祭文等。此外該譜中諸如家法、家訓、家禮、墓葬、輩行、傳記、詩文等大量史料的留存,反映出館田李氏宗族的源流、繁衍、遷徙,也折射出社會轉型時期徽州社會的變遷歷程。
此譜由李氏族人公修,全程參與修譜共27人,設纂修、協修、總理、司事、分理等職務,歷時六年始告修成,兩位李氏族人先后因修譜操勞而去世,時人贊譽到:“……與斯役者,為同族諸君子,散失近二百年,輯良非易之。其體例兼仿歐蘇,頗為詳瞻,李氏譜信可傳矣……”[3]
徽州家譜數以千計,善本眾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譜自身編修理論的不斷發(fā)展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4]《宗譜》在編修過程中尤為重視體例的繼承,構成李氏宗譜體例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對正史體例的模仿,這與徽州地區(qū)宗族社會對于家譜的認識是分不開的,徽州宗族普遍認為“天下之譜即史,一家之史即譜”、“家史猶國史也”同時他們還認為司馬遷、班固開宗譜之先河。因此徽州宗族在修譜過程中有意識地仿照正史體例,尤其是仿照《史記》、《漢書》的體例,《宗譜》亦然。在《宗譜·凡例》中記載:“漢書藝文志有宮宅地形二十卷,為堪輿家之濫觴……隨形所發(fā)不有圖繪,孰測元機”“史漢始列儒林,后增文苑,至宋而更名理學……第國史傳繁,家乘傳簡,今約立文苑一傳,儒林出其中,理學亦出其中”[3]《宗譜》中有三代紀、有儒林、文苑、列女諸傳,有藝文志等,其體例是由本紀、列傳、志、小傳、圖五類體例構成,而前三類直接承襲自《史記》與《漢書》,可見該譜對于正史體例的繼承。此外構成李氏宗譜體例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對先前家譜體例的繼承,王鶴鳴認為“宋代著名學者歐陽修、蘇洵分別纂修《歐陽氏譜圖》、《蘇氏族譜》,總結前人修譜例則,新創(chuàng)五世圖式體例,人稱歐蘇體,最為后人推崇,從而奠定了后世修譜的基本體例格局;歐蘇開創(chuàng)的五世圖式體例,對后世修譜影響之巨、之深、之久,在徽州譜牒中尤為顯著?!盵5]《宗譜》亦不例外,在其《凡例》中記載:“圖法本歐陽氏,自一世至五世為第一圖,自五世至九世為第二圖,分而別之,則五宗之義明;合而觀之,則九族之親備……挈領提綱,斯乃不紊”[3]充分反映了歐蘇先世體例對于《宗譜》巨大的影響。
此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雖然《宗譜》嚴格繼承和遵循了正史和歐蘇譜法兩種體例,但是在體例上并不拘泥于此,這在《宗譜·凡例》中有明確的記載:“藝文詳載書目,而詩文論著全篇不與焉,此史例也。然茍關風教,胥堪石室珍藏,遍及云,當作瑯函寶貴,是用志藝文”“史漢始列儒林,后增文苑,至宋而更名理學……第國史傳繁,家乘傳簡,今約立文苑一傳,儒林出其中,理學亦出其中”[3]可見在體例上該譜并不是一味的拘泥,設文苑傳,將正史中的儒林、文苑、理學三傳包含進去,同時打破了正史中藝文志只列書目不列詩文全篇的做法,將詩文全篇錄入藝文志中,豐富了宗譜的材料記載。此外《宗譜》在每篇總傳前立有“引”一篇,一是為解釋設立此傳的原因,二也是起到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得我們能夠窺得修譜者作此傳的本意,這也是該譜在體例上的創(chuàng)新之處。
徽州士紳聚族修譜除了上文所述的“尊祖”、“敬宗”、“收族”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保存家族中的文獻資料,使得后人可以從家譜中緬懷先祖的功業(yè)或德行,從而能夠起到激勵、勸誡后人的作用,《宗譜》也不例外。因此李氏族人在修譜的時候十分注重對于家族文獻的收集、整理和記載,而這些文獻資料主要分為“帝王誥封”、“地方事略”、“宗族賢達事跡”、“宗族文士撰述”和“宗族建設和宗族祭祀”五類。而這五類文獻中,尤其是以“地方事略”、“宗族賢達事跡”和“宗族建設與宗族祭祀”這三類文獻值得我們加以重點關注,下面分述于此。
1.關于“地方事略”的文獻資料
《宗譜》于光緒三十三年最后修訂完成,在此之前,中國大地剛剛經受了戰(zhàn)亂的蹂躪,而對徽州地區(qū)破壞最嚴重的當屬太平天國起義,徽州地區(qū)正屬于太平軍與清軍拉鋸的地區(qū),該譜則對這一時期徽州地區(qū)的社會情況做了忠實的紀錄,如在《宗譜·陽基志》中記載了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前徽州地區(qū)的盛況:“嘉道以后,一鄉(xiāng)之內,一姓之族,祁祁焉,濟濟焉,蓋已逾五千人矣,重檐覆瓦,履山帶河,宏才英俊,風舉異域……鉉誦之聲比戶相聞,農謳樵唱,含樂豐稔。故其時典肆能容,負販相通,市場之上,百貨充斥,閨閣資遺,動以千計……此之時,何其盛也”[3]而太平軍與清軍拉鋸之后的徽州地區(qū)則是:“無何,‘發(fā)逆'至邑,城破焚掠殺擄十年之久……田園不耕,民賊相食,此
肉骼枕籍……自咸豐五年迄于同治金陵收復之歲,村中男婦幸未及死者四人而已……”[3]由此可見,經過太平天國之亂,徽州地區(qū)社會生產力受到重大破壞,人口損失極為嚴重,而修譜時距太平天國起義不過三十余年的時間,為研究太平天國運動和世家大族在戰(zhàn)亂時期的人口流動遷移情況都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
除了記載戰(zhàn)亂對于徽州地區(qū)的破壞之外,李氏族人在《宗譜》還紀錄了一個晚清時期回避不掉的問題,那就是鴉片問題。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大肆傾銷鴉片,攫取巨額利潤,同時毒害了中國人的身心健康,這種情況在《宗譜·陽基志》中有明確的記載:“市上他貨未備而販鴉片煙葉者,十有數家……財力幾何而不匱也……有婦不能養(yǎng),有子不能保,即不然而形神痿頓,流毒接踵……”[3]而面對此等情況,傳統宗族依然寄希望于說教和宗族力量,已經無力應對近代化的沖擊,開始逐步走向消亡。
2.關于“宗族賢達事跡”的文獻資料
《宗譜》中除了對“地方事略”的記載之外,尤詳于“宗族賢達”事跡的記載,如家傳中就分為仕進、孝友、文苑、懿行、殉難、耆壽等條目,詳細記載了自宋至清數百位李氏宗族賢達的事跡,而在這些宗族賢達的事跡中尤為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該譜對于“宗族賢達”事跡的記載從側面反映出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例如在《宗譜·仕進傳·李振玉》中載:“時海禁初開,泰西各國來華者咸集海上,公設茶棧與西人通有無,一以誠信相感,西人重公誠信,凡與華人交易,必以公一言為斷……”[3]這關于中國早期買辦的事跡記載,對于我們研究中國近代早期買辦官僚的事跡和通商口岸的貿易情況提供了典型性的資料。此外該譜中還注重對于能夠遵循“三從四德”的婦女事跡的記載,在列女傳下就分為名媛、節(jié)烈、節(jié)孝、貞潔四個條目,記載了數百位李氏宗族節(jié)婦的事跡,充分體現了徽州地區(qū)“忠孝節(jié)義”的理學思想?!蹲谧V》中對于宗族賢達事跡的輯錄,一方面為后人保留了珍貴的宗族史料;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尊祖、敬宗、收族”的作用,對于宗族結構的維系有著重要的意義。
3.關于“宗族建設與宗族祭祀”的文獻資料
《宗譜》除了對“宗族賢達”和“地方事略”的文獻記載之外,對宗族墓地、宗祠、祖宅、祭祀儀式、典禮等都有詳細的記載,如卷首的陰基圖和陽基圖、志分別對李氏宗族的墓地、祖宅、祠堂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其中陽基圖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完整的、以宗祠為中心的徽州古村落的全貌,后附有陽基志,從李氏始遷祖千三公開始一直敘述到清末,將這個徽州古村落從南宋到清末的變遷歷史全部記載下來,此外陰基圖記載了李氏始遷祖到清末各處宗族墓地的位置,對于我們研究徽州村落的變遷有著即為重要的意義。
徽州地區(qū)猶重祭祀,而徽州是朱子故鄉(xiāng),朱熹撰寫的《家禮》影響就更為明顯。在《宗譜》中完整的記載了冠、婚、喪、祭、元旦賀禮、鄉(xiāng)飲禮的服飾、祭祀儀式、祭器的陳設以及言語舉止等細節(jié)性問題,例如在《宗譜·家禮》中詳細記載“小年祀祖”禮的儀式,諸如起鼓、轉鼓、三鼓、奏大樂、序立、盥手焚香酹酒迎神、詣盥手所、授巾、返巾、跪、初上香、次上香等等,不僅對我們還原徽州地區(qū)宗族祭祀活動有較高的價值,還反映出程朱理學尤其是朱子家禮對于徽州宗族的影響。
此外該譜還記載了徽州宗族在鄉(xiāng)間的一些慈善活動,在《宗譜》中不僅記載了李氏宗族所設立的社倉、義學、橋梁等慈善設施,還在《藝文志》中保存了李氏士紳在鄉(xiāng)間的一些募捐公告,如《疾女募捐啟》、《館田李氏義倉記》等,徽州士紳階層所做的慈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對于我們研究明清徽州士紳通過慈善活動來穩(wěn)定基層社會,維護士紳階層權利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徽州地區(qū)士紳階層在修譜過程中,為了保持紳權在基層社會的穩(wěn)定性,普遍重視家譜的教化和激勵功能,通過宣傳“尊祖”、“敬宗”、“收族”的修譜理念和“忠孝節(jié)義”的儒學正統思想將整個宗族以士紳為中心凝聚起來,進而影響到整個鄉(xiāng)村,從而完成士紳社會權力的構建,而在這整個過程中,通過家譜來教化、激勵族人,提高其凝聚力,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宗譜》,我們可見一般。
《宗譜》十分重視家譜的教化和激勵作用,例如,在《宗譜·李嘉賓序》中明確提出家譜的激勵功能:“……程子又云: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本,須是明譜系,則此編之修輯,其及二公之遺旨歟?后之覽斯譜者,亦將合遠近親疏而一之乎?于吾族人有厚望焉……”[2]李嘉賓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夠繼承這種“尊祖、敬宗、收族”的修譜精神,繼續(xù)保持李氏宗族的凝聚力,從而將紳權延續(xù)下去,這種想法在徽州士紳所修的譜中比比皆是。同時對宗族中一些陋習和不法之人,士紳們也希望通過家譜能夠教化他們,從而消除宗族內部的不穩(wěn)定因素,《宗譜》不僅在《凡例》中明確規(guī)定:“子孫不孝、不弟、瀆倫、傷化、作奸犯科及倡優(yōu)仆隸,寡廉鮮恥,有玷祖宗清白者,概削之,若無知偶犯,一經責即改過自新者,姑從寬宥,以勸將來”[3]并且制定了16條家法來約束族人,除了嚴厲的懲罰之外,《宗譜》還對李氏族人進行教化訓導,以“懲惡勸善”的原則來杜絕宗族內部的不穩(wěn)定因素,從而提高宗族凝聚力,進而完成士紳社會權力的構建。
自歐蘇譜法問世以來,就成為徽州地區(qū)修譜主要遵照的體例,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徽州地區(qū)家譜內容不斷豐富,體例也不斷創(chuàng)新,《館田李氏宗譜》涉及序、凡例、目錄、陰基圖、陽基圖志、源流志、誥封、家傳、藝文志、家禮、家法、家言、支系、舊序、派字、領譜字號、跋等內容,名目紛繁,同宋元所修家譜相比,內容大規(guī)模擴展,幾乎囊括了與宗族相關的所有事項。通過對《宗譜》的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相對于先前所修的宗譜,該譜新增加的內容主要體現為宗規(guī)家訓、家禮規(guī)范、族產祠產等宗族制度的相關方面,這也正是徽州宗族制度較前代有所發(fā)展的一個反映。關于該譜的體例,除沿襲歐蘇譜例外,還增加了“志”“圖”“考”等新內容,這是《宗譜》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編纂學成果的重要體現。
《宗譜》保存了許多經濟史、社會史、人口史、戰(zhàn)爭史等珍貴的史料,尤其是反映了清末時期社會生活、人口變遷、中西貿易等諸多方面,對于我們研究清末時期的社會、經濟、人口等方面提供了翔實的、基礎的史料,使得我們能夠更好的從微觀層面上研究清末這個“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首先,《宗譜》為我們提供了太平天國在徽州地區(qū)的活動和作戰(zhàn)情況,包括《陽基志》、《殉難諸公傳》都詳細記載了太平軍在徽州地區(qū)的活動情況和地主團練武裝與太平軍的作戰(zhàn)情況,同時也詳細記載了徽州地區(qū)經受戰(zhàn)亂之后的殘破景象以及李氏宗族的遷移路線等情況,對我們研究江南地區(qū)人口流動和遷移提供了典型的案例。此外從譜中可以看出經過戰(zhàn)亂之后徽州地區(qū)原本建立在地區(qū)、紳權、族權之上的基層社會體系開始崩潰的現象。例如,在《宗譜·陽基志》中記載:“亂平,散亡漸歸,重遭疫病,今所存者……鄉(xiāng)里則十無二三焉……任客傭以食其租,客馴則僅保其值,暴則盜財物以走,賦輸告匱,獄訟滋多……”[3]在戰(zhàn)亂之后,徽州社會的土地關系、租佃關系全部崩潰,加上清末西方思潮的沖擊,士紳階層逐漸沒落,他們所構建的基層社會權力體系也逐漸崩潰,再加上鴉片在徽州地區(qū)的泛濫、經濟凋敝、疫病流行等諸多影響,傳統的以宗族為核心的鄉(xiāng)村社會還是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消亡之路。
李氏宗族在修譜的過程中特別注意對先代文獻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尤其詳于對家族之中文人撰述、著作和詩作的收集和整理,據筆者統計,《宗譜》共收錄詩作102首,文章55篇,文集1部,文獻著作十分豐富。特別是這一部文集具有重大意義,該文集名為《松谷遺草》,收錄于《宗譜·藝文志》中。張松谷,字尹甫,號松谷,為南宋著名道士,游歷江南至黃山北麓太平,遇館田李氏一世祖李千三,為其占卜居地,并為其家中西席,因此李氏宗族與張松谷有不解之緣,故而在《宗譜·藝文志·張松谷祖師遺草引》中記載:“…李生元超出遺草若干篇,并事略記跋附焉……”[3]可見《宗譜》保留了《松谷遺草》的大部分內容和張松谷生平的記載,張松谷作為宋末著名道士,其所著《松谷遺草》對道教的諸多理論都有很大的影響,對于研究張松谷其人和徽州地區(qū)的民間信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號稱“程朱闕里,東南鄒魯”的徽州地區(qū),修譜思想深入人心,修譜頻率加大,整個徽州社會形成了全民重視修譜的傳統,這與徽州地區(qū)宗族士紳階層通過宗譜的形式凝聚整個宗族,進而構建以士紳為中心的基層社會權力的思想是分不開的,而《宗譜》作為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其在編修上具有體例完備、資料豐富、功能明確的特點,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因此了解該譜對于我們研究徽州地區(qū)的基層社會,研究徽州宗族內部結構以及徽州士紳階層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發(fā)掘和整理其中許多有價值的史料,從而豐富我們對徽州地區(qū)的研究。
[1]談家勝,郝瑞平.《績溪南關忄享敘堂宗譜》的文獻特色及其價值——兼論晚清時期徽州族譜體例與內容的嬗變[J].黃山學院學報,2011,(4):12-18.
[2]陳瑞.明代徽州家譜的編修及其內容與體例的發(fā)展[J].安徽史學,2000,(4):22-27.
[3](清)李嘉賓,等纂修.館田李氏宗譜[O].(清)光緒三十三年活字本.天津師范大學藏.
[4]徐彬.論徽州家譜的評價理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201-205.
[5]王鶴鳴.試論徽州譜牒的體與魂[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