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的思維方式要求幼兒文學的描寫要具體、生動、形象,要達到此要求,需使用擬人、比喻、夸張、摹狀等修辭手法。
關鍵詞:幼兒文學 擬人 比喻 夸張 摹狀
擬人、比喻、夸張、摹狀等修辭手法是幼兒文學中常用的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平淡為生動,化冗長為簡潔”,沒有他們,幼兒文學就會死氣沉沉,不能為幼兒所接受。本文將對這幾種修辭手法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 擬人
擬人指把非人類的東西人格化,賦予其人的思想感情,它廣泛地運用于幼兒文學的各種文體之中,其頻率之高,是其他文學樣式無法相比的??梢赃@么說,“幼兒文學中擬人是必須的不可缺少的語言表現手段”,“擬人是幼兒文學的靈魂、翅膀,沒有了它,幼兒文學便是死的文學,沒有了它,幼兒文學便如同折斷了翅膀的小鳥,不能在兒童的心空上飛翔。”
1 擬人廣泛運用于幼兒文學的原因
皮亞杰認為,“幼兒的中心意識形成了泛靈觀念,泛靈觀念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生命,都和人一樣有感覺和意識?!闭驗橛變旱乃季S存在泛靈觀念,幼兒文學中使用擬人手法就很契合幼兒的心理,使其獲得極大的審美享受。此外,擬人能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生動,這正適應了幼兒形象思維比較強的特點。由于擬人手法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所以,幼兒非常喜歡擬人手法的作品,為滿足幼兒的這一需求,在幼兒文學中我們應廣泛地使用擬人手法。
2 擬人在幼兒文學中的運用
幼兒文學中擬人的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可以將各種動物、植物以及生活中的種種事物人格化,即便自然現象的日月星辰、風霜雨雪,大地上的山谷河流,甚至一些觀念、概念、品質,不論有形無形,也都可以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行為語言?!比缃鸾摹缎∝堘烎~》中有這樣的句子:“貓媽媽打開窗子,太陽光就笑著跑進來,把屋子里照得金光透亮?!弊骷野选柏垕寢尅焙汀疤枴睌M人化,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讓人倍感親切。其中“太陽光就笑著跑進來”寫得非常生動、形象,極富動態(tài)感。“太陽”本是平平常常的事物,在此卻充滿了靈性,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梢?,擬人手法把生命和情趣輻射到了物體上,使本來只有物性的東西也有了人情,正好符合幼兒“泛靈”的審美情趣。通過擬人化的事物在特征方面更突出、更生動、更能吸引孩子。
3 在幼兒文學中使用擬人需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幼兒文學中運用擬人手法應巧妙地抓住事物與人之間的相似之處,如林頌英的兒歌《石榴》:“石榴婆婆/寶寶最多,/一個一個,/滿屋子坐,/哎喲,哎喲,/擠破小屋?!?,這首兒歌以擬人化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石榴皮裂開的形態(tài),幼兒泛靈觀念的心理特征,會使他們認為:石榴皮裂開是因為里面住的“人”太多。作者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作品非常生動、形象、逼真,特別是“哎喲,哎喲”的喊叫,讓人覺得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其次,在幼兒文學中運用擬人手法應注意“人性”與“物性”的和諧統(tǒng)一,幼兒童話尤其應注意這一點。幼兒童話中的“擬人形象一方面要具有人的鮮明特點,另一方面必須顯示出所擬之物的某些‘物的屬性,不能把它們的‘衣食住行寫得和真實的人一樣?!庇變和捴挥凶龅搅恕叭诵浴迸c“物性”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使作品具有亦真亦幻的美感。如葉圣陶的童話《稻草人》中的“稻草人”這個擬人形象,它既有人的某些特點,能想、能看,富有同情心;又具有物的形體特點,插在田里,不能移動一步,不能去幫助他人。這樣的形象,使人倍感親切、真實。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總之,人性與物性的和諧統(tǒng)一,不僅能讓幼兒獲得真實的感受,而且還能讓他們獲得審美享受,我們在為幼兒創(chuàng)作時應引起重視。
二 比喻
1 比喻的含義及在幼兒文學中的運用
比喻指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坝變核季S特點是習慣于用已知的事物去理解、推知未知的事物,比喻的使用恰好就符合這一特點,即用兒童熟悉的事物去說明他們未知的事物,或用具體、形象的事物去描繪比較抽象的事物?!比缵w晨的幼兒詩《香蕉》:“香蕉是條小船,/不會在水里開,/也不會在天上飛,/只會開進/我的小小肚子。”這首詩寫得非常具有情趣,且極富想象力,詩歌抓住香蕉的外形特征,把它比喻成小船,并說它只能開進肚子里。這樣的描寫讓人倍感親切,也符合幼兒的接受心理。又如,徐青的兒歌《云》:“天上云,/一層層,/像小狗,/像羊群,/像蘑菇,/像魚鱗,/又像兩個小娃娃,/坐著凳兒在談心?!边@首兒歌想象大膽,運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句來描寫天上的云朵,其描寫非常逼真、形象,極富幼兒情趣??傊?,比喻能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非常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
2 在幼兒文學中運用比喻需注意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使用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在選取喻體時必須用幼兒熟悉的、常見的、易懂的事物,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小船”、“小狗”、“羊群”、“蘑菇”等,同時還必須注意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比如上文所提到的“香蕉”和“小船”兩者極其相似。只有做到上述兩點,才能讓幼兒感到親切,真正為幼兒所接受。
三 夸張
夸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擴大或縮小?!翱鋸埻芎啙嵉匕咽挛锏哪撤N特征充分地強調出來,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給讀者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由于夸張過的藝術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十分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和審美需求,所以夸張在幼兒文學創(chuàng)作中妙用無窮,尤其是童話創(chuàng)作,簡直離不開夸張?!笨鋸埵址ㄔ谟變何膶W中呈現出獨特的特點。
1 夸張常與比喻、擬人、對比、反復等修辭手法配合使用
夸張是一種高超的表現技巧,它往往不單獨使用,常與比喻、擬人、對比、反復等手法配合使用,共同營造幼兒文學的“迷幻“色彩。如趙家瑤的兒歌《指甲長長》:“指甲長長不剪掉,/又像小貓又像豹;/小手伸給奶奶瞧,/奶奶見了嚇一跳!”詩歌把夸張手法和比喻合用,產生了幽默的效果。又如,王汶的兒歌《阿寶的耳朵》,該兒歌用夸張手法描寫了“阿寶”,由于他不愛洗耳朵,導致“泥土積了半寸厚”,“一粒種子飛進耳朵溝”,到了春天,他的“耳朵里長出了一株草”,“小牛見了瞇瞇笑,追著耳朵吃青草”。作者在使用夸張手法時也用了擬人手法,兩種手法的合用,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惹人發(fā)笑,讓幼兒在笑聲中懂得要講衛(wèi)生這個簡單的道理。作品寓思想教育意義于形象的描繪之中,化抽象為具體,其描寫非常適合幼兒的思維特點。由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看出,當夸張手法與其他手法合用,其描寫更具體、形象,更具有幼兒情趣。
2 幼兒文學中的夸張是一種強烈的、極度的夸張
一般文學作品也有夸張,但這種夸張是有節(jié)制的,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如《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涂脂”,突出強調了英雄的與眾不同,但仍離生活很近。幼兒文學中的夸張則是一種強烈的、極度的夸張,這種夸張在童話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如安徒生筆下的“拇指姑娘”,她還沒有人的大拇指的一半長,她的搖籃是一個漂亮的胡桃殼,她的被單是玫瑰的花瓣。這樣的描寫離生活很遠,生活中再小的人也不會如此。像《拇指姑娘》這樣的作品在幼兒文學中隨處可見??傊鋸埵址◤V泛地運用于幼兒文學之中,并呈現出鮮明的特點,夸張手法的使用非常符合幼兒極富想象力的思維特征,深受幼兒的喜愛。沒有夸張,幼兒文學就會失去幽默感和趣味性,失去迷人的色彩。
四 摹狀
摹狀指摹寫人或事物的聲音、色彩、情狀,摹狀在幼兒文學運用得非常普遍,因為“幼兒的思維方式要求幼兒文學的語言盡可能形象,把人物或事物的聲音、色彩、動作、神態(tài)等鮮明具體地突現在兒童面前,使之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聞其聲。只有這樣,幼兒頭腦中才會出現具體的形象,產生切身感受,進而理解故事內容”。摹狀在幼兒文學中表現為摹聲、摹形、摹色三種情況。
1 摹聲
摹聲指摹擬自然界的聲音,摹聲能給人一種如聞其聲的音響效果,能引起小讀者對事物發(fā)出聲音的聽覺直感,從而喚起對事物具體形象的記憶和想象,如童話《小羊過橋》,寫兩只小羊在獨木橋上相遇,各不相讓,斗了起來,于是:“只聽見‘咚的一聲,小白羊的頭和小黑羊的頭撞在一起了;又聽見‘撲通、‘撲通兩聲,兩只小羊都掉到河里去了”。這樣一摹聲,增加了動態(tài)感,能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又如,幼兒詩《風弟弟》:“呼呼!呼呼!/爸爸的假發(fā)被吹跑了/呼呼!呼呼!/妹妹的裙子被風吹起了/呼呼!呼呼!/媽媽的帽子也被吹跑了/呼呼!呼呼!/風弟弟,你真壞,/連我的鼻涕都被吹出來了?!边@首詩摹擬風的聲音,寫得非常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摹聲使得詩歌音樂性極強,讀起來瑯瑯上口。由此可見,摹聲既能增強作品的形象性、趣味性,又能增強作品的音樂性。
2 摹形
摹形就是摹寫人或事物的形狀,摹形在幼兒文學中使用頻率非常高。這是因為幼兒“觀察事物的特點是大輪廓、粗線條的,容易抓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所以,幼兒文學作品中,應多著墨于人物(含擬人形象)外部形象的描繪。如《皇帝的新裝》有這樣的描寫:“從前,在一座金燦燦的房子里住著一個胖胖的大肚子皇帝”,寥寥數語就勾畫出了皇帝的外形。像這樣的例子在幼兒文學中俯拾皆是,幼兒文學只有把人或事物的形狀寫出來,幼兒頭腦中才會出現具體的形象,產生切身感受,進而理解作品內容。
3 摹色
摹色就是摹寫人或事物的色彩,如陳秋影的幼兒散文《夢姐姐的花籃》:“小黃雞做了一個金黃色的夢。它夢見金黃的太陽,金黃的田野,田野里開滿金黃的油菜花”、“小青蛙做了一個綠色的夢,它夢見碧綠的湖水,碧綠的荷葉,荷葉叢里有一枝碧綠的蓮蓬”、“紅頦鳥就做了一個紅色的夢。它夢見火紅的楓葉,火紅的漿果,天邊上照耀著火紅的晚霞……”這篇散文大量的摹寫色彩,意境優(yōu)美、生動有趣,將孩子們帶到了一個奇妙、神秘的夢幻色彩世界,讓其獲得了極大的審美享受。
五 結語
由于幼兒文學的主要接受對象是幼兒,因其心理的特殊性,我們在幼兒文學中應使用擬人、比喻、夸張、摹狀等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像一顆顆珍珠,散落于幼兒文學這座絢麗多彩的百花園里,放射出奪目的光彩,照亮了幼兒文學的每一個角落;像一朵朵奇葩,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讓人沉醉其間,流連忘返;像一只只小鳥,在幼兒文學這座百花園里,唱著婉轉動聽的曲子,給幼兒文學帶來了無限生機。
參考文獻:
[1] 王金禾:《論原始思維、兒童思維與幼兒文學的擬人特征——兼與成人文學擬人之比較》,《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幼兒文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 任繼敏:《幼兒文學創(chuàng)作與欣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謝全霞,銅仁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