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艷
【摘 要】本文就《春》這篇經典散文提出了一些閱讀教學方面的建議。安排了“讀美”和“美讀這兩個壞節(jié),指導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出文字的美,再用感受到的美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關鍵詞】朗讀;感知;品味
當我們深入到《春》的藝術境界中時,我們會被那美麗的春光陶醉,會被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會被那盎然的生機所激勵。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因此,對《春》的教學,不能以簡單的討論交流、互動對話、泛泛的朗誦來展開教學,要以審美教育的標準來進行教學。新課標明確提出: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面對《春》這么美的文章,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完全有必要的。在教學中,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筆者以“讀美”和“美讀”展開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藝術效果。
一、讀美
所謂讀美,就是引導學生找讀物的美感,發(fā)掘讀物中美的因素及美的形態(tài),從而受到美的熏陶,促進學生知、情、意的全面發(fā)展。
1.整體感知,讀美——賞《春》圖
整體感知課文,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文本的內容,初探一定的思想感情。為此,我共設計了兩個方面的閱讀:①是認知閱讀,目的是讀準字音,疏通字詞。其過程是學生獨立自主閱讀,讀通讀順課文,把握一定的內容。②是感知閱讀,目的是了解課文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感知朗讀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我引導學生通過把握關鍵語句來提綱挈領,理清思路。學生在朗讀時很投入,有的同學還邊讀邊做記號,朗讀完畢,很快就有人提交對文章思路的理解,學生分別抓住文章中的具體事物:山、水、太陽、小草、春花、春風、春雨、人。我要求學生用跳讀的形式給所找的事物加上恰當?shù)膭釉~,在交流與合作之下,完成了《春》圖的描繪:草報春、花爭春、風唱春、雨潤春、人迎春。文章的思路清晰明了,我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清晰地去把每幅圖的內容美美的朗讀出來,要求注意其中的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思考其中的妙處是什么?
2.批文入情,讀美——品《春》意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作品思想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載體,也是讀者領悟作品思想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橋梁。所以,品味語言是本文朗讀的重點。此環(huán)節(jié)中,我?guī)ьI學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當中,細細地品味春的意蘊。再一次的閱讀,學生的思想不在是淺層次的了解了,而是開始把握作者筆下所寫的意蘊了,學生很快根據(jù)自己的情感朗讀對文章進行了交流:作者連用兩個“盼望著”和兩個動詞“來了、近了”寫出了自己的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偷偷地和磚”是多么富有情調;“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寫出了花開的熱烈……很多很多的妙詞佳句在學生的閱讀中呈現(xiàn)了出來。此時的學生完全沉浸在語言的魅力之中,完全被春的獨特美麗所感染。一切“景語”皆“情語”,由于學生感情的傾注,朱自清筆下的每一種事物仿佛都變成了富于感情的活靈靈的小生命,內在的詩情和外在的景物和諧的交融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學生的閱讀自然而然的帶上了抒情的色彩??梢?,學生的情感閱讀能夠豐富學生對文章的閱讀品味。
二、美讀
所謂“美讀”,就是要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美讀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獲得作品美感的主要途徑。
1.培養(yǎng)美感
本文是一片文質皆美的文章,我們應該使學生具備必要的審美鑒賞能力,能充分的領略《春》的美妙的藝術境界。因此,在結束對文章意境的理解后,我要求學生把把握住的感情用聲音表達出來——即要求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力求傳達出作品的意境和美感。
2.演繹《春》情
朱自清善于提煉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口語,使文章具有清新樸實的特點,也使文章具有明快的特點。抓住這一特色,我要求學生在文章中找出短句淺詞,如“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等等。再讓學生自己試著朗讀,其他同學展開點評,看看是否讀出了春的美景和給人的歡快之情。在互動中,學生明白了作者對春天的描繪是節(jié)奏明快的,但也有濃濃的抒情味。在朗讀的時候,一定要用飽滿的情緒、明晰的語言、臉帶微笑,有一定的節(jié)奏感,就能讀出作者的情感了,也就能描繪出春天的美麗景象。
3.吟頌《春》意
作者對春天深沉贊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說”,而是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春天的各種風景畫來書寫的,富于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在閱讀最后三個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想想我們剛才閱讀的激情來自什么地方?作者看著仙境般的春之景,他該如何呢?自然而然,我們的閱讀引向了學生自己面對春的美景發(fā)出贊嘆,也和作者一樣,禁不住對春天引吭高歌,讓學生沉浸在自己的聲音之中,沉浸在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chuàng)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喜悅之中,縱情地對春天予以贊美和歌頌。
掩卷而思,我認為:文章的閱讀理解應是先找到可以讀的情感,再理解文章的情感,但最后更應該把情感回歸到閱讀上去,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去抒發(fā)情感。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用創(chuàng)造的火花碰撞獨特的審美感知,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