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紅梅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行,如何適應新課程,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成為高中歷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原則”,突破“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從而實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新理念,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教學;方式轉變
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但現(xiàn)實教學中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仍根深蒂固,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基本上仍然是采用比較固定的教學模式,即“復習舊課—導入新課—講解新課—鞏固練習—小結—布置作業(yè)”,方法主要是講授法。這種模式的優(yōu)點是所花時間少,容易掌握,可以有效地應付考試。但是,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陳舊,往往是教師在上面講得眉飛色舞、專注投入,學生在下面卻聽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從理論上說,這種“填鴨式”的教學,重教輕學,重灌輸輕啟發(fā),從而導致課堂上學生處于消極被動狀態(tài),沒有自己的思維空間,根本無法突出課堂上學生的主體作用,更談不上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我認為在教與學方式上加以探討和改變,可以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對于“教”,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1.新的課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師轉變思想,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在以往,中學歷史教學與其他學科一樣,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主宰著課堂教學,學生完全是一種被動式的接受,自主學習的氛圍遠遠沒有形成。所以,歷史教學顯得機械、沉悶,才有了學生“喜歡歷史,但不喜歡歷史課”的說法。關于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在初中階段,由于歷史是“小科”,不被重視,教授歷史的往往是其他學科的老師,他們大部分對歷史怎么教并不十分了解,所以造成了上課時只是把書本內容復述一遍,再讓學生把內容死記硬背下來,這樣的知識消化無異于囫圇吞棗。新的課程改革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提倡“開放式”教學,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從“灌輸式”轉為“指導式”的過程。因此,新課改下,教師要力圖把歷史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地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采用多種模式、多種教學途徑上課,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印象
(1)利用多媒體教學。歷史都是過去的史實,要想再現(xiàn)它,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再現(xiàn)史實,是很多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學有很多好處,它把歷史內容用聲音、動畫、視頻等手段加以呈現(xiàn),把許多歷史情景、現(xiàn)象等展示出來,這樣的教學變得十分直觀、形象、生動。例如我在講授《最可愛的人》一文時,就利用了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和歷史光盤《抗美援朝》《上甘嶺》。實踐證明,學生看了很感興趣,并且被具有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黃繼光、邱少云這兩位“最可愛的人”深深感動著。我認為,這樣的課堂在給學生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學生深化和吸收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2)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活動,如辯論賽、成語大比拼、歷史故事會等。無論教師的課上得多么好,學生對這類自由活動、氣氛寬松的課還是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可投其所好,讓學生自己走上講臺(講一講),讓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探討(辯一辯),讓學生自己動手查找歷史資料(查一查),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保持了他們對歷史的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二、對于學生而言,該怎樣學,是另一個問題
學生作為教學中的另一個主體,不能簡單地把他們當作老師教學的附庸,而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重視,而學生成為主體的過程離不開老師的支持和幫助。只有師生互動,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1.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變被動記憶為主動意識
很多學生都把歷史當成外語單詞來背,認為歷史都是死的知識,只要背下了年代、人物、事件、背景、意義,考試就可以得高分。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歷史是一門社會科學,它涉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它能使人們知道過去、認識現(xiàn)在、預測未來,僅這一點即可知道歷史的“重任”,不是我們靠背就能實現(xiàn)的。要跳出這一誤區(qū),必須在學的方式上有所轉變,變被動記憶為主動意識,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歷史更多地需要他們能從過去的史實中感悟到一些東西。
2.讓學生動起來,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教學好比拔河比賽,只有雙方一起努力才會更精彩。新課改下,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既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學生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曾經大膽嘗試讓學生來“扮演”老師這一角色給同學講課,結果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講課的學生得到了一次極好的鍛煉機會,用本人的話說是過了把當“老師”的癮,心里特別高興。而且,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到既新鮮又好奇,普遍能夠接受,并且不少學生躍躍欲試并積極準備,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興趣和熱情。作為教師,我從這節(jié)課中也受到很多啟發(fā)。實踐使我更進一步認識到: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由被動地學習變?yōu)橹鲃?、愉快地學習,并努力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總之,歷史課改對每一位歷史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它的成功與否與我們的教師關系密切,廣大歷史教學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我們惟有迎難而上,知難而上,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探討新對策,才能適應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潮流,才能煥發(fā)歷史課堂的生機與活力,造就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
(作者單位 安徽省滁州市烏衣中學)
?誗編輯 李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