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娟
摘要:初讀環(huán)節(jié)是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是培養(yǎng)良好語感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在校學習要獲得的一種最基本的語文能力。在初讀教學中,要從整體觀念出發(fā),引導學生從了解全文內容入手,對課文有個初步的整體印象,把握文章構架,理解字詞,為細讀課文打好基礎。可根據(jù)文體的不同、教學對象的差異,在讀前提出明確的初讀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不能過于倉促,要關注全體學生,不能流于形式,要認真地檢查落實。
關鍵詞:初讀;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4)01-0077-03
“初讀”是相對于閱讀教學中的“精讀”而言的。初讀要讀通讀順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為精讀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盵1]學生的初讀體驗就是與文本的對話,學生只有整體把握了文章,才有可能與教師對話,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益才有保障。
但是當前閱讀教學中初讀的情況如何呢?一是沒有目的地讀。教師在教學新課文時在口頭上強調: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而很多學生根本沒有仔細聽教師提出的要求,純粹是為了讀而讀,沒有目的,效果未必會很好。二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很多教師舍不得給學生充足的自讀時間,大部分學生課文還沒讀熟,就急切地進入感悟理解、精讀課文階段。三是形式單一,只是機械地重復,單調地讓學生自由讀、默讀、齊讀等,學生讀了幾遍,新鮮感就沒了,索然無味,更談不上在讀書中產生整體感受。四是要求過高。有的教師在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就要求其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并能理解詞句的意思。學生剛剛接觸課文,怎么可能達到這些要求呢?特別是有感情地朗讀,絕非讀上兩三遍就能做到的。如果初讀時就要做到這些,那么細讀、品味時又做些什么?
那么,如何把準初讀要求,打好閱讀教學的第一根基樁呢?
一、導入要精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我們應該精心安排課文的導入,引起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一個美好的場景創(chuàng)設,會給學生的閱讀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結局,會勾起學生閱讀的欲望;一段美妙的音樂、精彩的錄像,能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來閱讀課文,就會讀得仔細、讀得投入,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比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你們去過海底嗎?想知道海底是什么樣的嗎?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有生動的描述?,F(xiàn)在就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海底世界》這一課,讀完后再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穿上潛水衣,在幾百米深的海底巡游一番。待會兒還要請你介紹自己所看到的海底景象?!边@一導語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閱讀課文特別認真,讀后想象有情有景,課文的語言化作了生動的形象,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也有利于隨后的精讀教學。再如,教學《廬山的云霧》一課,教師可先播放一段千姿百態(tài)、奇麗多變的云霧錄像,讓學生對云霧有感性的認識,然后啟發(fā)引導:大家把課文仔細讀一讀,看看廬山的云霧有哪些特點,把喜歡的美詞佳句畫下來。這樣,學生有目的地閱讀課文,邊讀邊畫邊感知,為后面的深入理解課文打好了基礎。
二、指導要到位
初讀,是學習課文的起步環(huán)節(jié),要求不能過高。我們應該弄清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任務,把準初讀課文的要求,扎扎實實地進行初讀教學。
1.要給學生充足的自讀時間
導入新課后,應充分地讓學生去讀,而不是急于教學生字詞。多安排點時間給學生讀,讓學生主動去進行初讀體驗。學生讀得越充分,感受就越強烈,就越有利于后面的教學。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在初讀課文時,教師要給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力求將文章讀通,讀得正確、流利。要明白文章的大概內容,要知道哪些生字詞已經(jīng)懂了,哪些地方存在著疑問需要進行交流。[2]
2.要給學生明確的自讀要求
學生初讀課文,應該是有層次性的,一遍要有一遍的提高,一遍要有一遍新的認識。只有這樣,學生的初讀才是實實在在的。
自讀要求一般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常規(guī)要求,這是讀每篇課文都應該做到的。一要讀正確,讀通順,具體做到“五不”: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不回讀;二是認清生字的字形,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自己嘗試理解或做上記號;三是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種是根據(jù)所學課文的特點,提出專項的要求,如學習《“東方之珠”》一課,讓學生朗讀課文后找出課文第2—5自然段的中心句畫下來。再如,學習《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一文,課文讀正確后,可以引導學生解決一開始圍繞課題質疑的部分問題:“我”指誰?“我”為什么應該感到自豪?學生通過相互交流了解到:課題中的“我”是指小駱駝,小駱駝為自己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有著特殊用處而感到自豪。
3.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讀書方法
剛開始階段,可以采用教師領讀的方法,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初讀。聲情并茂、準確無誤的領讀,是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的最直接的方法,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如何讀好、讀準字詞句段。教師領讀還應有針對性,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有目的地領讀。比如學生生字讀不準,就領讀生字,學生讀不好第三段,那就專門領讀第三段。實踐證明,這種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放手讓孩子自己來進行初讀時,第一遍可輕聲朗讀,速度不宜過快,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可對照拼音加以認讀,努力做到把字讀準,把句讀通,對課文有初步的感知。第二遍宜采用默讀形式,邊讀邊想邊圈畫,在不明白、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以便在讀完后再作思考或準備提出質疑。第三遍朗讀,聲音可適當放大些,同時要注意控制朗讀的節(jié)奏和起伏,努力把課文讀得通順、流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一個班四十多位學生,層次參差不齊,讀得快的五分鐘能讀兩遍,慢的一遍也讀不完。怎么辦呢?筆者是這樣要求學生的:當教師沒有提出停下來的要求時,你如果一遍讀完了,但嘴巴不要停下來,試著再讀一遍,不過,這一遍要像講故事一樣地讀,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當班中大多數(shù)學生讀完時,班中往往還有一兩個困難生,還差那么一大截。教師就問他們,讀到哪里了,然后全班一起幫他們讀完剩下的課文。這些學生在讀剩下來的這部分課文時非常投入,相當認真。
學生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常會感覺枯燥。教師應對大膽表達意見、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表揚其讀書認真、愛動腦筋,這樣能有效地維持學生“反復練讀”的積極性。
4.要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初讀課文宜放手讓學生自已來讀,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但也不是說,一切隨學生心愿,任其隨意去讀。這時候教師尤其要重視對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在一旁對學生作一定的指導。比如,學生朗讀課文時,要提醒他們保持正確的讀書姿勢,注意力要集中,要糾正指讀、唱讀的不良習慣;遇到不理解的字詞,要引導學生善于使用工具書;在默讀課文時,讓學生伴隨著積極的思考,用筆在課本上圈一圈,畫一畫,隨時寫下自己的看法、體會,養(yǎng)成讀書動腦筋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3]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要想弄明白更多問題,唯有進一步細讀推敲,這有利于從初讀過渡到精讀。
三、檢查要及時
學生通過初讀,對課文有了哪些感受?產生了哪些疑問?課文讀得怎么樣?是否已讀通讀順了?教師在初讀前布置的專項任務完成得怎么樣?這些都應該進行認真的檢查和了解,這也是初讀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不能只讀不查,或匆匆?guī)н^。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檢查、督促,學生初讀課文時的自覺、認真程度就會大打折扣,就可能應付了事。初讀檢查可以采用同桌互查與指名檢查相結合的形式,先讓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聽對方朗讀課文,并指出讀錯或讀得不理想的地方,充分發(fā)揮每位同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接著,教師再指名讓學生朗讀課文,一般先請能力稍欠缺的同學朗讀,給他們以鍛煉的機會。如果經(jīng)常請優(yōu)秀生朗讀課文、回答問題,表面看教學節(jié)奏快,課堂效果佳,實際上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真正的指導和訓練,學生的初讀情況也沒有得到真實反映。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讓差生大膽朗讀,哪怕是一句、兩句讀得好,也給予充分肯定;當他們讀得不理想的時候,教師要有耐心地給予指導,或者請其他同學進行朗讀示范。隨后,可請一兩位中等或中上等的學生再讀課文,了解這一層次學生的自讀情況。不管請哪一位同學朗讀課文,能做到讀通讀順就要給予肯定。如果學生能讀出一定的感情來,教師更要給予表揚,因為這正是我們通過語文教學所希望達到的。當一位同學在朗讀課文時,教師要提醒其他同學認真聽,有讀錯或讀得不理想的地方及時指出或馬上糾正。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仔細聽、認真想的良好習慣,也能促使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改變同學朗讀、發(fā)言與我無關的不良心態(tài)。
在檢查朗讀情況之后,應進一步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情況??勺寣W生說說課文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對課文中哪些地方感興趣?你認為課文的哪些地方寫得好?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說,還可讓學生把課文中相應的語段讀一讀。但是不必要求學生說出為什么,因為這僅是初讀印象,是一種直觀感受。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把初讀這第一根基樁打穩(wěn)固了,就能有利于后面進行精讀品味。學生對語文的閱讀興趣會越來越濃厚,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初讀,對初讀進行認真研究、悉心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渝生.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
[2]葛敏蕓.朗讀,不妨讓學生自己做主[J].小學語文研究,2005(9).
[3]陳明.簡簡單單教語文 扎扎實實求發(fā)展[J].語文教學通訊,2009(12).
責任編輯:石萍
Preliminary Reading and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XU Mei-juan
(Zhut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angyin 214415,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step of preliminary reading is the basis for holistic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ext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good sense of language, and also a basic Chinese ability needed to be attained by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from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 lead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as a whole, and get a knowledge of the text structure, and understan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intensive reading. Teachers should make a definite requirement on preliminary read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in genres and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also ask students to think while reading, and give them enough time to read, and finally teachers should supervise and observe and check whether students have done as teachers have required.
Key words: preliminary reading; reading instruc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