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麗芳
摘 要: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自2012年12月改版以來,三種題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其中降低了閱讀理解和聽力的難度,取消了完形填空考試,但對中文段落的整體翻譯來說還是增加了難度,致使考生對翻譯中的“中國元素”看傻了眼,不知道從何下手。作者結合近三年的考級復習實踐,對翻譯復習迎戰(zhàn)提出建議,希望給廣大考生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復習策略。
關鍵詞: 大學英語四級 段落翻譯 復習策略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文段落的翻譯滲透了較多中國元素,而且涉及的知識面較廣,給廣大考生帶來不少尷尬和無奈。盡管翻譯出來了,但支離破碎,譯文不能準確表達原意,正確率不高,可見在較短的時間里要提高翻譯水平不是一件易事。筆者輔導過四級考試多年,認為考生只要具備相應的語法能力,增加詞匯量,正確運用翻譯技能于不斷翻譯實踐過程中,提高翻譯能力指日可待。
1.依綱把握翻譯復習的范圍
根據考綱相關規(guī)定,了解翻譯的范圍所涉及的內容,即著重關注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fā)展等中文長度為140至160個漢字的篇章段落,研究已考段落的翻譯難點和易錯表達。例如在已考段落中,涉及深圳特區(qū)城市建設、清明節(jié)、春節(jié)紅包、中國烹飪、中國結、中國茶、月餅、中國農業(yè)、黃河、中國的姓氏、讀書的重要性、教育公平和投資、開發(fā)核能等主題,主要內容包括教育、傳統(tǒng)節(jié)日、城市建設、中國獨特文化等。除了已經考到的節(jié)日外,還有中秋節(jié)、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七巧節(jié)、重陽節(jié)、端午節(jié)等沒有考到,可以作為重點復習內容。例如歷史朝代的變遷和重大歷史事件,中國特有的文化傳承和科技成果(例如四大發(fā)明、科舉考試、詩歌、能工巧匠、科學名人、教育名人(如孔子)、中醫(yī)中藥和針灸推拿、武術和功夫、十二生肖、歷法、八仙傳說和嫦娥,建筑風格(胡同和四合院)、中國宗教情況(如佛教),文學、音樂作品(例如古代、近代、代現代經典文學作品和作家,西游記等)及工藝品(如青銅器、瓷器、陶瓷、剪紙、刺繡、景泰藍、唐三彩、文房四寶、中國畫、版畫、木刻、石刻、竹刻、微雕、貝雕畫、玉雕、漆雕、象牙雕刻、泥人、宮燈、花燈等)、中國特色餐飲(如八大菜系特色、茶、烤鴨、餃子、餛飩、月餅、粽子、饅頭、麻餅,中國的餐具筷子等)、文藝和民間歌舞(例如秧歌、皮影、編鐘、舞龍,相聲雜技,劇種如京劇、川劇變臉等),旅游名勝歷史來由和旅游業(yè)發(fā)展(例如都江堰、兵馬俑、絲綢之路、長城、四大高山和大佛、石窟、歷史名城如西安、南京、瓷都景德鎮(zhèn),有名的陵墓、大熊貓保護地等)、中國的誠信和法制體系建設、城市化建設和會展博覽會、中國的教育公正、職業(yè)培訓、就業(yè)和收入分配,醫(yī)療和養(yǎng)老、房地產和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等話題都是比較重要的,需要考生經常關注英文網站、報紙雜志、電視電臺的相關英文信息主動學習和練習。
2.掃除詞匯和表達障礙
由于翻譯中充滿中國元素,掌握一定量的專業(yè)詞匯非常重要,以下是考生比較容易出錯的詞匯翻譯。
中國書法(Chinese calligraphy)、四大發(fā)明(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青銅器(bronze ware)、武林高手(top martial artist)、 四合院(courtyard)、 傳統(tǒng)節(jié)日(traditional holidays)、文明搖籃(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財神爺(the God of Wealth,科舉制度(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兵馬俑(Terra(cotta Warriors)、十二生肖(Chinese Zodiac)、 七夕節(jié)(Double Seventh Day)、八大菜系(the eight major Chinese cuisines)、 舞龍燈(dragon lantern dance)、年夜飯(Lunar New Year reunion dinner)、 唐三彩(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中國水墨畫(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城市化(urbanization)、可持續(xù)發(fā)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綜合國力(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針灸推拿(acupuncture,medical massage)、 轉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等。常見句型的翻譯,例如:差別很大(vary considerably in ...)、對……至關重要(be vital for ...)、 深受……歡迎(be popular with ...)、隨著……發(fā)展(with the development of ...,對……有重要意義(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 決不(in no way ...)、從長遠來看(in the long run ...)、 達到高潮(reach the climax)。
3.運用翻譯技巧正確傳達原意
在翻譯時要注意到兩種語言在詞法和句法表達上的不同之處,在保持原文內容不變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直譯與意譯翻譯技巧正確傳達意思。直譯和意譯是兩種最重要的翻譯方法??忌ㄟ^翻譯實踐可以更多地認識什么時候采用直譯、什么時候采用意譯,以及在運用直譯與意譯時應該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則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其最終目標是通過廣泛練習達到提高翻譯能力及水平的目的。必要時應采用變通手段,例如分譯、合譯、增詞、減詞、詞類轉換、主被動語態(tài)的轉換等方法翻譯,還要注意的是在句子結構中經常會運用各類從句、非謂語結構、強調句、短語、插入語、虛擬語氣、倒裝句、省略等語法現象。
例1:中國剪紙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明朝和清朝時期特別流行。
Chinese paper 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which was particularly widesprea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使用定語從句)
例2:隨著技術和安全措施的改進,發(fā)生核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換句話說,核能是可以安全開發(fā)和利用的。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and safety measures,the possibility of nuclear accidents can definitely be minimized.In other words,the nuclear energy can be exploited and utilized safely.(用被動語態(tài)翻譯)
例3:中國剪紙在世界各地很受歡迎,經常被用作饋贈外國友人的禮物。
Chinese paper cutting is ver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and it is often given as a present to foreign friends.(合譯)
總之,中文段落翻譯是需要兩種語言的良好功底作為基礎的,要求考生通古博今,既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內涵,又經常關心國家經濟政治的最新發(fā)展。翻譯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提高的過程,需要考生既具有豐富的詞匯、扎實的語法功底,又能靈活運用翻譯技巧作為保障,這樣才能全面提高翻譯能力,以便在即將到來的四級考試中考出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