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林哲
構建高效課堂一直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關注的焦點問題,高中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始終在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教學方面的改進和完善。總體而言,要想構建高中數(shù)學教學高效課堂,需要從教學三要素入手:教師是教學主導,是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實施者,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式直接關系教學質量;學生是教學主體,是能否把高中數(shù)學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掌握的接收者;教學方式是載體,是有效實現(xiàn)數(shù)學教師和學生溝通互動的橋梁。
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和媒體,把內容進行必要的重組。備課時要依據(jù)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靈活運用教材。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要能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每一堂課都要有教學重點,而整堂的教學都是圍繞著教學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容簡短地寫出來。講授重點內容,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適當?shù)剡€可以插入與此類知識有關的笑話,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尤其是在選擇例題時,例題最好是呈階梯式展現(xiàn),并涉及好幾種題型。
三、要善于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在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師掌握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F(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顯著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四、根據(jù)具體內容,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shù)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我們往往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在立體幾何中,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梢酝ㄟ^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此外,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yè)、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在一堂課上,有時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敖虩o定法,貴要得法”。
五、實施情感教育
實施情感教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因此提高教學效率不但要保證教師教的效率,更要保證學生學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更應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和反應。及時與學生溝通,采取積極評價,使學生體驗到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教育情感。特別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教師要更加關心和體貼他們。
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在一堂課中,教師盡量少講,讓學生多動手,動腦操作。
高效的課堂教學應是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得到激發(fā),學生的知識、能力、價值觀得到培養(yǎng)。因此,課堂教學的理念應是以學生為主,以學習為主,以學力為主;以學生自我教育、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歸宿。但現(xiàn)實中的課堂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但由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不強,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有效發(fā)揮,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關注和揭示這一現(xiàn)狀的形成原因及切實加強教學的有效性對新課標背景下學科教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七、切實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近年來數(shù)學試題的新穎性、靈活性越來越強,師生不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題上,更應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定理、公式推證的過程就蘊含著重要的解題方法和規(guī)律,教師要充分暴露思維過程,發(fā)掘其內在的規(guī)律,讓學生“悟”出某些道理。從而在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中更重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養(yǎng)。
八、滲透教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綜合運用能力
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有:轉化的思想,類比歸納與類比聯(lián)想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shù)法、反證法等。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恰當在講解與滲透基本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從而達到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教師要善于在每個學生面前,甚至于最平庸的,在智力發(fā)展最感困難的學生面前,都向他打開他的精神發(fā)展的領域,并使他在這個領域里達到一個高處,顯示自己宣告大寫的“我”的存在,從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這就是新課程的目標,也是我們每個教師的目標:為了每個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體情況多角度地進行教學評價,以此促進每一位學生都獲得一定的進步。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0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用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作者單位:貴州省桐梓縣第一中學5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