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長濃
批判性思維,是指在理解世界的基礎上,能克服自我性格偏好,對事物進行全面、中肯的思考,做出正確評價。在當前一個時期,批判性思維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如果得到適當發(fā)展,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大有裨益。就課程設置而言,語文閱讀對于學生感知世界、認識世界有著重要意義,同樣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處在青春期階段的中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等還未成形,對于他們批判性思維的教育和培養(yǎng)要更加重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采用合適的方式方法適當引導,完成初中教育所承擔的培養(yǎng)任務。
一、將課堂“還回去”
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所有的答案都來自于老師,學生并沒有多少思考的空間。而且,處在青春期的學生,正在叛逆時期,對老師說的話,往往故意唱反調(diào),如學校不讓燙染頭發(fā),偏偏有學生故意染黃發(fā)。所以,教學工作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在語文閱讀的課堂教學中,鑒于語文閱讀的開放性,習題并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可以采用“學生講、老師聽”的模式,讓學生之間直接對話,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露出來,同時也對別人的看法進行評述。這種教學模式不論對學生的自信、獨立精神的鍛煉,還是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都有良好的效果。
在《湯姆·索亞歷險記》的閱讀賞析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對所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復述,讓不熟悉閱讀內(nèi)容的同學熟悉內(nèi)容,為課堂教學的安排做好熱場。在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復述完之后,請學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在本則故事中,你最喜歡誰,并說出喜歡他的理由。在學生分享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是否所有學生喜歡的對象一致,以確定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標準。如果學生喜歡的人物一致,根據(jù)他們喜歡的不同理由,將他們分組。學生喜歡同一個人的理由不一樣,在描述過程中引導學生就人物性格進行分析,陳述自己理由,并對其他同學的理由進行評價。如果學生喜歡的人物不同,那根據(jù)喜歡人物的不同將學生分組,陳述喜歡的人物性格特點,將其他人物與自己喜歡人物進行對比,從中找出其他人物的優(yōu)點。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僅僅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思辨氛圍,對學生喜好并不參與,就能達到以《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人物為載體,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我,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獨立精神和批判性思維的目的。
二、角色扮演帶來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根據(jù)學生興趣,制定適當合理的方法,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青春期的學生正處于思維浪漫幻想的階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充分模擬一些學生想象的場景,通過對書本中人物的扮演,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喜愛,實現(xiàn)批判性思維教育的效果。
在《西游記》的閱讀教育中,可以在班級范圍內(nèi)選拔“臨時演員”,飾演唐僧師徒四人,在校園規(guī)劃合理路線,模擬取經(jīng)過程中所經(jīng)過的曲折道路。為了增加角色扮演的真實性,還可安排學生扮演取經(jīng)路上的各路妖怪,對師徒四人的取經(jīng)進行阻撓和攔截?!段饔斡洝纷鳛榻?jīng)典神話影響了幾代人,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讓學生根據(jù)自身想象對神話故事進行適當擴充,不僅可以放開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也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對于學生精神的塑造影響深遠。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對角色的喜歡和選擇是一次思辨能力歷練的過程。在選拔扮演角色的時候,讓學生陳述對自己選擇的角色的理解,闡述如何才能演好自己所選擇的角色。當一個角色的選擇人數(shù)超過角色所需要的人數(shù)時,可安排學生就自己選擇該角色的理由、自己的優(yōu)勢進行分別介紹。這個過程自然會引起學生之間的對話,通過對話,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對學生之間的友誼也會產(chǎn)生益處。在角色確定之后,安排學生正式踏上“取經(jīng)之路”,并請沒有參與角色扮演的同學,對角色扮演的同學進行評價分析。
通過角色扮演的手段,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對語文閱讀課程的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所扮演角色的爭取,投入到自我對角色認識的思辨當中去,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否定權威,提出不一樣的觀點。通過這種手段,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做好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三、否定“標準答案”
在以往教育教學中,老師是學生心目中絕對的權威,老師對于問題的看法,在學生看來就是標準答案。長此以往,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沒有益處的。
在魯迅名作《祝?!返恼n程教育中,老師可直接提出問題:祥林嫂的死,是因為什么?讓學生自己去完成祥林嫂死因的探索。在探索過程中,老師不明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展開討論。討論中,對學生當中出現(xiàn)的不同意見,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探索答案的是與非。在各種答案中,找到“封建主義”這個最合適答案的同時也對其他獨特的見解給予充分鼓勵。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并沒有給出標準答案,充分尊重了學生思維的差異,帶領學生對一個問題進行探索,讓學生根據(jù)自身想法,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較好培養(yǎng)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