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瑞
摘 要:從習慣的養(yǎng)成來說,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終生受益。但是對現(xiàn)在的幼兒來說,在習慣的養(yǎng)成上還存在很多問題,老師在一日生活的各方面都應重視幼兒行為和習慣的教育,同時需要老師、家長共同來抓、共同指導。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幼兒能形成良好習慣。
關鍵詞:環(huán)境;良好習慣;家園共育
現(xiàn)在我所在的中班,從開始入園一直到現(xiàn)在我不斷地觀察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不但學習習慣好,而且行為和生活習慣都好,上課注意力集中,平時還幫老師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擦桌子,搬床等,不需要老師的提醒,自己就能做得很好。有一部分孩子吃飯慢還不主動吃,要讓老師喂,挑食,也比較霸道,玩具不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在參加集體活動中亂講話,紀律意識不強,這些幼兒在常規(guī)行為習慣養(yǎng)成方面不斷需要老師的提醒。不管在道德習慣、生活習慣、還是勞動習慣等的養(yǎng)成上急需要大力的培養(yǎng),針對這些情況需要我們采取措施。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
給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碑斢變荷钤诹己玫奈拿鳝h(huán)境中,別人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他會自然而然地學習,使幼兒的舉止有禮,行為文明規(guī)矩。作為直接影響幼兒的老師要起到率先模范作用,在進餐護理時老師要求幼兒不說話,但是在進餐時老師說話,聽見老師在說,孩子們馬上也說。這就要求老師不管在任何時候讓幼兒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每天早上每個在教室的老師都要先主動和幼兒打招呼,與孩子講話的語言要幼兒化,孩子講話時蹲下來耐心地傾聽,在這種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促進幼兒習慣的養(yǎng)成。
二、利用《班級公約》規(guī)范實際教育
“沒有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睂τ變簛碚f,自覺性差、自控力弱,行為習慣容易出現(xiàn)反復,經(jīng)常需要教育,也需要在班內(nèi)制定適合幼兒的《幼兒守則》《班級公約》,對幼兒經(jīng)常進行有說服力的教育。在開學初,幼兒拿來的玩具,孩子們非常喜歡,以至于在任何時候都自己去玩,破壞得厲害,平時怎么說都收效甚微,針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藺老師,利用晨檢完的一段時間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正式的關于玩具的教育課,以談話的形式進行,看破環(huán)的玩具,為什么成這樣?破壞了怎么辦?那什么時候能玩?孩子們回答得非常積極,完了我心想,可能還是不聽。從第二天開始,沒有幼兒隨意去玩玩具,并且還互相監(jiān)督,從那天直到今天孩子們對那些玩具老師說玩才玩,也不隨意地破壞。正式的教育讓幼兒明白什么是正確積極的習慣,哪些是錯誤的不良的習慣,教師檢查與幼兒之間檢查相結(jié)合,常抓不懈,最終“習以為?!薄R残枰贫☉土P機制,如果違反就會受到不能和大家一起玩游戲,坐小板凳,破壞玩具把你的漂亮玩具拿回來等的懲罰,運用懲罰法可以制止不正確的學習行為,糾正錯誤,使學生向正確方向發(fā)展。作為增強動機作用的手段,要充分預測否定評價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通常是對一些紀律性差、鼓勵表揚教育收效甚微的幼兒,采取負強化的懲罰教育,會有效果。
三、一日活動中教師的鼓勵教育引導
在一日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觀察幼兒,對幼兒的行為和習慣主要采取鼓勵和表揚為主,對孩子的良好言行要積極評價,當幼兒出現(xiàn)錯誤行為,老師要耐心地指導引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幼兒明白了道理,會馬上調(diào)整,自覺地改正;對孩子的正確行為,更需要老師給予肯定和贊揚,幼兒的行為不斷被正強化,對其他的幼兒也起到教育作用。在班里對幾個幫助老師擦桌子的幼兒表揚后其余的幼兒也需要老師的表揚,在每次吃完飯后就有幼兒搶著來擦桌子。這種榜樣對幼兒來說是看得見的,容易學的,效果也是比較突出的。
四、加強家園共育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是幼兒園和老師的事,更需要家長的配合,讓好的習慣能在家校共育中落地生根。家庭是幼兒生活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和幼兒園是幼兒習慣養(yǎng)成最直接的影響源。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兒的習慣養(yǎng)成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我所在的班級中2/3以上的幼兒是爺爺奶奶在照顧,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比較少?!案舸甜B(yǎng)”對幼兒的溺愛,是使他們形成不良習慣的一個大原因,爺爺奶奶能包辦的絕不讓幼兒來做長久以來形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
有一個孩子是奶奶在喂養(yǎng),現(xiàn)在自己不會咀嚼,看見飯沒有任何興趣,目光癡呆,不動手自己吃,吃飯已經(jīng)是他們家長最頭疼的事,我們也感覺很無奈,和他們的家長了解孩子為什么這樣時,發(fā)現(xiàn)奶奶給孩子的飯一直都是肉、菜都要剁成沫,吃飯由奶奶喂,沒有讓孩子自己吃,飯?zhí)珷€不需要咀嚼,以至于養(yǎng)成吃不下飯菜,吃面條也是直接咽下去,吃烤饃咀嚼不動,幼兒的身高與其他幼兒一樣,可是胳膊非常細,力氣也比較小,讓我們也非常擔心,孩子的營養(yǎng)能么跟上。是奶奶在孩子學習自己用勺子吃飯、咀嚼的敏感時期使幼兒錯失學習時機。有研究者認為,在敏感期內(nèi),個體比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響,比較容易進行某些形式的學習。過了這個時期,孩子的行為和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可能性小,形成和發(fā)展比較困難。以至于現(xiàn)在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因此,家長必須重視對幼兒的教育,家里成員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家庭對孩子的疼愛以至于溺愛,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不能同步,有時還脫節(jié)。在學校好不容易養(yǎng)成的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的好習慣,回家后家長越俎代庖。行為心理學認為,21天以上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幼兒習慣的形成,需要家園的配合和堅持。
幼兒園和老師要做好溝通交流,能讓孩子在家園共育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利用早上、下午家長接孩子的時間與家長溝通,或者電話、短信、校訊通進行交流。還可以通過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參觀幼兒學校教育以及與家里幼兒的不同。最好在園里舉行育兒講座,讓育兒專家、教師、家長能坐在一起探討交流幼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困惑和問題。
幼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幼兒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需要幼兒園、老師、家長共同努力,讓幼兒獲得好的習慣,幸福一生。
參考文獻:
[1]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lián)合.心理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200.
[2]王桂珍,幼兒園班級管理及幼兒常規(guī)培養(yǎng)[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董鳳華.潤物細無聲:幼兒養(yǎng)成教育的踐行[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