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最主要的兩極,給予了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與文學的關系上,是指歷代文人的活動中所體現的儒道觀念。本文就以此作為研究角度,試著探求儒道二家對歷代文人創(chuàng)作觀念的影響。
關鍵詞:儒道;思想;傳統(tǒng)文化
作者簡介:張婭偉(1986-),女,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系,助教,研究方向: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0--02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最主要的兩極,形成了鮮明地對立和有效地互補。由此,也正是基于二者的這種特殊關系,給予了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深刻的影響。
我們在閱讀歷代文人的作品中不難發(fā)現,有許多文人由最初的儒家思想的“兼濟天下”轉而到了道家思想的“獨善其身”,到底是什么緣由使得這些墨客的創(chuàng)作觀念發(fā)生了如此之巨大的變化呢?就讓我們先從兩家的主要不同之處說起。人生觀比較:儒家的人生觀是以造就道德人格和救世助人為價值取向的,而道家的人生觀則是“重生惡死,人生無?!钡南麡O自保處事態(tài)度,以超越世俗,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強調個人內心世界的高度自由;治國論比較:儒家強調有為,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正是基于上述不同的表現,在文人的創(chuàng)作中會出現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觀念。下面就讓我們梳理下歷代文人創(chuàng)作中所體現出的這種儒道互換的觀念。
一、西漢劉安之《淮南子》
《淮南子》是在儒道融合的主導思想下構建的,是以道為主,并含有多種思想的體系論著,這既是當時意識轉型的產物,也是政治使然?!痘茨献印防^承并發(fā)揮了先秦儒家的“仁者愛人”的原始人道思想。儒家認為,“仁者愛人”一要每人要關愛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從哲學角度講,愛人的文化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一切。而《主術訓》說:“國之所以存者,仁義是也。”又,“遍知萬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謂智;遍愛群生而不愛人類,不可謂仁,仁者愛其類也,智者不可惑也。”這是《淮南子》對“人道”、“人類”概念的使用,可謂是源于儒家卻又高于對方。《泰族訓》更是提出以仁義治國:“所謂仁者,愛人也;所得知者,知人也,愛人則無虐刑矣。知人則無敵政矣。治由文理,則無悖謬之事矣。刑不侵濫,則無暴虐之行矣?!贝送?,儒家的民本思想、仁義道德規(guī)范、思想教育等均在作品中有所體現。而對于道家思想,《淮南子》則是繼承了其全部內涵,已有詳細的研究,故此不再贅言。由上可見,書中即有儒家思想,也有道家意識,更體現了作者劉安的思想,即將道德和仁義連接起來,使老子的道德倫理化,使儒家的仁義能夠穿插于道德之中,內心世界漸漸由道入儒。
二、三國魏之曹植
與深受孔孟積極用世的態(tài)度和影響的曹操不同,其子曹植卻擁有著儒道二家的獨特人格魅力。在他的作品中既飽含道家的超脫與飄逸,又蘊含著儒家昂揚向上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這大概與當時社會的環(huán)境有關。道家的“自然存在就是道”是對個人內心的宣泄和調節(jié)。其根本精髓就是“張揚自我”,把人自由的,不追求任何功利的最高人格體現出來,表現在思想上就是“任情恣性”的人的最高境界。從曹操開始,詩將文人的情感全部迸發(fā)出來了。儒學在文人心里的深處仍是一種潛在的文人人格的基石。因此在文學建構中,儒與道開始交融,二者對文學建構起到決定作用。曹植的人生和創(chuàng)作恰巧體現了這一時代的特點,兼具儒道思想,構成了他的獨特氣質。在他的詩中,就可以看出道家的飄逸純凈和寬容柔慈之心來。如《美女篇》中描寫女人的“攮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huán)”,極寫女人手腕的潔白;《洛神賦》中脫俗的仙女“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鋪承權”,專寫了女子的潔白之齒;《遠游篇》“遠游臨四海,俯仰觀洪波”的開闊視野和胸襟,呈現出一種曠達浩渺的境界,這也正是詩人曹植的內心流露。然而,曹植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道家的那種超然于世外的淡然,他也有儒家所抱有的君子之志:在其追求理想時,遭遇了挫折,但壯志不衰,多憤激之情。于是在其很多詩歌內容中充滿了追求和反抗,富有氣勢和力量,漸爾形成了“骨氣奇高”的儒家觀念。體現在其氣骨的詩句字眼,如“高、飛、仰”等的用詞使用上?!断扇似贰帮w騰逾景云,高風吹我軀”、《盤石篇》:“高波凌云霄,浮氣象螭龍”中的“高”;《白馬篇》“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中的“仰、飛”都表現詩人內心對理想的遙不可及,以及勇于追求的精神,更彰顯的詩人的偉岸氣魄。
三、東晉之陶淵明
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復雜政治環(huán)境中的陶淵明,早年也有雄心壯志,想要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然而在為官的十多年間,讓他看透了官場的腐敗與爾虞我詐,逐漸萌生了歸隱的想法,并于公元405年棄官歸田,開始了田園般的桃源生活。陶淵明的這樣觀念的轉變,實則是“入則為儒,出則為道”的人生觀的直接體現,這也為他日后歸隱田園創(chuàng)作出眾多的田園詩打下了思想基礎?!稓w去來兮辭》是他為歸隱生活開始特意創(chuàng)作的,詩中描寫了他辭官歸隱后的愉悅心情和隱居的樂趣。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所追求的崇尚自然的本性是截然不同的,他不能違背自己的本性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就是在道家的順其自然和儒家的安貧樂道思想的支配下,一直堅守著自己淡泊寧靜的生活。在他開創(chuàng)的田園詩中,通過描寫田園景物的恬美、田園生活的簡樸表現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寫春游、登高、酌酒、讀書,或采菊東籬下等詩歌,均處處體現出詩人高雅、純凈、回歸自然的喜悅。此外,陶淵明也熟諳儒家學說,其詩文中引用儒家經典很多,僅《論語》就37處。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樣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傊?,陶淵明形成了以道學為體,以儒學為用,以自然為本,以本統(tǒng)末的思想特征。
四、唐朝之詩人
從六朝后,由儒道相互補充為觀念的思想體系(藝術構造)已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的思想體系。讓我們試著簡略分析下唐朝詩人的詩作,來探明儒道思想是如何影響著他們的仕途和文學創(chuàng)作。
(一)王績
因自幼受到父兄的影響,王績身上始終交織著儒道兩家思想,這讓他經常在積極入世的儒家和消極出世的道家兩種思想之間徘徊猶豫。在仕途順利的時候,他多會用儒家的思想去激勵自己,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但當仕途遇到挫折,時局混亂的時候,道家的遁世思想就會占據上風,只有從老莊的哲學中尋找慰藉。初唐時期不穩(wěn)定的政局,正是他思想進進出出的原因所在。他的《古意六首》就是表現其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矛盾交織的代表之作。其第一首:“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前彈廣陵罷,后以明光續(xù)。百金買一聲,千金傳一曲。世無鐘子期,誰知心所屬?!痹娙艘浴皩毲佟弊杂鳎笳髌涓哐挪湃A。但又感嘆世無知音,隱有懷才之不遇。此詩委婉地表達了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反映了詩人積極用世,渴求得以欣賞的心態(tài)。這些正是王績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持有積極入世的樂觀態(tài)度的表現。
(二)李白
李白的人生理想和社會價值觀念均受到儒道二家的深刻影響,他對自己實現政治理想和施展才干而非常自負,如《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李白一生,秉持儒家奮發(fā)有為的入世態(tài)度,從未放棄于求仕,為實現“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理想,做出不懈的努力。但基于受到時代潮流的影響,盛唐崇道尤甚,李白的身世、性格特征與成長環(huán)境使其與道家在思想上產生了強烈共鳴。如《感興第五》“吹笙坐松風,泛瑟窺海月?!薄秾啤贰皠窬鼙?,春風笑人來。桃李如舊識,傾花向我開。流鸞啼碧樹,明月窺金壘?!薄对孪陋氉谩菲湟弧盎ㄩg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迸c《莊子·齊物論》中罔兩和景相互問答的形式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李白的詩風是“儒貌道骨”。
五、北宋之周敦頤
北宋是儒釋道三家成鼎足之態(tài)勢時期,理學大師周敦頤是以儒學為主,兼及道佛二家之有益之處,將三者融合于一,形成了周氏宇宙圖式論哲學。周敦頤是對道持肯定態(tài)度的,可見他《宿山房》詩“久厭塵坌樂靜元,俸微猶乏買山錢。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其短篇《愛蓮說》中深蘊《中庸》思想旨意,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直”正是中庸章句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形象概括,均顯現了周子所要表達的《中庸》中的“神圣功化之極”的中和思想。
六、明代之李贄
明代后期,資本主義開始在中國孕育而生。李贄根據自己的為學目的,以倡導真情、肯定人性、追求自我為內涵的“童心說”應運出爐,這是對先秦儒道哲學的進一步繼承和發(fā)揚。從“童心”出發(fā),李贄主張抒發(fā)性情,真情流露,言行與本心一致??梢姡钯椀摹巴摹焙腿寮业摹叭省倍紡娬{了發(fā)于人的生命本身。然而,道家精神對李贄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巴恼f”追求個性解放,反對外在的倫理道德異化人性的主張,以道家追求人格的完整,為李贄塑造新的人格——真人提供了模型,他的主體性原則及在這個原則影響下的對“真”的追尋,即是道家人格精神的投射。粗略可見,李贄的“童心說”正是對儒道的繼承和發(fā)揚。
從上述對歷代文人活動中所體現的儒道觀念的闡釋可見,當文人在朝為官時,以儒家思想為主,要做到達則兼濟天下;而失意時,卻用道家思想來寬慰自己,做到窮則獨善其身?,F在細想來,用儒道二家的觀念來調節(jié)我們的心境是一種最好的方法,它可以使我們內心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不會因一時的得利或疏忽而迷失自我,失去了心中的平衡。
參考文獻:
[1]何寧.淮南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8.
[2]余冠英.三曹詩選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3]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史教研室.陶淵明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溫汝能.陶詩匯評:卷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94.
[5]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6:86.
[6]劉勰.文心雕龍注釋[M].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7]朱濟明.仕與隱地沖撞——從王績《古意六首》看他的儒道思想[J].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06,03:10-11.
[8]肖紅娜.李贄“童心說”對先秦儒道的繼承與發(fā)展[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