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留建
摘 要:《文學小言》是王國維早期的學術隨筆,短短十七則,寥寥數千言,然卻從不同層面提綱挈領地闡述了王國維早期文學思想精華之所在,奠定了其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影響深遠。全篇雖未明確文學之定義,然種種要素之評、學說之言,足見其意之所指,私以為可論之,故有此文。
關鍵詞:王國維;文學;定義模式;要素;價值
[中圖分類號]: 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0-00-02
前言
文學之定義,歷來沒有統一之規(guī)范,而論此者頗多??v觀各大家之言,雖無萬論一統之定式,然其涉諸要素亦非迥然相異。今讀《文學小言》,文約事豐,雖無文學定義之完備論述,然其以起源論特質、以特質言作品、以作品及作者,條理通達清晰。看似毫無章法的信筆揮就,實則邏輯縝密的精思之論,其對文學要素之析雖為一家之言,然鞭辟入里,字字珠璣。
一、文學起源
王國維言:“文學者,游戲的事業(yè)也?!贝藶榻梃b席勒、康德、斯賓塞、谷魯斯等“游戲說”1之論也。2
凡“游戲”一詞,常人觀之,不乏輕率隨意,然此之謂非彼之意也。其所指者,非“游戲”之姿態(tài),乃“游戲”之心態(tài)。依其所言,“對其自己之情感及所觀察之事物而摹寫之、詠嘆之,以發(fā)泄所儲蓄之勢力”,而勢力之所言又以“精神獨優(yōu)”,故可言文學發(fā)之于精神,始自于情感。然精神獨優(yōu)者何?非汲汲于爭存者,非以生事為急者。此作者之謂也,亦文學之謂也。
西方美學、哲學所言之“游戲”乃自由之境界,一種于無目的狀態(tài)下獨立純粹的精神流露。汲汲于爭存者,以生事為急者,自無此“游戲”之心,王國維所言之“文學”亦無存于其中也。然若宋黃庭堅“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清項蓮生“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年”者,皆有此“游戲”之心。
縱觀《文學小言》,起源一則實僅為鋪墊,誠如海德格爾所言:“事物的起源也就是它的性質的本源。因此,追問藝術作品的起源,即追問藝術作品性質的起源?!?王國維對于文學起源的追問亦為其闡述文學本體性質的起點,而對于文學性質的論述則是《文學小言》要旨之所在。
二、文學特質
魯迅曾言:“文學與學說不同,學說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托爾斯泰亦有此觀點:“不但藝術感染性是藝術的一個肯定無疑的標志,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是衡量藝術價值的唯一標準。”5文學感染力以文學建構的藝術形象為載體,其內容即為“景”與“情”,而王國維提出:“文學中有二原質焉:曰景,曰情。”乃殊途同歸也。
依王國維之說,一切客觀自然與人生現象均為“景”之列,一切主觀情趣意志均為“情”之列。而于文學,前者須演化為把握真相本質之“知識”;后者亦當滲透有作者審美意象之“感情”。如此,方可建構起完整的文學藝術形象。
藝術形象屬于審美范疇,為作者審美活動之產物,而審美活動則是情景交融,委曲盡致,產生美感效應的過程。王國維在其《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中介紹了叔本華的“直觀論”6,承其說7,故王氏有“必吾人之胸中洞然無物,而后觀物也深,而其體物也切”之言。以自然之眼觀物,方可與物泯然一體,方可得藝術形象之“完全之美”,而此種美之體驗形成對物的精神狀態(tài),即為主觀之情感。而此對審美意象本質把握之后的“知識”性的“情感”,8則具有極強的可塑造性和感染力。
受叔本華美學理論,特別是“實念論”9的影響,王國維主張“美之知識”,亦為“實念之知識”10,故提出“激烈之感情,亦得為直觀之對象、文學之材料”,此乃為對“實念論”的進一步闡釋。11王氏論詩曰,“詩歌者,感情的產物也。雖其中之想象的原質(即智力的原質),亦須有腌摯之感情為之素地,而后此原質乃顯。”12無無情而設之景,亦無無感于景而起之情,然于詩也,“強烈之感情”亦可為景,亦可為直觀之對象,“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之謂也。
三、何謂真文學
王國維開篇即言“余謂一切學問皆能以利祿勸,獨文學與哲學不然。”“餔錣的文學,決非真正之文學也?!焙沃^餔錣的文學?“以文學為職業(yè),餔錣的文學也?!倍拔睦C的文學之不足為真文學也”亦“與餔錣的文學同”。
故所謂真文學者,必超越一切世俗功利之目的,實現其自主性,保留其純粹性。王國維既視文學為“學問”,則“非深知宇宙人生之真相者不能為也?!?3而其所謂“人生宇宙之真相”絕非“直接間接以厚生利用所指”“迎合政治及社會上之興味”之餔錣之道,而是無涉于世俗之爭,超脫于功利之外的“真理”。無此覺悟而欲為真文學者,其無途也。
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諸文字、繪畫、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賦之能力之發(fā)展,而此時之快樂,絕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14此時所作,方可為真文學。故謂“古代文學之所以有不朽之價值者,豈不以無名之見者存乎?至文學之名起,于是有因之以為名者,而真正文學乃復托放不重于世之文體以自見?!?/p>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以儒家傳統的重實用功利的文學觀為代表,提倡“文以載道”,王國維曾慨嘆:“嗚呼,美術之無獨立價值也久矣。此無怪歷代詩人,多托于忠君愛國勸善懲惡之意,以自解免,而純粹學術上紙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無人為之昭雪者也。此亦我國哲學美術不發(fā)達之一原因也。”15王國維以純粹文學視角強調了文學本體性和文學的獨立價值,“真文學”概念的提出是對傳統文學觀的突破,而其超越現實功利目的的文學倡導也更符合文學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
其次,文學之真亦體現在文學內容之一“真”字,即“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并將“鶯偷百鳥聲”的模仿視為其非功利文學觀中力斥的為“名”文學的“記號”,非真文學也?!扒椤迸c“景”二原質的交融,是觸物思情,而非將主觀之情強加于客觀之物,如此方可有“體物之妙、強于造化”的審美體驗,方可有真感情,而無病呻吟的矯飾之情亦非真文學也。另一方面,隨著朝代更替,淪為“羔雁之具”的文學多逢迎之言,逐名之作,亦非真文學也。
故真文學之獨立性,不以世名而存,非一時之言,一時之用也。夫葸然聽命于眾,躬身茍合于時者,以道德、政治之思,兢兢然如逐影荒年,卒不知純粹文學之貴,不可為真文學也。
四、何人可為真文學
王國維言“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此乃評價文學作者之標準也。中國傳統詩學提倡“詩品出于人品”16,亦有“功名之士,決不能為泉石淡泊之音;輕浮之子,必不能為敦龐大雅之響”17之論,故王國維此論繼承了傳統文學觀念,但又似不同。
人格非獨人品之謂也。王國維評《桃花扇》、《三國演義》、《水滸傳》之言, “以其不顧一己之利害”贊之,故其“人格”之論在于作者之主體意識與獨立精神,恰如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謂。然有此品格即可為真文學之作也?非也!
王國維以文學為“不能以利祿勸”之“學問”,且以文學創(chuàng)作為“天才游戲之事業(yè)”,因其深明“深湛幽眇之思,學者有所不避;迂遠繁瑣之譏,學者有所不辭” 之理,故可知“三階級”之說,乃為天才文學者所需“莫大之修養(yǎng)也”。其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此高遠之志、空曠之情乃領悟、冥思客觀之物所備也;其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堅韌毅力、不舍精神乃探求、發(fā)掘物之美質所需也;其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不凡慧眼、駭俗之思乃獨創(chuàng)、完成藝術之美所不可少也。
凡此二者,非高尚之人格與莫大之修養(yǎng),不可為真文學也。
五、總結
定義文學,非一語可為也,非一家之言可為也。文學之道博深,概而總之豈能囊括其精髓?王國維之見雖亦為一家之言,然其知文學定義之陋,故假之以要素之論,雖未明而皆在其中矣。王氏之論融中國傳統文學理論與西方哲學、美學思想為一體,是為研究文學不可忽視之論。王氏曾言“異日發(fā)揚光大我國之學術者,必在兼通世界學術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見,固可決也”18,亦當為今人鑒之。
注釋:
[1]“游戲說”起源于席勒,他認為人生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游戲,只有當人在充分意義上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档聫睦碚撋蠈Υ苏f進行了闡述,提出藝術是“自由的游戲”,其本質特征在于無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意在突出藝術的無功利性。
[2]王國維在《孔子之美育主義》一文中根據文德爾班《哲學史教程》闡述了席勒的美育論,對“游戲說”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后在《教育家之希爾列爾(即席勒)》、《哥羅宰氏(即谷魯斯)之游戲論》中對其進行了比較細致的闡釋。
[3]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
[4]魯迅:《太炎先生二三事》
[5]列夫·托爾斯泰:《論藝術》豐陳寶譯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50頁
[6]王國維:《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叔氏謂直觀者,乃一切真理之根本,唯直接間接與此相聯絡者,斯得為真理。而去直觀愈近者,其理逾真,若有概念雜乎其間,則欲其不催于虛妄難矣?!?/p>
[7]叔本華認為“審美所謂的主觀條件也就是認識從意志的奴役下解放出來,忘記作為個體人的自我和意識也上升為純粹的,不帶意志的,超乎時間的,在一切相對關系之外的認識主體。和審美的觀賞這一主觀方面,作為不可少的對應物而同時出現的詩觀賞的客觀方面,亦即對于柏拉圖理念的主觀的把握?!笔灞救A:《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第139頁
[8]至此,王國維審美過程即文學意象融合二原質的過程已經有一個清晰的輪廓:以完全客觀化的自我觀物,因直觀之感受,得純粹之審美體驗,而抒發(fā)主觀之精神、意志、情感,從而構建完整的藝術形象。如此觀物,將其“美”作為一種純粹無意識的認識主體,形之以自己的情趣、意志,于絕對客觀之中獲得純粹主觀之體驗。然純粹的“靜觀”并不存在,故王國維將主觀感情排除至觀物過程之外不免有形而上之嫌。
[9]王國維:《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故現于空間時間者,皆特別之物也。既視為特別之物矣,則此物與我利害之關系,欲茸不生于心,不可得也。若不視此物為與我有利害之關系,而但觀其物,則此物已非特別之物,而代表其物之全種。叔氏謂之曰‘實念?!?/p>
[10]王國維:《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
前者論客觀之物為直觀之對象,述以事實,此過程要求主觀客觀化;而后方才有對此物之精神狀態(tài)之感,此文學二原質之論也。此處,王國維以情感作為直觀之對象,似與前述矛盾,實為深感文學特質之言也。
[11]王國維:《屈子文學之精神》
[12]王國維:《國學叢刊序》“然自他面言之,則一切之藝術,悉由一切學問出。古人所謂不學無術,非虛語也。夫天下之事物,非由全不足以知曲,非致曲不足以知全。雖一物之解釋,一事之決斷,非深知宇宙人生之真相者,不能為也。”
[13]王國維:《論哲學家與美術家之天職》
[14]王國維:《論學兩則》
[15]劉熙載:《藝概·詩概》
[16]葉燮:《原詩·清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
[17]王國維:《國學叢刊序》
[18]王國維:《奏定經科大學大章程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