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會明 權(quán)亮
摘要:隨著義務教育的深入開展和國家對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實驗器材的短缺已成為歷史。目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也悄然地進入了單純利用實驗室器材進行實驗的教學模式的怪圈。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忽略了物理實驗教學中必要的實踐性;抑制了師生手腦并用的自制實驗器材的實驗教學;淡化了物理實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為此,對這種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緩。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實驗(室);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8-0132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教學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最有效、最直觀的教學形式。但在當下,物理實驗教學僅僅在實驗室里進行,尤其是初中,物理實驗室的相當一部分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其實驗方法與實驗結(jié)果幾乎是已知的,對學生沒有新奇感,實驗結(jié)果也沒有不確定性。因此,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要結(jié)束現(xiàn)有純實驗室器材的實驗教學模式,向?qū)嶒炇覍嶒?、自制實驗器材實驗、實踐性實驗、師學自制簡單器材的實踐實驗和視頻觀看等多種實驗教學形式相結(jié)合的復合實驗模式轉(zhuǎn)變。筆者對這種新型模式的具體操作方法舉例說明如下,以期與同仁商榷。
一、取材于生活,進行自制實驗器材的物理實驗教學
一是自制實驗器材的實驗教學比較生活化。二是可以避免特殊設定感。舉例如下:
1. 在做浮力產(chǎn)生原因?qū)嶒灂r,找一個大的飲料瓶或玻璃瓶,再找一根吸管和一塊泡沫塑料,割一塊厚度大約是一厘米、直徑大小略大于瓶身的泡沫塑料板,再在該塑料板中間挖一個邊長(或直徑)大約為三厘米的方孔(或圓孔),再另做一個底面略大于孔的厚約三厘米的泡沫塑料柱體作為浮子,再把吸管插在塑料板的其他位置,吸管下緣與塑板下緣平齊,作為排氣孔,把塑料板小心的水平壓入離瓶底約三分之一處,就做成了一個浮力演示儀。實驗時,讓浮子蓋住孔并按住,用水注滿塑板上三分之二的瓶子(淹沒浮子),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浮子不浮起,由于塑板與瓶子接觸不嚴密,有水從縫隙中滴漏到塑板下,當塑板下地水面接觸浮子時,浮子就馬上浮起,效果十分明顯。這個實驗器材好處有三,一是用密度極小的泡沫塑料塊作浮子,效果更顯著;二是實驗器材簡單易找易做,可激發(fā)學生的動手激情和創(chuàng)作熱情;三是操作簡單具有生活化,會使學生去留心生活中的其他關(guān)于浮力產(chǎn)生原因的事例,會激發(fā)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的自覺性。
2. 做大氣壓存在實驗時,找一個熟的剝?nèi)テさ镍B蛋,找一個瓶口略小于蛋體的大玻璃瓶子,教師實驗前問學生:誰能把這個蛋完整地放進瓶子里?誰又能把這個蛋在瓶子里完整地取出來(不損壞瓶子)?學生充分討論后,教師的演示做法:把蛋含在嘴里,嘴對瓶口使勁吸氣,用舌頭把蛋堵在瓶口,會發(fā)現(xiàn)蛋被吸進瓶里去了,嘴對瓶口使勁吹氣,同時倒立瓶子讓蛋堵住瓶口,會看到蛋被吹出瓶外了。此實驗的效果在當下比馬德堡半球?qū)嶒炓煤芏啵碛捎腥阂皇墙Y(jié)果不可預測,二是方法獨到而新穎,三是具有生活化,讓學生學到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二、進行實踐性實驗教學
舉例如下:
1. 比如在進行流體流速與流體壓強的關(guān)系實驗教學時,設置在水池里放一個紙船,離人較遠夠不著的地方,讓學生想辦法拿到紙船,不得借助其他任何工具。學生充分試驗后未果,教師用手在池邊使勁撥水,發(fā)現(xiàn)紙船會漂過來。還可以把一個乒乓球放入一個口略大于球的洞里去,讓學生想辦法取出來,洞是漏底的,用水是不會漂上來的。學生試驗后若沒有結(jié)果,教師在洞口使勁吹氣,乒乓球就會被吹出來。在學生仿照試驗后,教師要因勢利導,現(xiàn)場進行分析原因,效果總比在兩張平行紙片中間吹氣紙片靠攏要好得多。
2. 在教學杠桿與滑輪組實驗教學時,把學生領到木料市場或建筑工地進行參觀學習并實踐,效果比在實驗室要好許多。
3. 在教學壓強壓力和受力面積關(guān)系的實驗時,找一個爛泥塘,讓學生想辦法過爛泥塘,進而啟發(fā)思維,總結(jié)出壓強跟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在教學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實驗時,教師帶領學生親自到長期堆放煤炭的地方看看,比在實驗室要好許多。
三、讓學生學會制造簡易勞動工具
譬如在教學大氣壓后,讓學生用注射器自制一個簡易抽水機。在教學彈簧的彈力與伸長長度成正比后,要求學生自制一個彈簧測力計。在教學量筒后,讓學生自制一個量筒或量杯等等。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必須要結(jié)束純實驗室的實驗教學模式,要加大實踐性的實驗教學力度,要大力弘揚和發(fā)展實踐出真知的實驗教學理念,摒棄閉門造車式的純實驗室教學,多向生活請教,大膽的走出實驗室,盡可能讓物理生活化,讓生活物理化,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進而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制造出更加實用便捷的勞動工具,把知識盡可能多地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是物理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作者單位:①甘肅省隴西縣文峰鎮(zhèn)初級中學 748000;②甘肅省隴西縣文峰鎮(zhèn)喬門學校 7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