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國人開始積極翻譯西學,而翻譯中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問題也受到關注和討論。本文通過對詩的定義的把握,認為要從意義對等和功能對等兩個方面達到原詩與譯詩形式和內容的辯證統(tǒng)一。
關鍵詞:形式與內容;意義對等;功能對等
作者簡介:李順亮,男,1989年生,江西上饒市人,現(xiàn)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3--01
自鴉片戰(zhàn)爭被列強以堅船利炮打開國門以來,國人在受到外族欺侮的同時,逐步擺脫“中央之國”的陋見,開始睜眼看世界,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制度文化。作為這一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文化上的反映,翻譯歐美諸國的文獻得到眾多政治家、官僚乃至士大夫知識分子的重視。而作為其中一個分支的詩歌翻譯,則是在五四運動之后,在諸位文學大家和翻譯巨匠的提倡和力行之下,開始蓬勃發(fā)展起來的,而對于什么是好的譯作,時人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其中被討論的最多也是最激烈的,當數翻譯實踐中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問題。有人認為應求“神似”,“得意而忘言”;有人則主張“忠實于原文”,尊重原作品的形式。本文將從詩歌概念、詩歌不同層面以及功能和意義對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得出詩歌翻譯中形式和內容的關系應當是辯證統(tǒng)一的,譯者應盡量做到兩者兼顧,不可偏廢。
在討論詩歌翻譯的形式與內容關系時,必須首先深入把握詩歌這一概念的含義。關于詩,劉辰誕等人有如下定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或者是這兩者的結合。它也許依靠固定數目的音節(jié),像日本徘句、中國的舊體詩那樣。按照性質,詩可以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照體裁,可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按是否押韻,可分為有韻詩和無韻詩?!保▌⒊空Q等, 206)從劉晨誕等人對詩歌的定義可以看到,作為詩歌兩大組成部分的內容和形式,在詩歌這個系統(tǒng)中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說,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既要關注原詩形式上的特點并將其完整充分地表達出來,還要注意內容和思想的傳遞以及意象的重構。
除了要明確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類型所具有的含義和特點,譯者還要注意從具體層面關注詩歌翻譯所要考慮的問題和達到的要求。作為一個整體,詩歌包括幾個具體層面:詞句,詩節(jié)和篇章。在詞句這一層面,詩歌的翻譯需要注重詞句的選取和提煉;在詩節(jié)層面,翻譯則必須體現(xiàn)原詩的意象等;在篇章層面,詩歌的翻譯就要求譯者能夠有全局觀念,傳達原詩的主題和思想。在英詩翻譯中,對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而與詩歌的組成部分相對應,詩歌翻譯的對等包括內容上和形式上的對等兩個方面。翻譯方面的對等自然不是要求譯者追求字字忠實原文,不做任何詞序或語序的改變;但是,在整體思想風格上,譯詩卻應當保留原詩的特點。換言之,詩歌的翻譯在傳達詩歌風格思想同時,還要追求和原詩形式方面的對等。比如,如果是無韻詩(free verse),就不要翻譯成律詩;如果是十四行詩(sonnet),就不要譯成二十行。從內容方面來講,傳遞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作為文學翻譯一個組成部分的英詩翻譯,同樣需要關注的是詩歌的形式。
內容與形式要達到具體、真正的統(tǒng)一,要求翻譯工作者能夠從功能對等和意義對等兩個不同的方面達到要求。而為了達到這一要求,譯者必須在平時的翻譯實踐中多下工夫。從功能方面看,譯詩是否應當符合譯入語的語言規(guī)范要參照原詩是否符合源語的相應規(guī)范;在意義方面,則應當盡量傳達原詩精神,達到“神似”。雖然原詩和譯詩在受眾的時代、文化背景等方面差異可能性極大,但既然同是讀者,就會對詩性有著類似的期待,同時認知能力也不會有太大的不同。即使一首詩歌在形式上大膽新奇,超出常規(guī),只要詩歌的譯者能夠在忠實原詩的基礎上盡量傳達詩歌的含義,譯入語讀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也能夠理解進而欣賞這種新形式。更何況,作為詩歌語言,它本身就享有詩的破格自由。如Wallace Stevens的一首詩Anecdote of the Jar的第一句
I placed a jar in Tennessee,
And round it was, upon a hill.
可以看到,該句第二個分句語序顛倒了,形容詞round被放在了開頭,與全詩其他句子相比顯得與眾不同。細究起來,可以看到作者是為了要強調瓶子圓的形狀,給后文鋪墊。為了完整地表達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以及突顯詩歌風格,詩人往往會破格組織語言,如語序顛倒、大小寫、拼寫等各種手段。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充分關注詩人的遣詞造句并在轉換中體現(xiàn)這一特點。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切忌生搬硬套,但也不可天馬行空,不考慮原詩的形式和內容。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還要注意自己對詩歌的態(tài)度問題。有些譯者往往用心良苦,為譯入語的受眾考慮而擅自將原詩的形式乃至內容、思想作較大乃至根本性的改變。這樣的主觀愿望很好,卻極有可能扭曲原詩的本來面目。這種情況下,即便譯者正確領會了原作者所要傳達的審美感覺,也在事實上剝奪了讀者自由理解作品、獨立進行審美體悟的權利。因此奈達(Nida) 說過,“譯者不能隨意將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原文和譯文,”而“應該努力保留這種形式特征,以便反映原文中潛在的詩學價值?!保∟ida, 154-155)否則,作者原汁原味的鮮活意義就會在譯者的意義破解中消失殆盡。
好的英語詩歌都是形式和內容辯證統(tǒng)一的典范。作為在東西方之間承擔交流重任的“中介”,翻譯工作者應當在翻譯實踐中秉承對等原則,盡力兼顧原詩和譯詩歌格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的統(tǒng)一,以使原詩中的內涵和精華在翻譯傳播和接受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參考文獻:
[1]劉辰誕, 方杰, 劉保安:《西方文學術語詞典》[M].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2]王德春,陳晨:《現(xiàn)代修辭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
[3]王東風:有標記連貫與小說翻譯中的連貫重構- 以意識流小說Ulysses的翻譯為例[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5):303-308頁。
[4]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