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高科技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數字化的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在新課程理念的教育背景趨勢下,小學數學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觀、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都有重大改革,實現(xiàn)小學數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是數學教育發(fā)展的關鍵,現(xiàn)主要從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結合現(xiàn)實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等三個方面,具體闡述新時期下構建有效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教學策略;方法探析
隨著教育部對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教師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應探究符合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教學模式,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數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運算技能,更應該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自己為中心,重視課堂內容的信息而量容易忽略師生間的互動,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容易而忽略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灌輸容易而忽略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重視數學的計算技巧容易而忽略數學的實用性。因此,小學教師應從學習興趣、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課堂教學等方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知識、數學計算技巧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以及自信心。但是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采取的是“一言堂”式教學,一節(jié)課45分鐘,教師會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去傳導自己的教學內容。雖然這樣看起來學生會因為教師提供的信息量大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其實不然。大家都知道,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可能會在這樣枯燥的課堂環(huán)境中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身上,很容易產生無聊、煩躁的不安情緒導致走神。因此,教師應該注意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精心設計情景導入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有效的課堂提問
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學生在上課前的15分鐘注意力是最好的,那么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保質保量,教師應該在授課的過程中適時安排課堂提問,比如說在講述簡單的乘法計算時,有這樣的一道題:“2×3=?”這可以用很簡單的數學法則背出來,但是為了使學生能夠記得更深刻并且了解其中的原理,教師可以舉這樣的例子:一天小芳的爸爸買了一包糖,但是為了不讓小芳長蛀牙,小芳爸爸就說每天一餐之后只能吃兩顆,那么小芳一天吃了幾顆糖呢?學生都應該會知道2+2+2=6和2×3=6是一樣的道理。
2.精心設計情景導入
課前精心的課程導入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解“平均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用學生觀看的《西游記》里面的情景,假設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三人在天氣炎熱的夏天,十分口渴饑餓的情況下,無奈只有6個桃子,豬八戒提議孫悟空只有1個,沙和尚2個,自己吃3個。此時孫悟空很惱火憑什么自己只吃1個,沙和尚自己心里也暗自不爽,平時重活、累活都自己干,自己應該吃3個,因此3人都在爭吵。如何實現(xiàn)分桃的公平公正來安撫三人的爭吵呢,只要每人平分2個就好,這就是“平均分”的基本定義與理念。
二、注重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首先,教師應該注重在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向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滲透。數學中的基本概念、運算法則及公式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同時也是一些固定的數學框架,學生可以通過死記硬背來記憶,但學生并不能真正體會到數學帶來的快樂,教師平時應注意在數學知識講解過程中掌握數學思想滲透的技巧,將數學思想融入數學教材的每一章節(jié)。其次,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比如在講述數學圖形與物體的認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課外收集不同的圖形和物體,根據物體的特征和自己的喜好將圖形進行組合,并將自己創(chuàng)造的模型帶到課堂,讓每一個學生講解模型的創(chuàng)意和作用,在實際生活中如何使用。在提問時應盡量提問一些答案多樣化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方面解題,盡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將數學思維真正融入學習過程中。
三、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堂教學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形勢下,教師應熟練掌握小學數學教材內容,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巧妙地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堂數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實用性,也可以加強學生自主探討、學習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講解“加減混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都耳熟能詳的“丑小鴨”的故事。例如,教師若出“2+1+3=?3+2+2=?10-3-2=?4+3-2=?”這樣的多項加減混合運算,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講解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減法代表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加法代表丑小鴨的數量增加,于是指導學生通過數丑小鴨的數量即可進行運算得出結果。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形勢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全面發(fā)展,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將日常生活實際巧妙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郭宏旻,成繼紅.論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有效教學[J].教育與職業(yè),2006.33.
[2]麻翠閣.論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J].希望月報,2011(12).
[3]張則興.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
[4]何振中,洪濤.新課程理念下的“交往互動”摭談[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03).
(作者單位 浙江省義烏市賓王小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