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審美的心理因素來談如何讓詩歌譯文再現(xiàn)審美價值
——以俳句的漢譯為例

2014-04-06 07:31鹿鳴昱
關鍵詞:俳句譯詩原文

鹿鳴昱

(南京農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從審美的心理因素來談如何讓詩歌譯文再現(xiàn)審美價值
——以俳句的漢譯為例

鹿鳴昱

(南京農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具有它獨特的審美價值。在鑒賞詩歌這一審美過程中,詩歌的原文讀者可以從其外在直觀的形式美與內里蘊藏的意境美中獲得美的享受。對于詩歌譯文的讀者來說,則需要通過詩歌譯文來獲取其審美價值,所以詩歌譯文的目的則是力求幫助譯文讀者能夠獲得與原文讀者等同的審美價值。文章以審美的心理因素角度出發(fā),分析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審美理解這三個審美心理因素和詩歌以及詩歌譯文的關系,并且以日語俳句的中文翻譯為例,考察怎樣通過詩歌譯文來再現(xiàn)原詩的審美價值。

詩歌;審美價值;心理因素;日語俳句;詩歌翻譯

一、引言

詩歌是運用凝練而富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以豐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意境來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體裁(李華,2006)。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潛在的審美價值,這種審美價值通過讀者的鑒賞才能最終得以完成和實現(xiàn)。我們在品讀詩歌之時,往往要在自己的生活積累和審美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詩中的種種意象展開豐富的想象,從最直觀的形式美到內在蘊含的意境美,一層層不斷深入詩人透過詩歌給讀者描繪的世界。而當我們在品味一些外國詩歌作品時,很多情況下要依靠翻譯才能獲得這種審美體會,所以詩歌譯文在外文詩歌的鑒賞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詩歌是文學中的一種特殊體裁,它不同于散文、小說等,它除了具有凝練、和諧的特點之外,還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以日語和歌、俳句為例,它們有固定的字數(shù)限制,形成統(tǒng)一的節(jié)奏模式,在詩歌表現(xiàn)中,可以使詩的情緒宣泄程式化和規(guī)范化(張繼文,2005)。譯者必須要同時考慮到外在的節(jié)奏模式和內在的意境傳達,才有可能讓譯文讀者獲得應有的審美感受和價值。在如此種種情況下,想要從外國詩歌中獲得同等的審美體會和價值,就更加需要提高詩歌翻譯的精準度。

二、從審美的心理因素談日語詩歌翻譯

在傳統(tǒng)美學研究中,一般從認識論哲學的框架去分析審美心理,從而把參與審美過程的心理因素概括為感知、想象、理解等要素(唐孝詳,2006)。鑒賞詩歌也是一種審美的過程,即當我們在鑒賞詩歌,從詩歌中獲得審美價值時需要運用到感知、想象、理解這幾種心理因素。所以下文筆者將從心理因素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原詩、譯詩之間的比較鑒賞,談談日語詩歌譯文中的審美價值。

(一)審美感知與詩歌譯文

我們在審美的過程中,必須通過感覺和知覺與審美客體發(fā)生關系,才能形成對審美客體的完整認識。這其中對于審美客體的感覺和知覺就是審美感知。季水河在其《美學理論綱要》中提出,審美感知是最富感性特征的審美心理機制(季水河,2011)。是因為人們的審美感知是以直覺的形式,從客觀事物中反映而來的。通過審美感知所獲得的主要是形式美(錢勤來等,1994)。而對于詩歌來說,形式美即是其格式美、韻律美、節(jié)奏美。這些外在感性形式使人直接產生美的享受,這種最初的審美快樂是詩歌的審美價值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原文詩歌通過其形式美使讀者獲得初步直觀的審美快樂,那么譯文詩歌又能做到何種程度呢?以日語俳句為例,徘句是由5、7、5共17音組成的一句形式的短詩,俳句中的5、7、5結構是一種句內節(jié)奏(劉德潤,1986)。這種上五、中七、下五的句內節(jié)奏配合著日語中特有的音拍,以及音調、音韻的變化,使得俳句中的17的音此起彼伏,抑揚頓挫,形成了一種富有美感的旋律,使讀者在形式上獲得審美體驗。但是對于俳句譯文的形式,各個翻譯者們都自己的見解。

如松尾芭蕉的《古池》——“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周作人先生將其譯為,“古池——聽青蛙跳進水里的聲音”,雖然完全忠實了原句的意思,可是卻失去了詩的結構、韻律以及節(jié)奏感,換句話說,就是這句譯文只是普通的一句話,而不是詩,沒有詩的形式美。當譯文讀者去品讀這句話時不會從外在形式上獲得審美感受,所以較原文來說,審美價值就大大打了折扣。

當然,除了這種白話譯法,還是有很多譯者堅持將譯文也用詩的形式來呈現(xiàn)。但同時就譯文詩應該采用何種形式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廣泛討論。其中,有這樣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一是完全繼承日語俳句的格式,即譯文詩也采用5、7、5的格式。如“ 幽幽古池畔,青蛙跳破鏡中天,丁冬一聲喧?!保惖挛淖g);“古池秋風寒,孤伶伶蛙縱身越,入水聲凄然?!保▽幓涀g);“閑寂古池旁,青蛙躍進池中央,撲通一聲響?!保ㄈ~渭渠譯);“幽幽古池塘,青蛙入水撲通響,幾絲波紋蕩。”(陳巖譯);二是用5-5的格式翻譯。如“蛙躍古池內,靜漪傳清響”(彭恩華譯);“蒼寂古潭邊,不聞鳥雀喧。一蛙穿水入,劃破鏡中天。”(姜晚成譯);“古池幽且靜,沉沉碧水深。青蛙忽跳入,激蕩是清音?!保ㄌ纯勺g);三是采用“一詞加一句”的形式翻譯。 如“古池,蛙縱水聲傳。”(金中譯);四是采用3-4-3形式翻譯,如“古池塘,青蛙入水,發(fā)清響。”(李芒譯);第五種采用4-7形式來翻譯,如“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聲響?!保至肿g);“古池幽靜,跳進青蛙聞水聲?!保ɡ蠲⒆g)。

這幾種譯文格式都有各自的可取之處,但對于怎樣從俳句譯文中獲得形式美這一問題,筆者自己的看法是,首先要有直觀上的節(jié)奏感和音律美。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定型詩,有著固定的格式和節(jié)奏,這種外在的形式使人們在欣賞俳句時,看起來精煉濃縮、句內結構分明,讀起來流暢和諧、瑯瑯上口,聽起來抑揚頓挫、有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這應該就是原文讀者從中獲取的審美感知。那么譯文也應該力求達到同樣的效果,因為中文和日文之間存在音節(jié)、音拍等的差異,所以筆者認為可以不用太過拘泥于5、7、5的形式,而應該注重考慮怎樣的形式才能使譯文讀者更適應更喜愛。中國人在作詩、品詩時普遍都很注重節(jié)奏和押韻,所以要想使中國讀者理解和接受必定要在形式上做到這兩點。同時應該保持俳句原本含蓄簡潔的風格,另外還可以發(fā)揮中文的優(yōu)勢,在譯文中靈活運用修辭手法,使得譯文更加生動、富有音樂性。如此一來便也能使譯文讀者獲得視、聽、說三方面的直觀美感。其次,俳句是用文言創(chuàng)造的一種格律詩(賀明真,1996),所以在漢譯中運用類似文言一類比較古典的辭藻,使得譯文可以再現(xiàn)古雅情趣,更添古典氛圍,筆者認為這也是形式美的一種。

(二)詩歌譯文帶來的審美想象

1.賞析俳句過程中的審美想象

審美想象是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經(jīng)過有目的地組織和改造,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形象或情境的心理過程(李萍等,2006)。我們在讀詩時,通常都是以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為基礎的,透過詩人所描繪的種種意象,加上自己的想像和聯(lián)想,再現(xiàn)出詩中真正蘊含的意境,并在此過程中獲得審美愉悅感。所以能夠引起想象和聯(lián)想的因素就非常重要了,這里所說的因素就是詩中的意象。意象是詩人的思想、情感、觀念意識等與自然、社會各種客體的具體物象、事象的結合(劉芳,2012)。在俳句中最典型的意象,應該是季語。季語又稱“季題”、“季之詞”,是在連歌的發(fā)句和徘諧中用以表示季節(jié)、凝縮季節(jié)感覺的詞(姚文清,2002)。季語在表面上雖然只象征著季節(jié),但是對于整個俳句的表達和理解卻是至關重要的,它甚至是整個俳句的靈魂。一般情況下,一個俳句一定會有季語的存在,在俳句日積月累的發(fā)展中,季語被賦予了象征性、暗示性和寓意性的作用,用來表達作者某種特定的情感。例如,“生き殘った 蟲のひとつは 火をめぐる?!弊g文為,“殘存一小蟲,繞燈飛旋仍不停,徒勞命將終。”其中的“蟲”則是表示晚秋的季語,除了暗示季節(jié)之外,此意象還指作者自己。作者在深秋的夜晚,看見一只孤獨的飛蟲不停地圍繞著燭火旋轉,不知疲倦地飛蟲也許很快就要落得葬身火海的下場。作者從這情景聯(lián)想到自身的慘狀,孑然一身、碌碌無為,悲嘆自己無法掌握命運。當然,除了季語之外,俳句還有其他意象,從直接或間接的角度提示讀者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和所要抒發(fā)的情感。我們在讀俳句時,通過種種意象去體會作者的心境,與作者進行情感的交流,從而獲得更加深入的審美體驗,這一過程就是俳句的審美想象。

2.譯文帶來的審美想象

如上文所說,想象是從詩中的意象開始的,但是中日兩國讀者在生長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上都存在差異,所以由同一意象而引起的想象也會有差異。對于這種情況,筆者認為譯文應當借助一些“輔助手段”來使譯文的審美想象盡量接近原文的效果。例如芭蕉的俳句“夏草や 兵どもが 夢の跡”,這句俳句有兩種譯詩,一是“夏日草凄涼,功名昨日古戰(zhàn)場,一枕夢黃粱”;二是“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綠草如茵”。筆者認為第一首的譯詩要略微勝過第二首,先從表層來看,第一首譯詩中的意象更忠實于原文,第二首譯詩中沒有出現(xiàn)“夢”的意象,對“夏”這一意象的提示也不夠明顯。而第一首譯詩的好處不僅僅在于忠實了原文中的意象,更在于它借助了一些“輔助手段”來幫助譯詩讀者想象。這句俳句如果用白話來理解,那么整句的意思是,現(xiàn)在看到夏天的綠草茂盛,就使人想到當年在此地打仗的武將們,至今他們的向往都想夢一般消失。第一首譯詩中,在“夢”的意象出現(xiàn)同時,譯者還自己添加了“黃粱”這一意象。對于中國讀者來說,很快就會聯(lián)想到“黃粱一夢”,我們常常用“黃粱一夢”比喻虛幻的夢境和不可實現(xiàn)的欲望 (郝景江等,2009)。譯者借助“黃粱”這一“輔助手段”能夠更快更好地帶領譯文讀者進入原文的情境,引導讀者自然而然地想象出英勇的武士當年征戰(zhàn)沙場,可如今他們的夙愿卻已化為虛無縹緲的夢境,如此一種破敗、潦倒的情境,使讀者切身體會作者的無奈感慨和綿綿愁緒。對于中國讀者來說,“黃粱”就是我們從詩中找到共鳴的一把鑰匙,譯者增添了這個“輔助手段”,為譯文讀者大大增加了審美想象的空間。

但這個“輔助手段”應該添得恰如其分,否則只會限制譯文讀者的想象空間。例如芭蕉的另一俳句 “秋深き 隣は何を する人ぞ”,這句也有兩首譯詩,一是“秋意日深沉,思緒無端度彼鄰,可是素心人”(王樹藩,1984);二是“晚秋深夜里,鄰家燈火映窗臺,不知做何故”。第二首譯詩比原文要多了“燈火映窗臺”的意象,看上去好像更加具體實在,可是實際上卻會讓讀者的想象空間局限于 “鄰居家點的燈透過窗戶發(fā)出光亮,不知道他們正在做什么”這樣一個較為狹隘的框架中。對此俳句原文的理解可以參考俳人島田青峰的解讀,到了深秋,自己的思緒也變得寧靜。素日里那些對人生和生死的思考也靜靜地浮上心頭。住在旁邊的鄰居究竟是怎樣的人呢,會像自己一樣思考人生和生死嗎?還是所思所想和我的大相徑庭呢?從這樣的角度去品味原俳句就會發(fā)現(xiàn)原文中所蘊含的詩意,以及作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者的心愿。第一首譯詩既較為完整地表達了原文的內容,又保持了原文含蓄的特點,相較之下第二首譯詩添加了意象卻反而失去了原文的意境,降低了審美價值。

3.詩歌譯文中的審美理解

審美理解是人在審美過程中對主體與審美對象的互相聯(lián)系、內容與形式的審美特性以及規(guī)律的認識、領悟和把握(李萍等,2006)。對于俳句,我們從中獲得的審美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它的形式美以及聯(lián)想和想象上,而應該在此基礎上去試圖理解俳句中蘊藏的某種文化理想和價值追求。對于俳句的譯者來說,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幫助譯文讀者做好好審美感知和審美想象的鋪墊,讓譯文在最大程度上再現(xiàn)原文的直觀形式美和內在意境美,給讀者多方面美感享受的同時引導讀者進入更深刻的審美理解。

在對俳句漢譯的研究中,一個爭論的焦點就是如何協(xié)調俳句漢譯的形式和內容之間的關系。有的譯者主張形式優(yōu)先,葉維廉在《中國詩學》中提出,“為了達到感情和思想的生成狀態(tài),詩便消弛文字的述義性,轉而依賴一種音樂與繪畫的結構或程序”(葉維廉,2006)。所以贊成俳句漢譯時形式優(yōu)先的譯者們認為,在翻譯俳句時應當看重在新的語境中音義結合的創(chuàng)造性,而不是概念意義的準確性(呂俊,2001)。另一方面,有的譯者認為如果過分注重形式,而忽視了對俳句中意境的理解和概念的傳達,則會造成“貌合神離”的后果,因此他們主張在俳句漢譯時,最重要的是表達出原文的意象,啟迪譯文讀者對于原文意境的再現(xiàn)。

筆者認為俳句既然是詩歌,就要首先具備詩的“形”。詩歌之所以不同與其他的文學體裁,就是因為它語言凝練、結構跳躍、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當俳句的原文讀者去鑒賞俳句時,最先獲得的就是它的外在形式美。所以在翻譯俳句時,也要讓譯文讀者能夠首先從直觀上感知這種詩歌才有的形式美,因此我們必須用詩歌語言去翻譯俳句。其次,俳句譯文要在忠實表達原文內容的同時,增添一些有助于譯文讀者想象和理解的成分,盡量幫助譯文讀者跨越文化背景的障礙,建立與作者之間的情感紐帶,但不能想當然的添加一些多余的成分,以免破環(huán)原文的意境,干擾了俳句精簡含蓄的風格??偨Y來說,俳句譯文的形式與內容在次序上是形式優(yōu)先的,但是在重要程度上二者處于同等地位。

三、結語

優(yōu)秀的俳句譯文應當做到以簡潔的詩歌語言、跳躍的結構、富有韻律的節(jié)奏來使譯文讀者從直觀的審美感知上獲得初步審美愉悅。同時為了促進譯文讀者能夠有更好更寬廣的審美想象,在翻譯俳句的意象內容時,可以在忠實原文意象的基礎上,添加一些“輔助性”意象,使譯文讀者能夠更加順暢地找到與作者之間的共鳴,帶領譯文讀者能更快進入更高層次的審美理解階段。但是同時也要注意俳句內容的翻譯不能太過直白,否則有損俳句精煉含蓄的風格,妨礙譯文讀者從原文中體會應有的意境和氛圍。

俳句的翻譯還應該重視的是怎樣協(xié)調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俳句譯文的形式美應該在次序上優(yōu)先于俳句譯文的內容美,而俳句譯文的內容美對于譯文讀者所獲得的審美價值來說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在重要性上和形式美有同等地位,不能為了形式而忽視了原文的內容和意境。

[1]李華.美學導論[M].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2):148.

[2]張繼文.日語詩歌翻譯過程中的審美——詩的形式意境語言與韻律[J].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3).

[3]唐孝詳.美學基礎[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02.23-24.

[4]季水河.美學理論綱要[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05.97.

[5]錢勤來等.文學概論教程[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

[6]劉德潤.俳句和歌漢譯之我見[J].教學研究,1986,(3).

[7]賀明真.俳句漢譯與聲韻美[J].日語知識,1996,(9).

[8]李萍,等.實用美學[M].遼寧:東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06-06.283.

[9]劉芳.詩歌意象語言研究[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05.93.

[10]姚文清.俳句季語的文化內涵[J].日本知識,2002,(4).

[11]郝景江等.新華成語辭典[Z].長春:長春出版社,2009-06.

[12]王樹藩.譯俳研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4,(2).

[13]李萍等.實用美學[M].遼寧:東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06-06:285.

[14]葉維廉.中國詩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07.

[15]呂俊.跨越文化障礙巴比塔的重建[M].南京: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30.

猜你喜歡
俳句譯詩原文
趣說俳句
譯詩“三美”與國學經(jīng)典英譯的美學問題
新派俳句的傾向
描寫規(guī)范理論在徐志摩譯詩作品中的體現(xiàn)
霍克思譯《紅樓夢》詩詞的詩學觀照——從兩首譯詩說起
關于松尾芭蕉俳句漢譯的研究
日本俳句的譯介及漢俳的創(chuàng)建——以林林為中心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去車站聽鄉(xiāng)音(駅へ行ってお國なまりを聞く)
柘荣县| 余庆县| 太原市| 北宁市| 高阳县| 太白县| 商丘市| 屏边| 汝南县| 保定市| 井冈山市| 商南县| 竹溪县| 壤塘县| 阿瓦提县| 漳州市| 株洲市| 安庆市| 新巴尔虎左旗| 慈利县| 内乡县| 保定市| 信宜市| 望城县| 溧水县| 元江| 南靖县| 德钦县| 建平县| 大英县| 宽城| 黄山市| 南木林县| 鄱阳县| 高陵县| 满洲里市| 江门市| 苍梧县| 正阳县| 敦化市| 宁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