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葉麟思想和著作面面觀

2014-03-28 15:54:25熊飛宇
關(guān)鍵詞:強權(quán)

熊飛宇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重慶沙坪壩400047)

葉麟思想和著作面面觀

熊飛宇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重慶沙坪壩400047)

葉麟,法國里昂大學博士。曾參加四川辛亥革命。對無政府主義有過簡明扼要的介紹。其治學,以心理學為專攻,并翻譯《阿朵耳夫》等多種心理小說。教育教學方面,亦有精彩的論說。葉麟好文,其人物特寫,形神具備;其詩詞創(chuàng)作,情深語妙。

葉麟;無政府主義;心理學;翻譯;教育思想;人物特寫;詩詞;辛亥革命

葉麟,原名祥麟,字石蓀,四川古宋(今興文)人。生于1893年12月12日。1914年赴上??既肽涎蠊珜W,免費肄業(yè)。1915年,考進蘇州墾殖專門學校,不久學校解散,又入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1918年1月畢業(yè),分配到濟南分校(山東補習班)任英語教員,9月,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21年7月畢業(yè),獲里昂中法大學獎學金而留學法國,先在該校學習法語,并于1924年10月考入里昂大學文學院哲學系。1929年7月,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至12月,在巴黎大學心理研究所從事心理研究。1930年初回國,任國立清華大學理學院教授,兼北京大學講師。1935年,送法籍夫人回國,并在歐美六國考察文化教育和從事心理學研究。一年后回國,聘往山東大學。1937年8月,回四川大學任教,至1941年7月。后轉(zhuǎn)武漢大學任教授4年,于1945年8月重回川大,任教務(wù)長。1946年上期代理校長。1950年,任川西行署委員、川大校務(wù)委員會委員。1952年至1977年,在西南師范學院任教授、心理學教研室主任[1]181-187。另,建國前,曾擔任中法、中比、中瑞文化協(xié)會理事長。建國后,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wù)理事[2]196。1977年1月9日逝世。葉麟生平,大概如上。斯人已逝,然其著述與思想,卻并未隨風而去。今據(jù)手頭文獻,略作論述。

一、對無政府主義的介紹

張粹然在《懷念心理學家葉麟博士》中,有這樣的記述:葉麟在北大讀書期間,曾參加“五四”運動時的“新潮社”,并在該社刊物上發(fā)表一篇《無強權(quán)主義及無強權(quán)主義學說》的白話文[3]84。楊鴻儒則說,葉麟發(fā)表此文,得到蔡元培校長的重視,畢業(yè)后,遂以“特待生”的名義留學[4]273。今查考,該文題名《“無強權(quán)主義的根據(jù)”及“無強權(quán)的社會”略說》刊于《新潮》1920年第2卷第3號,民國九年二月出版,國立北京大學出版部發(fā)行。寫作的目的,如其所說,在于明確無強權(quán)主義的觀念,并非為之廣做宣傳。

無強權(quán)主義,舊譯無政府主義(Anarchism),因執(zhí)政當局對“無政府”心懷疑懼,不便采用。高一涵曾譯作“無治主義”,但葉麟覺其不妥,故獨出機杼,譯為“無強權(quán)主義”。哲學和文學中的無強權(quán)主義,其特性是把個人抬到至高的地位,不承認應(yīng)該有社會,而暴烈并非無政府主義的要素。此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國的時特勒爾(Marx Stirner,今譯作“施蒂納”)。如將其與克洛泡特金(Kropotkin)的學說加以比較,就可見出二者都主張個人自由,主張廢除政府、國家、法律等,主張人人有權(quán)得到需要的東西;但時特勒爾不承認社會,而克洛泡特金等則承認有社會。這是兩種無強權(quán)主義的區(qū)別所在。

無強權(quán)主義是19世紀下半葉兩種運動的產(chǎn)品。一是政治運動,一是經(jīng)濟運動。但無強權(quán)主義較社會主義更進一步,主張共產(chǎn),主張廢除工錢制度(wage-system);較政治激進主義,也更進一步,主張完全廢除政府。無強權(quán)主義思想家所用的方法,與烏托邦家(Utopists)迥然不同。后者喜歡用玄學的概念(metaphysical conceptions),如天賦權(quán)利、國家責任等,去建設(shè)心中的極樂園。前者所走的路,是近代進化哲學(philosophy of evolution),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現(xiàn)在和過去的社會,以便指出進化的方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社會有兩個顯著的趨勢:一是合工以得共同的出產(chǎn),一是求個人有完全的自由。而社會的趨勢與生物學的法則正好吻合,所以無強權(quán)主義者的理想,是進化階級中即將實現(xiàn)的社會。這一理想,不是一種信仰,而是科學討論的事件。

自19世紀下半葉,社會主義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主張經(jīng)濟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唯一基礎(chǔ)。與經(jīng)濟思想運動相伴者,是有關(guān)政治權(quán)利、政治組織和政府職務(wù)的運動。普通選舉和共和制度并非政治的極軌。社會的演進,使人憧憬有一種較高社會組織,可保障經(jīng)濟的自由,又可使個人不至淪為國家的奴隸。無強權(quán)主義者因此認為,社會生活前進的方向,不是治人職權(quán)的更加集中,而在化除國界,分散治權(quán)。這種思潮,不僅見于文學,并且有過實踐。巴黎共產(chǎn)社會(Paris Commune)與卡他節(jié)那共產(chǎn)社會(Commune of Cartagena)即已開辟了歷史新紀元。兩次共產(chǎn)政府代議政體的失敗,證明自治與自理的范圍不可限制。上述兩種趨勢,所走的道路雖不相同,而意義則一。至于無強權(quán)的哲學系統(tǒng),是要解放個人,使之不受政治和經(jīng)濟的壓迫。此實為19世紀與20世紀中兩種強大思潮的綜合體。

“無強權(quán)社會”何為?凡是壓迫個人的權(quán)威,不論是政治、經(jīng)濟、宗教、家庭及其他種種,都要解放;同時以科學的真理指導(dǎo)人類的行為,保育人的社會本能,排除非社會的本能,盡量容納個人自由發(fā)展,實現(xiàn)個體與全體最大可能的幸福。無強權(quán)社會雖令人神往,但亦有困惑產(chǎn)生,具體而言,略有四端:第一,假如有人不遵守所定的契約,應(yīng)該怎么辦?第二,假如沒有被逼不得已的強迫,誰愿工作?第三,假如沒有政府,社會的安寧如何維持?第四,無強權(quán)社會中,個人既然極端自由,道德將會變成什么?對此,無強權(quán)主義者皆有說明和答辯[5]。

1938年11月,葉麟的《安那其主義概論》(由重慶平明書店出版,系“克魯泡特金小叢書”第2種,全書計31頁,共分7部分)中指出:分析糾正一般人對于安那其主義的三種誤解;安那其主義的源流和根據(jù);19世紀下半葉以來的兩大思潮——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和代議政府缺點的暴露;阻攔社會進化的四大歷史遺物——國家、政府、法律、私產(chǎn);安那其主義的種種建設(shè)的理想;等等。其內(nèi)容與篇幅,與上文實無二致。不過,所用“安那其主義”,則系“無政府主義”的音譯,為巴金等人率先采用。

二、心理學研究

在法國里昂大學期間,葉麟主攻心理學。博士論文《興趣心理學》(La psychologie L’intérêt),發(fā)表于1929年的《志同道合人根據(jù)地》(Base Frére-set Riou II Y’on)?;貒螅髦v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和變態(tài)心理學等,常自編教材,并翻譯出版《心理學》(法文)、《實驗心理學》(英文)等。書評則有:《Murphy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與《評Forsom,Social Psychology》,兩文均載《清華學報》。

瓦龍(Wallon Henri,1879-1962),法國現(xiàn)代唯物主義心理學家,葉麟博士論文的指導(dǎo)教授[4]273,又曾與葉麟在巴黎大學心理研究所同事。葉麟對其學說頗為傾服,曾譯其心理學著作,尤其是有關(guān)兒童心理發(fā)展和個性起源方面的論述,并與華東師大心理系協(xié)作,擬對瓦龍進行系統(tǒng)的介紹,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擾,未能實現(xiàn)。1950年代初期,國內(nèi)心理學界全盤蘇化,葉麟雖是中蘇友好協(xié)會成員,但反對盲從,極力維護心理學的哲學基礎(chǔ)與生理學基礎(chǔ),對巴甫洛夫?qū)W說,有過比較客觀的分析,并通過潘菽,發(fā)表《人的心理活動是否為人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心理學報》1956年第1卷第1期),探討其高級神經(jīng)活動學說與心理活動的關(guān)系。對氣功療法和禪修,葉麟也有所了解和研究,曾與女婿郁尚儉教授合作《從心理學角度看氣功療法和禪修》,其指導(dǎo)思想為辯證唯物主義[1]184。

除理論的講授與研討外,葉麟也盡力運用心理學原理,去解決與現(xiàn)實有關(guān)的問題??箲?zhàn)時期,國民心理建設(shè)尤為迫切。葉麟以為,一個人要成大功,立大業(yè),必須富于進取精神,并且鍥而不舍。一個國家要既富且強,文化昌明,必須擁有實力雄厚、百折不撓的國民。但怎樣培養(yǎng)自己成為意志堅強的人?首先應(yīng)該獲得高尚的情操,為大家的幸福而努力,并在此過程中,把別人當成自己。其結(jié)果是,一方面“充實、豐富、變化了自己的經(jīng)驗”;另一方面又“充實、豐富、發(fā)展了自己的生命”。所謂“意志”,是指能夠利用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困難,以滿足理想的要求。但要求只是意志的第一因素,第二因素是智慧。即在目的和現(xiàn)有能力之間,看出有幾條道路可循,找到其中最直捷者。沒有這類的智慧歷程,將無從達到目的。體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而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更是強化意志的重要步驟。因為習慣一旦養(yǎng)成,需要時即可發(fā)動,“圓滑前進”。最后,要建立艱巨事功,還須組織自己的生活。第一是給所有的價值以適當?shù)牡燃?。輕重緩急之間,劃分各種程度。其次是整理彼此有關(guān)的價值,以較高等級統(tǒng)率較低者。一時難以整理者,則當根據(jù)人生觀與人生目的去評判。組織可使生活單純,但并非使之簡單。意志堅強者的生活,應(yīng)當是深沉雄渾的生活。一個青年,如果樹立了高尚的理想,具備達到理想的方法、強健的身體和工作的習慣,再加上組織的生活,則會不斷進取,一往無前。有了這般青年,國家的復(fù)興、人類的進步才將指日可待[6]。

三、心理小說的翻譯

對文藝心理學和美學,葉麟也有深湛的研究,其論文如:《詩人與心理學家》(評陸志韋白話詩第二集,天津《大公報》文學副刊1933年第263期)、《從心理學觀點試論小說中景物的寫法》(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1934年第102-103期)。吳宓《空軒詩話》之三十八,以“葉麟”為專題,論曰:“石蓀早年即譯法國本嘉曼公時黨之名作《阿朵耳夫》小說。(其書始以心理分析,論述愛情。石蓀之譯本,系北京晨報社出版,佩文齋代售,定價六角。)善以心理觀點評論文學,(論文見《大公報·文學副刊》各期)。又善言情,體會精微,究析深細。嘗譯法國繆塞A.de Musset等人之詩(登載《大公報·文學副刊》各期)?!盵7]

葉麟在法讀書期間,獲法國文學獎金,曾翻譯公時黨(現(xiàn)譯作“貢斯當”)所著《阿朵耳夫(Adolphe)》(今譯“阿道爾夫”)。該書是現(xiàn)代心理分析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譯者有《導(dǎo)言》,介紹作者及作品,可資一讀。本嘉曼·公時黨·德雷伯克(Benjamin Constant de Rebecque),1769年生于瑞士羅莎倫(Lausanne,即洛桑)。母親溫和但多病,生他時即去世;父親性好譏刺,但柔懦。16至18歲時,就讀于愛丁堡。1794年9月19日,公時黨在戈白第一次會見德時達耳夫人(Madame de Stael),從此卷入政治。后被逐出議會,奔于外國,在衛(wèi)馬(Weimar)受到大公爵夫人的歡迎,并在德國有了第二次婚姻。1814年,公時黨重歸法國,依附君主立憲政體。1815年3月19日,他在《政論報》發(fā)表一篇激烈的論文,末尾有句名言:“我不愿像無恥的叛黨者一樣,從一個政權(quán)遷到別一個政權(quán),以詭辯遮蓋恥辱,吶吶然講些褻瀆的話以贖還一個可鄙的生命”。時拿破侖已從哀而白島(L’ile d’Elbe)回來,尚在楓丹白露(Fontainebeau)。第二次王朝復(fù)興,公時黨以叛逆罪被逐出境,1816年始回。1819年當選眾議院議員,成為立憲派首領(lǐng)。1830年革命成功,任內(nèi)閣總理,同年12月8日去世。如果細考其行止,深鉆其靈魂,就會發(fā)現(xiàn)“驚人的矛盾”以及“激烈駭人的心內(nèi)的爭斗”?!栋⒍涠颉肥枪珪r黨自傳體的寫實小說。書中的阿朵耳夫即作者本人。關(guān)于埃勒娜(Ellenore)所影射者,一說是德時達耳夫人,一說是英國林德色夫人(Madame Lindsay)。公時黨密友西時孟蒂(Sismondi)在收到《阿朵耳夫》之后,曾于1816年10月14日致信達耳巴里夫人(Madame d’Albany)。這封信堪稱《阿朵耳夫》的說明書。其中云:“那人心的一切的感情的分析是如此的可贊嘆,寫主人翁的懦弱寫得如許的真實,觀察是如許的精密,文筆是如許的簡潔,如許的有力”,讓人“感出無窮的趣味”。從這封信中,可以見出:《阿朵耳夫》所寫,實為著者的一回情史。讀完該書,葉麟“浸漬于一種茫漠的黯淡的沉郁中”,“不能忍受”,乃問自己,“阿朵耳夫在與埃勒娜有關(guān)系之后,是被規(guī)定過這樣一種悲哀,憤激,憔悴的生活么?”思考之后,“更慘然”答道,“這是不能避免的”。阿朵耳夫?qū)τ诎@漳鹊膼矍?,“只是一些青年的情欲,虛榮,好奇,測試自己在情場中的能力的欲望,排遣無聊和煩悶的要求所作成”[8]。其后,便是運用心理分析方法所展開的論述。1928年,該書由晨報出版部出版,題名《阿朵耳夫:一部心理小說》,收入“晨報社叢書”。是為《阿道爾夫》最早的譯本。

“1928年3月22日于里昂”,葉麟再譯亨利·德·雷尼埃(Henri de Régnier)的《決裂》。小說的材料,取自Van Bever和Léautaud的Poètes d’Aujour d’hui。之所以翻譯這篇小說,目的不在于介紹雷尼埃,而是因為喜歡小說中的B.-V.先生,喜歡其“內(nèi)藏熱情的沉靜,將舍身時的從容”?!斑@是一位不聲不響的健者”。雷尼埃是法國大詩人之一,法蘭西學院院士,生于1864年。貴族出身。善用自由詩體。其詩神秘、和諧、細膩、悱惻、輕逸。作為象征主義的提倡者,聲名更是洋溢于文學界。詩集Poèmes anciens et romanesque(1890),是其人格的完全發(fā)現(xiàn),而Aréthuse與Les Jeux rustiques et divins,則是其最著名最重要的詩集。雷尼埃精神的另一面,是愛好分析心理的小說、筆記,及一切描寫人生與人的著作。對此,他有過解釋:“我像是二重的,既是象征主義者,又是寫實主義者。我愛象征,同時又愛逸事。我愛Mallarmé底一句詩,同時又愛Chamfort底一個思想”。短篇小說Contes à Soi-mênre,La Canne de Taspe,是他的詩與他的小說的過渡[9]。

四、教育思想

葉麟轉(zhuǎn)任多所大學教授,1937-1939年,又曾兼任四川大學教育系主任,對教育教學,頗有見地,形諸文字,如:《抗戰(zhàn)期中如何教授歷史與地理》(1938《川大教育半月刊》),《怎樣辦大學中的師范學院的一個意見》(《新新新聞》旬刊),《戰(zhàn)時教育》(《新四川月刊》第一期),《施行導(dǎo)師制中學生應(yīng)有的態(tài)度》(1939《新新新聞》旬刊第27期《時論選輯》),《導(dǎo)師與學生間的距離》(1939國立四川大學《教育半月刊》第5卷第3期),《導(dǎo)師制怎樣影響導(dǎo)師》(1939《青年中國》季刊創(chuàng)刊號),《學生為什么仿效導(dǎo)師》(《中國青年月刊》第2卷第3號),《列寧對蘇聯(lián)教育的貢獻》(1951成都《工商導(dǎo)報》)等[1]183。據(jù)此目錄,可知葉麟關(guān)注教育,范圍甚廣,對導(dǎo)師制,尤有研究。

1938年4月,國民黨“臨全大會”通過《戰(zhàn)時各級教育實施方案綱要》,承認教育在抗戰(zhàn)建國中的重要。在葉麟看來,整頓各級學校、訓練師資雖為根本要圖,但欲養(yǎng)成中學良好師資,非另設(shè)師范學院不可。這種師范學院,必然與已經(jīng)創(chuàng)辦的師范大學、大學內(nèi)的教育學院及教育學系,在精神和形式上,具有迥然不同的地方,否則便是換名不換實。為此,葉麟提出五點建議。第一,師范學院既應(yīng)招收最優(yōu)秀的學生,則須具備下列條件:(1)師范學院應(yīng)為最完備的學校;(2)免除學生一切費用并設(shè)獎學金;(3)保證學生畢業(yè)后必有位置。倘能如此,則投考者必眾,盡可揀選智慧優(yōu)異、治學勤勉及身體強健的學生。第二,學生既已錄取,則應(yīng)在做人上施以嚴格訓練。因此,當在師范學院內(nèi),造成一種新風紀,須特別注意者,有以下四點:(1)慎選教師;(2)學生生活必須整齊,“嚴肅合規(guī)律”。同時,須培養(yǎng)中國人所最缺乏的社會意識,使學生明了個人與團體的關(guān)系。(3)培養(yǎng)學生力求上進的精神。(4)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對學生加以完備、系統(tǒng)、道德的訓導(dǎo)。第三,教授技能及學術(shù)研究上的訓練。師范學院學生畢業(yè)后,應(yīng)肩負雙重責任,即傳遞知識和貢獻新知識。教育學院的課程,應(yīng)視高級中學內(nèi)教課所需及預(yù)備高級中學教師能作獨立研究之需而定。首先,使學生能透徹了解、純熟應(yīng)用所學各科的概念。其次,在熟悉中學所需教材之外,對于所習各科,兼有普遍的堅實基礎(chǔ),并具備獨立研究的能力。第四,完成中學課程所設(shè)各系課程的學習外,還應(yīng)學習教育科學,善于利用其原則及技術(shù)。另外,應(yīng)有實驗學校,俾以印證其所學。若不能,則應(yīng)在師范學院內(nèi)作教授實驗。第五,各系教授當以專任為主,有二至三人即足,可時時與學生親密接觸,注意其學行,從而施以誘導(dǎo)及督責[10]。

1939年,葉麟在國立四川大學兼辦社會教育推行委員會上,就“戰(zhàn)時教育”發(fā)表演講。戰(zhàn)時教育是指抗戰(zhàn)建國時期急切需要的教育。其中應(yīng)注意之點,當有以下六點:第一,國族意識的提起。培養(yǎng)每個國民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使其徹底認識個人和國族的關(guān)系。第二,完滿人格的訓練。所謂“完滿的人格”,包括以下特質(zhì):(1)富于熱情,勇于任事,愛所當愛,恨所當恨。(2)飽愛名譽,尊敬道德,改換往昔崇拜金錢的惡習。(3)爭取自由。無論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各方面,都要努力奮斗,除去妨礙個人及社會的束縛,獲得發(fā)榮滋長的自由。(4)講求氣節(jié)。養(yǎng)成一種堅貞的風操,見義勇為,臨難不茍。(5)奉公守法。國勢艱危,但仍有不少行政官吏,依然假公濟私,違法悖理,用人不以人才為標準,施政輒以貪斂為目的。特殊時期,尤當廉潔忠誠。(6)正直勇敢。養(yǎng)成為國捐軀、以身殉道的決心。第三,團體生活的訓練。第四,政治的訓練。使群眾具有基本的政治智識,對國際大勢、國內(nèi)的政治、社會的狀況、經(jīng)濟的趨勢,都有相當?shù)牧私猓M而還要參與改進的各種努力。第五,智慧的訓練。理論之外,還須注重實驗、實習,養(yǎng)成研究的興趣和研究的習慣。第六,技能的訓練。其中軍事訓練和健康訓練,當占據(jù)重要的地位。以上各項,即戰(zhàn)時教育應(yīng)有的目標。要達到這些目標,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利用學生的各種救國工作,實施各種訓練;二是利用學生對于抗戰(zhàn)的興趣,改變教學的方法。此外,還要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互聯(lián)系,打成一片。如此,優(yōu)良習慣的養(yǎng)成、特殊技能的訓練,或者堅強國民性的培養(yǎng),方能成功[11]。

五、可為教育的楷模:葉麟的人物特寫

葉麟善寫人,其筆下的人物,無不形神畢肖,或為忠勇的表率,或為道德的楷模,或為智識的先進,均可作為學習的榜樣。1938年3月17日,王銘章將軍在徐州會戰(zhàn)中,因誓死保衛(wèi)滕縣而為國捐軀。葉麟在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曾與之同學,聞聽噩耗,感慨系之,乃撰文緬懷?!巴跎蠈⒏叨冗m中,不胖亦不瘦。他不輕言笑,態(tài)度凝重。一張平寬的臉,小小的鼻子,卻具一雙極有光輝、極其正直的眸子??诖?。唇薄。牙齒細小,整齊光瑩。皮膚細致潔白有似凝脂,更特別的是那段雖不粗大而極有力的頸子。這個頸子不偏不倚,撐起一個端端正正的頭顱”。“王上將雖有內(nèi)在力量,但是溫文爾雅。他不矜才,不使氣,以求得別人容易的贊美。他只是‘我行我素’。他是沉潛”[12]。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1946年,時值鄧胥功和劉紹禹兩先生在川大任教十五周年,復(fù)刊后的《教育半月刊》,發(fā)表葉麟的文章,以示慶祝。作者通過比較,得出結(jié)論:“表面上,劉紹禹與鄧只淳似乎相異:一個較蘊藉,一個較爽直。不過骨子里,都有理想,都愛人,都有責任感。二者都是剛正的人:一個以其學養(yǎng)藏諸心中,一個不管束縛,自然流露。蘊于心者化人于無形,見于外者使人知警惕”[13]。

1948年,“五老七賢”之一的劉豫波(咸滎),繼趙堯生(熙)仙逝。7月20日的《風土什志》,刊葉麟文,述及過往,并示悼念。初見豫老,“一身都是筋骨,但給人的印象是仁慈,是沖虛”。再見豫老,“在一雙展開而垂梢的眉下,安著一對深陷的眼珠,雖不如費爾撲(樸)所說的放出光芒,但里面盛著慈和。從兩眉之間,垂下一個正直,頗高,頗長的鼻子”。又見豫老,穿著寬博的衣,“覺得站在一個儒者、釋子、道人的面前,聽他的吐屬,與遲緩和低沉的聲調(diào),更讓人覺得他不是一個縈心于名利,困心于事功的人”。豫老一生,“除教授之外,唯以書、畫、作詩、著書打發(fā)日子。其詩書畫,都是勸人為善的,都是以引人達到一種高尚境界為鵠的”。不過,“他好像是一個有求必應(yīng)的人,其作品隨處可見。這可以看見他的寬宏的度量”?!八€像是一個傳道者,會逢人說教。這可以看見他的專一的宗教的情操”。此番哀悼豫老的亡故,葉麟同時希望:“豫老代表的這種不為己謀的中國傳統(tǒng)能夠維持下去”,且“能有新生的,合于時代要求的許多五老七賢,繼之而起”;“更希望一切不合理的制度都經(jīng)過一番改革,協(xié)同善人底言行,造成一個進步的,康樂的,太平盛世。因為制度的改革是更有力的”[14]。對“五老七賢”的名號,葉麟也有考辨,認為相當于漢之“八俊”“八及”和三國時的“四聰”“八達”,是“眾人底良心”,是“眾人良心底代表”。但“五老七賢”并無確定的名單,“一位先生過去了,一些人便把別一位補上,但大概都是名實相埒,或相近的”[14]。

六、詩詞創(chuàng)作

葉麟雅好文藝、書法,擅長詩詞。曾在《北平晨報》發(fā)表詞章,頗得胡適贊賞??箲?zhàn)時期,其《輕夢詞》轉(zhuǎn)載于楊公庶的《雍園詞鈔》,共66首?!督褪裨娾n》(下)錄其作品六首,計《詠懷》3首,《少年游:憶北平》2首,《夜行船:憶南京》1首[15]。1934年《藝風》載三首,鮮見,今錄之?!队駱谴骸罚ㄝp夢詞之一):雨絲交織楊枝線,淅瀝聲聲蕉葉面。朦朧入夢見巴黎,十字街頭天已晏。//華燈如日光迷眼,百輛爭馳泥淖濺,行人似蟻往來頻,商貨珍奇邀眷戀。//道旁玉手持紈傘,傘下并肩香霧散。歸期深恨我遲遲,從此天涯難再見。//踟躕半晌抬青眼,欲語又停情宛轉(zhuǎn)。終言:“歸后若相思,魚雁不辭途路遠”。//聞言欲令人腸斷,相答深情惟一念?!熬硪咽遣挥删堑眉木~與雁!”——//雨絲交織楊枝線,淅瀝聲聲蕉葉面。驀然出夢小窗前,十字街頭猶在眼[16]。《采桑子》(輕夢詞之二):眼看頃刻成長別,勞燕分飛,各自東西,各自飄流各自棲。//惟言:“此后多珍重,每處幽閨,舊念時提,好藉相思慰郁伊。”//寺鐘猶是清如昨,回憶橋西,心緒棲棲。一夜光陰萬事非!//憑高下視蜂巢屋,燈影微微,人影微微,獨自徘徊露濕衣[17]?!镀兴_蠻》(輕夢詞之三):千門萬戶猶深鎖,行人三四參差過。殘月滯西天,路長沉曉煙。//錦衾春樣暖,甚夢留嬌懶?思縷入金閨,玉人寧得知!//隔簾獨眺疏林樹,寒禽幾尾頻來去。驚見綠衣人,過門入比鄰!//往時相愛意,膠漆何堪比?——惆悵轉(zhuǎn)空房,憶君當斷腸。//北風侵透玻窗冷,更闌人臥虛房靜。擁被不成眠,嬌姿蕩眼前。//蘭閨人念否,遠道同心友?密意是云床,任君春睡長。//夢魂昨夜留君側(cè),低頭細訴相思熱。悽動素蘭心,淚珠流不禁。//覺來思萬緒,緒緒都無據(jù)。再度見伊人,相憐終此生[18]。

關(guān)于《輕夢詞》《空軒詩話》亦有論:葉麟自作《輕夢詞》六十余首,(選登《大公報·文學副刊》第三百零六期。)皆言情上品,亦皆受法國文學之影響焉。繆鉞君(彥威)評《輕夢詞》(全文載《大公報·文學副刊》第三百零八期。)謂其以新材料入舊格律,清新俊逸,得未曾有。且具特色三:(1)每首均有特殊之意境。(2)韻腳之音,能與篇中之情感相合。(3)能用西方事物入詞,而不失中國詩詞之風味。吳宓以為,詩詞佳者,必有本事。蓋事中寓情,情始生文。葉麟有未刊《水龍吟》二闕,用問答體,第一闕是夫人之言,第二闕系石蓀答辭[7]237。此二詞,情深語妙,最得吳宓嘆賞。

《吳宓詩集》卷十三《故都集下》,存有二人的唱和之作。其中《壬申春日藤影荷聲館宴集詩詞》,共四首:一是俞平伯的《即席贈雨公》;二是葉麟的《眼兒媚》(藤影荷聲館,玉梅盛開,知館主有所懷念,賦此為贈):(1)東風幾度喚春回,紅著玉梅枝,今年又是,去年模樣,想望伊時。//萋萋芳草湖邊路,夢眼見嬌姿,綠楊樹底,碧桃花側(cè),可起相思。(2)藤花轉(zhuǎn)眼復(fù)葳蕤,庭草上階墀,春光如此,年華如彼,何忍差池。//遙遙寄語江南燕,為我道相思,芙蕖開候,菱香散處,我正遲伊。三是浦江清的《齊天樂》(暮春三月,春光駘蕩,清華園西客廳,玉梅兩株,紅艷照人。主人吳雨僧先生,自歐洲倦游歸來,新治故居,夜張高宴于花側(cè),平伯、石蓀先成詩詞,余亦繼賦)。四是鄭之蕃的《齊天樂》(壬申春日,雨僧招飲藤影荷聲館,賦贈)[19]。吳宓則有《蝶戀花》,“賀葉石蓀(麐)與鄧昭儀女士新婚”:(1)莫道天公無巧計,兩俱情多,緣結(jié)如斯易?;蹣I(yè)三生由夙誼,傾心一見成知己。//錦幄深深香裊細,病枕藥爐,憐我憐卿意。美景奇情惟此際,未曾真?zhèn)€銷魂最。(2)上國風流今夕萃,艷絕名花,領(lǐng)袖群芳會(席設(shè)北平擷英番菜館)。綺席華燈擁伉儷,舉杯齊祝福無既。//舊夢如煙難省記,領(lǐng)略濃歡,蕩蕩身心醉。寫就新詞傾一世,得君方信文人貴[19]21-22。

七、葉麟與辛亥革命

葉麟自小便受到革命的熏陶。12歲時,進縣立高等小學堂,堂長方琢章,號潮珍,井研人,同盟會會員,曾稱贊葉麟“英雄不怕著衣單”。畢業(yè)后,考入永寧中學。校長即楊庶堪,教師中有向楚、劉竹塢、黃定三,俱為辛亥革命的參與者。1908年,改入成都四川陸軍小學堂,1911年參加同盟會,反對趙爾豐督川。畢業(yè)時,起義聲討趙爾豐,擔任督隊官。后到重慶,與熊克武、張列五、黃復(fù)生和俞蘊瀾等人,協(xié)商組織學生軍北伐,適逢四川保路運動告一段落,武昌起義一舉成功。因感大局已定,民力稍蘇,乃棄武就文[1]181-182。但這段歷史,在筆者看來,卻是另外一番風貌:“后來革命起了。后來我們放了年假,在我們的總辦發(fā)動十月十八日之變的那日我離開成都,回家去。在十九日早晨天尚未亮的時候,在龍泉驛底棧房里,我遇見那搶劫成都的一部分官兵。一個隊官在我的懷中記事冊上寫著他們二三隊官排長底名字,要我到重慶去代他們在夏之時處接洽,說他們愿意去那里,聽他的指揮。后來我在瀘州訓練一陣學生軍,在川南都督府司令部內(nèi)鬼混一會。后來到重慶,想從軍北伐,不成,在城防營里作了一些時營副官。后來成渝政府合并,我隨著張烈(列)五先生到成都。這一串經(jīng)過更抬高與擴張我的眼界,使我更高自期許”[12]24-25?!拔液脦状紊畛恋鼗诤尬以u莽地拋掉了我的軍人職業(yè)。在贈某軍長一詞中,有這樣的句子:當年我亦從戎客,悔中途沉迷曲說,輕將劍擲。今日坐看狐鼠輩,空嘆奈何不得?!盵12]25歷史的宏大敘事與個人私語,竟有如此巨大的差異。除辛亥革命活動外,葉麟還在“癸丑之役”,參加討袁學生軍,攻打過上海制造局?!端拇ù髮W史稿》亦載其“進步”事跡。

[1]張粹然.懷念心理學家葉麟教授[A]//成都市政協(xié)文史學習委員會,成都市文史資料選編·教科文衛(wèi)卷(下)·人物薈萃[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2]楊鴻儒.葉麟[A]//任一民.四川近現(xiàn)代人物傳(第3輯)[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3]張粹然.懷念心理學家葉麟博士[A]//政協(xié)成都市文史資料委員會,成都市文史資料(第28輯)·蜀都俊彥[C].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

[4]楊鴻儒.心理學家葉麟[A]//四川省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四川省文史館.四川近現(xiàn)代文化人物(續(xù)編)[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5]葉麟.“無強權(quán)主義的根據(jù)”及“無強權(quán)的社會”略說[J].新潮,1920(3):436-466.

[6]葉麟.如何培養(yǎng)自己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J].讀書通訊,1938(38):12-13.

[7]吳宓.吳宓詩話[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236-237.

[8]公時黨.阿朵耳夫[J].葉麟,譯.晨報副鐫,1926(57):49-50.

[9]亨利·德雷·尼埃.決裂[J].葉麟,譯.貢獻,1928(4):42-43.

[10]葉麟.怎樣辦大學內(nèi)師范學院的一個意見[J].新新新聞每旬增刊,1938(8):3-6.

[11]葉麟演講.戰(zhàn)時教育[J].聶鴻端紀要.新四川,1939(1):26-29.

[12]葉麟.憶王之鐘上將及陸軍小學堂生活[J].新新新聞每旬增刊,1938(2):23.

[13]葉麟.我所略知的鄧只淳先生與劉紹禹先生之為人[J].教育半月刊,1946(1):4.

[14]葉麟.五老七賢又弱一個:吊劉豫波先生[J].風土什志,1948(6):6-7.

[15]《近代巴蜀詩鈔》編委會.近代巴蜀詩鈔(下)[M].成都:巴蜀書社,2005:1424-1426.

[16]葉麟.玉樓春[J].藝風,1934(9):73.

[17]葉麟.采桑子[J].藝風,1934(10):44.

[18]葉麟.菩薩蠻[J].藝風,1934(10):93.

[19]吳宓.吳宓詩集(卷十三)[M].上海:中華書局,1935:3.

[20]張一瑋.無政府主義者的旅行:對巴金《旅途隨筆》的文本分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90-93.

責任編輯:羅清戀

All Aspects of Yelin’s Thought and Writings

XIONG Feiyu
(Literature College,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Shapingba,Chongqing 400047,China)

Ye Lin,Ph.D.,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of Lyon in France,who once participated in Sichuan Xinhai Revolution,gave a brief and concise introduction on anarchism to Chinese.He majored in psychology and translated many psychological novels such as“Adolphe”,who also had wonderful ideas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Ye Lin was good at writing,whose character sketch were very vivid with clear image and whose poetry were affectionate with beautiful language.

Ye Lin;anarchism;psychology;translation;education thought;character sketch;poetry;Xinhai Revolution

I106

A

1673-8004(2014)01-0109-07

2013-10-10

本文系重慶市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委托課題“重慶辛亥革命歷史研究”(項目號:2011WTA16)的階段性成果。

熊飛宇(1974-),男,四川南江人,文學博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重慶地方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強權(quán)
強權(quán)與資本:當前新自由主義霸權(quán)背景下的資本積累
宗法強權(quán)與政治強權(quán)中的女性力量
不要種下強權(quán)的種子
挑戰(zhàn)強權(quán)觀念 追求人性平等尊嚴
悲劇性命運的反向?qū)εe
青年時代(2019年7期)2019-05-13 02:14:20
沉淪和拗見背后的人文關(guān)懷
強權(quán)下的失語者
戲劇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11:50:43
中西傷痕電影中的人性和文化背景探析
新聞界(2015年4期)2015-07-13 05:58:42
電影《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的光影與黑白
獅子:我是大王,我怕誰?!
兴城市| 渭源县| 涞水县| 马尔康县| 炎陵县| 玉屏| 祁阳县| 苏尼特左旗| 额尔古纳市| 安龙县| 崇文区| 获嘉县| 宝兴县| 平乡县| 缙云县| 阜阳市| 长垣县| 黄梅县| 舞钢市| 乐平市| 霍山县| 科技| 宕昌县| 陇南市| 麻江县| 南康市| 娄烦县| 梧州市| 分宜县| 靖边县| 应城市| 湾仔区| 弋阳县| 二连浩特市| 图木舒克市| 湛江市| 洛浦县| 香港| 白朗县| 通道|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