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炎
摘要:當今社會,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都越來越重視對憲法基本權利的尊重與保護。西方國家經過長期的憲政實踐,主要形成了兩種救濟模式即:美國的普通法院訴訟模式與德國的憲法法院訴訟模式。而我國的法律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公民的憲法訴訟權,使得公民的憲法基本權利受到侵害時,在窮盡其他救濟渠道后,仍有可能得不到保護。近年來,違憲事件的不斷發(fā)生也表明了我國關于公民憲法基本權利救濟權的規(guī)定存在不足之處,其司法救濟制度有待完善。本論文在對國內外救濟方式進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對完善我國憲法基本權利的司法救濟制度提出一些初步的構想。
關鍵詞: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必要性;比較分析
一、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的涵義
憲法基本權利是指由憲法確認的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個人在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權利。在法律確認的權利體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和價值,是國家一切法律保障個人權利的最高依據和準則。國家一切法律都必須以憲法基本權利為基礎,并且是以保障這些根本的權利的有效實施為目的。
司法救濟是指當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們的權利遭受侵害時,人民法院應當對受害人給予必要和適當?shù)难a償,最大限度地救濟他們的生活困難和保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維護基于利益平衡的司法和諧。
憲法基本權利的司法救濟就是指司法機關通過各種訴訟途徑,對侵犯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的行為給予否定性評價或者制裁,從而使公民的基本權利得以恢復行使或得到等價補償或賠償。
二、目前世界上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的主要方式及比較分析
西方國家在長期的憲政實踐中,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大體形成了兩種代表性的做法:美國的普通法院訴訟模式和德國的憲法法院訴訟模式。
(一)美國的憲法訴訟制度是由普通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創(chuàng)立的,在憲法典上并沒有明文規(guī)定。美國普通法院的權利救濟主要體現(xiàn)在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審判活動中。美國既沒有專門審查有關憲法案件的憲法法院,也沒有在缺乏爭議和個案的情況下對法律性文件的抽象性審查,一切有關法律、法規(guī)合憲性與否的判斷都是在審理普通案件的過程中進行的。
公民認為自己的基本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適用規(guī)范性文件遵循“法律優(yōu)先適用原則”,即有法律優(yōu)先適用法律,沒有法律或者法律違背憲法原則時則可以直接適用憲法規(guī)范。
1、在法律將憲法規(guī)定具體化的情況下,公民依據法律向普通法院提起訴訟。普通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先查明案件事實,再確定處理案件可能要適用的法律。在依據法律做出判決之前,法院將依據憲法對該法律進行審查,如果該法律符合憲法,則法院依法做出判決,如果該法律與憲法相抵觸,則法院拒絕適用。通過否決適用法律的不合憲性,依據該法律對當事人的指控不能成立,公民的憲法基本權利得以維護。
2、在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權利沒有具體法律予以規(guī)定的情況下,法院認為憲法也是法,對憲法基本權利案件予以受理,對憲法做出必要解釋,再直接依據憲法做出判決。憲法解釋是美國憲法基本權利保障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有對法律性文件的合憲性判斷都離不開憲法解釋。
(二)德國在普通法院之外設立了專門的憲法法院,憲法法院是基本權利救濟的機關。憲法法院的任務是通過對法律的合憲性審查,保護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及基本權利免受公權力侵犯。聯(lián)邦憲法法院有權宣布立法機關的法律無效,其在實際上具有了立憲機構的性質。
憲法法院行使其憲法監(jiān)督權,主要通過以下兩種做法:
1、法律將憲法的規(guī)定具體化的情況下,公民先尋求法律救濟,即先向普通法院提起法律訴訟。在處理案件的過程中,如果案件當事人認為適用具體案件的法律可能違反憲法,可以向普通法院提出。若普通法院也認為該法律違反了憲法,即中止訴訟,將作為該案件審理依據的法律提交憲法法院。憲法法院依據憲法對該法律的合憲性進行審查,并做出該法律違憲與否的判決。普通法院再根據憲法法院的判決,審理具體的法律案件。若普通法院認為該法律并沒有違反憲法,則不進行移送,并根據該法律做出判決。當事人在普通法院做出終審判決后,以普通法院的判決依據違反憲法為由,向憲法法院提出訴愿。憲法法院依據憲法對該法律進行合憲性審查。如果認為判決依據違反憲法,則普通法院要依據其他有效法律重新做出判決;如果認為判決依據符合憲法,則駁回當事人的訴愿。
2、在沒有具體法律的情況下,公民可以直接依據憲法的規(guī)定向憲法法院提起憲法訴愿。
(三)對上述兩種模式進行比較后可以看出,美國并不認為憲法基本權利的司法救濟與一般法律權利的司法救濟有什么不同,法院對所有的權利提供統(tǒng)一的司法救濟,既解決案件涉及的法律問題又解決案件涉及的憲法問題。德國則將基本權利的司法救濟交由專門的法院去完成,憲法法院與普通法院分工明確,憲法法院只受理憲法案件,普通法院只受理一般法律案件;即使是同一案件,憲法法院也只解決憲法問題而將法律問題交由普通法院處理。
兩種模式的審查后果也不同。美國模式的審查后果是,凡被法院宣布為違憲的法律只在本案中不被適用,并不導致該條法律在法典中消失,也不直接公布其失效,被裁決為違憲的法律、法規(guī)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德國憲法法院的判決則具有普遍拘束力,適用于所有人。如果某一法律被宣布為違憲,以公告方式宣布該法規(guī)失效,使之從法律秩序中消失,被裁決為違憲的法律、法規(guī)有溯及力,從法律、法規(guī)頒布起無效。
三、我國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的現(xiàn)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受到侵害的訴訟案件層出不窮。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民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制度。公民憲法基本權利的司法救濟還難以得到保障。
迄今為止,我國的法院還沒有獲得審理憲法訴訟權限,不僅不能審查違憲立法,就連行政機關制定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抽象行政行為是否合憲,是否合法的問題也沒有資格作出判斷。當訴訟雙方在進入司法程序尋求保障權益時,他們有可能先利用其他如民事、行政等救濟程序,司法被稱之為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在我國并沒有憲法訴訟,這讓人們便產生了“寧可違憲,不可違法”的思想。
因此,在現(xiàn)有的制度框架下,如果憲法基本權利沒有被具體化為法律權利,或者法律規(guī)定與憲法基本權利相抵觸,我國公民是無法向司法機關尋求救濟的。
四、國外救濟方式對完善我國憲法基本權利的司法救濟制度的借鑒意義
通過對我國現(xiàn)狀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的主要障礙是違憲案件的不斷發(fā)生與制度的缺乏。這體現(xiàn)出了我國在公民基本權利保障上的滯后。通過對美、德兩國基本權利司法救濟制度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借鑒原則:
首先,應當賦予司法機關憲法解釋權和違憲審查權。即讓憲法規(guī)范在法院處理案件時作為直接法律依據進行判決有了可能性,也使我國司法審查的范圍得以延伸至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與行政機關做出的抽象行政行為。這是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的需要,但與我國民主集中制存在沖突,因此需要我們尋求原則性與變通性的結合。
其次,在構建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制度時應與現(xiàn)有法律體系相協(xié)調。美、德兩國在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制度上的差異,主要就是因為兩國分屬于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在法律淵源、原則、制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由此可見,我國在構建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制度時要以現(xiàn)有法律體系為基礎。既要對其他國家的相關制度進行對比分析加以借鑒,又要考慮到我國的國情。(作者單位:四川省鄰水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