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波
【摘要】中西文化差異是影響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作品作為西方文化精髓所呈現(xiàn)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不僅體現(xiàn)了西方國家的民族特點和時代特征,更蘊含了西方文化思想和內(nèi)涵。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對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首先對英美文學作品的文化背景進行簡單分析,以更好的學習英美文化作品的翻譯。
【關(guān)鍵詞】中西文化差異 大學英語 英美文學 翻譯
翻譯是用一種語言形式將另一種語言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實踐活動。一直以來,翻譯被視為溝通人類心靈的重要的媒介,而文學作品的翻譯也被視為是“兩情相悅”的見證。翻譯并不是簡單的語言的轉(zhuǎn)換,而是中西方以及國內(nèi)外文化之間的轉(zhuǎn)換和交流,所以在大學英語學習翻譯文學作品時,要考慮到文化差異的背景,應(yīng)該注意文化信息的轉(zhuǎn)換,以完成翻譯的文化交流的使命。下面我們就深入分析跨文化差異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策略。
一、中西文化的差異分析
1.價值觀方面的差異。在西方文化中個人是核心,而在中國,文化是群體文化,所以價值也是群體性的價值。傳統(tǒng)的西方文化比較崇拜個人英雄主義,有的時候甚至是犧牲他人和集體利益獲取自身價值。英美人信奉個人主義,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理所當然地把尋求個人發(fā)展和謀求個人利益作為人生目標。個人利益和個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集體利益不應(yīng)該也不能凌駕于個人利益之上。因此,他們主張以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絲毫不受外界的干預(yù)和限制。而中國人則比較側(cè)重于整體價值和集體利益,識大體、顧大局、集體利益始終高于個人利益,而個人利益應(yīng)服從于集體利益。中西方價值觀方面的差異在很多方面都能夠看到,比如常見的“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而中國漢語則有“眾人拾材火焰高”等說法。因此,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yīng)深入了解我國和西方國家價值觀方面的差異,這樣才能有利于我們學習英文作品的翻譯。
2.風俗文化的差異。風俗文化主要是指貫穿于交際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由民族的風俗習慣形成的。風俗文化的不同在中西文化中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中國文化中紅色象征著喜慶、吉祥以及好運等,其中像漢語中的“事業(yè)紅火”主要是指事業(yè)興旺,并且紅色也象征著進步和革。但是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得知英語中的“red”除了表示顏色之外,習語中“see red”則指的是大發(fā)雷霆、氣得發(fā)瘋等意思,“paint it red”指“把某些食物描繪成駭人聽聞的樣子”等等。這與中國文化中的用法是大相徑庭的。針對上述可以得知,同樣的字詞,因為存在不同的風俗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意意思和象征也是不同的。因此,大學英語文學翻譯學習中,如果僅僅根據(jù)字詞進行翻譯,則很可能誤解作者的意圖,正確的做法就是首先應(yīng)該了解不同國家歷史文化背景的含義,將字詞本身引申義翻譯出來,這樣才能實現(xiàn)準確的翻譯,實現(xiàn)中西文化的對接。
3.非語言文化的差異。語言是人們交際的重要的途徑,但是并不是唯一的途徑,其中表情、眼神以及身姿等在交際的過程中也占據(jù)著中重要的作用,甚至在特殊的場合下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比如西方人見面喜歡擁抱。而中國人見面時則都是以握手視為禮節(jié)。并且在中西方人際交流的過程中,眼光的接觸兩個國家也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比如西方人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如果目光不看對方,則表示對方對所交流的話題不感興趣,而在中國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眼睛盯住對方則認為是不禮貌的。因此由于國家不同,所以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在學習英美文學翻譯的過程中,應(yīng)該充分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這樣才能達到翻譯的正確性。
二、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際交流的頻繁,大學英語教學深入改革發(fā)展,在當前英語學習中,對文學作品的翻譯研究逐漸轉(zhuǎn)向文化間的比較,其中翻譯中文化的轉(zhuǎn)換主要有以目的語文化為歸宿的歸化和源語文化為歸宿的異化。這種翻譯思想主要是受德國哲學家和古典語言學家的啟示,其也表現(xiàn)了兩種翻譯策略:一種是讓讀者靠攏作者,而另一種方法就讓作者靠攏讀者。而下面主要從以下角度進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
1.直譯和意譯語言。直譯也就是不但要對原作內(nèi)容進行保留,也要對其語言形式進行保留,其中包括詞語、句子結(jié)構(gòu)以及修辭手法等等,簡而言之也就是要對原作的語言風格進行最大化的真實呈現(xiàn)。意譯則也就只要單純的對原作內(nèi)容進行保留即可,不需要保留原作的語言形式。關(guān)于這兩種不同翻譯方式的優(yōu)劣點則不能統(tǒng)一來講,則需要在具體的文學作品中進行具體的分析。
比如在對“There stood,facing the open window,a comfortable,roomy armchair.Into this she sank,pressed down by a physical exhaustion that haunted her body and seemed to reach into her soul.”進行翻譯過程中,其有兩種不同的翻譯方法,直譯則為:打開的窗戶對面,有一張舒適寬大的安樂椅放著,其中。全身精力已用完,好像已經(jīng)在她心靈深處浸透,她一屁股坐下。意譯則為:在房間中,正對著敞開的窗戶,放著一張舒適寬大的安樂椅,她一屁股坐在了安樂椅上,疲憊幾乎已經(jīng)浸透她身上的每一個角落,渾身懈怠,精神恍惚。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來,直譯則是完全依照原句中的句式特點和語言風格進行翻譯,對原句風格進行了更為準確的反應(yīng),并且語句非常通順;意譯則更加流暢易懂,并且對原句中的語言風格和句式進行了較大的改變,特別是在翻譯中對四字句的應(yīng)用,和原句差別比較大。通常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則需要首先對其進行直譯,如果直譯出現(xiàn)語句不通、意思不明,直譯出來的語句讓人無法理解的時候,則也就需要對其進行意譯。再如,在小說《德伯家的苔絲》的譯本中,“Nightfall, which in the frost of winters comes as a fiend and in the warmth of summer as a lover, come as a tranquilizer on this March day”[7],譯者并沒有采用直接翻譯原句為“夜幕降臨,這在冬天的霜凍來臨就像魔鬼,在夏天的溫暖一個情人,就在這三月天鎮(zhèn)靜劑”的做法,而是采取擬人化的修辭,將其翻譯為“在冬日嚴寒的時候,夜色來臨,好像魔鬼;夏天悶熱的時候,夜色來臨,好像愛人;現(xiàn)在三月的時候,夜色來臨,卻使人心神平靜?!?,此種反應(yīng)方法不僅能夠突出作品的韻律之美,給讀者留下美好印象。簡單來說,也就是在學習英美文學的翻譯中,應(yīng)該首先對直譯進行使用,在其無法清楚明確表達意思的時候,可以對意譯進行使用,這樣才能夠?qū)υ牡恼Z言風格進行最大化的保留,有助于讀者對原作進行深入理解。
2.原作作者語言風格和譯文對比。對于譯文質(zhì)量的判定,就是看其是否和原作的格調(diào)是否完全相符。在學習英語翻譯過程中,其翻譯風格如果想要和原作相同,就要詳細的了解原作寫作風格,對原作作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包括性格、創(chuàng)作風格、生活年代等等基本情況,同時還要對原作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準確把握,以求能夠在原作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將原作作者的審美情緒和想要傳達的東西,進行準確表達。
例如在學習翻譯《老人與?!分校渲泻C魍拇碜?,其語言高度凝練,將海明威式的語言風格進行了充分的展現(xiàn)。不管是在景物描寫中,還是人的描寫中,均是對其最本色的東西展示。在我們對這些了解之后,就能夠依照其原作風格進行分析各種版本譯文翻譯的效果。例如在對《老人與?!纷髌分校骸癶e was old man……h(huán)e had gone eightv 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ling a fish.”進行翻譯過程中,第1種:在灣流中,他是一個獨自在一只小船上打漁的老人,他連續(xù)八十四天都去那里,但是卻沒有捉到一條魚。
第2種:在灣流中有一個老人在一只小船上獨自釣魚,已經(jīng)堅持了八十四天,可是沒有釣到一條魚。第3種:他是一位老人,在灣流中獨自駕著一首小船,出海已經(jīng)八十四天,但是沒有得到一條魚。通過上述對比分析可以得知,雖然第一種翻譯方式和原文的結(jié)構(gòu)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卻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習慣要求;第二種將原文分成了多個短語進行敘述,和現(xiàn)代漢語習慣相符,但是和原文略有不同;第三種則不但和原文結(jié)構(gòu)保持一致,并且把原文意思進行了完整的表達,在閱讀過程中,不但可以體會到原文作者的語言風格,同時也真實的展現(xiàn)出來的“海明威”式的語言風格。所以譯文質(zhì)量的高低,也就看其是否和原文作者風格相近,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風格傳譯的效果。再如在小說《德伯家的苔絲》的譯本中,也處處體現(xiàn)了原文的思想意義以及風格情調(diào),也可以說是原著意境的重現(xiàn)。苔絲具有的情感與靈魂的深度,通過對苔絲情感與靈魂的細致刻畫,顯示出譯本中批判與審美認識的深度,形成震撼靈魂的審美沖動,產(chǎn)生刻骨銘心的藝術(shù)感染力,是震撼人心的。例如在《德伯家的苔絲》文章中,對于這樣的句子:“which he had before known but darkly the seasins in their mornings and evening……and the voices of inanimate things”[9],翻譯為“水之浩蕩,霧之迷蒙,草之滋蔓與黃落,木之盛衰與枯榮”,呈現(xiàn)出視覺上的美感,凸顯文學作品的美學特色。文學作品的翻譯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也將會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因此在學習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應(yīng)該對作品寫作的背景和時期,并對其語言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在翻譯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其語言特點,而且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背景,這樣才能翻譯出真實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
3.歸化。所謂“歸化”是指向讀者慢慢靠攏,按照目的語言的價值觀、文化寓意而采用相對保守的方式促使譯本本土化,或者無限趨近于本土語言。但當今文壇的很多學者對于歸化這種補償方法存在質(zhì)疑,他們認為歸化方法固然可對文化缺省、審美的缺失進行補償,但卻走入了補償誤區(qū),讓目標語言變得非常枯燥單調(diào)。盡管傳遞了原來文學作品的意思,但是讀者卻不能很好地領(lǐng)會外國文化寓意,嚴重損害了原著作者的藝術(shù)美感,導致原著中的歷史文化韻味喪失殆盡。但不能以此否定歸化法應(yīng)用的應(yīng)有價值?,F(xiàn)代人們對各種信息的理解在某種程度上借助預(yù)設(shè)本族文化,也就是說讀者常常會應(yīng)用自己所擁有的文化知識來理解其它陌生國度的文化。當原文學作品所用的修辭方法、語言基調(diào)、內(nèi)涵的意義不是焦點問題,且在目標語言中可以找到與之相匹配的詞語時,采用歸化法可以說是一種良好的補償法。例如在《德伯家的苔絲》中,“All round was open loneliness and black solitude over which a stiff breeze ”,翻譯為“周圍一切,只是一片空曠的荒寒,一團漆黑的僻靜,一股勁風,在上面吹動”,凸顯作品的悲劇節(jié)奏,從這段文學作品的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到譯者既保留了《德伯家的苔絲》原作者自然樸實的寫作風格,又賦予人物更深的感情,重新塑造看原作的情景畫面,讀者也可以通過翻譯作品了解到原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賦予小說更強的生命適應(yīng)力。
三、結(jié)語
語言就是文化交流的載體,同時也能夠?qū)ξ幕陌l(fā)展和變化進行反映,不同國家的文化均具有差異,語言和文化兩者更是相互依存。在語言對文化提供服務(wù)的時候,那么也就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中國和西方國家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之中,那么關(guān)于語言對于文化信息的承載也必定不同,所以我們在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習英文文學作品翻譯中應(yīng)注意文化的差異,以保證文化傳遞的準確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英語翻譯的水平,才能有效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參考文獻:
[1]韓民青.當代哲學人類學(第四卷)——人類的結(jié)局:一個全新的世界[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
[2]辛俊武.中西文化差異與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研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03-105.